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宋 朝


宰相寇凖(準),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在是非對錯面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他是那個經常讓皇帝下不來臺的人,卻又是那個最讓皇帝牽腸掛肚的人。


科舉的幸運兒


寇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才華過人,又勤奮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按當時標準還是未成年。當然,年輕也不見得是優勢。當時選取進士,皇帝會在殿前親自考問,年紀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錄用。因此有人提醒寇凖,保險起見,虛報年齡吧。不料被寇凖一口回絕,他說,“我剛剛準備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好在後來這位耿直boy被順利錄取了,他在詩裡不無得意地寫道,“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

中進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四川巴東當知縣,不到半年時間,巴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景象,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寇巴東”。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宋 朝


宰相寇凖(準),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在是非對錯面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他是那個經常讓皇帝下不來臺的人,卻又是那個最讓皇帝牽腸掛肚的人。


科舉的幸運兒


寇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才華過人,又勤奮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按當時標準還是未成年。當然,年輕也不見得是優勢。當時選取進士,皇帝會在殿前親自考問,年紀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錄用。因此有人提醒寇凖,保險起見,虛報年齡吧。不料被寇凖一口回絕,他說,“我剛剛準備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好在後來這位耿直boy被順利錄取了,他在詩裡不無得意地寫道,“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

中進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四川巴東當知縣,不到半年時間,巴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景象,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寇巴東”。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政績與口碑齊飛,寇凖越來越得到重用,二十多歲便進入北宋權力中樞,先後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

宋太宗的心頭肉


別看寇凖年輕,姿態可一點不低。28歲那年,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不愛聽,一氣之下,拂袖而去。沒想到寇凖竟一把拽住宋太宗的衣角,要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試問歷朝歷代,有幾個大臣敢這麼對皇帝?寇凖可真是個另類!

更有意思的是,素來強勢的宋太宗,還真吃這一套,得意地對左右說:“你們看,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宋 朝


宰相寇凖(準),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在是非對錯面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他是那個經常讓皇帝下不來臺的人,卻又是那個最讓皇帝牽腸掛肚的人。


科舉的幸運兒


寇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才華過人,又勤奮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按當時標準還是未成年。當然,年輕也不見得是優勢。當時選取進士,皇帝會在殿前親自考問,年紀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錄用。因此有人提醒寇凖,保險起見,虛報年齡吧。不料被寇凖一口回絕,他說,“我剛剛準備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好在後來這位耿直boy被順利錄取了,他在詩裡不無得意地寫道,“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

中進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四川巴東當知縣,不到半年時間,巴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景象,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寇巴東”。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政績與口碑齊飛,寇凖越來越得到重用,二十多歲便進入北宋權力中樞,先後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

宋太宗的心頭肉


別看寇凖年輕,姿態可一點不低。28歲那年,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不愛聽,一氣之下,拂袖而去。沒想到寇凖竟一把拽住宋太宗的衣角,要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試問歷朝歷代,有幾個大臣敢這麼對皇帝?寇凖可真是個另類!

更有意思的是,素來強勢的宋太宗,還真吃這一套,得意地對左右說:“你們看,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宋太宗像

面對這個比自己小22歲的年輕人,太宗常常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倚重,甚至是寵溺。

寇凖曾因犯錯被貶青州。但是自打寇凖去了青州,宋太宗總是悶悶不樂,經常詢問寇凖的境況。左右告訴他,“青州是個好地方,寇凖應該不會受苦。”

可沒隔幾天,宋太宗又問起來,左右就對他說:“陛下時刻掛念寇凖,可是聽說寇凖在青州每日縱酒,快活得很,也不知道他是否掛念陛下……”太宗聽後默然,第二年便將寇凖召回京師,並拜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寇凖回朝,宋太宗向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足疾,然後深情中帶著幾分嗔怒地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寇凖說,“沒有您的命令,我哪回得來啊!”太宗聽後竟有些過意不去。

緊接著,太宗又向寇凖徵詢立儲意見。要知道,曾有大臣因立儲提議被貶至嶺南,所以當時朝野上下鮮有人敢提及立儲之事。而當寇凖接到這個敏感問題後,他從容作答道,“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宦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

宋太宗屏退左右,輕聲問道:“你看襄王趙恆如何?”寇凖表態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於是第二天,宋太宗便立趙恆為太子,即為後來的宋真宗。

