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東曉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四)貶謫路上思幽暗,越州明鏡迎新生

被貶越州時宋之問已經53歲,已是知命之年。幾經宦海浮沉,宋之問的心態不可能沒有變化。就算仍然渴望洛陽,但畢竟人老了。當猛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竟然已經白髮蒼蒼,我想所有的渴望都會繃不住的。

在《夜渡吳松江懷古》一詩中,他的心態已經展示出微妙的改變。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他想到的是忠臣義士,而不再是洛陽。

越州風景秀麗,名寺眾多。所謂陶悅情操,無外乎遊名山覽名勝。看山清水秀,聽暮鼓晨鐘,望北雁南飛,嘆物是人非,宋之問的靈魂再次接受了洗滌。

一日,宋之問來到靈隱寺。登寺遠望,見潮漲潮落。宋之問脫口吟誦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又聞桂香幽幽,不禁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一日,他來到稱心寺。香客來來往往,皆有所求。但又所求這何?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如此忙碌,究竟為那般?我們擋不住歲月悠悠,擋不住皺紋起白髮生。他不禁感嘆道:“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算後悔嗎?我不知道,或許他心裡終於開始思量餘生了。

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宋之問的一首《江南曲》,或許最能突出他心底的變化。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四)貶謫路上思幽暗,越州明鏡迎新生

被貶越州時宋之問已經53歲,已是知命之年。幾經宦海浮沉,宋之問的心態不可能沒有變化。就算仍然渴望洛陽,但畢竟人老了。當猛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竟然已經白髮蒼蒼,我想所有的渴望都會繃不住的。

在《夜渡吳松江懷古》一詩中,他的心態已經展示出微妙的改變。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他想到的是忠臣義士,而不再是洛陽。

越州風景秀麗,名寺眾多。所謂陶悅情操,無外乎遊名山覽名勝。看山清水秀,聽暮鼓晨鐘,望北雁南飛,嘆物是人非,宋之問的靈魂再次接受了洗滌。

一日,宋之問來到靈隱寺。登寺遠望,見潮漲潮落。宋之問脫口吟誦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又聞桂香幽幽,不禁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一日,他來到稱心寺。香客來來往往,皆有所求。但又所求這何?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如此忙碌,究竟為那般?我們擋不住歲月悠悠,擋不住皺紋起白髮生。他不禁感嘆道:“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算後悔嗎?我不知道,或許他心裡終於開始思量餘生了。

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宋之問的一首《江南曲》,或許最能突出他心底的變化。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採花驚曙鳥,摘葉喂春蠶。

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盡,日暮碧江潭。

他心裡已經有了感情,有了對生活的感情。一個人只要有感情,就還有救。何況是宋之問這麼個聰明且有才幹的人。他開始做一些事情,算是對生命的交代吧。

越州有大禹廟,宋之問作《祭禹文》,曰:“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他心裡也終於也有了敬畏與嚮往:敬畏聖人,嚮往功績。

他開始體察民情,開始認真認真的做一個地方官。他本就是有才幹的人,一時之間竟也政績斐然。

算新生嗎?或許是吧。活到知天命的年齡,宋之問終於活明白了。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做幾日的明白人亦勝過做一輩子的糊塗鬼。

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人總要找個地方安放自己的靈魂,或田園,或山間,或道觀,或寺院。當我們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當我們的身體歸於塵土時,我們唯一需要安放的就是自己的靈魂。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四)貶謫路上思幽暗,越州明鏡迎新生

被貶越州時宋之問已經53歲,已是知命之年。幾經宦海浮沉,宋之問的心態不可能沒有變化。就算仍然渴望洛陽,但畢竟人老了。當猛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竟然已經白髮蒼蒼,我想所有的渴望都會繃不住的。

在《夜渡吳松江懷古》一詩中,他的心態已經展示出微妙的改變。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他想到的是忠臣義士,而不再是洛陽。

