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宋朝 趙匡胤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左都御史 2017-05-10

“杯酒釋兵權”之後,大宋朝的禁軍和藩鎮的兵權都集中到了趙匡胤的手中,隨後趙匡胤便開始改組軍事機構,運用“強幹弱枝”的建制,建立了新的的軍事制度。

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北宋初年,禁軍由官職較低的殿前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統領,形成三衙,不再由一人統領三軍。三衙只有帶兵權,沒有調兵權,調兵大權歸樞密院;樞密院雖然可以調兵,但沒有帶兵權,只有皇帝才有執掌全部兵權的權力。遇有戰事,或者臨時命將,或御駕親征。戰事結束,兵歸宿衛,將還本職。

在兵力部署上,趙匡胤把全國的軍隊分為禁軍、廂軍、鄉兵和蕃兵四種,把重兵、精兵佈防在京師,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隊無法與中央抗衡。

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趙匡胤檢閱禁軍,從地方軍隊上挑出健壯驍勇的,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這樣,各地精銳統統集中於京師,組成了強大的禁軍隊伍。禁軍是皇帝的衛士,趙匡胤又命禁軍輪流外出戍守,名義上是“習勤苦、均勞逸”,以免禁軍日久驕惰,實際上是為了達到“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從而無法聯合叛變朝廷的目的。

廂軍是各州的守兵,只供官府役使,從不練習武藝;鄉兵是按戶籍抽來的壯丁,名義上地方守軍,卻沒有一點戰鬥力;蕃並是招募來守衛邊防的,但大多是空名額,鄉兵、蕃兵即不常有,也不訓練,都是有名無實的。

全國軍隊的佈防上,趙匡胤也是精心考慮過的。當時,北宋全國有兵士22萬,其中10萬多被駐紮在京師,其餘10萬多分駐各地,這樣京師的兵力可以控制各地,防止某地發生兵變;而各地的兵力總和又同京師相等,防止了京師駐軍的騷亂。

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在京師布兵也是這樣,京城內有親兵,城外是“諸營列峙相望”,城內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了互相牽制之勢。

“杯酒釋兵權”使武職官員成了虛銜,名義上是節度防禦使,實際上什麼事也不管,只是依照品級領俸祿。實際管理軍政事務的官員,是由朝廷臨時差遣,因為是臨時差遣,像走馬燈一樣轉來轉去,他們不肯也不可能安下心來辦幾件實事。

當時的宋朝在地方上實行州、縣兩級制,州長官稱知州,過去多由武官擔任。公元963年,趙匡胤改元乾德,任命文臣擔任知州。這個官職制度改革的執行不僅換掉了實權的武將,也逐漸使後周時期的不少官員失去實職。

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即便由文臣代替武將來執掌一州政務,趙匡胤仍不十分放心。他任命的知州,前面往往加上“權知”二字,“權知”就是臨時,以堵塞地方官員專權的野心,遏制地方勢力的抬頭。

趙匡胤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徹底根除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

這樣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世子孫沿用,所以宋朝300年曆史中從不曾發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埋下了宋朝對外軍事上軟弱的禍患。

趙匡胤制定了一個糊塗制度,讓大宋三百年幾乎十戰九敗

而最後的局面就是“兵無制,用無節,國家無法度,一切苟且而已”。武備如此鬆散,以致宋朝在與遼、西夏、金的戰爭中,連連敗北,每一次戰爭的結局幾乎都是以宋王朝求和、輸幣,甚至乞降而告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