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事實上,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就會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1. 跟孩子一起玩:很多爸爸都是玩遊戲的高手,也喜歡創造各種各樣的遊樂活動,爸爸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躲貓貓、枕頭大戰、放風箏、下棋……在歡聲笑語中不斷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 和孩子一起運動:很多媽媽更希望看到孩子文文靜靜地坐在家裡,而爸爸則可以發揮自己的運動天賦,帶著孩子一起鍛鍊: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肌肉發展,更可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肢體協調力。
  3. 帶孩子一起遠足:戶外遠足是爸爸的一大愛好,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活力。在遠足的過程中,爸爸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嘗試、去感受,才能構建深刻的認知。
  4. 跟孩子一起冒險: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常常有很多顧慮,不敢讓孩子輕易去做一些帶有冒險性質的事情。這時爸爸就可以積極發揮“保護者”的作用,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範圍內做一些勇敢的嘗試,比如爸爸可以護著孩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等等,使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5. 教給孩子技能:爸爸還可以教給孩子媽媽很少會教給他們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生火、搭帳篷、釣魚、做指南針等戶外生存技能,再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如何求救、如何自保等等,這些技能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事實上,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就會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1. 跟孩子一起玩:很多爸爸都是玩遊戲的高手,也喜歡創造各種各樣的遊樂活動,爸爸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躲貓貓、枕頭大戰、放風箏、下棋……在歡聲笑語中不斷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 和孩子一起運動:很多媽媽更希望看到孩子文文靜靜地坐在家裡,而爸爸則可以發揮自己的運動天賦,帶著孩子一起鍛鍊: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肌肉發展,更可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肢體協調力。
  3. 帶孩子一起遠足:戶外遠足是爸爸的一大愛好,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活力。在遠足的過程中,爸爸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嘗試、去感受,才能構建深刻的認知。
  4. 跟孩子一起冒險: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常常有很多顧慮,不敢讓孩子輕易去做一些帶有冒險性質的事情。這時爸爸就可以積極發揮“保護者”的作用,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範圍內做一些勇敢的嘗試,比如爸爸可以護著孩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等等,使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5. 教給孩子技能:爸爸還可以教給孩子媽媽很少會教給他們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生火、搭帳篷、釣魚、做指南針等戶外生存技能,再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如何求救、如何自保等等,這些技能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多反思”:爸爸育兒有哪些注意事項

當然,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不能想當然,而應遵守一些注意事項,並要多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多改進、多提升,才能避免在無意中給孩子造成傷害:

  1. 避免過於粗暴的教育方式:“粗暴”是爸爸們在育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孩子做錯了事,爸爸常常會勃然大怒,對孩子又打又罵,還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簡單直接,所以最有效果。殊不知粗暴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和諧,所以爸爸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打罵。
  2. 不要過度強化自己的權威:有的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彰顯自己的“父權”,總是表現得說一不二,孩子要有不同意見,就認為孩子是在“頂嘴”,是對自己不尊重,而這要麼會培養出唯唯諾諾、不敢反抗的孩子,要麼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叛逆。事實上,爸爸想要讓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作風來,孩子才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敬意。
  3. 與孩子相處要注意言行一致:爸爸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不能嘴上要求孩子應當怎麼做,而自己的表現卻與這些要求完全不符合,那隻會讓孩子對爸爸的行為產生懷疑,並會逐漸失去對爸爸的信任。
  4. 給孩子制定的規矩要鬆緊適度:爸爸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但不能過於強硬,而是應當和孩子溝通商量後,制定鬆緊適度的規矩。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是什麼,也知道應當怎樣做才能達成規矩中的要求,他們會自覺地約束自己,而不用總是等待爸爸督促。
  5.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爸爸和孩子溝通時,很多時候不會像媽媽那麼細膩、溫柔,這常常會讓孩子對爸爸有一種畏懼感,所以爸爸不妨學一學媽媽的做法,在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候適時地說一些讚美、鼓勵的話語,在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及時關心和安慰,這有助於拉近孩子和爸爸的心理距離,會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自如。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事實上,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就會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1. 跟孩子一起玩:很多爸爸都是玩遊戲的高手,也喜歡創造各種各樣的遊樂活動,爸爸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躲貓貓、枕頭大戰、放風箏、下棋……在歡聲笑語中不斷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 和孩子一起運動:很多媽媽更希望看到孩子文文靜靜地坐在家裡,而爸爸則可以發揮自己的運動天賦,帶著孩子一起鍛鍊: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肌肉發展,更可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肢體協調力。
  3. 帶孩子一起遠足:戶外遠足是爸爸的一大愛好,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活力。在遠足的過程中,爸爸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嘗試、去感受,才能構建深刻的認知。
  4. 跟孩子一起冒險: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常常有很多顧慮,不敢讓孩子輕易去做一些帶有冒險性質的事情。這時爸爸就可以積極發揮“保護者”的作用,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範圍內做一些勇敢的嘗試,比如爸爸可以護著孩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等等,使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5. 教給孩子技能:爸爸還可以教給孩子媽媽很少會教給他們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生火、搭帳篷、釣魚、做指南針等戶外生存技能,再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如何求救、如何自保等等,這些技能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多反思”:爸爸育兒有哪些注意事項

