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此外,sony更新了手機端app,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記錄位置信息,而且現在可以傳視頻了,倒真是挺方便了。在相機上可以設置同時拍一條代理視頻,也就是低一點分辨率和碼流的,手機傳視頻就可以只傳小格式了。拍累了,休息一下,慢慢把圖片視頻傳到手機裡,發個微博朋友圈,很愜意。嗯,這個視頻傳輸還真是很慢,很慢啊……官方說可以後臺傳圖,我理解是照一張,傳一張,這裡寫著支持rx0m2,可我咋就找不到哪裡設置呢?有懂的朋友,help me。

拍攝4k,發熱嚴重,把自動關機設為高。巡航不怎麼給力,也就是個旅遊半天時間,好在可以掛著充電寶一直拍。只是注意,開著門,別下水哦。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此外,sony更新了手機端app,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記錄位置信息,而且現在可以傳視頻了,倒真是挺方便了。在相機上可以設置同時拍一條代理視頻,也就是低一點分辨率和碼流的,手機傳視頻就可以只傳小格式了。拍累了,休息一下,慢慢把圖片視頻傳到手機裡,發個微博朋友圈,很愜意。嗯,這個視頻傳輸還真是很慢,很慢啊……官方說可以後臺傳圖,我理解是照一張,傳一張,這裡寫著支持rx0m2,可我咋就找不到哪裡設置呢?有懂的朋友,help me。

拍攝4k,發熱嚴重,把自動關機設為高。巡航不怎麼給力,也就是個旅遊半天時間,好在可以掛著充電寶一直拍。只是注意,開著門,別下水哦。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值不值得買

4099元的價格,貴,配上手柄,再多幾塊電池,就要接近5000了。一般人士,別買了,記錄點日常,gopro,action,手機都可以,insta360也是不錯的選擇。

專業人士,喜歡旅個遊,登個山,有主力機的朋友,我看可以買,作為副機,小巧,輕便。因為你懂前後期,不在意方便與否。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照片視頻慢動作延時,你的可控性很強,玩法更加個性化,藉由這個機器,,你可以拍攝到gopro,aciton搞不定的畫面,而且可以練就熟練操作sony菜單的能力,迅速切換,倒是挺帥的,往揹包裡隨處一放,拿出來,錄點心得,拍點隨拍,真的,你會喜歡上這個小傢伙。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此外,sony更新了手機端app,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記錄位置信息,而且現在可以傳視頻了,倒真是挺方便了。在相機上可以設置同時拍一條代理視頻,也就是低一點分辨率和碼流的,手機傳視頻就可以只傳小格式了。拍累了,休息一下,慢慢把圖片視頻傳到手機裡,發個微博朋友圈,很愜意。嗯,這個視頻傳輸還真是很慢,很慢啊……官方說可以後臺傳圖,我理解是照一張,傳一張,這裡寫著支持rx0m2,可我咋就找不到哪裡設置呢?有懂的朋友,help me。

拍攝4k,發熱嚴重,把自動關機設為高。巡航不怎麼給力,也就是個旅遊半天時間,好在可以掛著充電寶一直拍。只是注意,開著門,別下水哦。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值不值得買

4099元的價格,貴,配上手柄,再多幾塊電池,就要接近5000了。一般人士,別買了,記錄點日常,gopro,action,手機都可以,insta360也是不錯的選擇。

專業人士,喜歡旅個遊,登個山,有主力機的朋友,我看可以買,作為副機,小巧,輕便。因為你懂前後期,不在意方便與否。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照片視頻慢動作延時,你的可控性很強,玩法更加個性化,藉由這個機器,,你可以拍攝到gopro,aciton搞不定的畫面,而且可以練就熟練操作sony菜單的能力,迅速切換,倒是挺帥的,往揹包裡隨處一放,拿出來,錄點心得,拍點隨拍,真的,你會喜歡上這個小傢伙。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拍vlog的新手,別買,買個黑卡6,能變焦,各個景別來一下,比它強,或者等等看,黑卡7能不能把麥克風接口防水都加上。

