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逆襲高雄 “北漂”是“關鍵少數”嗎?

臺灣 經濟 政治 臺海時事 時政 臺海網 2018-11-29
“韓流”逆襲高雄 “北漂”是“關鍵少數”嗎?

作者 劉匡宇

韓國瑜能夠在原本被外界視為“民進黨派一顆西瓜也會當選”的高雄市長選舉掀起“韓流”,逆轉選戰局勢,其訴諸的“北漂青年返鄉”議題是重要因素。韓射出的“北漂”穿雲箭,成功地攪動和集結起全臺對現狀不滿的民意與族群,彙集千軍萬馬並推動“韓流”在近兩個月來逆襲全臺。不過,“北漂”的定義與統計是一大難點,其對選舉的影響難以精準預測和量化,使其成為“不確定的關鍵少數”。

高雄“北漂”定義與實質

“北漂”本為大陸用語,其核心在於戶籍制度。臺灣引入此概念後,更多討論人口遷移問題。“北漂”狹義上是中南部到大臺北地區生活者,廣義上則泛指其他縣市移居北中南三大都會區者,甚至還包括遠赴大陸、海外者。但“北漂”並無學術和實踐上的明確定義,各方對其內涵、成因及統計口徑分歧明顯。

“北漂”並非新現象但有新面貌。1980年代後,臺灣進入快速工業化、都市化階段,人口開始向臺北、臺中、高雄三個大都會區高度集中。歌手羅大佑1990年代講述農村青年背井離鄉的歌曲《臺北不是我的家》就是其縮影。近10餘年來,地方青年離家主因從就業轉向教育。如今“北漂”主要特徵是多在45歲以下、普遍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中青年族群。臺北市勞保局統計顯示,臺北各年齡段“北漂”總數頗為可觀:設籍臺北的勞工人口不過132.9萬人,但卻有237.2萬人投保,超100萬來自於其他縣市。2018年選舉中,韓國瑜的積極訴求讓“北漂”議題再次發酵,成為高雄主戰場之一,併產生明顯的外溢效應。

“北漂”實質是臺灣各地的“人口成長分佈長期不均”。根據臺勞動部門最新統計數據,在各縣市投保勞保人口數,與在各縣市設籍的勞動力人口數的對比,顯示除臺北市存在最多“外漂”族外,其餘“五都”都存在類似的勞動力人口遷移情況。一方面,臺灣本身地域狹窄,人口流動頻繁迅速,另一方面,“全臺都在漂”反映的是產業結構及社會環境的變遷。從1997年到2017年島內各縣市人口變化可以看出,除“六都”和新竹縣市外,多數縣市人口都呈現負成長;人口成長“由北向南遞減”。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到40年,人口成長分佈不均呈現類似且更明顯向北部都會集中的樣貌。可見,“北漂”不只是高雄的困境,更是全臺長期性的問題。高雄所面臨的港口經濟沒落,統籌分配稅款相對較低,重工業先行導致產業結構積重難改,空汙、治安、高物價等因素導致宜居程度降低,市政治理出包、弊案不斷,缺少高薪、體面工作吸引青年乃至所謂“文化荒漠”等引發人口出走的難解困境,本質上是臺灣南部地區“邊陲化”,在兩岸關係中被邊緣化,以及臺灣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和競爭力持續的下降的體現。此外,“北漂”投票難題也源於政治算計,民進黨為阻擋“百萬大陸臺商”和不受派系控制的外地青年返鄉投票,影響既得利益,對“不在籍投票”設置的嚴格限制和技術障礙。

