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寵妃

尚美人就和其他妃嬪經常在仁宗面前說郭皇后的壞話。一次,正好被郭皇后撞見聽見,怒火中燒的郭皇后顧不得儀態舉止,抬起手來就向尚美人的臉上搧去。尚美人見事不妙,一下子躲到仁宗身後,宋仁宗想上前勸說,郭皇后收不住手,一巴掌掄到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兩道血印子。

無意中惹下大禍的郭皇后一下子慌了,仁宗大怒,氣得轉身離開。宦官閻文應藉機勸仁宗廢掉郭皇后,建議仁宗上朝時將脖子上的傷痕給朝臣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掉郭皇后。仁宗本就對郭氏為後不滿,第二天果然在朝堂上露出脖子上的傷痕讓朝臣觀看,並流露出廢后之意。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宋史》)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寵妃

尚美人就和其他妃嬪經常在仁宗面前說郭皇后的壞話。一次,正好被郭皇后撞見聽見,怒火中燒的郭皇后顧不得儀態舉止,抬起手來就向尚美人的臉上搧去。尚美人見事不妙,一下子躲到仁宗身後,宋仁宗想上前勸說,郭皇后收不住手,一巴掌掄到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兩道血印子。

無意中惹下大禍的郭皇后一下子慌了,仁宗大怒,氣得轉身離開。宦官閻文應藉機勸仁宗廢掉郭皇后,建議仁宗上朝時將脖子上的傷痕給朝臣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掉郭皇后。仁宗本就對郭氏為後不滿,第二天果然在朝堂上露出脖子上的傷痕讓朝臣觀看,並流露出廢后之意。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古代宦官形象

但仁宗素無主斷,既想廢后,又擔心理由牽強,猶豫不決,就問已經官復原職的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因上次罷相之事忌恨皇后,就力勸仁宗廢黜皇后。“上以示呂夷簡,且告之故,夷簡亦以前罷相怨後,乃曰:‘古亦有之。’後遂廢。”(《宋史》)

郭皇后於是被廢,被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遷居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御史范仲淹、段少連等十人集體勸諫仁宗“後無過,不可廢。”都被斥責貶職。

3.仁宗後悔,郭氏氣節,終致悲慘謎案

郭皇后被廢后,仁宗更加沒有顧忌,整天和尚、楊等後宮美人泡在一起,不理政事,終因酒色過度病倒。尚美人等藉機干預朝政,群臣憂心忡忡,一齊上書整頓後宮。仁宗迫於壓力,將尚、楊二妃驅逐出宮,後又立北宋開國功臣曹彬孫女曹氏為皇后,後宮才算穩定下來。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寵妃

尚美人就和其他妃嬪經常在仁宗面前說郭皇后的壞話。一次,正好被郭皇后撞見聽見,怒火中燒的郭皇后顧不得儀態舉止,抬起手來就向尚美人的臉上搧去。尚美人見事不妙,一下子躲到仁宗身後,宋仁宗想上前勸說,郭皇后收不住手,一巴掌掄到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兩道血印子。

無意中惹下大禍的郭皇后一下子慌了,仁宗大怒,氣得轉身離開。宦官閻文應藉機勸仁宗廢掉郭皇后,建議仁宗上朝時將脖子上的傷痕給朝臣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掉郭皇后。仁宗本就對郭氏為後不滿,第二天果然在朝堂上露出脖子上的傷痕讓朝臣觀看,並流露出廢后之意。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古代宦官形象

但仁宗素無主斷,既想廢后,又擔心理由牽強,猶豫不決,就問已經官復原職的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因上次罷相之事忌恨皇后,就力勸仁宗廢黜皇后。“上以示呂夷簡,且告之故,夷簡亦以前罷相怨後,乃曰:‘古亦有之。’後遂廢。”(《宋史》)

郭皇后於是被廢,被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遷居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御史范仲淹、段少連等十人集體勸諫仁宗“後無過,不可廢。”都被斥責貶職。

3.仁宗後悔,郭氏氣節,終致悲慘謎案

郭皇后被廢后,仁宗更加沒有顧忌,整天和尚、楊等後宮美人泡在一起,不理政事,終因酒色過度病倒。尚美人等藉機干預朝政,群臣憂心忡忡,一齊上書整頓後宮。仁宗迫於壓力,將尚、楊二妃驅逐出宮,後又立北宋開國功臣曹彬孫女曹氏為皇后,後宮才算穩定下來。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曹皇后