越州風景秀麗,名寺眾多。所謂陶悅情操,無外乎遊名山覽名勝。看山清水秀,聽暮鼓晨鐘,望北雁南飛,嘆物是人非,宋之問的靈魂再次接受了洗滌。

一日,宋之問來到靈隱寺。登寺遠望,見潮漲潮落。宋之問脫口吟誦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又聞桂香幽幽,不禁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一日,他來到稱心寺。香客來來往往,皆有所求。但又所求這何?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如此忙碌,究竟為那般?我們擋不住歲月悠悠,擋不住皺紋起白髮生。他不禁感嘆道:“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算後悔嗎?我不知道,或許他心裡終於開始思量餘生了。

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宋之問的一首《江南曲》,或許最能突出他心底的變化。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採花驚曙鳥,摘葉喂春蠶。

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盡,日暮碧江潭。

他心裡已經有了感情,有了對生活的感情。一個人只要有感情,就還有救。何況是宋之問這麼個聰明且有才幹的人。他開始做一些事情,算是對生命的交代吧。

越州有大禹廟,宋之問作《祭禹文》,曰:“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他心裡也終於也有了敬畏與嚮往:敬畏聖人,嚮往功績。

他開始體察民情,開始認真認真的做一個地方官。他本就是有才幹的人,一時之間竟也政績斐然。

算新生嗎?或許是吧。活到知天命的年齡,宋之問終於活明白了。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做幾日的明白人亦勝過做一輩子的糊塗鬼。

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人總要找個地方安放自己的靈魂,或田園,或山間,或道觀,或寺院。當我們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當我們的身體歸於塵土時,我們唯一需要安放的就是自己的靈魂。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五)回頭是海不見岸,殺人奪詩難洗脫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也可能成為他人的刀下鬼;回頭未必是岸,也可能是更深的海。

宋之問回頭了,至少在越州的那段時光他心裡是有光明的。但有些賬始終要還的,所謂別看今日蹦的歡,小心他日拉清單,大抵也是這個道理。

宋之問身上有兩筆賬,而且都是血賬。

第一筆是欠王同皎的。710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宋之問隨即被流放欽州(後改為桂州);712年李隆基繼承帝位,他並沒有忘記宋之問,他要用宋之問的血去祭奠王同皎,宋之問隨即被賜死。

第二筆是欠劉希夷的。因為一句詩,宋之問竟然對自己的親外甥劉希夷痛下殺手,此等血賬焉能不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劉希夷因此詩命喪宋之問之手,但此詩又恰如宋之問的墓誌銘,是蒼天無情,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被流放時,宋之問惶恐度日,或許他已料到此次已在劫難逃。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他猶如孤魂野鬼一般夜不能寐。

鬒髮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他已萬念俱灰時。這讓我想起李斯,在刑場上,他想到的也是家鄉,是家鄉的麥田與家裡的狗。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家鄉能收容一個顛沛流離的軀體,能收容一顆千瘡百孔的靈魂,但項羽依然不肯回去。千百年來羞姓秦啊!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四)貶謫路上思幽暗,越州明鏡迎新生

被貶越州時宋之問已經53歲,已是知命之年。幾經宦海浮沉,宋之問的心態不可能沒有變化。就算仍然渴望洛陽,但畢竟人老了。當猛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竟然已經白髮蒼蒼,我想所有的渴望都會繃不住的。

在《夜渡吳松江懷古》一詩中,他的心態已經展示出微妙的改變。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他想到的是忠臣義士,而不再是洛陽。

越州風景秀麗,名寺眾多。所謂陶悅情操,無外乎遊名山覽名勝。看山清水秀,聽暮鼓晨鐘,望北雁南飛,嘆物是人非,宋之問的靈魂再次接受了洗滌。

一日,宋之問來到靈隱寺。登寺遠望,見潮漲潮落。宋之問脫口吟誦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又聞桂香幽幽,不禁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一日,他來到稱心寺。香客來來往往,皆有所求。但又所求這何?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如此忙碌,究竟為那般?我們擋不住歲月悠悠,擋不住皺紋起白髮生。他不禁感嘆道:“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算後悔嗎?我不知道,或許他心裡終於開始思量餘生了。

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宋之問的一首《江南曲》,或許最能突出他心底的變化。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採花驚曙鳥,摘葉喂春蠶。

