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宋仁宗

一、定川寨之戰戰前形勢

西夏和宋朝共進行過三次大戰,第一次,宋朝軍隊主動出擊,在三川口來了個全軍覆沒。第二戰,李元昊引蛇出洞,又給宋軍來個全殲。

這一下宋朝廷知道李元昊的厲害了,從此完全喪失了進攻的勇氣,採取了退縮防守的策略,把陝西劃分為鄜延、環慶、涇原、秦鳳四路,分兵據守各軍州堡寨,走上了消極防守的道路。

朝廷害怕夏軍繼續進兵,於是皇帝下詔修建潼關防禦工事。但此舉引起關中百姓震恐,你這是要關門,把我們關在外面,像扔垃圾一樣扔掉了?後來看到這種做法會失去民心,幹到一半的時候,又下令拆掉已經修好的工事,安定民心。

針對宋朝廷的退縮戰略,西夏的國師張元給李元昊提出建議:宋軍的精銳部隊全佈置在沿邊境一線,其後方的關中地區空虛,沒有多少軍隊,也沒有防禦工事。如果我們出動一部分軍隊,襲擾邊塞諸州城,將他們的精銳部隊吸引在邊塞之上,同時以主力兵團長驅直進,直抵潼關,這樣可隔絕四川貢賦,古都長安直接控制在手中,不怕宋朝不讓步。

張元的這個戰略計劃也是宋軍在三川口戰敗後,戍邊的范仲淹所擔心的。這個建議在戰略上的確是高瞻遠矚,以元昊的悟性,立即看出了這個計劃的高超之處,立馬付諸實施。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李元昊

二、李元昊進犯、宋軍出兵迎擊

公元1042年九月,李元昊率領十餘萬大軍,兵分兩路,還是從天都山,由涇原路犯宋境,所採用的戰術還是誘敵而入,圍而殲之。

這兩路疑兵一路出鼓陽城,一路出劉蹯堡,鉗擊鎮戎軍,誘宋軍出擊,宋廷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獲知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軍自渭州至瓦亭寨阻擊。

這次宋朝的邊防換的人不是普通人員,都是大有來頭的。主將王沿依然是地道的文官,他主要的業績是治水有功,他把相、衛、邢、趙等水系引進了天平、景祐等水渠,灌溉了數萬頃良田,因此造福百姓,被擢升到此。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王沿

武將的配置則比以前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葛懷敏是宋朝第一次由中央空降的禁軍嫡系將領,父親是真宗年間的名將葛霸,他本人官位是內西頭供奉官,屬於皇上身邊的人。

宋朝禁軍的挑選,身長體重都有規定,起先用一個活的兵樣,後來用木頭做成一人樣子,送到各地方各隊伍,合這標準的,就送中央當禁軍。不合這標準的,則留在地方作廂軍。

葛懷敏能當上禁軍的首領,自然應該有過人之處,宋仁宗趙禎對他是滿懷的期待。臨走前賜予他一件軍中聖物。那是從來沒有任何人得到過的榮耀,是西北戰場上戰無不勝,號稱党項、吐蕃兩族剋星的名將曹瑋留下的鎧甲。

此時皇上的意思就很清楚了——願你能像曹武穆一樣威震西北,震懾西夏,擊敗李元昊!

王沿命令葛懷敏率兵迎敵,依照慣例,作戰方案和行軍路線都為他事先規定好了——瓦亭寨,這個地方就是宋軍的前進極限。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葛懷敏

三、葛懷敏的戰術部署

葛懷敏招集涇原路各處精兵,命令周邊所有將領迅速向他靠攏,他決定兵分四路出擊:

第一路由向進、劉湛帶領出水西口約1000人的兵力;

第二路由曹英率領繼續增援劉璠寨;

第三路由趙珣率領去蓮花堡;

第四路由葛懷敏和劉賀率領去定西堡。

這四個寨堡在今天的地理位置現今已難以考證,但從後來他們四路人馬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內齊聚定川寨來看,這些地方相距都不太遠,最多不超過10公里。

葛懷敏在第背城停留的時間較長,這期間還與遠在80公里外渭州的王沿有過一次交流,王沿建議他留在第背城,不要再深入前沿了。葛懷敏沒聽,繼續統兵北上。

涇原路都監趙珣建議道,李元昊走遠道進咱們地盤,他的人馬多,來勢正猛,如果這時候迎上去接戰,我們必定要吃大虧。

但人多了就要吃喝,就需要給養,這也是一條不利因素。我們只要拖著他,在馬欄城佈防固守,在鎮戎軍保持糧道通暢,時間一長,他們必然挺不住。

這是定川寨之戰的第一個轉機,宋軍如果聽從了,就可能沒有後來的全軍覆沒了。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行進路線