趙恆當了太子後,有百姓喊他為“少年天子”。宋太宗很鬱悶,問寇凖:“現在人心都歸向太子,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寇凖拜賀道:“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難道不是國家的福氣嗎?”宋太宗馬上轉憂為喜,此後愈加倚重寇凖。

有人給太宗進獻了一份稀世珍寶——通天犀,太宗令人加工成兩條犀帶,一條自己留用,另一條賜給了寇凖。還有一次春遊,宋太宗來了興致,親自給寇凖頭上插了朵花,並且感慨道:“寇凖年少,正是簪花飲酒時。”類似互動,足見寇凖在太宗心中的分量。

宋真宗的主心骨


宋太宗晚年,寇凖因犯錯再次被貶。不過沒多久,宋真宗上位後,寇凖又被重新啟用,委任宰相。在接下來的澶淵之戰中,寇凖如同主心骨般的存在,他的文韜武略也在此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公元1004年,20萬遼軍入侵大宋邊境,告急的邊報一日數次不斷送到京城,寇凖總是悄悄扣下,等攢到一定數量,再一次性交給真宗。真宗驚慌失措,問計群臣。在王欽若等一群人主張逃跑時,是寇凖站出來,堅持要讓真宗御駕親征。為了削弱“逃跑派”對皇帝的影響,寇凖把王欽若調到了天雄軍前線。與此同時,寇凖也在積極備戰。他在河北組建民兵隊伍;慷慨慰勞河北駐軍;又出資收購軍糧,充實軍資;此外又派人到前線偵察敵情,制定了一整套抗敵方略。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宋 朝


宰相寇凖(準),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在是非對錯面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他是那個經常讓皇帝下不來臺的人,卻又是那個最讓皇帝牽腸掛肚的人。


科舉的幸運兒


寇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才華過人,又勤奮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按當時標準還是未成年。當然,年輕也不見得是優勢。當時選取進士,皇帝會在殿前親自考問,年紀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錄用。因此有人提醒寇凖,保險起見,虛報年齡吧。不料被寇凖一口回絕,他說,“我剛剛準備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好在後來這位耿直boy被順利錄取了,他在詩裡不無得意地寫道,“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

中進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四川巴東當知縣,不到半年時間,巴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景象,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寇巴東”。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政績與口碑齊飛,寇凖越來越得到重用,二十多歲便進入北宋權力中樞,先後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

宋太宗的心頭肉


別看寇凖年輕,姿態可一點不低。28歲那年,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不愛聽,一氣之下,拂袖而去。沒想到寇凖竟一把拽住宋太宗的衣角,要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試問歷朝歷代,有幾個大臣敢這麼對皇帝?寇凖可真是個另類!

更有意思的是,素來強勢的宋太宗,還真吃這一套,得意地對左右說:“你們看,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宋太宗像

面對這個比自己小22歲的年輕人,太宗常常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倚重,甚至是寵溺。

寇凖曾因犯錯被貶青州。但是自打寇凖去了青州,宋太宗總是悶悶不樂,經常詢問寇凖的境況。左右告訴他,“青州是個好地方,寇凖應該不會受苦。”

可沒隔幾天,宋太宗又問起來,左右就對他說:“陛下時刻掛念寇凖,可是聽說寇凖在青州每日縱酒,快活得很,也不知道他是否掛念陛下……”太宗聽後默然,第二年便將寇凖召回京師,並拜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寇凖回朝,宋太宗向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足疾,然後深情中帶著幾分嗔怒地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寇凖說,“沒有您的命令,我哪回得來啊!”太宗聽後竟有些過意不去。

緊接著,太宗又向寇凖徵詢立儲意見。要知道,曾有大臣因立儲提議被貶至嶺南,所以當時朝野上下鮮有人敢提及立儲之事。而當寇凖接到這個敏感問題後,他從容作答道,“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宦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

宋太宗屏退左右,輕聲問道:“你看襄王趙恆如何?”寇凖表態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於是第二天,宋太宗便立趙恆為太子,即為後來的宋真宗。

趙恆當了太子後,有百姓喊他為“少年天子”。宋太宗很鬱悶,問寇凖:“現在人心都歸向太子,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寇凖拜賀道:“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難道不是國家的福氣嗎?”宋太宗馬上轉憂為喜,此後愈加倚重寇凖。