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盡,日暮碧江潭。

他心裡已經有了感情,有了對生活的感情。一個人只要有感情,就還有救。何況是宋之問這麼個聰明且有才幹的人。他開始做一些事情,算是對生命的交代吧。

越州有大禹廟,宋之問作《祭禹文》,曰:“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他心裡也終於也有了敬畏與嚮往:敬畏聖人,嚮往功績。

他開始體察民情,開始認真認真的做一個地方官。他本就是有才幹的人,一時之間竟也政績斐然。

算新生嗎?或許是吧。活到知天命的年齡,宋之問終於活明白了。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做幾日的明白人亦勝過做一輩子的糊塗鬼。

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人總要找個地方安放自己的靈魂,或田園,或山間,或道觀,或寺院。當我們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當我們的身體歸於塵土時,我們唯一需要安放的就是自己的靈魂。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五)回頭是海不見岸,殺人奪詩難洗脫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也可能成為他人的刀下鬼;回頭未必是岸,也可能是更深的海。

宋之問回頭了,至少在越州的那段時光他心裡是有光明的。但有些賬始終要還的,所謂別看今日蹦的歡,小心他日拉清單,大抵也是這個道理。

宋之問身上有兩筆賬,而且都是血賬。

第一筆是欠王同皎的。710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宋之問隨即被流放欽州(後改為桂州);712年李隆基繼承帝位,他並沒有忘記宋之問,他要用宋之問的血去祭奠王同皎,宋之問隨即被賜死。

第二筆是欠劉希夷的。因為一句詩,宋之問竟然對自己的親外甥劉希夷痛下殺手,此等血賬焉能不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劉希夷因此詩命喪宋之問之手,但此詩又恰如宋之問的墓誌銘,是蒼天無情,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被流放時,宋之問惶恐度日,或許他已料到此次已在劫難逃。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他猶如孤魂野鬼一般夜不能寐。

鬒髮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他已萬念俱灰時。這讓我想起李斯,在刑場上,他想到的也是家鄉,是家鄉的麥田與家裡的狗。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家鄉能收容一個顛沛流離的軀體,能收容一顆千瘡百孔的靈魂,但項羽依然不肯回去。千百年來羞姓秦啊!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六)後記

孟子曰,人性本惡。如果人性本惡,宋之問年輕時受父親薰陶,父賢子孝,也是名聞鄉里。

荀子曰,人性本善。如果人性本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宋之問被賜死時56歲,自20歲步入仕途,整整36年。這36年間,他歷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等五帝,期間武三思、韋后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相繼專權,又經神龍政變、太子李重俊兵變、李隆基與太平政變等三次變故,政治的殘酷與無常,他是親身經歷的。

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我無意也不屑為任何人翻案,但凡此種種,對他心態的變化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人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動物,是因為我們在選擇時會多做思量。有些機會,看似機會,但我們不能選。貧者不食嗟來之食,如果什麼都要,那做人與做狗還有什麼區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句詩我很喜歡。做選擇時也需要“情更怯”,更需要“問來人”,是為記。

(2019年5月28日於北京)

"

作者:張東曉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星河裡繁星如沙。我們人類就像個數星星的孩子,雖然妄想把每一顆星星都數一遍,但到頭來卻還是迷夢一場。我們能看見的星星始終是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那些離我們遠遠的,他們的光我們看不見,就算在某一個瞬間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任由他們離去,哀嘆他們剎那的芳華。

每當我們打開史書,一個個光輝的名字璨若星河。我們迷戀於他們的故事,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蹟、絕世風采、風流韻事或者錦繡文章,亦耳熟能詳、可娓娓道來。但更多的還是那些人,他們猶如看不見的星星般,隱藏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中,不經意間闖入世人眼中,儘管我們厭惡,卻也不得不為他們曾經的才華驚歎,甚至產生的同情或可憐,發出“卿本佳人”嘆息。

比如秦檜、阮大鉞,比如錢謙益、周作人,比如本文談論的宋之問……。孔門弟子七十二,賢者幾人?天下讀書人多如牛毛,賢者幾人?為帝王將相做家譜的史冊中賢者又有幾人?