具體到高雄,“北漂”可分為兩個族群。一是戶籍在高雄、北上工作的社會青年,以25-45歲年齡為主,這是韓國瑜打“北漂”牌爭取的重點對象。二是20-25歲的“學生青年”,因教育經歷受“反服貿學運”、“反課綱運動”衝擊,投藍機率較低,是綠營和“第三勢力”的爭取對象。此外,用更廣泛的“離開高雄生活的人群”來看,“北漂”範圍可能更廣。一般認為,高雄主要人口外出地是臺北、臺中、臺南和澎湖,這些區域韓都已踩點,不諱言“尋求當地高雄北漂支持”。而韓在勝選之後,甚至喊出要讓在大陸、海外的高雄人,也就是“陸票”、“外漂”等廣義的“北漂”回家的口號。

高雄“北漂”的統計方式

由於立場不同,藍綠陣營和社會各界在高雄“北漂”的定義和人數上存在較大分歧。最初提出此議題的韓國瑜引用臺內務部門數據認為,若以在高雄市出生,但戶籍設在其他“五都”及新竹縣市的人口統計數來看,截至去年底有高達41萬人,以此估計高雄“北漂青年”為30-50萬人。這一說法得到不少民間輿論的支持,但綠營另覓算法予以反駁“北漂”是“假議題”。

韓國瑜統計,僅在南科臺南園區成立後落籍臺南的高雄人就有11.4萬人,再加上其他落籍臺北、新北、桃園、臺中以及新竹縣市者,不會少於41萬人。此外,還有雖人在外地但買不起房子、戶籍被迫留高雄的年輕人。據統計,高雄25-44歲的青年近6年來少了8.2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達總人口14.22%。韓因此認為,20年來“北漂”累積達30-50萬是很合理的數字。韓還批民進黨無法掩蓋“又老又窮”的事實。自己最初提出“北漂”議題時,民進黨對此頗為不屑,認為是韓在“耍寶”;如今“北漂”“覺醒”才跟風去討好“北漂”,是掩耳盜鈴。

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高雄市議員邱俊憲等綠營人士不贊同韓國瑜算法,稱根據同樣邏輯和數據,臺北外漂人口達133萬、新北和臺南約51萬,豈非“全臺都在漂”。他們認為:其一,根據戶政計算,高雄市20-40歲出生至今的人口變化與20年前相比僅差6696人,因此“不可能外移人口30萬或50萬”;“年輕人口減少8萬人”是各地共同的世代結構少子化造成,而非人口移出導致。其二,依據2017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基本所得來自縣市居住地以外的比例”中,高雄市僅5.3%,居各縣市倒數第6,遠低於北部縣市如新北市31.3%、及臺北市13.8%、新竹縣的46.8%,認為這顯示高雄市民大都留鄉就業;就此換算就業人口數,許立明推算“北漂”在1萬人以內,邱俊憲認為有7萬人。其三,根據臺勞動部門數據,近十年來工作在高雄、由公司投保的勞保投保人數從96.5萬成長到111.2萬,扣除外勞後為12.6萬實質增長;而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方面,縣市合併後,高雄市從85.6萬元(新臺幣,下同)成長到98.5萬元,增幅15.1%,“六都”第2僅次於臺南。

不過,綠營引徵的數據和推論與民眾現實感受反差較大,並未翻轉輿論主流定見。民間多認為高雄270萬人口中,留在原籍者在200萬左右,出外討生活的人口遠比賬面統計的高。TVBS甚至稱高雄實際居住人口只有190多萬。還有網友用7-11、全家和全聯等便利店分佈數量與單店服務人口進行推算,認為高雄現有居民約為220萬,符合韓國瑜“50萬北漂”的看法。也有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算法。在“北漂”學生層面,臺灣大學學者駱明慶統計,2014年,戶籍設在高雄縣市的臺大學生有2500人,以此推算散居全臺的高雄學生總人數在4-5萬人。學者施漢陽根據勞動力參與率(就業者和失業者佔勞動年齡人口比)來看,對於有工作的“北漂”“社會青年”人數,施漢陽推算認為實際數字介於藍(50萬)綠(7萬)之間,大約為26.2萬人。此外,輿論指出,用新北等地“基本所得來自縣市居住地之外較高”來類比高雄並不科學,因為北北基已形成生活圈,不少人在臺北上班而在新北居住,並非如高雄一般背井離鄉的“北漂”性質。