仁宗雖然迷戀酒色,但性情仁慈,優柔寡斷。後來又開始為廢后一事內疚,思念起郭皇后來,就派人去慰問郭氏,並作唱和詩送給郭氏,表達思念之情。郭氏獨居道觀,孤獨淒涼,看到仁宗不忘前情,也是悲喜交集,就和詩表意,訴說衷腸。

仁宗看到郭氏的和詩後,更加後悔當初廢后,對郭氏的思念日益加深,就密召郭氏回宮。但郭氏不想這麼偷偷摸摸,就提出如果讓她回宮,就要百官見證,光明正大,恢復皇后之位。“ 后帝頗念之,遣使存問,賜以樂府,後和答之,辭甚愴惋。帝嘗密令召入,後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寵妃

尚美人就和其他妃嬪經常在仁宗面前說郭皇后的壞話。一次,正好被郭皇后撞見聽見,怒火中燒的郭皇后顧不得儀態舉止,抬起手來就向尚美人的臉上搧去。尚美人見事不妙,一下子躲到仁宗身後,宋仁宗想上前勸說,郭皇后收不住手,一巴掌掄到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兩道血印子。

無意中惹下大禍的郭皇后一下子慌了,仁宗大怒,氣得轉身離開。宦官閻文應藉機勸仁宗廢掉郭皇后,建議仁宗上朝時將脖子上的傷痕給朝臣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掉郭皇后。仁宗本就對郭氏為後不滿,第二天果然在朝堂上露出脖子上的傷痕讓朝臣觀看,並流露出廢后之意。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古代宦官形象

但仁宗素無主斷,既想廢后,又擔心理由牽強,猶豫不決,就問已經官復原職的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因上次罷相之事忌恨皇后,就力勸仁宗廢黜皇后。“上以示呂夷簡,且告之故,夷簡亦以前罷相怨後,乃曰:‘古亦有之。’後遂廢。”(《宋史》)

郭皇后於是被廢,被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遷居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御史范仲淹、段少連等十人集體勸諫仁宗“後無過,不可廢。”都被斥責貶職。

3.仁宗後悔,郭氏氣節,終致悲慘謎案

郭皇后被廢后,仁宗更加沒有顧忌,整天和尚、楊等後宮美人泡在一起,不理政事,終因酒色過度病倒。尚美人等藉機干預朝政,群臣憂心忡忡,一齊上書整頓後宮。仁宗迫於壓力,將尚、楊二妃驅逐出宮,後又立北宋開國功臣曹彬孫女曹氏為皇后,後宮才算穩定下來。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曹皇后

仁宗雖然迷戀酒色,但性情仁慈,優柔寡斷。後來又開始為廢后一事內疚,思念起郭皇后來,就派人去慰問郭氏,並作唱和詩送給郭氏,表達思念之情。郭氏獨居道觀,孤獨淒涼,看到仁宗不忘前情,也是悲喜交集,就和詩表意,訴說衷腸。

仁宗看到郭氏的和詩後,更加後悔當初廢后,對郭氏的思念日益加深,就密召郭氏回宮。但郭氏不想這麼偷偷摸摸,就提出如果讓她回宮,就要百官見證,光明正大,恢復皇后之位。“ 后帝頗念之,遣使存問,賜以樂府,後和答之,辭甚愴惋。帝嘗密令召入,後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趙禎

而此時仁宗已有正宮皇后曹氏,而且曹氏聰慧賢淑,沒有理由再行廢立之事,因此左右為難,事情就拖了下來。不料,事隔不久,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郭氏因一場小病,突然暴亡事件。“屬小疾,遣文應挾醫診視,數日,乃言後暴薨。”(《宋史》)

郭皇后的人生從一場並不如意的婚姻開始,經歷了從封后、後宮爭寵、因一個耳光被廢,到後來孤寂中看到希望、卻突然因一場小病莫明暴亡,這一切,看似只是皇帝和皇后之間的感情糾葛,但其中無不夾雜著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的權力、陰謀、利益、地位之爭。

郭皇后的悲劇,固然與她的驕縱妒忌性格和不會處事有關,但憑心而論,她並不是一個心狠手辣、貪權干政的女人。她因無意中的一個耳光被讒言廢后,讓我們看到了封建宮廷中的權勢爭鬥和人心險惡。