有人給太宗進獻了一份稀世珍寶——通天犀,太宗令人加工成兩條犀帶,一條自己留用,另一條賜給了寇凖。還有一次春遊,宋太宗來了興致,親自給寇凖頭上插了朵花,並且感慨道:“寇凖年少,正是簪花飲酒時。”類似互動,足見寇凖在太宗心中的分量。

宋真宗的主心骨


宋太宗晚年,寇凖因犯錯再次被貶。不過沒多久,宋真宗上位後,寇凖又被重新啟用,委任宰相。在接下來的澶淵之戰中,寇凖如同主心骨般的存在,他的文韜武略也在此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公元1004年,20萬遼軍入侵大宋邊境,告急的邊報一日數次不斷送到京城,寇凖總是悄悄扣下,等攢到一定數量,再一次性交給真宗。真宗驚慌失措,問計群臣。在王欽若等一群人主張逃跑時,是寇凖站出來,堅持要讓真宗御駕親征。為了削弱“逃跑派”對皇帝的影響,寇凖把王欽若調到了天雄軍前線。與此同時,寇凖也在積極備戰。他在河北組建民兵隊伍;慷慨慰勞河北駐軍;又出資收購軍糧,充實軍資;此外又派人到前線偵察敵情,制定了一整套抗敵方略。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而宋真宗在寇凖的逼迫下,磨磨唧唧地踏上了親征之路。中途幾度反悔,都被寇凖按下,最後幾乎是被“綁架”到了澶淵前線。如寇凖所料,真宗一露面,果然士氣大漲,捷報頻傳。不過真宗象徵性地巡視完畢後,便退回到了安全地帶,寇凖則留在前線,繼續指揮作戰。據說真宗中間幾次派人來探視寇凖,結果發現寇凖鎮定自若地在城樓上喝酒下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真宗這才鬆下一口氣。

不過,如大家所知,就在宋軍節節勝利之際,宋真宗接受了對方的和談請求,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相關閱讀)。對此,寇凖一直強烈反對,可是妥協派氣焰囂張,攻擊寇凖擁兵自重,甚至說他圖謀不軌。寇凖只好作罷。不過簽訂合約之前,當真宗告訴使者“如何對方要錢,可以接受100萬兩”時,寇凖又給使者施壓——“最多30萬兩,否則提頭來見!”最終,北宋以30萬兩歲貢,換來了一百多年的邊境安寧。


"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宋 朝


宰相寇凖(準),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在是非對錯面前,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他是那個經常讓皇帝下不來臺的人,卻又是那個最讓皇帝牽腸掛肚的人。


科舉的幸運兒


寇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才華過人,又勤奮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按當時標準還是未成年。當然,年輕也不見得是優勢。當時選取進士,皇帝會在殿前親自考問,年紀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錄用。因此有人提醒寇凖,保險起見,虛報年齡吧。不料被寇凖一口回絕,他說,“我剛剛準備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

好在後來這位耿直boy被順利錄取了,他在詩裡不無得意地寫道,“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

中進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四川巴東當知縣,不到半年時間,巴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景象,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寇巴東”。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政績與口碑齊飛,寇凖越來越得到重用,二十多歲便進入北宋權力中樞,先後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

宋太宗的心頭肉


別看寇凖年輕,姿態可一點不低。28歲那年,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不愛聽,一氣之下,拂袖而去。沒想到寇凖竟一把拽住宋太宗的衣角,要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試問歷朝歷代,有幾個大臣敢這麼對皇帝?寇凖可真是個另類!

更有意思的是,素來強勢的宋太宗,還真吃這一套,得意地對左右說:“你們看,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宋太宗像

面對這個比自己小22歲的年輕人,太宗常常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倚重,甚至是寵溺。

寇凖曾因犯錯被貶青州。但是自打寇凖去了青州,宋太宗總是悶悶不樂,經常詢問寇凖的境況。左右告訴他,“青州是個好地方,寇凖應該不會受苦。”

可沒隔幾天,宋太宗又問起來,左右就對他說:“陛下時刻掛念寇凖,可是聽說寇凖在青州每日縱酒,快活得很,也不知道他是否掛念陛下……”太宗聽後默然,第二年便將寇凖召回京師,並拜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寇凖回朝,宋太宗向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足疾,然後深情中帶著幾分嗔怒地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寇凖說,“沒有您的命令,我哪回得來啊!”太宗聽後竟有些過意不去。

