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唐僧並非凡人哦

途經兩屆山唐三藏救下了劣徒孫悟空——管控成了難題。

被兩屆山壓了五百年,重獲自由的孫悟空“修行伊始”就打死了猛虎。唐三藏其實是計較的:一來,徒兒武藝高強可保西天之路平安;二來,這喉頭蠻橫狡猾,必要惹出許多事端。

唐僧的第一次育兒經開講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加緊箍咒,對“刁蠻兒童”的管控手到擒來。

就像很多家長經歷的那樣,唐三藏苦口婆心教育孫悟空莫要殺生,可孫猴子自帶反骨哪肯聽一個禿頭和尚的道理。憑你三寸不爛之舌,哪家小主不是微微一笑你就破功了?

必要的懲戒,可以樹立威嚴,也能威懾“造亂”之童心。

這時,觀音送了唐三藏一緊箍,唐三藏藏於包裹內故意引誘孫悟空取出,孫悟空覺得新奇戴在了頭上,從此“緊箍加身難逃控”。

放在育兒上講:沒有規矩,沒有威嚴,談不了教育。

緊箍就是規矩,碰了規矩就要疼,就要受到懲罰。我們雖然不提倡威脅恐嚇,但一定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當然,最理想的境界是讓孩子由敬而畏,因為尊敬你而產生敬畏之心。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唐僧並非凡人哦

途經兩屆山唐三藏救下了劣徒孫悟空——管控成了難題。

被兩屆山壓了五百年,重獲自由的孫悟空“修行伊始”就打死了猛虎。唐三藏其實是計較的:一來,徒兒武藝高強可保西天之路平安;二來,這喉頭蠻橫狡猾,必要惹出許多事端。

唐僧的第一次育兒經開講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加緊箍咒,對“刁蠻兒童”的管控手到擒來。

就像很多家長經歷的那樣,唐三藏苦口婆心教育孫悟空莫要殺生,可孫猴子自帶反骨哪肯聽一個禿頭和尚的道理。憑你三寸不爛之舌,哪家小主不是微微一笑你就破功了?

必要的懲戒,可以樹立威嚴,也能威懾“造亂”之童心。

這時,觀音送了唐三藏一緊箍,唐三藏藏於包裹內故意引誘孫悟空取出,孫悟空覺得新奇戴在了頭上,從此“緊箍加身難逃控”。

放在育兒上講:沒有規矩,沒有威嚴,談不了教育。

緊箍就是規矩,碰了規矩就要疼,就要受到懲罰。我們雖然不提倡威脅恐嚇,但一定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當然,最理想的境界是讓孩子由敬而畏,因為尊敬你而產生敬畏之心。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猴子是三徒弟中最尊敬師傅的一個

隨後師徒二人途徑鷹愁澗,一白龍騰空而起誤食了唐僧的座駕。孫悟空與白龍角鬥,最終降服了白龍,此時觀音點化,白龍化作白龍馬成了唐僧的御用座駕。

這裡也是有學問的喲:

桀驁之徒,必歷練之。

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因為桀驁不馴觸犯天條才有了此劫難。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唐三藏乃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觀世音在此安排之前必定有過“神聊”。

唐三藏或許如此說過:“不經磨難,桀驁之心難平。”機緣巧合唐三張失去了座駕,白龍馬的磨難也就來了。

放在育兒上也是如此:狂妄自傲必磨之、壓之。

有自信是好事,但狂妄過頭目中無人,這樣的孩子一旦形成習慣,說不好就會像孫悟空那樣大鬧天宮弄得個天翻地覆。

面對狂妄自大,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挫折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天多大,說不定哪天就真的捅破天了。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唐僧並非凡人哦

途經兩屆山唐三藏救下了劣徒孫悟空——管控成了難題。

被兩屆山壓了五百年,重獲自由的孫悟空“修行伊始”就打死了猛虎。唐三藏其實是計較的:一來,徒兒武藝高強可保西天之路平安;二來,這喉頭蠻橫狡猾,必要惹出許多事端。

唐僧的第一次育兒經開講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加緊箍咒,對“刁蠻兒童”的管控手到擒來。

就像很多家長經歷的那樣,唐三藏苦口婆心教育孫悟空莫要殺生,可孫猴子自帶反骨哪肯聽一個禿頭和尚的道理。憑你三寸不爛之舌,哪家小主不是微微一笑你就破功了?