"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皇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皇后的選立。同樣,廢黜皇后也是國家的大事。雖然封建帝王權力至上,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后,但因為隨意廢立皇后、引發政局動盪的事例並不鮮見。

今天的故事就與廢立皇后有關,雖然此事並沒有對政局產生明顯影響,但通過故事女主角的經歷,能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封建專制統治下,帝王后宮充滿權謀、爭鬥的殘酷現實。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皇后劇照

先把時光穿越回公元1035年北宋仁宗時期。這一年的11月,北宋皇室發生了一件怪事:被宋仁宗親下詔令貶為淨妃的原皇后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幾天後郭氏突然暴亡,年僅23歲。

消息傳出,滿朝皆驚。右正言、直集賢院王堯臣等朝臣上奏仁宗,請求徹查郭氏死因,仁宗卻沒有答覆。後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仁宗將宦官閻文應貶職外任。仁宗還下詔,追復郭氏皇后稱號,以皇后禮儀厚葬郭氏。

郭皇后為什麼突然暴亡?她的暴亡真的與宦官閻文應有關係嗎?史書記載並沒有確切答案,但通過郭皇后的經歷,或許能探尋到其中的蛛絲馬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

1.郭氏封后,仁宗不滿,埋下婚姻悲劇

郭氏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郭崇官至平盧軍節度使,父親郭允恭官至忠武軍節長使兼侍中、崇儀副使。1024年,14歲的宋仁宗趙禎選立皇后,郭氏和一個姓張的美人一同選入宮中。

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立為皇后,但當時仁宗年少,其養母劉娥劉太后臨朝執政,劉太后看中的是出身名門的郭氏,就拒絕了仁宗的要求,強行立郭氏為皇后。仁宗心中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雖然立了郭皇后,卻對其越來越疏遠。“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後既立,而頗見疏。”(《宋史》)

劉太后是仁宗的養母,很有執政能力,從小對仁宗管束嚴格,平時仁宗的後宮,除了郭皇后和張美人,很少能接觸到其他妃嬪,因此越發寵愛自己一直喜歡的張美人。郭皇后當時只有十三歲,年少沒有心機,只知道爭風吃醋,仗著有劉太后撐腰,甚至偷偷監視宋仁宗的行蹤,處處限制仁宗寵幸其他妃嬪宮女。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劉太后

礙於劉太后的壓力,仁宗既不能親政,又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無疑為郭皇后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2.一個耳光,皇后被廢,背後隱現權力之爭

劉太后雖有執政能力,但嗜權如命,直到死前,才於1033年歸政仁宗。 24歲的仁宗開始親政,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親政不久,仁宗就先罷免了劉太后臨朝時寵信的晏殊等重臣,只留下了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此人極富心機,仁宗生母在世時,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其生母李氏去世時,呂夷簡知道仁宗總有一天會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極力勸說劉太后,以皇太后之禮厚葬李氏。後來仁宗得知真相,感念呂夷簡對其生母喪事的進言,清除舊臣時,沒有牽連他。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和郭皇后

一次,仁宗在後宮和郭皇后提起此事,特意說呂夷簡忠誠可靠。郭皇后隨口說:“呂夷簡也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於應對而已。”仁宗其實也對呂夷簡有所瞭解,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也罷了呂夷簡的官。當時宦官閻文應在旁邊,事後就告訴了呂夷簡。呂夷簡從此就恨透了郭皇后。

沒有了劉太后的阻礙,仁宗沉溺於酒色之氣,又寵上了後宮的尚美人和楊美人,有時連朝政都不管不顧。郭皇后以前仗著劉太后撐腰,驕橫妒忌慣了,再加上她本就不受仁宗寵愛,現在看到仁宗又寵上別的女人,自然更加不平。而尚美人、楊美人仗著仁宗寵愛,也是目中無人,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寵妃

尚美人就和其他妃嬪經常在仁宗面前說郭皇后的壞話。一次,正好被郭皇后撞見聽見,怒火中燒的郭皇后顧不得儀態舉止,抬起手來就向尚美人的臉上搧去。尚美人見事不妙,一下子躲到仁宗身後,宋仁宗想上前勸說,郭皇后收不住手,一巴掌掄到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兩道血印子。

