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年間“因奸毒殺參軍案”鉤沉

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子範純仁位登宰相之職,曾因反對王安石,一度被貶出京,人稱“布衣宰相”。宋仁宗在位期間,範純仁先後兩次出任河中府(治所位於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知府。在他二次任職河中府知府時,衙門裡的錄事參軍(掌管司法事務的輔助官員)宋儋年,夜晚在家舉行宴會招待賓客後,當夜突然就暴斃而亡了。

範純仁派人弔喪,上門時正好在殮屍,弔喪的人見遺體口鼻都有出血痕跡,回去便詳細告知了範純仁。範純仁聞報覺得宋參軍死得有些蹊蹺,因此介入暗中查證死因,很快有人上報稱,宋參軍的一小妾與知府衙門的小吏私通,不排除他們有毒害宋儋年的動機和作案時間。

北宋仁宗年間“因奸毒殺參軍案”鉤沉

從老家前來治喪的宋儋年的兒子,已將其父的屍體裝殮準備運回,範純仁得知後將宋子攔住,開棺驗屍,發現宋儋年的屍體“九竅流血”(九竅指七孔及尿道、肛門的總稱),眼睛突出,舌頭腐爛,渾身皮膚都已發黑,彷彿是塗了一層黑漆。屍檢結果顯示宋儋年是中毒而死,官府據此審問小吏與宋儋年小妾下毒的情節,小妾交代是把毒藥放在了大塊的甲魚肉裡。

主審官員見凶手已交代實情,覺得案件可以了結,便上報知府,範純仁審閱這段口供時,沉吟道:“可有問清大塊甲魚肉是第幾道菜?這道菜肯定不是最後一道,哪還有中瞭如此厲害之毒後還能堅持到宴會結束的?必有實情尚未坦白(豈有中毒而能終席耶,必非實情)!”他命令重新審訊。

北宋仁宗年間“因奸毒殺參軍案”鉤沉

原來當晚宴會結束、客人們散席離開後,宋儋年當時喝醉了酒,回到內室,小妾在他酒杯中下了毒,勸他再喝一杯就寢。宋儋年喝下立刻毒性發作,死於非命。之前的供詞是有意為翻案埋下的伏筆,因為宋儋年不吃甲魚是客人們都知道的,而且上了甲魚後還有好幾道菜餚,時間過長,這樣就預留不合常理的地方到朝廷複審時,順理成章,提出申訴,以混淆司法部門的視聽,從而達到翻案逃脫死罪的目的(欲為他日翻異逃死之計爾)。

如今看來,這供詞應是熟悉律法的小吏所使的詭計,不過可惜被範純仁識破了。所以說領導就是有水平,專業政務素養如果不高,時間長了,位置不穩,也難以服眾。值得說明的是,此案最早載於《範忠宣公言行錄》裡,後來《宋史﹒範純仁傳》和《折獄龜鑑》也記錄了這件頗有些玩智商的案例。

北宋仁宗年間“因奸毒殺參軍案”鉤沉

《折獄龜鑑》中作者在結尾有按語說道:“凡是善於察審作奸犯科的人,必然善於核實案情,如若不得實情,則人犯事後必然翻案,那壞人就奸計得逞了。推理究查之時,重在案情的疏忽簡略,所以漢代史書稱讚嚴延年善於治獄,其文案規整嚴密,從無翻案之例發生,即便酷吏相較,也不值一提。”

--------------

此案譯自《折獄龜鑑》中【範純仁】一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