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不僅長得漂亮,道德品質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後,孫權曾打算立袁夫人為後,但袁夫人以自己沒有生兒子為由拒絕了。

皇后之死

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兒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時候,父親因犯法被判處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罰成為官奴,到皇宮裡的織布房幹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發現了這位才貌驚人的女子,於是“召寵後宮”。潘夫人也很爭氣,為孫權生下了小兒子孫亮。母以子貴,孫亮成為太子後,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她也是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著實不怎麼樣:不僅愛吃醋還嫉妒,不僅經常進讒言詆譭別人,還權力慾作祟,派人向中書令孫弘打聽呂后專權的故事。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不僅長得漂亮,道德品質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後,孫權曾打算立袁夫人為後,但袁夫人以自己沒有生兒子為由拒絕了。

皇后之死

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兒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時候,父親因犯法被判處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罰成為官奴,到皇宮裡的織布房幹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發現了這位才貌驚人的女子,於是“召寵後宮”。潘夫人也很爭氣,為孫權生下了小兒子孫亮。母以子貴,孫亮成為太子後,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她也是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著實不怎麼樣:不僅愛吃醋還嫉妒,不僅經常進讒言詆譭別人,還權力慾作祟,派人向中書令孫弘打聽呂后專權的故事。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日常生活中,潘夫人也是頤指氣使,隨意虐待身邊的宮女。最後,宮女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孫權病重期間,合力把她勒死。

這一個個嬌美的絕代佳人,在陰冷的後宮中,前赴後繼地重複著比戰場上更為凶險的廝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唯一一位在孫權生前被立為皇后的人,被自己手下的貼身婢女殺死。

在這場後位爭奪戰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太子早逝

按照古代的習慣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後宮的混亂,必然導致東吳繼承人選定上的混亂。

公元221年,孫權進位吳王之後,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並精選良師,悉心培養。如果說“曹丕四友”乃是曹魏的一時俊傑的話,那麼太子孫登“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和陳表也都是江東拿得出手的人物。在這些人的教導和幫助下,孫登成為了一位既有名望,也有才能的儲君。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不僅長得漂亮,道德品質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後,孫權曾打算立袁夫人為後,但袁夫人以自己沒有生兒子為由拒絕了。

皇后之死

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兒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時候,父親因犯法被判處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罰成為官奴,到皇宮裡的織布房幹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發現了這位才貌驚人的女子,於是“召寵後宮”。潘夫人也很爭氣,為孫權生下了小兒子孫亮。母以子貴,孫亮成為太子後,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她也是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著實不怎麼樣:不僅愛吃醋還嫉妒,不僅經常進讒言詆譭別人,還權力慾作祟,派人向中書令孫弘打聽呂后專權的故事。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日常生活中,潘夫人也是頤指氣使,隨意虐待身邊的宮女。最後,宮女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孫權病重期間,合力把她勒死。

這一個個嬌美的絕代佳人,在陰冷的後宮中,前赴後繼地重複著比戰場上更為凶險的廝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唯一一位在孫權生前被立為皇后的人,被自己手下的貼身婢女殺死。

在這場後位爭奪戰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太子早逝

按照古代的習慣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後宮的混亂,必然導致東吳繼承人選定上的混亂。

公元221年,孫權進位吳王之後,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並精選良師,悉心培養。如果說“曹丕四友”乃是曹魏的一時俊傑的話,那麼太子孫登“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和陳表也都是江東拿得出手的人物。在這些人的教導和幫助下,孫登成為了一位既有名望,也有才能的儲君。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不幸的是,賢能的孫登並未能夠順利繼承大統。公元241年,年僅33歲的孫登因病逝世。對於東吳政權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但是翻閱史實,就會發現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太子孫登在臨死前,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三國志》注引《吳書》載“弟和有寵於權,登親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是什麼原因,竟然能夠讓賢能的太子孫登產生主動讓位之意?毫無疑問,只有大帝孫權的想法。

這樣看來,孫登的早逝,在不幸中或許也有著幾分“幸運”。

兩宮之亂

既然老大孫登很“知趣”地早逝了,再加上老二孫慮也已早亡,那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老三孫和拿下太子的寶座,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公元242年,孫和繼太子位。與孫登一樣,孫權也很重視對孫和的教育,為孫和聘請了諸多名士為師,悉心培養。按照《吳書》的記載,孫和“好文學,善騎射,承師涉學,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看樣子,也還算是一個好皇帝的坯子。