當然,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不能想當然,而應遵守一些注意事項,並要多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多改進、多提升,才能避免在無意中給孩子造成傷害:

  1. 避免過於粗暴的教育方式:“粗暴”是爸爸們在育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孩子做錯了事,爸爸常常會勃然大怒,對孩子又打又罵,還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簡單直接,所以最有效果。殊不知粗暴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和諧,所以爸爸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打罵。
  2. 不要過度強化自己的權威:有的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彰顯自己的“父權”,總是表現得說一不二,孩子要有不同意見,就認為孩子是在“頂嘴”,是對自己不尊重,而這要麼會培養出唯唯諾諾、不敢反抗的孩子,要麼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叛逆。事實上,爸爸想要讓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作風來,孩子才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敬意。
  3. 與孩子相處要注意言行一致:爸爸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不能嘴上要求孩子應當怎麼做,而自己的表現卻與這些要求完全不符合,那隻會讓孩子對爸爸的行為產生懷疑,並會逐漸失去對爸爸的信任。
  4. 給孩子制定的規矩要鬆緊適度:爸爸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但不能過於強硬,而是應當和孩子溝通商量後,制定鬆緊適度的規矩。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是什麼,也知道應當怎樣做才能達成規矩中的要求,他們會自覺地約束自己,而不用總是等待爸爸督促。
  5.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爸爸和孩子溝通時,很多時候不會像媽媽那麼細膩、溫柔,這常常會讓孩子對爸爸有一種畏懼感,所以爸爸不妨學一學媽媽的做法,在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候適時地說一些讚美、鼓勵的話語,在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及時關心和安慰,這有助於拉近孩子和爸爸的心理距離,會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自如。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解疑惑”:事業型爸爸如何教育好孩子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爸爸會覺得十分疑惑,因為平時工作確實十分繁忙,如果放棄工作,專門回家陪伴孩子也不現實,那麼,爸爸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成為育兒的缺席者呢?