必要的懲戒,可以樹立威嚴,也能威懾“造亂”之童心。

這時,觀音送了唐三藏一緊箍,唐三藏藏於包裹內故意引誘孫悟空取出,孫悟空覺得新奇戴在了頭上,從此“緊箍加身難逃控”。

放在育兒上講:沒有規矩,沒有威嚴,談不了教育。

緊箍就是規矩,碰了規矩就要疼,就要受到懲罰。我們雖然不提倡威脅恐嚇,但一定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當然,最理想的境界是讓孩子由敬而畏,因為尊敬你而產生敬畏之心。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猴子是三徒弟中最尊敬師傅的一個

隨後師徒二人途徑鷹愁澗,一白龍騰空而起誤食了唐僧的座駕。孫悟空與白龍角鬥,最終降服了白龍,此時觀音點化,白龍化作白龍馬成了唐僧的御用座駕。

這裡也是有學問的喲:

桀驁之徒,必歷練之。

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因為桀驁不馴觸犯天條才有了此劫難。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唐三藏乃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觀世音在此安排之前必定有過“神聊”。

唐三藏或許如此說過:“不經磨難,桀驁之心難平。”機緣巧合唐三張失去了座駕,白龍馬的磨難也就來了。

放在育兒上也是如此:狂妄自傲必磨之、壓之。

有自信是好事,但狂妄過頭目中無人,這樣的孩子一旦形成習慣,說不好就會像孫悟空那樣大鬧天宮弄得個天翻地覆。

面對狂妄自大,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挫折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天多大,說不定哪天就真的捅破天了。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收服白龍馬,是意外還是天意?

隨著豬八戒、沙僧的加入,取經隊伍也算是整編完成了。

唐三藏這個“育兒達人”在面對三個徒弟的管理問題上還是頗有心得的。從這幾個小問題上我們也能看到他的“育兒智慧”。

1. 懶人勤做事

豬八戒生性好吃懶做,遇到事就跑看到飯就吃,完全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唐三藏雖沒有過多言辭,卻不難發現,途徑一地前去化緣求齋的大多就是這個“懶豬”。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不是真的懶,而是沒事做。除了吃飯睡覺玩遊戲,把孩子當成寶貝的家長們哪捨得讓孩子吃苦受罪?

慣孩子就是害孩子,從孩子兩歲開始有了行動能力之後,適當的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這樣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還能養成勤奮的生活習慣。

孩子懶?多半是慣的。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唐僧並非凡人哦

途經兩屆山唐三藏救下了劣徒孫悟空——管控成了難題。

被兩屆山壓了五百年,重獲自由的孫悟空“修行伊始”就打死了猛虎。唐三藏其實是計較的:一來,徒兒武藝高強可保西天之路平安;二來,這喉頭蠻橫狡猾,必要惹出許多事端。

唐僧的第一次育兒經開講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加緊箍咒,對“刁蠻兒童”的管控手到擒來。

就像很多家長經歷的那樣,唐三藏苦口婆心教育孫悟空莫要殺生,可孫猴子自帶反骨哪肯聽一個禿頭和尚的道理。憑你三寸不爛之舌,哪家小主不是微微一笑你就破功了?

必要的懲戒,可以樹立威嚴,也能威懾“造亂”之童心。

這時,觀音送了唐三藏一緊箍,唐三藏藏於包裹內故意引誘孫悟空取出,孫悟空覺得新奇戴在了頭上,從此“緊箍加身難逃控”。

放在育兒上講:沒有規矩,沒有威嚴,談不了教育。

緊箍就是規矩,碰了規矩就要疼,就要受到懲罰。我們雖然不提倡威脅恐嚇,但一定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當然,最理想的境界是讓孩子由敬而畏,因為尊敬你而產生敬畏之心。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猴子是三徒弟中最尊敬師傅的一個

隨後師徒二人途徑鷹愁澗,一白龍騰空而起誤食了唐僧的座駕。孫悟空與白龍角鬥,最終降服了白龍,此時觀音點化,白龍化作白龍馬成了唐僧的御用座駕。

這裡也是有學問的喲:

桀驁之徒,必歷練之。

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因為桀驁不馴觸犯天條才有了此劫難。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唐三藏乃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觀世音在此安排之前必定有過“神聊”。

唐三藏或許如此說過:“不經磨難,桀驁之心難平。”機緣巧合唐三張失去了座駕,白龍馬的磨難也就來了。

放在育兒上也是如此:狂妄自傲必磨之、壓之。

有自信是好事,但狂妄過頭目中無人,這樣的孩子一旦形成習慣,說不好就會像孫悟空那樣大鬧天宮弄得個天翻地覆。

面對狂妄自大,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挫折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天多大,說不定哪天就真的捅破天了。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收服白龍馬,是意外還是天意?

