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這個因素很關鍵。

有一本書是日本作家兒島襄寫的《太平洋戰爭》,是從一個日本人的角度來講述太平洋戰爭,這其中我看到一點,覺得很有意思。

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在和美國人開打之前,花了大價錢建造了一艘戰列艦,叫做“大和號”,就是日本“大和民族”的那個大和。這可不是一般的戰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它的排水量達到7萬多噸,比現在的一般航空母艦還要多。船的裝甲也有41釐米厚,可以抵禦當時絕大多數的炮彈和魚雷攻擊。那真是海上巨獸,號稱叫“不沉的大和號”。

為什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這個因素很關鍵。

但後來的故事就很悲催,大和號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僅長時間沒有參戰,一直停靠在遠離戰場的小島上,日本國內的輿論戲稱它為“大和旅館”,你們就是住在那裡,沒有參戰。最後即使參戰了,也迅速被擊沉,沒有任何戰績。那麼個大傢伙,就這麼泡湯了。

我們之前看歷史,總覺得日本人建造大和號又愚蠢又盲目,非要在一個已經到了航空母艦的海軍時代,花大價錢去造一艘過時的戰列艦。這不就是當年美洲原住民遇上歐洲人,造再多的刀劍、弓箭和盔甲,面對火槍那是沒用的。所以我們一直覺得日本人蠢。

但是《太平洋戰爭》這本書給我提了個醒,當時日本建造大和號,那可不是一廂情願的妄想。畢竟太平洋戰爭是日本賭上國運的戰爭,而花大價錢建造大和號,那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來看看當時日本人怎麼想的:

一戰結束後到1922年,日本就修改了國防方針,把美國視為第一假想敵。但也在同一年,日本和美國都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這其中明確規定了日本不能擁有超過9艘的主力艦。

日本想要在太平洋上擊敗美國,必須得有戰艦,既然上限是9艘,靠數量就不行了,那就只有靠質量。大和號就是“質量路線”的產物,一艘大和號的造價相當於1.5艘現有的戰列艦,大致能看成一艘大和號比得上1.5艘美國的戰列艦。

日本人就開始算賬了,我要是製造8艘像大和號這麼大的戰列艦。那你相應的,美國就得擁有12艘戰列艦才能和日本打個平手。再一算賬,發現你美國搞不起,因為美國有兩條海岸線,既有太平洋沿岸、也有大西洋沿岸,你要是都保持12艘戰列艦,這一共加起來是24艘。而當時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同時擁有24艘戰列艦,畢竟就算造得起也養不起。你看,日本人建造大和號都把對手的國力也考慮進去了。

而且,日本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狂妄,知道自己的整體國力是弱於美國的,所以在制定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時,也從來沒想過要和美國正面交鋒,他們策劃了一個叫做“九段漸滅”的計劃。

為什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這個因素很關鍵。

簡單說就是誘敵深入。大概解釋一下,就是日本準備在戰爭爆發後,我只防守不進攻,然後進攻方是美國,美國會沿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從夏威夷一步步深入日本內海,日本人就節節抵抗。

等美國人打到日本內海的時候,你怎麼也得被我扒下了一層皮吧?這時候,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再出動艦隊,其中就包括大和號這樣的主力戰艦和美軍進行大決戰,這不就能贏嗎?你還別覺得這個作戰思路不靠譜,實際上後來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進攻的路線,和日本人事先規劃的“九段漸滅”設計的路線是一模一樣的。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難道日本人不知道,航空母艦才是海軍的未來嗎?他怎麼能把國運賭在傻大黑粗的戰列艦上呢?日本人當然知道,你想,他們的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已經不弱了。你還是得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你才能理解日本人的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航母面對戰列艦,其實是不佔任何優勢的。當時的航母裝甲很薄,基本上挨幾顆炸彈或者是魚雷就會沉,而戰列艦呢?裝甲很厚,皮糙肉厚,它沒有那麼怕炸彈。