我從來不屑大義凜然或義正辭嚴的在道德上指責任何人,我自己也只是做些紙上談兵的事情。我也從來不屑故作高深或驚世駭俗的為人翻案,我自己也只能做個旁觀者。故事都是寫好的,後人所謂的精彩不過是裱糊匠般的洋洋自得,偶作痴人語,亦不過是多浪費幾滴眼淚而已。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一)傾城與傾國,才子難再得

宋之問有多優秀?在新舊唐書中,“神童”二字隨處可見。對於宋之問,史書中並沒有使用這兩個字,大概是他已經超出了神童的境界。《新唐書》曰“(之問)偉儀貌,雄於辯”,《舊唐書》曰“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什麼意思呢?宋之問儀表堂堂,能言善辯,且不到20歲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五言詩更為天下第一。

史書沒有誇張。宋之問19歲中進士,魚躍龍門;20歲以文臣侍武后,頗受恩寵;後上官婉兒評詩,力壓沈佺期而稱雄;攀附太平公主,為入幕之賓。34歲時宋之問已經官居五品。這相當於一名辦事員只用十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正局級。

挖空心思往上爬的宋之問也把自身資源利用的淋漓盡致。

宋之問的顏值就是資源,“偉儀貌”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武后身邊已經有了張易之,宋之問諂媚張易之甚至為其提尿壺並妄想由此搭上武則天的線,但張易之也是吃青春飯的,怎麼會給他搶自己飯碗的機會?宋之問眼見此路不通,便毫不猶豫的扎進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駙馬薛紹去世後,太平公主獨守閨房。宋之問瞄準時機,投懷送抱,文曰“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詩云“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處處學武后,面對宋之問的攻勢,她也很快半推半就,一拍即合。

宋之問的才華也是資源,五言詩無人出其右,絕非虛言。他把這才華都用到了武后身上,這種選擇的眼光就夠我們後世琢磨一輩子的。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武則天儼然大羅金仙。“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大羅金仙當然住在在紫霄宮中。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武則天又化身佛祖。“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佛祖也成了比肩高祖太宗的一代明君。

人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尤其是搞政治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亟需被認可的政治家。她太需要一幫御用文人為其吹捧了!陳子昂不聽話,那就趕回家。盧照鄰不聽話,那就關進大牢。總之會有人聽話的。

宋之問這個傾國傾城的大才子充分展示了自己天才的眼光,用顏值擺平太平,用才華征服武后,權利富貴自然唾手可得。

我無數次的想過,宋之問有沒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陳子昂。他是有機會的,甚至有很多機會的。只是他不喜歡幽州臺的淒涼與孤獨,只是他已經習慣了鳳凰臺的繁華與喧鬧。所以陳子昂向左,他向右。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武則天)

(二)名利浮雲遮望眼,捷徑有無生死中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走慣了捷徑,是很難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的。他眼裡心裡都只有兩個字:名利。能矇住人心從來不是豬油,更何況宋之問還是一顆慧心?

神龍元年(705年),張諫之聯合王同皎等人,誅殺張易之,逼武則天退位,迎立太子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李顯繼位後,對依附於張易之等人的宋之問(包括杜審言)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予以貶黜。

被貶瀧州,對於宋之問來說無疑是一次機會,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如果他能反思能悔過能回頭,仍不失一步妙棋。李顯性格懦弱,又驚嚇過度,有點神經兮兮的,他沒有時間去顧及宋之問這攤子爛事。當時太平公主專權,誰又真能拿她的老相好宋之問開刀?更何況他已經積累赫赫聲名,一個有如此名氣的文人想買朝廷的賬還不簡單,不過是多寫幾首歌功頌德的詩而已!

