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辛棄疾的詩嗎?這首詩是他對南宋無聲的抗議

辛棄疾是南宋詞壇的第一人,被譽為“詞中之龍”,論到詞的造詣,他說自己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他一生致力於詞的創作,無論家國、國事,還是瑣碎事,都可入詞,無所不包。

其實,辛棄疾在填詞之餘,偶爾也會寫詩,只不過他的詩相比詞並不那麼出名,數量也不多。雖然數量不多,但他的詩依然寫得很有味道,和詞的風格非常一致。

早年間,辛棄疾生活於金人佔領的淪陷區,耳聞目睹金人對漢人的壓迫,激發了他強烈的愛國熱情,並貫穿他的一生。

你讀過辛棄疾的詩嗎?這首詩是他對南宋無聲的抗議

長大後,辛棄疾立即投身於抗金運動中,成為耿京領導下的義軍一員。耿京對他極為賞識,派遣他到臨安聯繫南宋朝廷,意圖裡應外合收復失地。

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辛棄疾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一氣之下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張安國生擒回臨安處決(先遊街示眾,後處斬)。

這一年,他才二十多歲,經此一役立即揚名天下,成為世人皆知的大英雄。然而,南宋朝廷並不重用他,只是偶爾拿他做個樣子,英雄之悲莫過於此。

你讀過辛棄疾的詩嗎?這首詩是他對南宋無聲的抗議

多少個寂靜無人的夜晚,辛棄疾在燈下細細打量著那把依然鋒利的寶劍,“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是他最真實的寫照。終於有一天,他將這把劍送人了。

《送劍與傅巖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傅巖叟是辛棄疾的朋友,曾為鄂州州學講師,與辛棄疾常有詩歌唱和。這是一首極為沉重的詩,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寫得直擊人心。

你讀過辛棄疾的詩嗎?這首詩是他對南宋無聲的抗議

莫邪是古代的名劍,此處是代指。我的這把寶劍鋒利無比,曾手刃金人,飽飲敵血。你若是在燈下細細觀看,說不定還能看到其中乾涸的血跡。

寶劍對於辛棄疾的意義不言而喻,那他為何還要送人呢?後兩句是他的回答:這把寶劍既然不能上陣殺敵,留著徒惹煩惱,還不如拿去和琴作伴。這是對南宋朝廷無聲的抗議。

這首詩雖只有四句,但抒發的感情卻是如此強烈,充滿一股悲憤之氣。他滿腔熱血的南歸,結果面對的卻是這樣一個不思進取的朝廷,他的痛心疾首又該向和人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