緊接著,太宗又向寇凖徵詢立儲意見。要知道,曾有大臣因立儲提議被貶至嶺南,所以當時朝野上下鮮有人敢提及立儲之事。而當寇凖接到這個敏感問題後,他從容作答道,“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宦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

宋太宗屏退左右,輕聲問道:“你看襄王趙恆如何?”寇凖表態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於是第二天,宋太宗便立趙恆為太子,即為後來的宋真宗。

趙恆當了太子後,有百姓喊他為“少年天子”。宋太宗很鬱悶,問寇凖:“現在人心都歸向太子,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寇凖拜賀道:“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難道不是國家的福氣嗎?”宋太宗馬上轉憂為喜,此後愈加倚重寇凖。

有人給太宗進獻了一份稀世珍寶——通天犀,太宗令人加工成兩條犀帶,一條自己留用,另一條賜給了寇凖。還有一次春遊,宋太宗來了興致,親自給寇凖頭上插了朵花,並且感慨道:“寇凖年少,正是簪花飲酒時。”類似互動,足見寇凖在太宗心中的分量。

宋真宗的主心骨


宋太宗晚年,寇凖因犯錯再次被貶。不過沒多久,宋真宗上位後,寇凖又被重新啟用,委任宰相。在接下來的澶淵之戰中,寇凖如同主心骨般的存在,他的文韜武略也在此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公元1004年,20萬遼軍入侵大宋邊境,告急的邊報一日數次不斷送到京城,寇凖總是悄悄扣下,等攢到一定數量,再一次性交給真宗。真宗驚慌失措,問計群臣。在王欽若等一群人主張逃跑時,是寇凖站出來,堅持要讓真宗御駕親征。為了削弱“逃跑派”對皇帝的影響,寇凖把王欽若調到了天雄軍前線。與此同時,寇凖也在積極備戰。他在河北組建民兵隊伍;慷慨慰勞河北駐軍;又出資收購軍糧,充實軍資;此外又派人到前線偵察敵情,制定了一整套抗敵方略。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而宋真宗在寇凖的逼迫下,磨磨唧唧地踏上了親征之路。中途幾度反悔,都被寇凖按下,最後幾乎是被“綁架”到了澶淵前線。如寇凖所料,真宗一露面,果然士氣大漲,捷報頻傳。不過真宗象徵性地巡視完畢後,便退回到了安全地帶,寇凖則留在前線,繼續指揮作戰。據說真宗中間幾次派人來探視寇凖,結果發現寇凖鎮定自若地在城樓上喝酒下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真宗這才鬆下一口氣。

不過,如大家所知,就在宋軍節節勝利之際,宋真宗接受了對方的和談請求,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相關閱讀)。對此,寇凖一直強烈反對,可是妥協派氣焰囂張,攻擊寇凖擁兵自重,甚至說他圖謀不軌。寇凖只好作罷。不過簽訂合約之前,當真宗告訴使者“如何對方要錢,可以接受100萬兩”時,寇凖又給使者施壓——“最多30萬兩,否則提頭來見!”最終,北宋以30萬兩歲貢,換來了一百多年的邊境安寧。


寇凖:一個敢綁架皇帝的宰相



眼裡有對錯的“孩子”


從某種程度上說,寇凖並不是一個楷模式宰相。後面我們會講到,他有明顯的性格缺陷,所以遭到諸多同僚的詬病和排擠,以至於仕途生涯幾度大起大落,最後下場也十分悲劇。可是,我們又必須要承認——這是一個極富魅力的歷史人物。他肆無忌憚,卻能得到皇帝的庇護;他犯錯被貶,卻能讓皇帝牽腸掛肚;他作風強硬,時常陷皇帝於被動,卻越發受到倚重……

韓寒電影裡有句經典臺詞,“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而在北宋朝堂之上,寇凖,就是那個像孩子似的眼裡有對錯的人。

伴君如伴虎,別人都懂明哲保身,他卻總是自找麻煩;朝堂如戰場,別人都是知進知退,他卻總是一往無前。或許這樣的人,註定成不了所謂的職場贏家,可是又有哪個明智的領導不明白——比起那些精緻利己的“大人”,這種不裝不慫的“孩子”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