還有一點,航母的進攻效率也不高,戰列艦也不怕它們。

航母是靠飛機進攻吧?它一次進攻,大約能出動40架飛機,可你這40架飛機不能都帶炸彈吧,還得有護航的戰鬥機吧?所以只有不到一半,大約十幾架轟炸機才能攜帶魚雷。這些魚雷機還必須低空投放魚雷。可是你想,戰列艦上是有防空炮火的。對付十幾架轟炸機綽綽有餘,所以戰列艦當時的優勢非常明顯。

當年太平洋上,美國有3艘航母。反觀日本這邊,有8艘航母正在服役,有6艘正在建造,還有多艘郵輪可以改造成航母,即使放眼整個世界,也是沒有對手的。所以日本海軍當時非常強大。如果你是當年日本的決策者,一方面你的航母已經獨霸天下,一方面是沒有形成優勢的戰列艦。而戰列艦的戰略優勢又是那麼明顯。那你是選擇建造航母還是戰列艦呢?所以日本人當年這麼做,不算很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日本建造大和號,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甚至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是理性的最優解。那請問為什麼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大和號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呢?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貧窮限制了日本的想象力”。具體來說,日本對當時的條件的認識沒有錯,但是有三點它始終沒有想到:

第一,日本沒有想到和美國的國力差距居然有那麼大。

在準備戰爭的時候,日本覺得自己的國力雖然不如美國,但是差距是美國的七成吧。既然只差三成,那靠軍隊質量高,還是有可能取勝的。但真到了太平洋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日本發覺自己太樂觀了。

舉幾個例子,在1939年日本準備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它一年可以生產4400架飛機,而美國可以生產5800架。這賬算得沒錯吧,日本差不多是美國的七成。但到了戰爭最膠著的1944年,美國一年可以生產96000架飛機,而日本即使開足了馬力,也只能生產28000架,而且日本飛機的質量還要差的多,這產能差距是好幾倍。

還有,1941年的時候,美國在太平洋上只有3艘航母,但是到了1945年,美國一共生產了131艘航母,光是“埃塞克斯”這個級別的航母,就足足造了24艘,像下餃子一樣。反觀日本滿打滿算,二戰中也只造了17艘航母。

這是龐大的國力差距。日本沒想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那就是自己對於太平洋戰爭的認識太淺薄了。

什麼意思呢?就是日本人一直覺得戰爭是局部戰爭,就是我抓住一機會和你決戰。你軍隊都打沒了,當然和我談判啊,我談判桌上佔你便宜。

但日本萬沒想到,美國搞的是“全面戰爭”,動員了全部的國家力量,目標是要讓日本無條件投降,中間不跟你談判。

重要的是第三點,日本沒有想到航母的巨大潛力。

之前講過,二戰時一艘航母的戰鬥力其實是比不上一艘戰列艦。但是你這個結論,是在一比一的情況下得出來的。對吧?我一艘戰列艦面對一艘航母的時候,你不過就十幾架轟炸機嘛。我的防空炮火肯定照顧得過來。但是日本人沒有想到,這個航母要是來一堆呢?如果它的戰鬥潛力那是呈指數級上升的,你怎麼對付啊?

我們說具體一點,一艘航母一次能出動40架飛機,但在二戰後期,美國19艘航母組成的混編隊,一次就能出動300架左右的飛機,這是任何一艘戰列艦的防空火力都應付不了的。事實上就是,大和號的最後一戰,就是在386架美軍飛機的輪番轟炸下,不到兩個小時被擊沉了。

所以你看,過去我們分析日本的失敗,都覺得是日本價值觀有問題,而且對自己的評價也出了問題。看不清現實。

但回顧大和號從建造到沉沒的過程,我們才發現,當年日本的真正可悲之處,不在於他們看不清現實,而是因為對現實看得自以為很清楚,那筆賬算得太清楚,最後反而遏制了對未來的想象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