四、雙方的城外交戰

一夜平靜,等到天亮後,葛懷敏剛要啟程,突然間接到戰報,西水口方向的向進、劉湛部隊首先與西夏人接戰,戰敗了。此時軍隊正往向家峽一帶退守。

葛懷敏立即集結兵力,向劉湛、向進方向靠攏,他要在向家峽先吃掉這股敵兵。

為了達到一口吃掉敵人的目的,最開始的時候,他就把5000蕃族騎兵派了出去。這些蕃兵由本地的羌、党項、吐蕃等內附民族組成,戰鬥力強悍,是宋軍中的頭等戰士。

部隊有強悍的戰鬥力,主要來自於所擁有的好馬匹。

但是蕃兵出戰後才知道,他們此刻面對的並不是一小股敵軍,而是西夏真正的主力軍團,敵人的總兵力不是以千計,而是十萬之眾!

就算這些蕃兵再強悍,以自己的5000人,去對陣敵人的10萬人的主力部隊,註定了那就是肉包子去打狗,有去無回的。

在這裡史書上語焉不詳,戰鬥的結果是蕃兵被全殲了還是譁變投降了。反正是沒有下文了。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交戰


殲滅掉葛懷敏的第一波攻擊後,西夏軍隊開始拆毀橋樑,截斷宋軍的糧道,隨後又掐斷了斷掉上游的水源。

這一系列的招數用出來之後,密集集結在寨內的大軍,除非他想渴死、餓死在定川寨裡,否則就必須衝出去。

但是葛懷敏的軍隊還沒有動作,李元昊的夏軍就開始行動了。他們先衝擊葛懷敏的中軍,葛懷敏率軍列陣而戰,擊退了夏軍。

李元昊打仗從來不講究章法,見進攻中軍失利,馬上掉頭去進攻定川寨東北的曹英軍。戰鬥剛進行到膠著狀態,這時,妖異的事情發生了,突然間,“黑風自東北起”,劇烈的大風居然是黑色的,直向宋軍陣地颳去。宋軍陣腳大亂,夏軍抓住機會猛攻,宋軍大敗,爭相入城。

東北方的宋軍徹底亂了,同時波及到了葛懷敏的中軍。這些剛剛補充到涇原路的士兵們和曹英部隊搶著往寨門裡跑,潰亂的場面慘不忍睹。

真是兵敗如山倒,宋兵潰退時,將主帥葛懷敏擠落到馬下,葛懷敏在千人萬腳的踩踏下差一點喪命,還是趙珣拼了命的率領刀斧手壓住退軍,據住門橋,並且派遣騎兵從左右兩側出擊,殺退夏軍,這才把奄奄一息的葛懷敏救回城中。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定川寨


五、突圍

現在大軍被困,要進行突圍了。但是向那個地方突圍呢?大家一直認為去鎮戎軍是最佳的選擇。那裡是宋軍涇原路的最強據點,不僅能守,還有足夠的糧草,只要到了那兒,不僅是能活下去,而且還能繼續戰鬥。

但是趙珣卻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為,我們能想到的,敵人肯定也想到了。被圍困了這麼多天,敵人一定有所準備,大軍去鎮戎軍的途中定會遭到夏軍的截擊。

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略,大軍迂迴至籠竿城突圍,這樣雖然路遠了一些,但畢竟是比較安全的方案,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趙珣的建議很快被否決了。

一次不聽,二次不聽,不是每次機會不聽都有生還的可能。這一次,宋軍真的要為自己的固執己見來買單了。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突圍


第二天黎明,以曹英、趙詢為先鋒,劉賀、許思純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後,結陣東進。

臨行,屬下攔馬再諫,請求轉道而行,葛懷敏不允,策馬東南,馳行二里,長城壕橋已斷,歸路被阻。

以逸待勞的夏軍從四面衝殺過來。,一陣激烈的衝殺,葛懷敏與部將曹英,李知和、趙珣、王保、王文、劉賀等16將被殺,喪師9400餘人。

走馬承受王昭明、趙政等退保定川寨,後軍一部迂迴籠竿城。

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連破數寨,直抵渭州,在縱橫600裡地區,焚民舍、毀城寨,所到之處,宋軍皆壁壘自守。

十月初,元昊得知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范仲淹率軍來援,又受陝西諸路20萬屯兵的牽制,未再深入,大掠而還。

至此,西夏和宋朝的第三戰——定川寨之戰,又以宋軍的大敗而告終。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全軍覆沒


六、結局

葛懷敏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汴梁,宰相呂夷簡哀嘆:一戰不及一戰,太可怕了!