無意中惹下大禍的郭皇后一下子慌了,仁宗大怒,氣得轉身離開。宦官閻文應藉機勸仁宗廢掉郭皇后,建議仁宗上朝時將脖子上的傷痕給朝臣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掉郭皇后。仁宗本就對郭氏為後不滿,第二天果然在朝堂上露出脖子上的傷痕讓朝臣觀看,並流露出廢后之意。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入內都知閻文應因與上謀廢后,且勸帝以爪痕示執政。”(《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古代宦官形象

但仁宗素無主斷,既想廢后,又擔心理由牽強,猶豫不決,就問已經官復原職的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因上次罷相之事忌恨皇后,就力勸仁宗廢黜皇后。“上以示呂夷簡,且告之故,夷簡亦以前罷相怨後,乃曰:‘古亦有之。’後遂廢。”(《宋史》)

郭皇后於是被廢,被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遷居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御史范仲淹、段少連等十人集體勸諫仁宗“後無過,不可廢。”都被斥責貶職。

3.仁宗後悔,郭氏氣節,終致悲慘謎案

郭皇后被廢后,仁宗更加沒有顧忌,整天和尚、楊等後宮美人泡在一起,不理政事,終因酒色過度病倒。尚美人等藉機干預朝政,群臣憂心忡忡,一齊上書整頓後宮。仁宗迫於壓力,將尚、楊二妃驅逐出宮,後又立北宋開國功臣曹彬孫女曹氏為皇后,後宮才算穩定下來。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曹皇后

仁宗雖然迷戀酒色,但性情仁慈,優柔寡斷。後來又開始為廢后一事內疚,思念起郭皇后來,就派人去慰問郭氏,並作唱和詩送給郭氏,表達思念之情。郭氏獨居道觀,孤獨淒涼,看到仁宗不忘前情,也是悲喜交集,就和詩表意,訴說衷腸。

仁宗看到郭氏的和詩後,更加後悔當初廢后,對郭氏的思念日益加深,就密召郭氏回宮。但郭氏不想這麼偷偷摸摸,就提出如果讓她回宮,就要百官見證,光明正大,恢復皇后之位。“ 后帝頗念之,遣使存問,賜以樂府,後和答之,辭甚愴惋。帝嘗密令召入,後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宋仁宗趙禎

而此時仁宗已有正宮皇后曹氏,而且曹氏聰慧賢淑,沒有理由再行廢立之事,因此左右為難,事情就拖了下來。不料,事隔不久,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郭氏因一場小病,突然暴亡事件。“屬小疾,遣文應挾醫診視,數日,乃言後暴薨。”(《宋史》)

郭皇后的人生從一場並不如意的婚姻開始,經歷了從封后、後宮爭寵、因一個耳光被廢,到後來孤寂中看到希望、卻突然因一場小病莫明暴亡,這一切,看似只是皇帝和皇后之間的感情糾葛,但其中無不夾雜著封建社會皇室宮廷中的權力、陰謀、利益、地位之爭。

郭皇后的悲劇,固然與她的驕縱妒忌性格和不會處事有關,但憑心而論,她並不是一個心狠手辣、貪權干政的女人。她因無意中的一個耳光被讒言廢后,讓我們看到了封建宮廷中的權勢爭鬥和人心險惡。

北宋仁宗皇后被廢身亡,是因為一個耳光,還是另有隱情?

郭皇后出身大家閨秀

她的死因並無確切說法,史料中記載,懷疑是宦官閻文應在藥中下毒,但也僅是懷疑而已。“中外疑閻文應進毒,而不得其實。”(《宋史》)從事情經過看,閻文應和郭氏並無明顯矛盾,沒有必要致其於死地。最大的可能是,閻文應的背後還有另一隻手——宰相呂夷簡。

史書記載,呂夷簡和閻文應交好,“夷簡素與文應相結,使為中詗。”(《宋史》)——中詗,意思是“從中偵察”,幫助呂夷簡打探宮中消息。當初郭皇后得罪呂夷簡的一句無心之言,就是閻文應告的密,郭皇后也由此得罪了呂夷簡,所以仁宗廢后猶豫不決時,呂夷簡極力促成。

等到仁宗想接回郭皇后,最擔心受到報復牽連的當屬呂夷簡。後來郭皇后患小疾,帶太醫就診的又是閻文應,所以郭後暴亡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這都是猜測。

(參考史料:《宋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