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明朝 雍正 清朝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山川文社 2018-11-29

在古代,牌匾是殿宇、廳堂、軒齋以及亭榭必不可少的點綴之物,其上題字橫立,高懸正中。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若說起古代最為著名的牌匾,自然要論乾清宮內那塊“正大光明”牌匾了。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人們關注此塊牌匾的原因不僅僅是其自身價值,更多的是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眾所周知,清朝時期,皇帝在選擇繼承人時,通常會將立儲皇子的名字寫在傳位詔書上,其後,將詔書藏於牌匾之後。無論是古時文獻還是近代影視,都對牌匾背後“祕密立儲”進行過敘述。

由此,使得“正大光明”牌匾多了一層神祕色彩,人們不禁好奇,為何清朝皇帝總愛把立儲遺命放在宮匾後面呢?莫非這牌匾有什麼玄機?“正大光明”又是何人所立呢?清朝統治時期,共有幾位皇帝在牌匾後藏過傳位詔書呢?今天,且聽筆者逐步詳解。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首先就是:“正大光明”語出何處?

先說乾清宮歷史,乾清宮最早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宮名沿用至今。建成第二年,正式投入使用,期間明代皇帝的一直在乾清宮理政。到了清朝時期,皇室依舊仿照明代制度,將乾清宮作為皇帝主要理政之地。

康熙六十年,康熙帝殯天,自此乾清宮遭到棄用,後來繼位的雍正選擇養心殿作為理政、居住之地。儘管如此,乾清宮依舊具有重要意義,明末清初,前後共有十六位皇帝在乾清宮處理政事,包括明代十四帝、清代順治、康熙二帝。

自從雍正、乾隆選擇養心殿之後,清朝後世帝王均選擇此地,一直到溥儀即位時期,期間養心殿成為八位帝王理政之地。平日皇帝不去妃子那裡的時候,便會安心待在殿中處理朝政。還有就是,許多前往故宮旅遊的遊客,必然不會錯過乾清宮。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宮內的牌匾乃是由清朝順治帝所立,其上,“正大光明”四字也是順治帝所作。在大殿寶座兩側的宮柱上,則是康熙帝親自擬寫的書聯: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這句話的意思為:作為一國君主,唯有仁厚方能守的江山永存;目標專一且盡心,敬誠為要。

既然,牌匾為順治帝所立,那麼,就說明在明代乾清宮建成之時,並未存在“正大光明”牌匾。或許,順治帝也不會想到,他立下的“正大光明”牌匾會在後世引起這麼大的關注。那麼,這關注從何而來呢?

這裡便與雍正有所聯繫,是他開創了祕密立儲的先例,即:將記載有繼任皇子之名的詔書放在牌匾之後。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從周朝開始,中國的皇位(王位)繼承,乃至民間的代際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根據《春秋公羊傳》的表述,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所謂“嫡子”,就是正妻(皇后、王后)所生之子,而庶子就是正妻之外的妾(妃嬪、侍婢)所生之子。

繼承的順序是:先看嫡庶,再看長幼,嫡子中年齡最長者為第一繼承人;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輪到庶子們,庶子的繼承順序根據其生母的地位高低排列。

其實,祕密立儲制的建立,實屬無奈而為之。歷朝皇室皆為嫡子制或太子制,雖然看似公平,但缺點甚多。輕則造成內部動亂、皇子爭權,重則危及統治。康熙時期就曾發生過皇子爭權之事,這點雍正深有體會。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康熙帝如此英明的君王,依舊被皇子爭權折磨的筋疲力盡,更何況其他帝王?由此,雍正一直在尋求新的繼承製度。為了解決以往嫡子制所帶來的弊端,他經過深思熟慮,推出了祕密立儲制。那麼,明清兩個時期的繼承模式區別在哪裡呢?

雍正之所以採用私密立儲,這與清朝繼承模式有著一部分聯繫。與之相比,前朝皇室的繼承製度則簡單許多,即:嫡子繼位模式。此種繼承模式也是古代歷朝廣為採用的方式,因此,根本用不到祕密立儲。

清朝時期,因滿人對漢人文化懷有抵制,使得滿清皇室放棄使用明朝嫡子繼承製度。但是,他們卻又沒有更好的繼承製度,無奈之下,清朝皇室只能自己摸索。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縱觀清朝歷史,他們的繼承製度的演變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其一、是貴族公推制,即:通過滿清貴族進行會議推舉,早期的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等人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選出的統治者。推舉制度於清朝(從入關算起)僅實行了兩代,即順治、康熙。

其二、是皇帝遺命制。在順治帝時期,將原本的貴族推舉制改為遺命制。何為遺命制?顧名思義,即在皇帝即將臨終前,通過遺命方式傳承皇位,其中,康熙帝便是由此上位。這種繼承製度如推舉制一般,亦只實行兩代,即順治、康熙便就此終結。

其三、是祕密立儲制。在康熙帝時期,曾出現兩廢太子之事,由此暴露出遺命制的缺點。雍正帝繼位後,吸取康熙時期教訓,將遺命制改為祕密立儲制,這樣可以防止太子黨勢力做大做強,進而為禍宮廷。同時,此制度還能避免皇子爭權。

其四、是懿旨定儲制。通過“懿旨”二字或許您就能猜到發生於哪個時期,這正是出現在慈禧聽政時期。當時清朝皇權落入在慈禧手中,光緒、溥儀雖為皇帝,皆無實權,且都是通過慈禧“個人決斷”選出皇帝人選。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到了這個時期,皇帝之位是誰已經顯得不是特別重要,影響不了整體形勢。此種制度算是清朝滅亡的催化劑,已經失去皇權繼承的意義。

那麼,什麼是祕密立儲呢?