  1. 忙裡抽閒的溝通: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持續24小時,爸爸可以利用工作間歇休息的時間,給家裡打個電話,跟孩子聊聊天,問問他們今天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有沒有困難需要爸爸幫忙解決……這樣的溝通花不了多少時間,卻能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在關注著他、守護著他,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安慰。
  2. 出差也可互動:有的爸爸的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會與孩子暫時分別,在這段時間裡,爸爸可以通過視頻與孩子保持聯繫,回家時還可以帶上給孩子精心挑選的禮物,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濃濃的愛。
  3. 見縫插針的親暱:平時爸爸也可以擠出時間和孩子親暱一會兒,比如抱著孩子一起讀繪本,經常跟孩子一起“愛的抱抱”,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再給孩子一個晚安吻等,這些小細節都會成為孩子心中最溫馨的回憶。
  4. 假日儘量減少應酬:在工作日,爸爸無限分身多陪伴孩子,那麼在週末、假日一定要儘可能地留足育兒時間,最好能夠利用這些時間陪孩子出去運動、郊遊、遠足,讓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和父母一起度過快樂親子時光,這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還能夠增進家庭幸福感。
  5. 重大時刻不可錯過:孩子過生日、參加比賽、表演節目、獲得獎項……這些成長中的重大時刻爸爸可千萬不能缺席,因為它們對孩子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爸爸如果不能出現在現場,將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遺憾。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事實上,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就會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1. 跟孩子一起玩:很多爸爸都是玩遊戲的高手,也喜歡創造各種各樣的遊樂活動,爸爸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躲貓貓、枕頭大戰、放風箏、下棋……在歡聲笑語中不斷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 和孩子一起運動:很多媽媽更希望看到孩子文文靜靜地坐在家裡,而爸爸則可以發揮自己的運動天賦,帶著孩子一起鍛鍊: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肌肉發展,更可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肢體協調力。
  3. 帶孩子一起遠足:戶外遠足是爸爸的一大愛好,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活力。在遠足的過程中,爸爸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嘗試、去感受,才能構建深刻的認知。
  4. 跟孩子一起冒險: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常常有很多顧慮,不敢讓孩子輕易去做一些帶有冒險性質的事情。這時爸爸就可以積極發揮“保護者”的作用,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範圍內做一些勇敢的嘗試,比如爸爸可以護著孩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等等,使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5. 教給孩子技能:爸爸還可以教給孩子媽媽很少會教給他們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生火、搭帳篷、釣魚、做指南針等戶外生存技能,再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如何求救、如何自保等等,這些技能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多反思”:爸爸育兒有哪些注意事項

當然,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不能想當然,而應遵守一些注意事項,並要多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多改進、多提升,才能避免在無意中給孩子造成傷害:

  1. 避免過於粗暴的教育方式:“粗暴”是爸爸們在育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孩子做錯了事,爸爸常常會勃然大怒,對孩子又打又罵,還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簡單直接,所以最有效果。殊不知粗暴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和諧,所以爸爸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打罵。
  2. 不要過度強化自己的權威:有的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彰顯自己的“父權”,總是表現得說一不二,孩子要有不同意見,就認為孩子是在“頂嘴”,是對自己不尊重,而這要麼會培養出唯唯諾諾、不敢反抗的孩子,要麼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叛逆。事實上,爸爸想要讓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作風來,孩子才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敬意。
  3. 與孩子相處要注意言行一致:爸爸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不能嘴上要求孩子應當怎麼做,而自己的表現卻與這些要求完全不符合,那隻會讓孩子對爸爸的行為產生懷疑,並會逐漸失去對爸爸的信任。
  4. 給孩子制定的規矩要鬆緊適度:爸爸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但不能過於強硬,而是應當和孩子溝通商量後,制定鬆緊適度的規矩。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是什麼,也知道應當怎樣做才能達成規矩中的要求,他們會自覺地約束自己,而不用總是等待爸爸督促。
  5.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爸爸和孩子溝通時,很多時候不會像媽媽那麼細膩、溫柔,這常常會讓孩子對爸爸有一種畏懼感,所以爸爸不妨學一學媽媽的做法,在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候適時地說一些讚美、鼓勵的話語,在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及時關心和安慰,這有助於拉近孩子和爸爸的心理距離,會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自如。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解疑惑”:事業型爸爸如何教育好孩子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爸爸會覺得十分疑惑,因為平時工作確實十分繁忙,如果放棄工作,專門回家陪伴孩子也不現實,那麼,爸爸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成為育兒的缺席者呢?

