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宋一代,人才輩出,蘇軾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文學成就及卓越的政治實踐,彪炳史冊,輝耀古今。縱觀蘇軾的一生,三起三落,顛沛流離,但他窮達如一,始終堅守直言敢諫、愛國愛民、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正如他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所說的那樣,“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

有宋一代,人才輩出,蘇軾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文學成就及卓越的政治實踐,彪炳史冊,輝耀古今。縱觀蘇軾的一生,三起三落,顛沛流離,但他窮達如一,始終堅守直言敢諫、愛國愛民、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正如他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所說的那樣,“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家風淳正 啟蒙初心

蘇軾的初心源於眉山的蘇家。眉山,古稱眉州。宋代的眉州,文化底蘊深厚、文教興盛。蘇軾在《眉州遠景樓記》寫到“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

眉州蘇氏是唐宰相蘇味道的後裔,於唐代遷居眉山。蘇軾先人們樂善好施,淡泊名利,忠敬篤孝,重義行俠。蘇軾曾描述其家是“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父親蘇洵教導蘇軾兄弟“內以治身,外以治人”。母親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應之女,知書達理,勉夫教子。

蘇軾、蘇轍兩兄弟年幼時,母親程夫人曾教他們讀《後漢書·範滂傳》。範滂是個敦厚質樸、謙遜節儉的人,為官清正有學問,雖然位卑官小,卻很有膽識和才幹。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擊奸黨豪強而遭到誣陷,慘遭殺害。臨刑前範滂向母親告別,請母親不要悲傷。範母對兒子說:你為正義而死,我不覺悲傷,很為你自豪!蘇軾聽後,感慨地問母親:我如果像範滂那樣,母親認為如何?程夫人說:你能為滂,我怎麼不能為滂母呢?在母親的教誨下,一顆正義的種子深深地埋在蘇軾兄弟心中。

後來,蘇家搬進紗縠行新居,發現前人窯藏的一罈寶物。這意外之財對一般人來講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可程夫人卻叫人重新埋好,並把土夯得嚴嚴實實,用此事教育啟發蘇軾兄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財,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這種“非義不取”的家風滋養了蘇軾“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和“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的正確財富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蘇洵與程氏言傳身教,啟發著蘇軾兄弟進退不改初心、貧困不改超然的人生處世哲學,對蘇軾兄弟意義重大。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優良家風,在蘇軾心中早早埋下一顆“信道直前”“奮厲有當世志”的種子。

一心為民 行成於廉

隨著蘇軾赴京趕考,他一顆為國為民的初心迎接著更加廣闊的天地。在準備迎考時,母親程氏讓蘇軾兩兄弟“日享三白”:即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其寓意淺顯直白,為官者要體察百姓之苦,甘於堅守平淡清廉。母親的“三白”讓蘇軾記憶猶新。在禮部考試中,蘇軾以一篇600餘字充滿民本仁政理念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展示了他民惟邦本的政治主張,深得考官歐陽修、梅堯臣的讚賞。


"

有宋一代,人才輩出,蘇軾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文學成就及卓越的政治實踐,彪炳史冊,輝耀古今。縱觀蘇軾的一生,三起三落,顛沛流離,但他窮達如一,始終堅守直言敢諫、愛國愛民、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正如他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所說的那樣,“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家風淳正 啟蒙初心

蘇軾的初心源於眉山的蘇家。眉山,古稱眉州。宋代的眉州,文化底蘊深厚、文教興盛。蘇軾在《眉州遠景樓記》寫到“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

眉州蘇氏是唐宰相蘇味道的後裔,於唐代遷居眉山。蘇軾先人們樂善好施,淡泊名利,忠敬篤孝,重義行俠。蘇軾曾描述其家是“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父親蘇洵教導蘇軾兄弟“內以治身,外以治人”。母親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應之女,知書達理,勉夫教子。