然而,僅僅八個月後,這種平靜祥和的局面又一次被孫權打破。公元242年8月,孫權封四兒子孫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在孫權的支持下,魯王孫霸的地位迅速上升,並直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於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現了——整個東吳逐漸分裂成了太子黨和魯王黨兩大陣營,在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裡鬥得你死我活。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不僅長得漂亮,道德品質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後,孫權曾打算立袁夫人為後,但袁夫人以自己沒有生兒子為由拒絕了。

皇后之死

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兒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時候,父親因犯法被判處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罰成為官奴,到皇宮裡的織布房幹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發現了這位才貌驚人的女子,於是“召寵後宮”。潘夫人也很爭氣,為孫權生下了小兒子孫亮。母以子貴,孫亮成為太子後,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她也是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著實不怎麼樣:不僅愛吃醋還嫉妒,不僅經常進讒言詆譭別人,還權力慾作祟,派人向中書令孫弘打聽呂后專權的故事。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日常生活中,潘夫人也是頤指氣使,隨意虐待身邊的宮女。最後,宮女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孫權病重期間,合力把她勒死。

這一個個嬌美的絕代佳人,在陰冷的後宮中,前赴後繼地重複著比戰場上更為凶險的廝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唯一一位在孫權生前被立為皇后的人,被自己手下的貼身婢女殺死。

在這場後位爭奪戰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太子早逝

按照古代的習慣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後宮的混亂,必然導致東吳繼承人選定上的混亂。

公元221年,孫權進位吳王之後,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並精選良師,悉心培養。如果說“曹丕四友”乃是曹魏的一時俊傑的話,那麼太子孫登“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和陳表也都是江東拿得出手的人物。在這些人的教導和幫助下,孫登成為了一位既有名望,也有才能的儲君。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不幸的是,賢能的孫登並未能夠順利繼承大統。公元241年,年僅33歲的孫登因病逝世。對於東吳政權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但是翻閱史實,就會發現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太子孫登在臨死前,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三國志》注引《吳書》載“弟和有寵於權,登親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是什麼原因,竟然能夠讓賢能的太子孫登產生主動讓位之意?毫無疑問,只有大帝孫權的想法。

這樣看來,孫登的早逝,在不幸中或許也有著幾分“幸運”。

兩宮之亂

既然老大孫登很“知趣”地早逝了,再加上老二孫慮也已早亡,那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老三孫和拿下太子的寶座,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公元242年,孫和繼太子位。與孫登一樣,孫權也很重視對孫和的教育,為孫和聘請了諸多名士為師,悉心培養。按照《吳書》的記載,孫和“好文學,善騎射,承師涉學,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看樣子,也還算是一個好皇帝的坯子。

然而,僅僅八個月後,這種平靜祥和的局面又一次被孫權打破。公元242年8月,孫權封四兒子孫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在孫權的支持下,魯王孫霸的地位迅速上升,並直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於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現了——整個東吳逐漸分裂成了太子黨和魯王黨兩大陣營,在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裡鬥得你死我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太子一黨代表人物:

陸 遜:丞相

諸葛恪:大將軍

顧 譚:太常

朱 據:驃騎將軍

藤 胤:會稽太守

施 績:大都督

丁 密:尚書

魯王一黨代表人物:

步騭:驃騎將軍

呂岱:鎮南將軍

全琮:大司馬

呂據:左將軍

孫弘:中書令


兩宮相鬥水深火熱,老謀深算的孫權竟然過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做出反應。無奈至極的孫權對身邊人說:“子弟不睦,部屬分裂,袁家的災難將在吳國重演,讓天下人恥笑。他們任何一人坐上寶座,都會生亂。

只是,一旦意識到了問題,孫權解決問題的手段也是毒辣得令人心寒——公元250年,孫權下令逮捕並幽禁了老三孫和,廢黜了孫和的太子之位,隨後賜死了老四孫霸,再改立小兒子孫亮為太子。廢一人,殺一人,立一人,滿手鮮血,毫不留情,要知道,這些全都是孫權的親兒子啊!