事實上,選前綠營內部對“北漂”議題的看法存在嚴重分歧,保守派認為不應跟隨韓國瑜起舞,大陣仗拉攏“北漂”,否則等於自承執政失敗,因此試圖用各種統計數據進行證偽。陳其邁陣營眼看青年票流失坐立不安也推出“北漂”視頻,卻慘遭網民打臉自相矛盾。而蔡英文卻說“北漂問題要怪國民黨”,反而等於是承認了“北漂”現象的嚴峻性。更為諷刺地是,作為蔡左膀右臂的陳菊、賴清德,恰好是不甘蝸居南部,北上落跑欲大展宏圖的“北漂”活樣本。更為尷尬的,無疑是選前號稱韓國瑜勝選就要“被逼北遷”的陳水扁。

高雄“北漂”的政治影響力

近十年來,高雄地區投票率約為65%-70%之間,投票人口約150萬人。在過去綠大於藍,民進黨“躺選”的時代,“北漂”並非選戰勝負手。但在藍綠焦灼的今年,無論採取哪種統計口徑,“北漂”都有可能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族群。“北漂”的實質政治影響力,取決於投票率與支持度兩大指標。

從投票率來看,“北漂”投票率應低於高雄總投票率,主因是返鄉投票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損耗。雖然投票日是星期六,但從臺北搭乘高鐵往返的成本是3000元,相當於青年平均月薪的1/10。相對便宜的公路客運或拼車則需要近10小時長途奔波。島內近年來還興起大專學生會組織的返鄉投票專車。但即使經濟許可,青年仍需儘快返回北方,借投票行程省親或是度假的效益太低,多數人會傾向於將返鄉預算保留給較長假期。

因此,“北漂”青年能否形成大規模返鄉投票,取決於單一選舉效應是否超越上述機會成本。在2014、2016兩次選舉中,大批“北漂”青年在意識形態、政治操作、輿論渲染和社會風潮的帶動下,被灌輸了較強的“反國民黨、改變現狀”群體心理,勃發了強勁的返鄉投票熱情,2016年“大選”青年投票率超過75%。2018年選舉中,高雄最終總投票率接近75%,如以較低標準估計,假設“北漂”有20萬人,返鄉投票數有一半,則足以結構性地改變高雄選戰結果。如果說瑜邁在高雄市內還能相持,則應有10萬之量的“北漂”可能就是雙方差距的主要來源。

支持度方面,在“北漂”人口數難以科學、全面、客觀統計的情況下,再加上年輕選民政黨忠誠度較低,無法用“藍綠基本盤”觀念來分析預測其行為,故也很難產生有效的支持度民調。在高雄沒有“第三勢力”候選人的情況下,“北漂”青年倒向哪方的可變性是很高的。年輕人獲取資訊的最大宗來源是網絡媒體及社群媒體,如果以網絡聲量及形象作參考,“非典型”的韓國瑜相比“傳統型”的陳其邁優勢明顯。如據TVBS民調,20-29歲的選民中,韓國瑜支持度高達57%,大幅領先陳其邁的19%;韓在30-39歲的支持度也持續上升並在11月逆轉。臺北的高雄“北漂”將其居住的街道改名為“戰瑜弄”,顯示“韓流”正在實體化。