簡單來說,祕密立儲即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由當朝皇帝將選定的繼任皇子名字寫在傳位詔書中,而後裝匣放入“正大光明”牌匾之後。待皇帝不幸駕崩,朝中大臣可以依照立儲制度,進入乾清宮取下傳位詔書,並當眾開啟,公之於眾。

在傳位詔書內,被皇帝選定名字的皇子,將成為皇權繼任者。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最後,我再說一下清代有哪幾朝是祕密立儲的?

網上流傳最多的說法為四朝,即: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但是,真實歷史中,祕密立儲的朝代僅有雍正、道光兩朝。乾隆時期,並未效仿雍正帝作法,而是在晚年時期,將皇位禪讓給了嘉慶。即他接任皇位的時候,是通過面授的方式傳位的,與祕密立儲無關。

嘉慶時期,傳位方式同樣另闢蹊徑,在其鬱鬱而終時,並未留下遺命或口諭,眾臣認為嘉慶選擇了祕密立儲制,然而,在乾清宮牌匾之後,並未發現裝有遺命詔書的匣子。最後,經過多次折騰,才在嘉慶帝隨身小太監攜帶的盒子中發現了傳位遺命,至此,道光帝才正式繼位。

道光帝在即位之初,並未著手祕密立儲之事。在他看來,年歲且長,還有更多可挑選的機會。由此可見,道光對於立儲之事,是非常謹慎的態度。他一生皇子眾多,早年便有六位皇子,而後晚年時期,又生出三位皇子,共九位皇子,其中,最令道光寵愛的則是六皇子奕訢。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晚年時期,道光本想立大皇子奕緯為皇位繼任者,然後沒多久奕緯過世,而二、三皇子早年已夭折,五皇子過繼他人,七、八、九皇子年紀尚小,如此算來,能夠繼承大統的也就是四皇子奕詝(咸豐)與六皇子奕訢。

論能力,六皇子是要強於四皇子的,然而道光卻糊塗的在祕密立儲詔書內,寫下了四皇子奕詝的名字。由此可見,他內心還是難以擺脫嫡長子繼承製的影響,在前三位皇子過世的情況下,道光只能將皇位給第四子,儘管他最喜愛的是第六子奕訢。

前文已講,清朝並沒有嫡長子繼承製,道光帝可供選擇的皇子很多,然而,他卻挑中了奕詝。奕詝其人缺乏魄力,生性懦弱,且貪於享樂,並不適合治理國家。道光對其他表現出眾的皇子視而不見,卻選擇了奕詝作為繼承人,無疑加速了清朝的衰敗。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這也不怪乎後世稱道光為“愚君”,咸豐帝則被稱為“懦君”。至此,祕密立儲總共經歷兩代,即雍正、道光。

咸豐皇帝生平僅有一子,即:同治帝。既然是一子,那麼,便沒有祕密立儲的必要;同治時期,同治帝一生無子,祕密立儲成為擺設;光緒帝即位,他如同治帝一般,終生無子,將皇位傳給自己侄子溥儀,即宣統皇帝。宣統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由此,祕密立儲制迎來終結。

綜上可知,發生在關於“正大光明”牌匾的皇位繼承,清朝僅出現一次,即:雍正時期。可以說,並非現代影視中渲染的那般頻繁。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其實,這種繼承相比較其他制度,還是存有缺點的,如:皇帝在選擇繼承人時,容易出現一意孤行的情況。明代時期,明神宗為了博得鄭妃的歡心,想立起子福王為太子,遭到朝內大臣的強烈反對,後來,明神宗再三考慮後,放棄了原有決定。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明神宗冷靜之後,顯然是認同群臣的反對意見,覺得福王並不適合擔任太子。而清朝的祕密立儲制,雖然,能解決皇子爭權、太子勢大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它也屏蔽了群臣聲音,使得無法給予皇帝立儲意見。

比如:道光時期,道光帝選擇了祕密立儲制度,個人傾向中,他選擇了咸豐為繼任者,但在群臣眼中,咸豐並非明君首選,較之擅於治國的皇子大有人在。然而,由於祕密立儲的特殊性,群臣直到道光死後才知道繼承皇權者為咸豐,此刻再說已經晚矣。

這便是祕密立儲的缺點體現。

大清朝想當皇帝真不容易,雍正發明一制度,多數皇子天天提心吊膽

最後,無論是通過祕密立儲還是通過其他方法繼承皇位,都有一個“金鳳頒詔”的儀式。即:先由禮部鴻臚寺官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詔書(聖旨),蓋上御寶,把詔書敬放在雲盤內,捧出太和門,出午門,置於黃輿內,然後鼓樂高奏,禮儀隆重,由禮部官員送上天安門。

天安門的城樓大殿前正中設立宣詔臺,由宣詔官宣讀詔書,文武百官按等級依次排列於金水橋南,面北而跪恭聽。宣詔畢,遂將皇帝詔書放在一隻木雕金鳳的嘴裡,再用黃絨繩從上徐徐降下,城樓下的禮部官員跪接詔書,再用黃紙謄寫,分送各地,宣示天下... ...

參考資料:

『《中國的匾額文化》、《正大光明匾》、《大清朝的祕密立儲制度》、《春秋公羊傳》、《“金鳳頒詔”儀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