戰後,王沿被撤銷涇原路招討經略、安撫,招討使,降級使用。退守向家峽的劉湛、向進和堅守蓮花堡的郝從政等因沒有及時出兵增援而被撤職處分。

對葛懷敏則追贈太尉,給予崇高隆重的禮遇,對其它陣亡將領均追贈更高的官銜以示表彰。

定川寨之戰最後的結果,是宋朝和西夏於公元1044年簽訂了《慶曆和議》,也叫“宋夏和議”, 和約規定:西夏向宋稱臣並取消帝號,元昊接受宋的封號,稱夏國主;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

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要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

這是又一個拿金錢換和平的盟約。1005年1月,宋與遼就簽訂了拿金錢換和平的“澶淵之盟”,現在又和西夏簽訂了這個盟約。無形中增加了朝廷的開支,同時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民間的積怨逐漸擴大是不可避免的了。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宋夏和議

七、戰後分析

宋軍與西夏的這三次交鋒一敗再敗,並不是偶然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總結的東西。

過去都從文人帶兵,不會打仗;將領不聽從命令,誤中敵人圈套;沒有重視信息戰等技術層面來進行分析的。誠然,這些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其根本的,應該從國家軍事戰略的層面來剖析,可能更深刻透徹一點。

北宋的武裝力量是由禁兵、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構成的。

一、禁兵原是皇帝的親兵,後來逐漸演變成中央軍兼正規軍。

二、廂兵是國家正規軍中的地方軍,原是各州的鎮兵。宋初將各地藩鎮兵中壯勇者抽調編入禁軍後,剩下老弱者留在本地,充當廂兵。 廂兵既是地方軍,又是雜役軍。

三、鄉兵是保衛鄉土的非正規地方軍。鄉兵是依據戶籍從農民中抽丁組成的,一般不脫離生產,就地訓練,以守衛鄉土。

四、蕃兵是由少數民族組成的非正規邊防地方軍,是宋仁宗中期應西夏戰爭之需而設立的,一般由其本部首領統率,同鄉兵一樣,屬於地方性質的軍隊。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禁軍將領


這次葛懷敏統帥的部隊中,就有大量的番兵。那些人本來就是蕃人,與西夏兵有著血緣、語言等諸多方面的天然聯繫。他們不是由一個指揮官帶出來的整建制的統一部隊,而是來自四、五個堡寨的不同部隊,彼此不瞭解,也不夠團結。

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蕃漢雜居之地,有不少人是在兩邊當兵混飯吃的兵油子,一看形勢危急,難免心思浮動。

另外兩件具體的事情進一步刺激了士兵的動搖情緒:一是下午作戰時出現的那股黑風,幫助西夏兵衝亂了宋軍陣腳,當時人多數迷信,認為這是天意要滅亡宋軍;二是宋軍潰亂時,葛懷敏命衛隊執法,斬殺潰兵,可能激怒了士兵對抗心理。

所以,第二天早上葛懷敏下令突圍轉移時,大軍安堵不動,葛懷敏可能意識到士兵普遍的對立情緒,所以下令他的親兵衛隊不能採取任何行動,他是想避免內部發生大規模的火併。

定川寨之戰,大宋和西夏的第三戰,又是一次全軍覆沒的戰鬥

西夏騎兵


除了兵力構成的混雜以外,騎兵的相當落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帶…… 而這兩個出馬地方,在宋初開國時,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國手裡。”

“但在中國內地養馬不方便,據當時人估計,養一匹馬所需的土地,拿來種田,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這是在農業社會裡要準備戰爭一大缺點。”(《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錢穆)

騎兵適宜於平原曠野的遠程機動作戰,是軍隊中的主要突擊力量,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作戰時面對西夏夏騎兵集團的四面衝擊,宋兵則一貫採用四面防禦的方陣, 這種不顧敵情、地形等條件不同而一成不變的戰法,使本就呆板的戰術更趨保守。

因此,在忽聚忽散、往來馳騁、機動靈活的對手面前,宋軍被動挨打、屢戰屢敗,也就不足為怪了。

參考資料:

《宋史》元·脫脫

《西夏書事》清·吳廣成元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錢穆

《中國全史百卷本》史仲文 主編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