  1. 忙裡抽閒的溝通: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持續24小時,爸爸可以利用工作間歇休息的時間,給家裡打個電話,跟孩子聊聊天,問問他們今天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有沒有困難需要爸爸幫忙解決……這樣的溝通花不了多少時間,卻能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在關注著他、守護著他,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安慰。
  2. 出差也可互動:有的爸爸的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會與孩子暫時分別,在這段時間裡,爸爸可以通過視頻與孩子保持聯繫,回家時還可以帶上給孩子精心挑選的禮物,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濃濃的愛。
  3. 見縫插針的親暱:平時爸爸也可以擠出時間和孩子親暱一會兒,比如抱著孩子一起讀繪本,經常跟孩子一起“愛的抱抱”,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再給孩子一個晚安吻等,這些小細節都會成為孩子心中最溫馨的回憶。
  4. 假日儘量減少應酬:在工作日,爸爸無限分身多陪伴孩子,那麼在週末、假日一定要儘可能地留足育兒時間,最好能夠利用這些時間陪孩子出去運動、郊遊、遠足,讓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和父母一起度過快樂親子時光,這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還能夠增進家庭幸福感。
  5. 重大時刻不可錯過:孩子過生日、參加比賽、表演節目、獲得獎項……這些成長中的重大時刻爸爸可千萬不能缺席,因為它們對孩子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爸爸如果不能出現在現場,將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爸爸們不妨將這句魯迅先生的名言當做自己的育兒座右銘,積極地陪伴孩子,科學地教育孩子,這會讓孩子更加快樂、更加聰明、更加自信……

相信在若干年後,孩子回顧自己幸福的童年時,一定會深情地對你說一句:“謝謝您,我最親愛的爸爸!”

"

人們常說:“好媽媽是一所好學校”,其實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同等重要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讓爸爸們無法時刻守候在孩子身邊。

記得有一年女兒過6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門前,我答應她忙完了工作,一定按時回家和她一起慶祝。我們準備好了蛋糕,還裝飾了房間,女兒對生日會非常期待,叮囑了我好幾次:“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

我嘴上答應著她,但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那段時間我正在為一個單子忙得不可開交,要敲定各種細節,還要請客戶吃飯,好不容易到了家,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我以為女兒已經睡覺了,誰知她還坐在桌前,用手託著小腦袋,靜靜地等待著。看到我回來了,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終於可以切蛋糕了!”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心中湧起一種內疚感。就在這時,我的手機又響了,是客戶發來的圖樣,我只好先坐下來,集中精力處理這些事情。

突然,我聽到了女兒的哭聲,抬頭一看,女兒竟然滿臉都是淚水,她對我說:“爸爸,你別玩手機了,好不好?”

妻子趕緊從廚房跑出來,抱著女兒安慰起來,還體貼地對我說:“你忙你的,正事要緊。”

我看著妻子疲憊的面容,聽著女兒小聲的哭泣,只覺得心中苦澀極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把工作全部轉到線上處理,雖然這樣做帶來了很多不便,也讓我失去了一些客戶,收入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我卻贏得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專業寶爸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營養餐、輔導功課、送培訓班、週末陪玩的任務我一樣都沒有拉下。

一些親戚、朋友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聽到過一些非議,但我都一笑置之了。只要能夠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臉,我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下雨天送女兒上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自制的蒜蓉大蝦

陪伴孩子,爸爸責無旁貸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在很多家庭,媽媽天然是孩子的陪伴者、照顧者,而爸爸卻習慣性缺位,有的爸爸確實是因為忙於工作分身乏術,有的爸爸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男人就不應該被這些瑣碎的養育事務牽絆。由此也導致了“喪偶式育兒”的問題屢屢出現,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而孩子對父愛強烈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國內有超過55%的家庭主要由媽媽陪伴孩子,僅有12.6%的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