運動人士,視角寬窄決定一切,它這視角,呵呵,一點樂趣都沒有。

另外,rx0m2的tf插槽是沒有防呆設計的,我就搗騰過半天,發現原來卡插反了。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此外,sony更新了手機端app,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記錄位置信息,而且現在可以傳視頻了,倒真是挺方便了。在相機上可以設置同時拍一條代理視頻,也就是低一點分辨率和碼流的,手機傳視頻就可以只傳小格式了。拍累了,休息一下,慢慢把圖片視頻傳到手機裡,發個微博朋友圈,很愜意。嗯,這個視頻傳輸還真是很慢,很慢啊……官方說可以後臺傳圖,我理解是照一張,傳一張,這裡寫著支持rx0m2,可我咋就找不到哪裡設置呢?有懂的朋友,help me。

拍攝4k,發熱嚴重,把自動關機設為高。巡航不怎麼給力,也就是個旅遊半天時間,好在可以掛著充電寶一直拍。只是注意,開著門,別下水哦。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值不值得買

4099元的價格,貴,配上手柄,再多幾塊電池,就要接近5000了。一般人士,別買了,記錄點日常,gopro,action,手機都可以,insta360也是不錯的選擇。

專業人士,喜歡旅個遊,登個山,有主力機的朋友,我看可以買,作為副機,小巧,輕便。因為你懂前後期,不在意方便與否。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照片視頻慢動作延時,你的可控性很強,玩法更加個性化,藉由這個機器,,你可以拍攝到gopro,aciton搞不定的畫面,而且可以練就熟練操作sony菜單的能力,迅速切換,倒是挺帥的,往揹包裡隨處一放,拿出來,錄點心得,拍點隨拍,真的,你會喜歡上這個小傢伙。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拍vlog的新手,別買,買個黑卡6,能變焦,各個景別來一下,比它強,或者等等看,黑卡7能不能把麥克風接口防水都加上。

運動人士,視角寬窄決定一切,它這視角,呵呵,一點樂趣都沒有。

另外,rx0m2的tf插槽是沒有防呆設計的,我就搗騰過半天,發現原來卡插反了。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總結起來,它是一臺不錯的小相機,只是適合人群比較窄,而且性價比不高。此外,按照sony的尿性,還該等等,第三代,因為那時候可能連續自動對焦也有了,超級防抖也上了,擠牙膏嘛,需要耐心。當然了,還有一種人必須買。

畢竟,這是一種信仰,把我帶到你的身旁。

"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索尼RX0m2,黑黑的小方盒子,顏值比它的競爭對手略高。端莊穩重,精緻得更像嚴謹的藝術品。機身除開幾個按鍵,沒有任何凸起。側邊的楞槽,盡顯專業。背面,側面開蓋設計,插卡換電池不用取下快裝板,便利性極強。把它拿在手裡,仔細體會,對,這就是握著人民幣的感覺,好大一疊呢。

比較起一代,改進不少。最扎眼的,算是這塊可以翻過來的屏幕,翻來覆去也防水。高位,低位,自拍,水下,方便快捷,運用自如。遺憾的是這塊屏幕亮度並不算高,大太陽天,很難看清畫面。而且,屏幕太小,焦實了沒?看不出;抖不抖?也看不出。所以,我們把這塊屏幕叫做大概屏。在對焦提升上,可圈可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次自動對焦,讓拍照方便很多。不再只是遠、近兩個預設焦距,甚至還有這個小框框,眼控對焦,中心點追蹤焦點也有,配合超快的,2秒左右的開機速度,看見美景,舉起就拍,外出提在手上,你的私人記錄神器,氣質爆棚,十分搶眼。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其實,在RX0m2這種大景深的小相機上,只要初始鎖焦那一下沒有落在過近的焦距裡,問題不大,但一旦落進近焦,再舉起來,就會糊成一坨。所以,如果我們拍別人,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如果拍自己,轉而拍別人,那麼手臂先伸長一點,應該會好些。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配音君現場教學2

這一代RX0已經有了4k內錄能力,是不是畫質已經飛起了呢?嗯。經過調色後的影片確實不錯,畢竟底的尺寸擺在那裡。但事實上,我覺得只算箇中偏下水平。因為,這蔡司T星鏡頭孔徑還是小了點。光線差點暗部很多噪點,slog也偏紫,後期難度還是比較大。而且比起一眾大相機微單,甚至黑卡6,RX0m2並不能憑畫質突圍,而比起主打運動記錄的gopro的確在畫質和畸變控制上好了不少,但,視角,是RX0的硬傷,偏窄的視角完全無法勝任運動主題。等效24mm,能拍到的環境著實有限,加上底大容易對不清焦,防抖也不行。再加上室內弱光環境下也不見得多好,所以,如果你主打拍攝運動,rx0m2,就算了吧。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1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調色效果對比2

