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詩句賞析

夏日炎炎,我們是能躲到空調屋裡,古人呢?估計應該是比較難過的。夏天也有夏天的妙處,農村正麥芒,豐收的景象,甚是喜人。荷花正開放,還有蜻蜓戲水。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古人詩中的夏天是什麼樣子的。

1、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夏日詩句賞析

荷花池

這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詩,詩人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夏日西湖荷花盛開的畫卷。詩人甚是興奮的說道,這風景只有六月的西湖才有啊。詩人明明是送人的,卻一點兒也沒有離別的感傷,而是頗為興奮,也許相聚時刻很開心吧。

2、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首詩的作者也是楊萬里。但此時詩人心裡可就沒有送林子方那麼美了,為什麼?夏天太熱了,並且夜裡與中午一樣熱。熱的詩人睡不著。他只得打開門走了出來,卻見小院內明月高懸。此時竹林深處蟲鳴陣陣,不時有微風吹來,但不管用啊!還是熱。

這詩很有畫面感,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夏天睡院子裡的情景。沒有辦法,那時候也是沒有空調,都是媽媽搖扇子,媽媽自己搖累了,累的睡著了,我也早已經入睡。

3、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這是詩聖杜甫的詩。詩人難得在成都草堂安定下來,一家人也其樂融融。該詩也是杜甫少有的歡樂之作。稱呼妻子為"老妻",呵呵,這麼嚴肅的一個人,在妻子面前也突然溫柔起來,一句"老妻",更抵過萬句"曾經滄海難為水"。

4、觀刈麥(節選)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首詩是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旗手,他的詩一般都是"為事"而作,這首也不例外。詩中看似描寫了豐收的畫面,實際卻寫出了農民的心酸。中唐時期地方割據已經漸漸成了氣候,戰亂從未層平息,詩中多女人和孩子,也大概與這個有關。但詩人自己也是無能為力,除了慚愧之外。

事實上,白大詩人的日子還是相當滋潤的,所謂"今日不能忘",蓋自欺耳!

5、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宋代大詞人的這首詞也是寫豐收,但卻詩意盎然,給人以美的感受。尤其是幾個數字的使用,更是妙手天成,"蛙聲一片","七八個","兩三點",讓美一下子就量化了。稻花香裡說豐年,呵呵,真是景色醉人。

6、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也是出自宋代大詩人楊萬里之手。楊萬里很善於從生活的細微之處著手,捕捉細微的閃光點,描述出別樣的感情。

這首詩就是描繪了一朵"小荷"和一隻"蜻蜓",一個尖尖角,一個立上頭,尤其是"早",最為傳神。這一切都是非常細微的,但卻給出了天然的畫面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7、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這首詩出自宋代詩人。是宋朝初年非常著名的詩人,深受歐陽修等人的崇拜。

的夏意很有情趣。庭院深深,詩人躺在涼蓆上,甚是清涼。院子裡的石榴花都已經開了,隔著窗簾,看的很清楚。這個時候正是中午時分,忽然一聲清脆的流鶯的叫聲傳來,打擾了詩人的清夢。什麼多可以成為一手好詩的素材,古人的雅趣,大概就是這樣的。

8、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這首詞出自宋代大詞人。歐陽修一生算是比較悠閒的了,幾乎沒有受過太多的挫折,所以他的詞也是多以士大夫情趣為主。這首詞也是如此。夏日微雨,雷聲陣陣。歐陽修來到小樓,然後就斜倚欄干,直達啥時候呢?月華生!他應該不是一個人在小樓上,為什麼呢?因為有雙枕!才子怎麼可以少了美人陪伴呢。是不是有一些腐敗的感覺?其實宋朝的知識分子,一般都會有些腐敗的。

9、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這首詩是寫的,應該不是李白的自畫像,詩仙怎麼可以如此不講究呢?儘管天熱也不能隨便就裸體吧。他描寫的應該是古代的隱士,反正山裡也沒有什麼人,既然熱。那就隨性把衣服都脫去,光溜溜的躺再青山密林中,多瀟灑!所謂真名士,就是不在乎世俗。

10、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是我國曆史傑出的女詞人,儘管是一個人弱女子,但是骨子裡也是硬氣的很,這首小詩就是充滿陽剛之氣,威猛的很,相比之下,歐陽修等人的日子是在是太舒坦了。

詩中寫的是項羽。李清照大概是在夏天看書時看到了項羽,然後就寫了這首詩。人傑,鬼雄,都是誇讚。但把思念項羽的根源歸結於"不肯過江東"就有點意思了!是讚美項羽頂天立地,不想苟活人世嗎?還是故意與杜牧和王安石叫板?杜牧說了,項羽應該"包羞忍恥",為什麼呢?因為"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說了,就算項羽肯過江,江東百姓會繼續支持他嗎?"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哎,又是一段歷史公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