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新閣”如米酒換瓶塞

臺灣 米酒 林全 海峽新幹線 海峽新幹線 2017-09-17

臺灣《中國時報》:“新閣”如米酒換瓶塞

超商買瓶25元料理米酒,把瓶蓋換成藍標約翰走路的軟木塞,米酒就搖身一變成為高檔威士忌?當然不可能,醜小鴨仍然待在廚房上不了桌。除非由裡到外打掉重煉,脫胎換骨,否則再換10個藍標瓶塞,仍然只有瓶蓋“賽木栓”,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

賴清德扛下“閣揆”重擔滿1周了,確實力求表現,不止“賽木栓”,更想“勝林全”。預告“立法院”會期後提出一例一休的“修法”時程、宣佈軍公教明年加薪3﹪;面對泰利颱風的第一場隨堂考,突襲視察臺電,下達堅持能源轉型及非核家園政策,要求臺電不限電、不停電。

“賴揆”連射幾箭,明眼人心知肚明都是難見實惠的“虛發”。整得全盤皆輸的一例一休,“賴揆”只提出“修法”時程構想,並未透露腹案,給民眾的感覺只是“立法院”備詢時迴避一例一休的炮火;宣佈軍公教加薪更是照劇本演出,怎麼可能上任不滿1周即倉促拍板如此大案?不停電、不限電指令可能是為自己打預防針,別步上林全815大停電後塵,但民眾更想知道賴清德有何具體作法。

虛晃幾招後,賴清德在他第一場“閣揆”記者會說了實話,“…媒體廣義上是行政團隊的一份子,希望‘政府’與媒體建立夥伴關係…”。“賴揆”此言差矣,媒體是“政府”施政的監督者、“在野黨”;媒體是臺灣一員,不是行政團隊的廣義成員;媒體關心臺灣利益,不負責守護“內閣”在位子上耗下去。

賴清德曾任民選公職、民代多年,有的是與媒體相處的經驗,功力應在水平之上,因此“夥伴關係”說失言可能性不高,而是默許現況“政府”與媒體“喂新聞/封口”的兩手策略,聽話的媒體以喂消息、置入性營銷納為夥伴,履行監督“政府”職責的媒體,給你反對黨待遇是你自找的。“賴神”如此定位媒體,若不是失言,難道是“番仔火+汽油桶”?

賴清德的特質是與蔡英文一樣強勢。小英不止一次走上火線主導政策,給“閣員”臉色,造成“閣員”畏首畏尾、仰承上意,就為了僥倖贏來關愛的眼神;糟糕的是長時間軟骨頭,到最後打包走人,民眾沒聽過他的尊姓大名,更遑論知道是“哪部的部長”?幾近病態的“政府”與媒體關係,學醫的“賴神”“夥伴關係”可下對了藥?

815大停電後,幾千、上萬戶的小區塊無預警停電此起彼落,“賴揆”下達“不停電、不限電”指令,顯示其維持供電穩定的企圖心,但具體作法呢?“賴揆”重申不考慮重啟核電,為林全之前核電政策差點失守設下停損點,但2025非核家園達陣的能源缺口怎麼補上?迄今並無具體說法。

其實,小英“政府”反覆強調全力推進再生能源進度,2025年足可補上非核後的能源缺口,僅以離岸風機而言,技術不是太大問題,風場環評也有突破,真正無解的大問題是蔡“政權”的兩岸政策設下的高牆。離岸風場多在距岸邊40公里以上外海,施工所需的平臺船、駁船、安裝船等,臺灣極為欠缺,甚至沒有可上場的船。

怎麼辦?現在開始造船嗎?又不是樂高積木,隨意拼拼即可,其技術上的高門坎,臺灣寄望短期內突破,並不樂觀。但有海事工程實力又有專業工作船的大陸,“政府”卻百般掣肘“不準僱用”。就算小英給人、給錢全力輔導自行打造工作船,2025年前也很難具體推動離岸風電進度。

“內閣”改組各界覺得只像米酒換了威士忌瓶塞,“賴神”的拼勁、企圖心確實值得敬佩,但若施政也只像換個瓶塞,恐怕效果有限。

(本文摘編自臺灣《中國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