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2014年2月19日,當他去世的消息突然傳來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怎麼會?

因為在我的記憶中,他還是《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的那個嘎小子,還是《暴風中的雄鷹》中機智勇敢的小紅軍。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在我的潛意識裡,他一直都是那麼年輕,擁有那麼頑強的生命力,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

他怎麼會說走就走呢?

直到電視新聞播出來,由他挖掘出來的明星王馥荔面對鏡頭泣不成聲地說:今天送走了我尊敬的老師,我真的捨不得……

我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但奇怪的是,他過去參演或執導過的那些電影,卻更加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就好像他並未離開一樣。

他的名字叫孫羽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他一直都是我很崇拜的一個偶像。不僅僅是因為他參演了眾多電影,是個大明星,後來又成為大導演,執導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片。

而是他的一生,那種要強的、不服輸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大明星和大導演大多都出身名門吧?

孫羽還真不是。

他1934年出生在吉林省扶余縣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在他3歲的時候,他就沒了父親。然後在6歲那年,母親又離開了。

實際上從那時起,他就已經成了孤兒。

也就是說,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時候,他已經逼迫自己學會獨立和自強。

當然,他的心思,也比別的孩子更加敏感。他總能感受到別的同齡人感受不到的東西。並且只要一旦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就緊抓住不放手。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1947年,13歲的他來到了部隊上,並很快因為機緣巧合而成為一名演員。

那時部隊上正在排練戰地歌劇《血淚仇》,劇中有一個小孩的角色,大家就想到了個頭小小的孫羽。就這樣,他走上舞臺,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孫羽的性格很活潑,人很聰明,嘴又甜,所以部隊上的兄長們都非常喜歡他,親暱地稱呼他為“小貓”。而“小貓”這個外號陪伴了他一輩子。

遼瀋戰役結束後,孫羽隨東北文工一團調入到了剛成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為了一名電影演員。然後在第二年,他就得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在電影《鋼鐵戰士》中扮演小英雄劉海泉。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這個角色使16歲的孫羽一舉成名。

我覺得孫羽之所以初登銀幕就獲得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他得到了一個好角色。劉海泉這個人物,幾乎就是在演他自己。

生活中的孫羽,和劇中的劉海泉一樣,機靈又倔強,人小志氣高。他在影片中的許多表現,其實都是他在生活中的自然反應,所以顯得特別真實。

而真實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緊接著孫羽又在電影《翠崗紅旗》中扮演了江小鴻這個人物,同樣獲得好評。在新中國的銀幕上,他已經算是很耀眼的小明星了。

那時,他身邊的許多同事,都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上進不服輸的精神。

每當領導把一個新角色交給他,他都會對自己說:我可以

1951年,剛成立不久的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學校表演二班迎來了兩位插班生。一位叫安琪,後來成為了著名導演葉大鷹的母親。而另一位,就是孫羽。他當時個頭小小的,就像個小不點。但在很多同學面前,卻已經是一位“老演員”了。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孫羽從電影學校畢業後,先是進入到了北影廠,然後就成了長影廠的一名演員。並在《猛河的黎明》、《暴風中的雄鷹》、《蘆笙戀歌》、《羌笛頌》等影片中,出演了角色。

因為孫羽外形長得小,所以他基本上被定型為扮演小戰士和小英雄的專業戶。這些角色大多並不是影片中的主角,但孫羽卻將他們塑造得栩栩如生。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記得在拍攝《暴風中的雄鷹》這部電影時,孫羽在其中扮演火娃。這其實是一個戲份很少的配角,但為了演好這個人物,他卻寫下了洋洋灑灑幾萬字的工作筆記和創作感言。可見他的工作態度,是多麼的認真。

1959年,孫羽和長影廠的許多明星一起出演了《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部經典影片。他在其中扮演青年農民王二狗。雖然是個配角,但給觀眾的印象卻很深刻。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但這個時候的孫羽,卻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新的設計。

因為作為一名演員,他的外在條件並不十分出色,能夠幹出的成績也很有限。所以,他就開始考慮轉型。

他覺得自己可以朝著導演方向發展。

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認為他是天方夜譚。

因為在他讀電影學校之前,他的文化水平,實際上只上到初中一年級。而做導演,不僅要對電影所涉及的各工序要熟悉,同時更需要有淵博的學識做支撐。

在很多人看來,“泥腿子”出身的孫羽是不具備這一點的。

但孫羽卻覺得“我可以”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因為很多人都忘記了,他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那就是愛學習。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汲取知識的養分。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並學會思考。

他也因此變得強大起來。

儘管他個頭小小的,但並不妨礙他瘦弱的身體匯聚大能量。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將自己的心願,通過努力,變為現實。

所以,當長影廠在拍攝《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時,孫羽就已經成為副導演之一了。

而且通過《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孫羽還有一大收穫,那找到了一生所鍾愛的人,他的妻子楊幸媛。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這之後,孫羽就開啟了自己的導演生涯,先是在《戰洪圖》、《豔陽天》等電影中擔任副導演,然後到了1975年,他獨立執導了《金光大道》,並挖掘出了張國民、王馥荔等眾多電影明星。

而真正能代表孫羽導演水平的電影,無疑就是被大家奉為經典的《人到中年》了。

其實拍攝這部電影時,孫羽是頂著巨大壓力的。好在長影廠的領導很支持他,使他能夠集中精力拍出一部好電影來。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人到中年》上映後,好評如潮,不僅成為當年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影片,而且女主角陸文婷的扮演者潘虹因此斬獲首座金雞獎影后桂冠。

孫羽再次名聲大震。當年很多對他並不看好的人,也紛紛朝他豎起了大拇指來。

但孫羽顯然是並不知足的。

這之後,他又執導了很多電影。而當他聽說南方的珠影廠能夠給創作者更多發揮空間時,他毫不猶豫地,就加入到了“南下的大軍”。

儘管這個時候他已經50多歲了。但對於一個勇於開拓不斷拼搏的人來說,他永遠都處於年輕的狀態。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在珠影廠,他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創作出了眾多優秀作品。直到他離休,也並沒離開這裡。

2003年,孫羽和妻子楊幸媛來到了北京定居。

這時的他已經兩鬢斑白,昔日的“小貓”已經成為“貓爺爺”了。可是他還是閒不住,還是要證明“我可以”,所以更多的時候,他不是在攝製組現場,就是在家寫東西。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2009年,他還執導了《走出大牆的人》這部電影。誰能想到此時的他,已經有75歲高齡了呢?

後來,更令人意外的是,孫羽這麼樂觀開朗的一個人,竟然會得癌症。

但就算是被查出患癌,他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很平靜地對待這件事情。他覺得他能戰勝它,就像他之前的每一次那樣“我可以”。

所以,他依然並沒放棄工作。2013年,他還在雜誌上發表文章來著。直到2014年2月19日,他因病去世,享年80歲。

6歲成孤兒 16歲成明星“小個頭”要強一輩子 只為證明“我可以”

他這一生,真是要強了一輩子,從一個孤兒,到成為一位明星,再成長為一名導演,他從未放棄努力,只為證明“我可以”。事實上,他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他成為了他最想成為的那種人。誰說這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呢?

如今再說孫羽,我想很多影迷朋友,都想起了他曾參演的電影,和執導的那些佳作吧?那麼,其中的哪部作品是您最難忘的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