在這起腥風血雨的兩宮爭鬥案中,多位東吳大臣冒死進諫,惹得孫權龍顏大怒,大開殺戒。他讓人用繩子把朱據和屈晃像牽狗一樣牽到殿中,朱據、屈晃下跪叩頭到鮮血橫流,但仍據理力爭。孫權下令各打一百軍棍,將朱據貶為郡丞,將屈晃貶為平民。僅僅因為勸諫孫權而被誅殺、流放的大臣就有十數人。

全無善終


公元252年,孫權逝世。年僅十歲的太子孫亮繼位。


"

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是最“嫩”的一個。

孫權接班時,只有18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還是未成年。而哥哥孫策一死,孫氏集團地動山搖,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這樣的境況下,孫權不僅迅速站穩腳跟,還將父兄未完的“霸業”發展成了“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連輕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麼,這位曹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

十五當縣長,十八承家業

孫權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親孫堅陣亡時,孫權才十一歲,哥哥孫策十八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主動擔起了培養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把孫權帶在身邊,讓他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征戰四方。所有的統御之術,孫權都是跟著哥哥從實戰中得來的。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而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哥哥的培養和信任下,孫權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膽識和才華。

不幸的是,孫策遭人刺殺,二十六歲便撒手人寰。臨終之前,他召喚張昭等人,囑咐他們要好好輔佐孫權。又叫來孫權,把象徵權力的印綬交給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說率兵打仗,爭奪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選賢任能,管理人心,穩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後,孫家的霸業就交給你了。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聽後,哭個不停。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說:孩子,現在是哭的時候嗎?如今豺狼當道、奸賊橫行,小將軍要是隻顧哭鼻涕,那就是開門揖盜。作為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哭個沒完!隨後他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親自扶他上馬,擺開儀仗,讓他出去巡視三軍。張昭則“率群僚立而輔之”,帶頭支持孫權。

就從那一刻起,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挑起了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

2

禮賢下士、籠絡人心

守江山從不比打江山容易,何況是年少接班,身無寸功,何以服眾?

孫權首先需要快速站穩腳跟。在哥哥的蔭庇下,孫權得到了託孤大臣張昭和江東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還聽從人事官駱統的建議,尊敬賢能,招攬各路知名人士;宴會的時候,個別召見,詢問生活起居,表示關切;開會的時候,鼓勵發言,觀察屬下的能力和願望。很快,魯肅、諸葛瑾、呂蒙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都來到他的帳下,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其中,魯肅是由周瑜引薦給孫權的。兩人初次相見,便合榻對飲。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如魚得水,對其相見恨晚。當時張昭抨擊魯肅年紀太小,粗枝大葉。面對非議孫權反而更加尊重魯肅,賞賜給他用不完的財物,甚至專門幫他建屋儲存。後來,魯肅等人為孫吳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3

解決內憂:殺伐決斷


儘管當時孫氏集團已控制了江東五郡,但實際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遠地帶的“山寇”並未臣服;江東士人普遍視孫氏集團為外來政權,基本持排斥態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關心個人安危去留,也沒有牢固的君臣意識……所以,孫權從父兄手中接過的江東政權,其實隱藏著重重危機。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上位後,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即使是孫氏家族的內部成員,也對孫權不太信服。孫權的堂兄——廬陵郡郡長孫輔,恐怕孫權沒有能力保守江東,便派密使送信給曹操,要求大軍南下接收。密使報告孫權,孫權立即逮捕孫輔左右親信,全部誅殺;把孫輔的部隊分撥給其他將領,押送孫輔到東部軟禁。

另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招降納叛,而且專門收容孫權部下的叛徒。孫權不聲不響,先發公文報告曹操,說“揚州州長嚴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術擊斬,無法無天,我準備採取軍事行動將其抓捕。我預料李術必然花言巧語,請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觀瞻所繫,務請你告誡部下,不要接納李術。”接著,孫權出動軍隊攻擊皖城,李術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於是,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通過鎮壓叛賊、拉攏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東政權在孫權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穩定。