蘇軾、蘇轍兩兄弟年幼時,母親程夫人曾教他們讀《後漢書·範滂傳》。範滂是個敦厚質樸、謙遜節儉的人,為官清正有學問,雖然位卑官小,卻很有膽識和才幹。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擊奸黨豪強而遭到誣陷,慘遭殺害。臨刑前範滂向母親告別,請母親不要悲傷。範母對兒子說:你為正義而死,我不覺悲傷,很為你自豪!蘇軾聽後,感慨地問母親:我如果像範滂那樣,母親認為如何?程夫人說:你能為滂,我怎麼不能為滂母呢?在母親的教誨下,一顆正義的種子深深地埋在蘇軾兄弟心中。

後來,蘇家搬進紗縠行新居,發現前人窯藏的一罈寶物。這意外之財對一般人來講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可程夫人卻叫人重新埋好,並把土夯得嚴嚴實實,用此事教育啟發蘇軾兄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財,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這種“非義不取”的家風滋養了蘇軾“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和“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的正確財富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蘇洵與程氏言傳身教,啟發著蘇軾兄弟進退不改初心、貧困不改超然的人生處世哲學,對蘇軾兄弟意義重大。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優良家風,在蘇軾心中早早埋下一顆“信道直前”“奮厲有當世志”的種子。

一心為民 行成於廉

隨著蘇軾赴京趕考,他一顆為國為民的初心迎接著更加廣闊的天地。在準備迎考時,母親程氏讓蘇軾兩兄弟“日享三白”:即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其寓意淺顯直白,為官者要體察百姓之苦,甘於堅守平淡清廉。母親的“三白”讓蘇軾記憶猶新。在禮部考試中,蘇軾以一篇600餘字充滿民本仁政理念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展示了他民惟邦本的政治主張,深得考官歐陽修、梅堯臣的讚賞。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蘇軾入仕途,便發出了“早歲便懷齊物志,微官敢有濟時心”的慨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初仕鳳翔,蘇軾大膽改革衙前役,讓役夫“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衙前之害減半;在密州,滅蝗救災,循城拾棄嬰,救活數千人;在徐州,抗洪守城,與軍民同吃住,與城共存亡,硬將洪水擋在了城外;在潁州,組織官員用竹竿弄清淮河水位,阻止開挖八丈溝,避免了勞民傷財、有害無益的浩大工程;在杭州,修浚錢塘六井與西湖,利用湖中淤物,修築“蘇堤”,並創辦中國歷史第一所公辦醫院“安樂坊”,杭州百姓“家有畫像,飲食必祝”,感念他為民辦實事。

在蘇軾的從政生涯中,不論身處什麼官位,都堅守為民的本心,同時也堅守廉潔的情操。蘇軾在《六事廉為本賦》指出“功廢於貪,行成於廉”,“事有六者,本歸一焉。各以廉而為首,蓋尚德以求全。”這是說貪慾、貪念、貪汙足以毀掉一個人的功業,而廉潔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德行。用今天的話來說,一個幹部即使以前做了再多的好事,樹立了再大功勞,但一旦貪汙了,也就一切都歸零了。所以,蘇軾認為廉潔是為官者的最高準則,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體現一個官員的精神境界、道德操守。蘇軾不僅躬身踐行,更以此教育後人。在長子蘇邁赴任時,蘇軾贈其一方硯臺,並親手刻上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教育兒子要愛民如子、勤政廉潔。

守其初心 始終不變

在眉州三蘇祠博物館,鐫刻著“守其初心”四個大字的刻石引來四方遊客駐足。“守其初心”出自蘇軾元祐六年(1091)五月所寫的《杭州召還乞郡狀》。元祐四年(1089)三月,蘇軾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到任杭州,元祐六年二月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接到任命後,蘇軾三次上疏辭免翰林學士承旨,皆未獲準。於是,蘇軾再上此《杭州召還乞郡狀》,極力表達自己乞求外放之心。那麼,他為什麼一再請求外放而不願在中央、在皇帝身邊任職呢?

