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親情,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直是人們最美好的願望。歷史上,有二人稱得上是兄友弟恭的典範,他們就是蘇軾與蘇轍。

蘇軾,字子瞻,北宋人。他有一個弟弟,名叫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蘇轍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他們的名字很講究,非常符合他二人的性格,軾為馬車上的橫木,其貌不揚,卻必不可少;轍是馬車行駛的車輪印。蘇軾不善於裝飾自己外表,常常口無遮攔,而蘇轍性格沉穩,做事幹練。

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他們二人,不僅是兄弟,更是師友。蘇軾曾說蘇轍“豈是賢兄弟,更是良友生”,蘇轍也稱誇蘇軾“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天下無良朋”。二人都是神采飄逸,文采飛揚。蘇軾不消說,詩、文稱絕一時,開創了豪放一派;蘇轍的詩詞是意境閒澹,文有“一唱三嘆”之聲。

由於他們才華出眾,特別是蘇軾,他們之前的兄弟情就特別令人感動,在中國歷史上,很難再找出他們這樣的例子。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主動要求調去密州,就是希望可以離蘇轍近一些;烏臺詩案時,蘇轍連上十幾道奏摺,情願代兄受罪。他們之間詩詞唱和特別多,其中有關中秋節的三首,放在一起看,直教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做於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蘇軾時任密州太守,與其弟蘇轍已經七年未見了。

俗語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年中秋節,蘇軾與蘇轍仍然不得團圓。是夜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與好友是“歡飲達旦”,喝了一夜酒,可是越熱鬧越想念親人。在明月的幫助下,乘酒寫下了這一千古名篇。

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二、《陽關曲·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熙寧九年冬,蘇軾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離開密州南下。次年春,蘇轍從京師來迎接蘇軾,兄弟一同趕赴京師。不久,蘇軾又改命知徐州,蘇轍一直跟著哥哥來到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後才離開。

弟弟剛剛離開,哥哥就又忍不住想他了。去年不能一起賞月,誰知今年一起賞月了,反而更加希望長長久久在一起!

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三、《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公元1097年,蘇軾時年六十。又是一箇中秋節,不可避免地思念起子由了。

此時他們連遭打擊,蘇軾被貶儋州,蘇轍被貶雷州。在前往被貶處所的在路途中,他們一起盤桓了幾個月,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後的相處時光。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已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不能與子由中秋相會呢?事實是不能了。蘇軾遇赦後,北上常州,蘇轍一直寫信給蘇軾,勸他來潁州同住,一起“對床夜雨聽蕭瑟”,蘇軾原想定居常州,後來改變主意,覺得還是跟蘇轍在一起更好。

蘇軾寫給弟弟的三首詩,感動了人們一千年

誰知計劃還是沒有實現,只能分居兩地。不久蘇軾感染了痢疾,一病不起。1101年,蘇軾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蘇軾臨去世前,為見不到蘇轍而“大憾大慟”,非常傷心,非常難過;蘇轍接到噩耗,則“號乎不聞,泣血於地”,傷心的直接吐了血,可見二人兄弟情深之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