4

處理外患:巧妙周旋

擺在孫權面前的,除了內憂,更有外患。

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正相持於官渡之戰,不管最後誰贏,恐怕遲早都會對東吳下手。而西方的劉表,此時已是“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曹操與袁紹之間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而孫權的殺父仇人——劉表的大將黃祖,此時緊挨著孫權的地盤,時刻虎視眈眈。所以孫權當時的處境是——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危機四伏。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的選擇,是在幾個大佬之間巧妙周旋。對抗曹操時,孫權許以荊州要地與蜀漢聯合,當孫權想要收回荊州時,又暗地裡與曹操聯合;赤壁之戰孫權聯合劉備大破曹軍;夷陵之戰中,則示好曹魏,將劉備大軍燒的灰飛煙滅……他就像一個秤上的秤砣,根據幾方勢力,移來移去,搞得大佬們暈頭轉向,自己卻是“戰少敗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數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稱臣後,東吳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紹孫權——

“提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則評價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歷數三國亂世的接班人,孫權的表現無疑最為突出。

曹丕開國建魏,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樂不思蜀,連守住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臨危受命,內馭權臣,外阻強敵,在與一幫“老狐狸”的角逐中,爭得一分天下。難怪後人如此讚歎:“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大帝孫權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十八歲接班,四十七歲稱帝,獨挑大樑,執掌東吳數十年。不管是拉攏劉備抵抗曹操,還是在劉備壯大時背後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撥一撥算盤,就能夠閃轉騰挪,左右逢源。東吳這盤生意,也讓他經營得有聲有色。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是,這樣一個生意場上的高手,卻在自己家庭的經營上一敗塗地。在孫權執政後期,東吳後宮失和,嗣位不穩,朝綱動盪,流毒深遠,以至於陳壽在《三國志》裡以忍無可忍的筆調給孫權的治家寫下了“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的評價。

故事先從孫權的愛情開始說起。

孫權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卻隻立過一位皇后。這並非因為孫權專情,而是因為在孫權執政的前數十年中,吳國就沒有皇后。

後位爭奪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孫權娶的第一位夫人姓。這樁婚事由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孫權起初很寵幸這位結髮妻子,但隨著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進宮,失寵的謝夫人很快就鬱鬱而終。


徐夫人是吳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經跟著孫堅和孫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輩分上說,徐夫人是孫權姑母的孫女,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從身份上說,徐夫人是個寡婦,之前嫁給過陸尚。然而,孫權對徐夫人可謂是一往情深,不僅一意孤行,抵抗著朝臣的壓力迎娶了徐夫人,還決定讓徐夫人撫養長子孫登。

但後宮裡的故事,從來都是隻有新人笑,沒有舊人哭。孫權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還未冷卻,嬌豔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場。步夫人是東吳重臣步騭的同族,長得貌美如花,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載,步夫人“寵冠後庭”。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最難得的是,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還懂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後宮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鬧脾氣,還經常推薦別的女人給孫權。這可是讓孫權大帝心花怒放,對步夫人“久愛見待”,並打算封步夫人為皇后。

東吳政權在立後問題上的第一場激烈衝突就這樣發生了——孫權意屬步夫人,但是群臣卻堅決不同意,而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後。雙方都無法徹底說服對方,這場爭鬥陷入僵持局面。而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幾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沒有一個結果。

另外兩位差點做了皇后的分別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孫權三兒子孫和的母親,受寵愛的程度略次於步夫人。在孫和做了太子後,孫權曾一度想立王夫人為後,但遭到了大女兒孫魯班的猛烈阻擊。王夫人也在遭到孫權責難後憂慮而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不僅長得漂亮,道德品質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後,孫權曾打算立袁夫人為後,但袁夫人以自己沒有生兒子為由拒絕了。

皇后之死

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兒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時候,父親因犯法被判處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罰成為官奴,到皇宮裡的織布房幹活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發現了這位才貌驚人的女子,於是“召寵後宮”。潘夫人也很爭氣,為孫權生下了小兒子孫亮。母以子貴,孫亮成為太子後,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她也是孫權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著實不怎麼樣:不僅愛吃醋還嫉妒,不僅經常進讒言詆譭別人,還權力慾作祟,派人向中書令孫弘打聽呂后專權的故事。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日常生活中,潘夫人也是頤指氣使,隨意虐待身邊的宮女。最後,宮女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孫權病重期間,合力把她勒死。

這一個個嬌美的絕代佳人,在陰冷的後宮中,前赴後繼地重複著比戰場上更為凶險的廝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唯一一位在孫權生前被立為皇后的人,被自己手下的貼身婢女殺死。