隨著豬八戒、沙僧的加入,取經隊伍也算是整編完成了。

唐三藏這個“育兒達人”在面對三個徒弟的管理問題上還是頗有心得的。從這幾個小問題上我們也能看到他的“育兒智慧”。

1. 懶人勤做事

豬八戒生性好吃懶做,遇到事就跑看到飯就吃,完全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唐三藏雖沒有過多言辭,卻不難發現,途徑一地前去化緣求齋的大多就是這個“懶豬”。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不是真的懶,而是沒事做。除了吃飯睡覺玩遊戲,把孩子當成寶貝的家長們哪捨得讓孩子吃苦受罪?

慣孩子就是害孩子,從孩子兩歲開始有了行動能力之後,適當的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這樣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還能養成勤奮的生活習慣。

孩子懶?多半是慣的。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我懶麼?我可是化緣最多的徒弟!

2. 講底線講原則,才是大愛。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個很經典的橋段,我們知道唐僧是個凡人,無法看清妖怪的真面目。接連三次誤會,孫悟空在唐僧面前連下三條人命,這讓唐僧大怒一氣之下趕走了孫悟空。

我們能發現一個細節:孫悟空臨走前朝師傅:三跪九叩感謝師恩。猴子受了天大的委屈為何還能對唐僧心存感激?

當然救他出兩屆山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在於:雖然唐僧頑固不化,可皆因矇蔽了雙眼,“貪嗔痴”的底線和原則卻從未變過。在猴子眼裡,此乃神人。

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如此,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父母,孩子可能獲得更散漫更快樂,可他永遠不會產生敬畏。

無敬則無信,當你連讓孩子信服都做不到了,教育也就很難進行了。

3. 給孩子自由才是最起碼的尊重

唐僧趕走孫悟空不下三次,責怪八戒“教育”沙僧不下百次,我們就會想了:這三個野獸為什麼不乾脆離開唐僧?八戒整天唸叨回高老莊,可他為什麼沒有回去?

除了現實原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自由。

孫悟空雖然帶著緊箍,可他不犯錯唐僧從來不念咒。八戒天性懶散,雖然要去化緣化齋,但他出去時間長了唐曾也從未計較。沙僧雖然看上去沒有什麼大缺陷,可他過於憨厚顯得有些愚笨,唐僧的“教育”也多是點到為止。

自由不僅是人身自由更是心靈上的自由,不給孩子設置沒必要的限制,不計較太多非原則性的問題,教育上點到為止,這就是孩子們想要的心裡自由。

唐僧是個育兒達人,西天途中他的育兒事例還有很多。

"

說起《西遊記》很少有人能把它和育兒聯繫在一起,一個禿頂的和尚跟著四個毛茸茸的“野獸”,這個滿嘴佛經、滿心大愛的出家人,到底給了我們那些育兒提示?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是如何講了一路“育兒經”的。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人家是如來坐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樣看來唐僧西天取經已是冥冥註定的,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這其中必有許多“天意”值得我們深思。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唐僧並非凡人哦

途經兩屆山唐三藏救下了劣徒孫悟空——管控成了難題。

被兩屆山壓了五百年,重獲自由的孫悟空“修行伊始”就打死了猛虎。唐三藏其實是計較的:一來,徒兒武藝高強可保西天之路平安;二來,這喉頭蠻橫狡猾,必要惹出許多事端。

唐僧的第一次育兒經開講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加緊箍咒,對“刁蠻兒童”的管控手到擒來。

就像很多家長經歷的那樣,唐三藏苦口婆心教育孫悟空莫要殺生,可孫猴子自帶反骨哪肯聽一個禿頭和尚的道理。憑你三寸不爛之舌,哪家小主不是微微一笑你就破功了?