在這篇文中,蘇軾言及自己乞求外任的原因在於他受到新黨、舊黨左右夾擊,不安於朝。新黨攻擊他,因他在新黨當政、王安石主持變法時,極論新法不便;舊黨攻擊他,因他在舊黨重回朝廷、主張盡廢新法時極力反對,主張“參用所長”,招致“臺諫諸人”與之為仇。在新舊兩黨黨爭中,蘇軾不阿諛奉承、直言敢諫,屢受排擠。所以他感言“臣若貪得患失,隨世俯仰,改其常度,則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終不變,則群小側目,必無安理。”在朝堂,若繼續堅持直言敢諫,則朝堂上的小人必然不快,朝廷也無法安寧。作為有氣節的士大夫,蘇軾寧願成全自己的堅守與初心,到百姓身邊,為百姓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有宋一代,人才輩出,蘇軾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文學成就及卓越的政治實踐,彪炳史冊,輝耀古今。縱觀蘇軾的一生,三起三落,顛沛流離,但他窮達如一,始終堅守直言敢諫、愛國愛民、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正如他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所說的那樣,“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家風淳正 啟蒙初心

蘇軾的初心源於眉山的蘇家。眉山,古稱眉州。宋代的眉州,文化底蘊深厚、文教興盛。蘇軾在《眉州遠景樓記》寫到“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

眉州蘇氏是唐宰相蘇味道的後裔,於唐代遷居眉山。蘇軾先人們樂善好施,淡泊名利,忠敬篤孝,重義行俠。蘇軾曾描述其家是“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父親蘇洵教導蘇軾兄弟“內以治身,外以治人”。母親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應之女,知書達理,勉夫教子。

蘇軾、蘇轍兩兄弟年幼時,母親程夫人曾教他們讀《後漢書·範滂傳》。範滂是個敦厚質樸、謙遜節儉的人,為官清正有學問,雖然位卑官小,卻很有膽識和才幹。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擊奸黨豪強而遭到誣陷,慘遭殺害。臨刑前範滂向母親告別,請母親不要悲傷。範母對兒子說:你為正義而死,我不覺悲傷,很為你自豪!蘇軾聽後,感慨地問母親:我如果像範滂那樣,母親認為如何?程夫人說:你能為滂,我怎麼不能為滂母呢?在母親的教誨下,一顆正義的種子深深地埋在蘇軾兄弟心中。

後來,蘇家搬進紗縠行新居,發現前人窯藏的一罈寶物。這意外之財對一般人來講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可程夫人卻叫人重新埋好,並把土夯得嚴嚴實實,用此事教育啟發蘇軾兄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財,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這種“非義不取”的家風滋養了蘇軾“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和“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的正確財富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蘇洵與程氏言傳身教,啟發著蘇軾兄弟進退不改初心、貧困不改超然的人生處世哲學,對蘇軾兄弟意義重大。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優良家風,在蘇軾心中早早埋下一顆“信道直前”“奮厲有當世志”的種子。

一心為民 行成於廉

隨著蘇軾赴京趕考,他一顆為國為民的初心迎接著更加廣闊的天地。在準備迎考時,母親程氏讓蘇軾兩兄弟“日享三白”:即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其寓意淺顯直白,為官者要體察百姓之苦,甘於堅守平淡清廉。母親的“三白”讓蘇軾記憶猶新。在禮部考試中,蘇軾以一篇600餘字充滿民本仁政理念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展示了他民惟邦本的政治主張,深得考官歐陽修、梅堯臣的讚賞。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蘇軾入仕途,便發出了“早歲便懷齊物志,微官敢有濟時心”的慨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初仕鳳翔,蘇軾大膽改革衙前役,讓役夫“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衙前之害減半;在密州,滅蝗救災,循城拾棄嬰,救活數千人;在徐州,抗洪守城,與軍民同吃住,與城共存亡,硬將洪水擋在了城外;在潁州,組織官員用竹竿弄清淮河水位,阻止開挖八丈溝,避免了勞民傷財、有害無益的浩大工程;在杭州,修浚錢塘六井與西湖,利用湖中淤物,修築“蘇堤”,並創辦中國歷史第一所公辦醫院“安樂坊”,杭州百姓“家有畫像,飲食必祝”,感念他為民辦實事。