在這場後位爭奪戰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太子早逝

按照古代的習慣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後宮的混亂,必然導致東吳繼承人選定上的混亂。

公元221年,孫權進位吳王之後,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並精選良師,悉心培養。如果說“曹丕四友”乃是曹魏的一時俊傑的話,那麼太子孫登“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和陳表也都是江東拿得出手的人物。在這些人的教導和幫助下,孫登成為了一位既有名望,也有才能的儲君。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不幸的是,賢能的孫登並未能夠順利繼承大統。公元241年,年僅33歲的孫登因病逝世。對於東吳政權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但是翻閱史實,就會發現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太子孫登在臨死前,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三國志》注引《吳書》載“弟和有寵於權,登親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是什麼原因,竟然能夠讓賢能的太子孫登產生主動讓位之意?毫無疑問,只有大帝孫權的想法。

這樣看來,孫登的早逝,在不幸中或許也有著幾分“幸運”。

兩宮之亂

既然老大孫登很“知趣”地早逝了,再加上老二孫慮也已早亡,那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老三孫和拿下太子的寶座,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公元242年,孫和繼太子位。與孫登一樣,孫權也很重視對孫和的教育,為孫和聘請了諸多名士為師,悉心培養。按照《吳書》的記載,孫和“好文學,善騎射,承師涉學,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看樣子,也還算是一個好皇帝的坯子。

然而,僅僅八個月後,這種平靜祥和的局面又一次被孫權打破。公元242年8月,孫權封四兒子孫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在孫權的支持下,魯王孫霸的地位迅速上升,並直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於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現了——整個東吳逐漸分裂成了太子黨和魯王黨兩大陣營,在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裡鬥得你死我活。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太子一黨代表人物:

陸 遜:丞相

諸葛恪:大將軍

顧 譚:太常

朱 據:驃騎將軍

藤 胤:會稽太守

施 績:大都督

丁 密:尚書

魯王一黨代表人物:

步騭:驃騎將軍

呂岱:鎮南將軍

全琮:大司馬

呂據:左將軍

孫弘:中書令


兩宮相鬥水深火熱,老謀深算的孫權竟然過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做出反應。無奈至極的孫權對身邊人說:“子弟不睦,部屬分裂,袁家的災難將在吳國重演,讓天下人恥笑。他們任何一人坐上寶座,都會生亂。

只是,一旦意識到了問題,孫權解決問題的手段也是毒辣得令人心寒——公元250年,孫權下令逮捕並幽禁了老三孫和,廢黜了孫和的太子之位,隨後賜死了老四孫霸,再改立小兒子孫亮為太子。廢一人,殺一人,立一人,滿手鮮血,毫不留情,要知道,這些全都是孫權的親兒子啊!

在這起腥風血雨的兩宮爭鬥案中,多位東吳大臣冒死進諫,惹得孫權龍顏大怒,大開殺戒。他讓人用繩子把朱據和屈晃像牽狗一樣牽到殿中,朱據、屈晃下跪叩頭到鮮血橫流,但仍據理力爭。孫權下令各打一百軍棍,將朱據貶為郡丞,將屈晃貶為平民。僅僅因為勸諫孫權而被誅殺、流放的大臣就有十數人。

全無善終


公元252年,孫權逝世。年僅十歲的太子孫亮繼位。


孫權一生在蜀魏之間遊走有餘!為什麼家庭方面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但孫家這場腥風血雨的戰爭並未隨著孫權的離去而結束,反而愈演愈烈。直到亡國,吳國的內政也沒有能夠安定下來,而是在日益嚴重的鬥爭中不斷衰落,走向滅亡。

國事如此,家事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可嘆東吳大帝孫權一生縱橫捭闔,子女卻沒有一個能夠善終:

長子孫登,早逝。

二子孫慮,早逝。

三子孫和,廢太子,被宗室孫峻殺死。

四子孫霸,被孫權賜死。

五子孫奮,被孫皓下詔殺死,五個兒子一併處死。

六子孫休,258年即位為帝,264年暴病而亡。

七子孫亮,252年即位為帝,258年被廢,在去封地的途中離奇死亡。

大女兒孫魯班,被流放豫章,後半生悽苦。

小女兒孫魯育,被誣謀反,連同兩個兒子一起被殺。

“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在帝王家。”這大概是埋藏在孫權子女們內心最深處的一句感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