必要的懲戒,可以樹立威嚴,也能威懾“造亂”之童心。

這時,觀音送了唐三藏一緊箍,唐三藏藏於包裹內故意引誘孫悟空取出,孫悟空覺得新奇戴在了頭上,從此“緊箍加身難逃控”。

放在育兒上講:沒有規矩,沒有威嚴,談不了教育。

緊箍就是規矩,碰了規矩就要疼,就要受到懲罰。我們雖然不提倡威脅恐嚇,但一定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當然,最理想的境界是讓孩子由敬而畏,因為尊敬你而產生敬畏之心。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猴子是三徒弟中最尊敬師傅的一個

隨後師徒二人途徑鷹愁澗,一白龍騰空而起誤食了唐僧的座駕。孫悟空與白龍角鬥,最終降服了白龍,此時觀音點化,白龍化作白龍馬成了唐僧的御用座駕。

這裡也是有學問的喲:

桀驁之徒,必歷練之。

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因為桀驁不馴觸犯天條才有了此劫難。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唐三藏乃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觀世音在此安排之前必定有過“神聊”。

唐三藏或許如此說過:“不經磨難,桀驁之心難平。”機緣巧合唐三張失去了座駕,白龍馬的磨難也就來了。

放在育兒上也是如此:狂妄自傲必磨之、壓之。

有自信是好事,但狂妄過頭目中無人,這樣的孩子一旦形成習慣,說不好就會像孫悟空那樣大鬧天宮弄得個天翻地覆。

面對狂妄自大,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挫折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天多大,說不定哪天就真的捅破天了。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收服白龍馬,是意外還是天意?

隨著豬八戒、沙僧的加入,取經隊伍也算是整編完成了。

唐三藏這個“育兒達人”在面對三個徒弟的管理問題上還是頗有心得的。從這幾個小問題上我們也能看到他的“育兒智慧”。

1. 懶人勤做事

豬八戒生性好吃懶做,遇到事就跑看到飯就吃,完全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唐三藏雖沒有過多言辭,卻不難發現,途徑一地前去化緣求齋的大多就是這個“懶豬”。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不是真的懶,而是沒事做。除了吃飯睡覺玩遊戲,把孩子當成寶貝的家長們哪捨得讓孩子吃苦受罪?

慣孩子就是害孩子,從孩子兩歲開始有了行動能力之後,適當的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這樣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還能養成勤奮的生活習慣。

孩子懶?多半是慣的。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我懶麼?我可是化緣最多的徒弟!

2. 講底線講原則,才是大愛。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個很經典的橋段,我們知道唐僧是個凡人,無法看清妖怪的真面目。接連三次誤會,孫悟空在唐僧面前連下三條人命,這讓唐僧大怒一氣之下趕走了孫悟空。

我們能發現一個細節:孫悟空臨走前朝師傅:三跪九叩感謝師恩。猴子受了天大的委屈為何還能對唐僧心存感激?

當然救他出兩屆山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在於:雖然唐僧頑固不化,可皆因矇蔽了雙眼,“貪嗔痴”的底線和原則卻從未變過。在猴子眼裡,此乃神人。

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如此,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父母,孩子可能獲得更散漫更快樂,可他永遠不會產生敬畏。

無敬則無信,當你連讓孩子信服都做不到了,教育也就很難進行了。

3. 給孩子自由才是最起碼的尊重

唐僧趕走孫悟空不下三次,責怪八戒“教育”沙僧不下百次,我們就會想了:這三個野獸為什麼不乾脆離開唐僧?八戒整天唸叨回高老莊,可他為什麼沒有回去?

除了現實原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自由。

孫悟空雖然帶著緊箍,可他不犯錯唐僧從來不念咒。八戒天性懶散,雖然要去化緣化齋,但他出去時間長了唐曾也從未計較。沙僧雖然看上去沒有什麼大缺陷,可他過於憨厚顯得有些愚笨,唐僧的“教育”也多是點到為止。

自由不僅是人身自由更是心靈上的自由,不給孩子設置沒必要的限制,不計較太多非原則性的問題,教育上點到為止,這就是孩子們想要的心裡自由。

唐僧是個育兒達人,西天途中他的育兒事例還有很多。

唐僧竟然是個育兒達人,這些刁鑽的育兒技巧,你get到了?

教育要有信仰

反過來想,教育孩子跟西天取經不是一樣的?哪個父母不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求得真經、獲得圓滿?

關於西天路上的育兒經,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點贊評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