這個數字對比確實能夠反映當前家庭育兒的普遍現狀: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而這,無疑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1. 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在幼年期,身邊只有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親屬陪伴,他們對性別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日後男孩可能會變得怯懦、膽小、意志力薄弱,而女孩則會對異性產生恐懼、抗拒的心理,長大後也不太敢和異性多做接觸。
  2. 影響孩子性格、情感的發展: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採取的養育方式往往有很大不同,比如爸爸喜歡“自由放養”孩子,而媽媽常常喜歡為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如果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於依賴、不積極、不主動等問題,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變得內向、自卑、缺乏熱情。
  3. 影響孩子體格發育和完善:大多數爸爸都很熱愛體育運動,也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是經常遠足、郊遊,而這些對於孩子的體格發育是很有好處的;相反,若是缺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體格、運動能力、身體反應速度等都會落後於同齡人。
  4. 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父親缺位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也不會特別融洽,父母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家庭氛圍是冷漠的,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不擅長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嚴重時更會影響到未來的擇偶觀和婚姻觀。

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家,將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身上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稱為“缺乏父愛綜合徵”,由此足以看出爸爸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因此,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無論要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也應當擺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好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使他們的童年不會留下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教什麼”:好爸爸要傳遞給孩子的精神財富

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這句話誇張嗎?一點也不!

在每一位爸爸身上,其實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心態陽光、心靈美好的人。

那麼,好爸爸要讓孩子學到哪些最寶貴的東西呢?

  1. 勇氣和意志力:在孩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勇敢、堅強、自信的,孩子們甚至會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爸爸可以把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受到有益的感染,從此不會再害怕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關。
  2. 責任感:爸爸在家中積極承擔做家務和養育孩子的責任,做事不懶散、不找藉口、不頹廢,承諾的事情就會不打折扣地完成,這樣的責任感必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也變成有責任感、重信守諾的人。
  3. 獨立意識:很多爸爸在養育孩子時不喜歡大包大攬,而是喜歡鼓勵孩子嘗試探索世界,學著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爸爸懶惰,而是爸爸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自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4. 思維方式:爸爸和媽媽在看待很多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比如爸爸的思維偏於理性,看待事物習慣看整體,在思考時不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也能夠嘗試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認知更加準確。
  5. 動手能力:很多爸爸都喜歡親自動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修理電器、製作手工藝品等等。孩子一看到爸爸拿起工具動手做事,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會在旁邊饒有興趣的“圍觀”,爸爸不妨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一番,這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6. 人際交往技巧:爸爸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自己擅長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氛圍;禮貌待人,表現出紳士風度;體現出涵養,說話做事風度翩翩等等,孩子在爸爸的感染下,一定會成長為受人歡迎的人。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怎麼教”:好爸爸有獨特“育兒祕籍”

爸爸對孩子的良好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應當拿出足夠的自信來,爭取將自己在育兒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事實上,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就會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1. 跟孩子一起玩:很多爸爸都是玩遊戲的高手,也喜歡創造各種各樣的遊樂活動,爸爸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躲貓貓、枕頭大戰、放風箏、下棋……在歡聲笑語中不斷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 和孩子一起運動:很多媽媽更希望看到孩子文文靜靜地坐在家裡,而爸爸則可以發揮自己的運動天賦,帶著孩子一起鍛鍊: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肌肉發展,更可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肢體協調力。
  3. 帶孩子一起遠足:戶外遠足是爸爸的一大愛好,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活力。在遠足的過程中,爸爸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嘗試、去感受,才能構建深刻的認知。
  4. 跟孩子一起冒險: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常常有很多顧慮,不敢讓孩子輕易去做一些帶有冒險性質的事情。這時爸爸就可以積極發揮“保護者”的作用,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範圍內做一些勇敢的嘗試,比如爸爸可以護著孩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等等,使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5. 教給孩子技能:爸爸還可以教給孩子媽媽很少會教給他們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生火、搭帳篷、釣魚、做指南針等戶外生存技能,再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情況時如何求救、如何自保等等,這些技能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多反思”:爸爸育兒有哪些注意事項