在蘇軾的從政生涯中,不論身處什麼官位,都堅守為民的本心,同時也堅守廉潔的情操。蘇軾在《六事廉為本賦》指出“功廢於貪,行成於廉”,“事有六者,本歸一焉。各以廉而為首,蓋尚德以求全。”這是說貪慾、貪念、貪汙足以毀掉一個人的功業,而廉潔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德行。用今天的話來說,一個幹部即使以前做了再多的好事,樹立了再大功勞,但一旦貪汙了,也就一切都歸零了。所以,蘇軾認為廉潔是為官者的最高準則,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體現一個官員的精神境界、道德操守。蘇軾不僅躬身踐行,更以此教育後人。在長子蘇邁赴任時,蘇軾贈其一方硯臺,並親手刻上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教育兒子要愛民如子、勤政廉潔。

守其初心 始終不變

在眉州三蘇祠博物館,鐫刻著“守其初心”四個大字的刻石引來四方遊客駐足。“守其初心”出自蘇軾元祐六年(1091)五月所寫的《杭州召還乞郡狀》。元祐四年(1089)三月,蘇軾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到任杭州,元祐六年二月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接到任命後,蘇軾三次上疏辭免翰林學士承旨,皆未獲準。於是,蘇軾再上此《杭州召還乞郡狀》,極力表達自己乞求外放之心。那麼,他為什麼一再請求外放而不願在中央、在皇帝身邊任職呢?

在這篇文中,蘇軾言及自己乞求外任的原因在於他受到新黨、舊黨左右夾擊,不安於朝。新黨攻擊他,因他在新黨當政、王安石主持變法時,極論新法不便;舊黨攻擊他,因他在舊黨重回朝廷、主張盡廢新法時極力反對,主張“參用所長”,招致“臺諫諸人”與之為仇。在新舊兩黨黨爭中,蘇軾不阿諛奉承、直言敢諫,屢受排擠。所以他感言“臣若貪得患失,隨世俯仰,改其常度,則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終不變,則群小側目,必無安理。”在朝堂,若繼續堅持直言敢諫,則朝堂上的小人必然不快,朝廷也無法安寧。作為有氣節的士大夫,蘇軾寧願成全自己的堅守與初心,到百姓身邊,為百姓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蘇軾的初心與堅守


所以蘇軾的“守其初心”,從直觀來講,是堅守直言直諫的初心,他當初參加的制科考試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所以入仕後一直履行“能直言極諫”的義務,即便因自己不隨波逐流而被新舊兩黨所不容,他仍然堅持。而他直言直諫的出發點是人民的利益,希望朝廷政策以利民為先。

悲歌為黎元,人飽我愁無。蘇軾無論何時何地,榮辱沉浮,都把愛民、憂民、親民、惠民視作己任,竭盡全力為百姓做好事、做善事。即使在貶謫期間,生活困苦的蘇軾也無改以民為本的初衷。他被一貶再貶,官也越做越小,但是百姓越來越愛戴他。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不提自己三大尚書的政績,不提兩任翰林大學士的榮耀,卻把自己和老百姓息息與共,為百姓做好事幹實事視作一生功績——在黃州,成立“育兒會”,救助棄嬰;在惠州,籌資修建東新橋和西新橋,推廣減輕農民勞作的農業機械“秧馬”,並建議引蒲澗山滴水巖泉水入廣州城;在天涯海角的儋州,儘管過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泉”日子,但也熱情幫助當地百姓,指導打井,勸農護牛,開館辦學,使海南島開天闢地有了第一位秀才;在常州,蘇軾買了處住所,當聽說此房是一位老婦的不孝子女違背老人心願私下賣的,老婦為此傷心不已,蘇軾當即燒掉房契,將房子歸還老婦。而他自己卻在當年七月,逝世於借住的房子中。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一生顛沛流離,但都以寬廣的胸懷坦然處之。為國為民之情讓他深受老百姓愛戴,“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的情懷更是對當代有著深遠意義。

(周 玲 作者單位:四川省眉山市紀委監委)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