"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有這樣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看看,飛箭都射入內宮了,李淵能無動於衷?一個令人最能接受的解釋就是,李世民在截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同時,身處內宮的李淵也被李世民的人給控制了。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有這樣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看看,飛箭都射入內宮了,李淵能無動於衷?一個令人最能接受的解釋就是,李世民在截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同時,身處內宮的李淵也被李世民的人給控制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所以,事變之後,李淵立馬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兩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有這樣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看看,飛箭都射入內宮了,李淵能無動於衷?一個令人最能接受的解釋就是,李世民在截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同時,身處內宮的李淵也被李世民的人給控制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所以,事變之後,李淵立馬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兩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李淵主動退位,禪位於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這一切程序走下來,簡直是一氣呵成。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有這樣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看看,飛箭都射入內宮了,李淵能無動於衷?一個令人最能接受的解釋就是,李世民在截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同時,身處內宮的李淵也被李世民的人給控制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所以,事變之後,李淵立馬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兩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李淵主動退位,禪位於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這一切程序走下來,簡直是一氣呵成。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有人說,李淵的退位是被逼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玄武之變時,李淵就已經身不由己了。如果,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仍以唐朝老大自居,賴在皇位上不交班,會是什麼結果呢?這點還真不好說。雖說,弒君滅父是極惡,但是,李世民在誅殺完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後,又殺掉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這樣的操作,沒點冷血,是做不到的。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玄武門之變時,兒子們自相殘殺,李淵為何不出面阻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細數中國有建樹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不能被漏掉的。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能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讓各民族融洽相處,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就是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的上位卻飽受後人詬病——因為,他的帝位是通過發動誅兄滅弟的血腥政變搶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又督師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雖然他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是,由於封建帝王的傳承要遵循長幼有序之規,皇太子一位,歷史地落到他的大哥李建成的頭上。李建成為太子後,常駐宮內幫助父皇處理朝政事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職官員,比如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是太子府中的太子洗馬。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權力有著引人眼饞的神奇魔力,尤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對此,戰功卓著的李世民,也不原輕易放棄——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來與太子一搏。為了安撫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李淵策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當時,聚焦在李世民身邊的能臣良將,他們的名字都是日後唐朝歷史上熠熠生輝之輩,諸如: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等。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朝中除了皇帝與太子之外,又憑空多出一股強大的勢力,群臣早已嗅到危險的氣味,紛紛站隊。到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的明爭暗鬥,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終於有了一個了斷。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決定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一次政變。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後,一舉扭轉了敗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而身處後宮的李淵,在那一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他“泛舟海池”,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因為,李淵所處的太極宮就是玄武門後,外面發生那麼大的動亂,作為一因之君竟然還有如此閒情泛舟?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有這樣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看看,飛箭都射入內宮了,李淵能無動於衷?一個令人最能接受的解釋就是,李世民在截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同時,身處內宮的李淵也被李世民的人給控制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所以,事變之後,李淵立馬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兩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李淵主動退位,禪位於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這一切程序走下來,簡直是一氣呵成。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有人說,李淵的退位是被逼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玄武之變時,李淵就已經身不由己了。如果,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仍以唐朝老大自居,賴在皇位上不交班,會是什麼結果呢?這點還真不好說。雖說,弒君滅父是極惡,但是,李世民在誅殺完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後,又殺掉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這樣的操作,沒點冷血,是做不到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果不主動退位,李世民會弒父自立嗎?


好漢不吃眼前虧,即使是皇帝,面對殺氣騰騰的兒子,也只能乖乖投降。因為,他知道,李世民已是箭在弦上(應該說是箭已脫弦),不得不發了。與李世民作對,死相會很慘!

(圖片來自網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