當然,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不能想當然,而應遵守一些注意事項,並要多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多改進、多提升,才能避免在無意中給孩子造成傷害:

  1. 避免過於粗暴的教育方式:“粗暴”是爸爸們在育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孩子做錯了事,爸爸常常會勃然大怒,對孩子又打又罵,還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簡單直接,所以最有效果。殊不知粗暴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和諧,所以爸爸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打罵。
  2. 不要過度強化自己的權威:有的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彰顯自己的“父權”,總是表現得說一不二,孩子要有不同意見,就認為孩子是在“頂嘴”,是對自己不尊重,而這要麼會培養出唯唯諾諾、不敢反抗的孩子,要麼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叛逆。事實上,爸爸想要讓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作風來,孩子才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敬意。
  3. 與孩子相處要注意言行一致:爸爸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不能嘴上要求孩子應當怎麼做,而自己的表現卻與這些要求完全不符合,那隻會讓孩子對爸爸的行為產生懷疑,並會逐漸失去對爸爸的信任。
  4. 給孩子制定的規矩要鬆緊適度:爸爸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但不能過於強硬,而是應當和孩子溝通商量後,制定鬆緊適度的規矩。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是什麼,也知道應當怎樣做才能達成規矩中的要求,他們會自覺地約束自己,而不用總是等待爸爸督促。
  5.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爸爸和孩子溝通時,很多時候不會像媽媽那麼細膩、溫柔,這常常會讓孩子對爸爸有一種畏懼感,所以爸爸不妨學一學媽媽的做法,在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候適時地說一些讚美、鼓勵的話語,在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及時關心和安慰,這有助於拉近孩子和爸爸的心理距離,會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自如。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解疑惑”:事業型爸爸如何教育好孩子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爸爸會覺得十分疑惑,因為平時工作確實十分繁忙,如果放棄工作,專門回家陪伴孩子也不現實,那麼,爸爸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成為育兒的缺席者呢?

  1. 忙裡抽閒的溝通: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持續24小時,爸爸可以利用工作間歇休息的時間,給家裡打個電話,跟孩子聊聊天,問問他們今天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有沒有困難需要爸爸幫忙解決……這樣的溝通花不了多少時間,卻能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在關注著他、守護著他,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安慰。
  2. 出差也可互動:有的爸爸的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會與孩子暫時分別,在這段時間裡,爸爸可以通過視頻與孩子保持聯繫,回家時還可以帶上給孩子精心挑選的禮物,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濃濃的愛。
  3. 見縫插針的親暱:平時爸爸也可以擠出時間和孩子親暱一會兒,比如抱著孩子一起讀繪本,經常跟孩子一起“愛的抱抱”,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再給孩子一個晚安吻等,這些小細節都會成為孩子心中最溫馨的回憶。
  4. 假日儘量減少應酬:在工作日,爸爸無限分身多陪伴孩子,那麼在週末、假日一定要儘可能地留足育兒時間,最好能夠利用這些時間陪孩子出去運動、郊遊、遠足,讓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和父母一起度過快樂親子時光,這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還能夠增進家庭幸福感。
  5. 重大時刻不可錯過:孩子過生日、參加比賽、表演節目、獲得獎項……這些成長中的重大時刻爸爸可千萬不能缺席,因為它們對孩子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爸爸如果不能出現在現場,將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遺憾。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爸爸們不妨將這句魯迅先生的名言當做自己的育兒座右銘,積極地陪伴孩子,科學地教育孩子,這會讓孩子更加快樂、更加聰明、更加自信……

相信在若干年後,孩子回顧自己幸福的童年時,一定會深情地對你說一句:“謝謝您,我最親愛的爸爸!”

和媽媽相比,爸爸有很多獨特的“育兒祕籍”,用好了效果非常理想

【我是親子育兒堂,40歲寶爸一枚,有一個8歲的女兒。您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給您帶來幫助,為您消除育兒的困惑與煩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