選前,韓國瑜陣營內部評估,“北漂”合理人數在30萬左右,希望能動員10萬人投票,爭取其中7成以上支持,並期待“北漂”族返鄉進一步影響家中長輩投票動向。而親綠的PTT論壇上,則有“鄉民”認為“北漂”投票率在10%,即使以人數有50萬、6成支持韓估計,差距也僅在1萬票,這意味著韓最終拿到了一半多的本地票才確保取勝。也有“北漂”稱在臺北同鄉多支持陳其邁,但老家鄉親卻期待韓翻轉高雄。還有“北漂”提出韓政見過於天馬行空,而陳政策更能帶來實際利益,特別是其民進黨屬性能夠延續陳菊時期經營的政商關係,以及爭取民進黨中央挹注高額預算補助或建設項目傾斜。還有人激憤地喊出“北漂”回鄉是“每四年被藍綠玩弄一次然後繼續漂”。可見,青年人和所謂“經濟選民”的投票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理性程度很高。“北漂”青年由於年齡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其投票傾向與高雄本地中下層、中老年民眾存在明顯差異。此次或未來的“北漂”票歸屬絕非“看人氣”或“勝者全拿”的單純邏輯。

最後,結合今年選舉結果來驗證上述多種看法。理論上,我們可以從臺灣公共交通的運力來粗略測算返鄉票的規模。根據網絡和媒體的算法,“北漂”回高雄投票集中在23日(週五)或24上午返高,主要的交通工具為“兩鐵一客”,臺鐵、高鐵進出站統計日益完備,通過2014年選舉窗口的客流量數據以及元旦返鄉平均數據換算,理論上臺鐵選舉前24小時可以動員的最大運力為4.1萬,高鐵為3.7萬人到高雄,2014年實際數據略小於此。客運方面,北高長途車選前24小時約有476班,預估運力9996人,滿載運力16600人。由此,通過公共交通返鄉投票的“北漂”預估將有7.8-9.8萬人。

儘管蔡當局試圖限制為選舉增加鐵路運力,還通過公權力干擾、嚇阻民間自駕返鄉投票,今年“北漂”返鄉之旅並不順暢。但《聯合報》民調顯示超九成受訪者有意返鄉投票,選前一日鐵路一票難求、客運近乎飽滿,島內48所大學學生則集資發起返鄉包車。最終,高鐵加開58班次,臺鐵加開93列次、加掛車廂,班班客滿且均發售站票;各大客運則增加了2-4成的加班車,選舉週末公路總運量也同比增長5%,業者普遍反映返鄉潮更甚4年前。也就是說,“北漂”返鄉的實際表現甚至高出此前媒體的樂觀預期,這也直接導致投票率衝高到75%。如果算上因排隊過長而放棄投票者,則潛在投票率有望達到80%。而在支持傾向上,30歲以下的年輕選票成為關鍵因素,韓憑藉“北漂”這樣的空氣議題,可謂平白爭取到數以萬計的選票,競爭力論壇民調顯示,在14萬不關心政治新聞但經常觀看youtube網絡影片的首投族人群中,韓的支持度遠勝陳其邁。

總而言之,“韓流”是“北漂”返鄉最大的變數,“韓國瑜能贏”的預期顯著提升了“北漂”投票率,並形成規模效應的返鄉潮。在藍綠選情緊繃的態勢下,每張選票的價值都在增加,改變或“守護”故鄉現狀的政治收益超過其成本。另外,此次“選舉綁公投”的內容涉及性別、環保及認同等青年熱點議題,也讓返鄉投票加溫。不過,從更大的圖景來看,韓得票最終突破2008年馬英九82.2萬的記錄,比4年前國民黨的楊秋興多了大約40萬選票,在高雄38區中橫掃28區,在原市區人口最多的三民區及原縣區鳳山區兩大指標區勝出,同時拿下深綠的前鎮區、小港區。可見,韓“無中生有”的40萬選票中,除了“北漂”,還有重拾希望的藍營選民,萌生自主求變意識的農工階層,討厭民進黨的中間選民乃至懲罰陳菊、蔡英文的綠營“賭爛票”。韓國瑜要想行穩致遠,就必須對“韓粉”的構成和訴求有更精準的測評,而今日將希望投給韓的90萬人,未來必以更嚴苛的標準去檢視韓的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匡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