宋之問可沒有想這些。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走到湖北黃梅,他以“逐臣”自居,臨江遠望,哀鳴看不見洛陽。但他從沒有想過因何被逐。他心裡放不下的也不是什麼明主,而是洛陽的名利場。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從洛陽到瀧州(今廣東羅定),行程幾千裡,宋之問也曾多次駐足北望,望洛陽望家鄉。我想對家鄉的思念有可能是他心裡最真誠的一面。但僅此而已。

微路從此深,我來限於役。惆悵情未已,群峰暗將夕。已經到崖口了,他也只是感嘆路上艱辛,感嘆自己戴罪之身無心風景。至始至終他都沒有一絲的反思,更別說後悔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應該是讀過的,但讀哪裡去了呢?他那思鄉的文字寫的多麼哀怨多麼深沉,但一個失去“品”的詩人,再多的詩也都是沒有靈魂的。他哭破嗓子也不過是貪戀往日的榮華富貴。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句聖人語宋之問也應該是讀過的,但又讀到哪裡去了呢?路過湘江,他不可能不想起屈原;路過長沙,他不可能不想起賈誼。剛剛故去的陳子昂,他也是應該想到的。可惜他已經看不見所謂的“賢”,他想的只是要儘快逃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一個人眼裡一旦有了名利,也就只有名利了。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三)詩文有情惜才子,政壇無義賣友人。

神龍二年(706年)春,宋之問按奈不住心中對洛陽錦衣玉食的嚮往,也忍耐不了瀧州的苦悶生活,經與其弟宋之遜(神龍政變後被貶嶺南)密謀後,一併潛回洛陽。他們找到了王同皎,王同皎念於舊情收留了他們。或許王同皎認為經過這番變故,宋氏兄弟應該會有所改觀。可惜他錯了!有時候犯錯是會要命的,王同皎就要了自己的命。

宋之問無意中得知王同皎欲密謀誅殺武三思。武三思是誰?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雖然倒臺了,但是他沒有倒!他不但沒有倒,還陰差陽錯的與李顯成了兒女戚家,成為宮中的座上賓,甚至比武則天時更得寵。

宋之問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想當他得知這個祕密時,他想的不是怎麼去保密,而是怎麼去爭取利益更大化。在選擇武三思前他也一定是反覆思量的。他思量的不是消息一旦走漏會有多少人無辜的人受到牽連會死多少無辜的人,他想到的只有自己。

捷徑啊!捷徑路上有生死,生是自己的,死是他人的。

他得意洋洋的拿著王同皎的命去換頂戴花翎了。當王同皎被押上刑場時,這個剛烈的漢子,沒有絲毫的膽怯,而是厲聲道:“宋之問等人的緋衫,是同皎的血染成的!”

拿朋友的性命去換取榮華富貴的,宋之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只想問一句,當推杯換盞之際,當深夜輾轉之時,汝等可曾安心否?!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安樂公主)

宋之問是安心的,安心的遊山玩水去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他終於不用再為窮山惡水所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又開始了。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他本來就是應和之作的高手,在他筆下李顯也有了明君的氣象。

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隨後被唐中宗李顯處死,但宋之問失去了靠山。怎麼辦?眼睛活的宋之問很快就有了下家——太平公主的侄女安樂公主!

難道姑姑已經美人遲暮了嗎?宋之問沒有與太平公主再續前緣而是選擇了安樂公主,難道他真不考慮太平的感受嗎?安樂雖然年輕美貌,看似長線股,但宋之問卻忘了薑還是老的辣。在他無數次的投機中,這一次或許是最不明智的。

景龍三年(709年),在太平公主的設計下,宋之問被貶越州。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新生的機會。越州之行,路漫漫,夜漫漫,宋之問又該作如何選擇?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四)貶謫路上思幽暗,越州明鏡迎新生

被貶越州時宋之問已經53歲,已是知命之年。幾經宦海浮沉,宋之問的心態不可能沒有變化。就算仍然渴望洛陽,但畢竟人老了。當猛然發現,鏡子中的自己竟然已經白髮蒼蒼,我想所有的渴望都會繃不住的。

在《夜渡吳松江懷古》一詩中,他的心態已經展示出微妙的改變。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他想到的是忠臣義士,而不再是洛陽。