那用它拍vlog是不是會很不錯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它輕巧,舉著手不酸,靈活優雅,即便帶上麥克風,也不會有大機器的隔閡感,會很親近,而且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20釐米,拍拍眼前的食物不用再站起來了。配合它的原廠手柄,可以推拉畫面,很是方便。但是,我高估了它的電子防抖。

如果僅僅是一隻手抓著它,請看,這到底是防抖了還是沒防抖呢?我們看畫面視角,看來4k也有防抖,因為裁了一圈,但這……那1080呢?依然老火。雖然它可以後期在手機上再來一次減震,但請看畫面。這犧牲挺大的啊。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所以,減震器是必須的,那麼這樣一來,又沒有十分合適的減震器配合,嘖,進退兩難吶。而且,現在的vloger們,多少都想拍一些有調調,有感覺的視頻,所以,帶上你的主力機,把rx0m2作為一個副機,比如遇到要下水,刁鑽角度的情況下拿出來使用倒是很不錯的。把它作為主力機?我看還是不要了。不過,它有一個優勢,就是麥克風接口,不知道為啥,黑卡上遲遲看不到。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操作上面呢?Sony很懶。百年不變的祖傳迷路型菜單直接就搬過來了,你看這個袖珍的字,眼神差點,太陽大點……呵呵。哪怕你是一個多年使用sony機器的老司機,依然時不時迷路。操作的便利性比起gopro、action差太遠,從拍視頻到拍照片,居然這麼繁瑣。自定義按鍵有兩個,設成你常用的操作吧。此外,你需要記住這個fn鍵,有事無事按一下,很多日常的功能都在裡面。錄像、照相、1000幀,而且個個裡面都有好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hfr,如果你要調整為500幀慢動作,嗯,菜單裡,讓我想想在哪裡哈。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此外,sony更新了手機端app,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記錄位置信息,而且現在可以傳視頻了,倒真是挺方便了。在相機上可以設置同時拍一條代理視頻,也就是低一點分辨率和碼流的,手機傳視頻就可以只傳小格式了。拍累了,休息一下,慢慢把圖片視頻傳到手機裡,發個微博朋友圈,很愜意。嗯,這個視頻傳輸還真是很慢,很慢啊……官方說可以後臺傳圖,我理解是照一張,傳一張,這裡寫著支持rx0m2,可我咋就找不到哪裡設置呢?有懂的朋友,help me。

拍攝4k,發熱嚴重,把自動關機設為高。巡航不怎麼給力,也就是個旅遊半天時間,好在可以掛著充電寶一直拍。只是注意,開著門,別下水哦。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值不值得買

4099元的價格,貴,配上手柄,再多幾塊電池,就要接近5000了。一般人士,別買了,記錄點日常,gopro,action,手機都可以,insta360也是不錯的選擇。

專業人士,喜歡旅個遊,登個山,有主力機的朋友,我看可以買,作為副機,小巧,輕便。因為你懂前後期,不在意方便與否。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照片視頻慢動作延時,你的可控性很強,玩法更加個性化,藉由這個機器,,你可以拍攝到gopro,aciton搞不定的畫面,而且可以練就熟練操作sony菜單的能力,迅速切換,倒是挺帥的,往揹包裡隨處一放,拿出來,錄點心得,拍點隨拍,真的,你會喜歡上這個小傢伙。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拍vlog的新手,別買,買個黑卡6,能變焦,各個景別來一下,比它強,或者等等看,黑卡7能不能把麥克風接口防水都加上。

運動人士,視角寬窄決定一切,它這視角,呵呵,一點樂趣都沒有。

另外,rx0m2的tf插槽是沒有防呆設計的,我就搗騰過半天,發現原來卡插反了。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總結起來,它是一臺不錯的小相機,只是適合人群比較窄,而且性價比不高。此外,按照sony的尿性,還該等等,第三代,因為那時候可能連續自動對焦也有了,超級防抖也上了,擠牙膏嘛,需要耐心。當然了,還有一種人必須買。

畢竟,這是一種信仰,把我帶到你的身旁。

「值不值得買」沒有這技能,別買索尼RX0m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