越州風景秀麗,名寺眾多。所謂陶悅情操,無外乎遊名山覽名勝。看山清水秀,聽暮鼓晨鐘,望北雁南飛,嘆物是人非,宋之問的靈魂再次接受了洗滌。

一日,宋之問來到靈隱寺。登寺遠望,見潮漲潮落。宋之問脫口吟誦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又聞桂香幽幽,不禁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一日,他來到稱心寺。香客來來往往,皆有所求。但又所求這何?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如此忙碌,究竟為那般?我們擋不住歲月悠悠,擋不住皺紋起白髮生。他不禁感嘆道:“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算後悔嗎?我不知道,或許他心裡終於開始思量餘生了。

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宋之問的一首《江南曲》,或許最能突出他心底的變化。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採花驚曙鳥,摘葉喂春蠶。

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盡,日暮碧江潭。

他心裡已經有了感情,有了對生活的感情。一個人只要有感情,就還有救。何況是宋之問這麼個聰明且有才幹的人。他開始做一些事情,算是對生命的交代吧。

越州有大禹廟,宋之問作《祭禹文》,曰:“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他心裡也終於也有了敬畏與嚮往:敬畏聖人,嚮往功績。

他開始體察民情,開始認真認真的做一個地方官。他本就是有才幹的人,一時之間竟也政績斐然。

算新生嗎?或許是吧。活到知天命的年齡,宋之問終於活明白了。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做幾日的明白人亦勝過做一輩子的糊塗鬼。

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人總要找個地方安放自己的靈魂,或田園,或山間,或道觀,或寺院。當我們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當我們的身體歸於塵土時,我們唯一需要安放的就是自己的靈魂。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五)回頭是海不見岸,殺人奪詩難洗脫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也可能成為他人的刀下鬼;回頭未必是岸,也可能是更深的海。

宋之問回頭了,至少在越州的那段時光他心裡是有光明的。但有些賬始終要還的,所謂別看今日蹦的歡,小心他日拉清單,大抵也是這個道理。

宋之問身上有兩筆賬,而且都是血賬。

第一筆是欠王同皎的。710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宋之問隨即被流放欽州(後改為桂州);712年李隆基繼承帝位,他並沒有忘記宋之問,他要用宋之問的血去祭奠王同皎,宋之問隨即被賜死。

第二筆是欠劉希夷的。因為一句詩,宋之問竟然對自己的親外甥劉希夷痛下殺手,此等血賬焉能不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劉希夷因此詩命喪宋之問之手,但此詩又恰如宋之問的墓誌銘,是蒼天無情,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被流放時,宋之問惶恐度日,或許他已料到此次已在劫難逃。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他猶如孤魂野鬼一般夜不能寐。

鬒髮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他已萬念俱灰時。這讓我想起李斯,在刑場上,他想到的也是家鄉,是家鄉的麥田與家裡的狗。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家鄉能收容一個顛沛流離的軀體,能收容一顆千瘡百孔的靈魂,但項羽依然不肯回去。千百年來羞姓秦啊!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六)後記

孟子曰,人性本惡。如果人性本惡,宋之問年輕時受父親薰陶,父賢子孝,也是名聞鄉里。

荀子曰,人性本善。如果人性本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宋之問被賜死時56歲,自20歲步入仕途,整整36年。這36年間,他歷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等五帝,期間武三思、韋后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相繼專權,又經神龍政變、太子李重俊兵變、李隆基與太平政變等三次變故,政治的殘酷與無常,他是親身經歷的。

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我無意也不屑為任何人翻案,但凡此種種,對他心態的變化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人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動物,是因為我們在選擇時會多做思量。有些機會,看似機會,但我們不能選。貧者不食嗟來之食,如果什麼都要,那做人與做狗還有什麼區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句詩我很喜歡。做選擇時也需要“情更怯”,更需要“問來人”,是為記。

(2019年5月28日於北京)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問又何時開始為惡?惡從何來?

【作者簡介】張東曉,男,1983年出生於河南駐馬店,現定居於北京,喜歡讀書,喜歡舞文弄墨,喜歡以文會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大唐盛世至今都是全球華人的驕傲,您知道嗎?這個女人功不可沒

宋之問向女皇武則天求歡,結果如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