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文|《那些年》小小那

突如其來的退位

作為南宋的第一代領導人,宋高宗趙構的退位,來得有些突然。

那是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趙構自抗金前線返回臨安沒多久,便透露出了要退位的意思。當時有大臣提出反對,認為突然退位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畢竟宋徽宗倉皇禪位的悲劇還在那兒擺著呢。但趙構沒有理會。這年五月二十八日,他立趙昚(shèn)為皇太子。六月十日,他下詔宣佈退位,次日,趙昚登基,即為宋孝宗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宋孝宗

為什麼趙構突然要禪位呢?按他自己的說法,“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閒退,此事斷自朕心,非由臣下開陳,卿等當悉力以輔嗣君。”歸納一下,大概兩層意思:一是年紀大了,體弱多病,也該退位了;二是當皇帝太操心,他想過過清閒日子了。

可是,這兩個理由,似乎都不太成立——

在兩宋皇帝之中,趙構是最長壽的,活了八十一歲。退位之時,他才五十六歲,身體也不像有什麼大毛病。淳熙二年(1175),宋孝宗曾與大臣們聊起太上皇趙構的退休生活,他說:“前日詣德壽宮,太上飲酒樂甚。太上年近七十,而步履仗食如壯年時。每侍太上行苑囿間,登降皆不假扶掖。”你瞧,七十歲還如此矯健。

而且,退休後的趙構,並沒有真的追求清閒,反倒是特別愛管“閒事”。他曾經要求孝宗把一名因貪汙而免職的知州官復原職,孝宗沒照做,趙構大怒,在家宴上對他一頓痛批。第二天,孝宗告訴宰相說:“昨日太上盛怒,朕幾無地縫可入,縱大逆謀反,也要放他。”後來孝宗與金的議和詔書中也承認,“朕以太上聖意,不敢重違”

可見,趙構既沒有身體大礙,又不捨得真正放權,那麼他禪位的動機究竟為何呢?

難以承受的皇位之重

在趙構決定退位的前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金朝皇帝完顏亮單方面撕毀合約發兵攻打南宋。

此事給宋高宗趙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為了這次和議,趙構付出了巨大代價——他在宋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並按照金人的要求,自廢武功,處置了當時最優秀的一批抗金名將,包括誅殺岳飛,屏退韓世忠、劉錡等人,此後又專寵秦檜,在群情激憤下,縱容秦檜篡改歷史,胡作非為……結果現在,和議失敗了,趙構的心情必然相當複雜。

金人入侵之前,完顏亮曾派使節到南宋,通知欽宗已死的消息,並當著南宋群臣的面大罵宋高宗無德無能。沒想到,宋高宗當場情緒崩潰,丟下眾人“號慟”而走。當大臣們找到他時,發現他正躲在屏風後面涕泗橫流。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後來金兵南下,戰局稍有不利,趙構就想跑路。他曾下御批說,“如更一日虜騎未退,且令放散百官。”不過這個御批馬上被宰相燒了。宋高宗又把愛將楊存中召來,跟他商量“散百官,航海避敵”,畢竟海上逃亡他是有經驗的,不過這次逃跑計劃,在大臣們的阻止下,最終沒有實施。

好在後來金軍內部發生兵變,完顏亮被殺,金朝短時間內對宋廷不再構成威脅,趙構也就不必急著跑路了。但是,經過這麼一出,趙構面對皇位的為難情緒又進一步加深了。接下來該怎麼處理這爛攤子?金兵再打過來怎麼辦?……思前想後,他決定禪位。

在禪位儀式上,趙構說了一句話——“朕在位久,失德甚多”。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場面話,但不管有沒有誠意,此時的他,已經難以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翻盤了。

宋孝宗即位後,立刻展開抗金活動,併為岳飛平反冤案,而一向強勢干政的太上皇趙構並未阻止。又或許,這也是他的本意?

異乎尋常的政權交接

趙構盛年禪位,還有一個因素不得不提——這次政權交接,其實異乎尋常。因為趙昚的身份很獨特。

前面我們講過,趙構唯一的兒子因受到驚嚇而早夭。在後來的逃亡歲月中,趙構本人也因受到驚嚇而喪失生育能力。所以最終被選定為皇位繼承人的,是趙構的養子——趙昚。

趙昚乃宋太祖趙匡胤之後裔,六歲時被趙構收養,此後一直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眾所周知,大宋江山是由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但從“燭影斧聲”後,政權便落到了宋太宗趙光義及其後代的手中,包括趙構本人也是太宗一系的。按照血緣親疏,趙構應將皇位傳給太宗的其他裔孫。然而,趙構經過反覆比較和考量,最終選擇了趙眘。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宋太祖

趙構選擇傳位趙眘,除了認可和賞識之外,後世認為可能還有一些難以啟齒的原因——“靖康之難”中,除宋高宗僥倖漏網外,徽、欽二帝的近支宗室悉數被金人擄掠,終生未能歸國。但事實上,早在紹興十三年(1143),金人就“有歸欽宗及諸王、后妃意”,但趙構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始終沒有做出迴應,也就不了了之。這一自私之舉,無疑傷害了宋太宗其他裔孫的感情,所以趙構從心底裡是害怕太宗後裔得勢的。於是,傳位於根基薄弱的趙眘,也算是趙構的自保之策了。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改弦更張,捨近求遠的行為,必然招致各種非議和阻撓。在這種情況下,趙構也只有盛年禪位,然後以太上皇的身份鎮壓幕後,才有可能確保政權交接的穩定。

由此可見,宋高宗趙構的禪位,其實飽含各種難言之隱——既有為私利,也有為大局。儘管後世對趙構的品行才幹等頗多非議,但如果退回到紹興三十二年這個時間節點,趙構的選擇,未必是個壞的選擇。

“創一代”們如何退場?

其實無論是皇權交接,還是企業傳承,對於“創一代”來說,何時退位,如何退位,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家族企業圈中,流傳著一套“4567傳承方針”,即40歲想、50歲動、60歲撤、70歲退。

但在具體操作時,還是因人而異。

宋高宗退位之謎:活到80多歲,為何盛年讓位給養子?

經歷坎坷的大午集團創始人孫大午在總結自己的傳承經驗時表示:“合適的退位時機,取決於第一代創制人的心智成熟度。一個成功的領導人或者成功的一代創始人,應該是很早就退位。”但他也強調,讓創一代早退位,並不是讓他們早退休。退位以後,還要看著新人犯錯、成長,注重對制度、人的觀察和培養。

作為成功“交棒”的企業家代表——方太集團創始人茅理翔的做法是“帶三年、幫三年、看三年”,他用了九年時間讓兒子茅忠群實現完美接棒。談到“創一代”的退休方式,茅理翔認為,“垂簾聽政”是傳承的大忌。交權就要徹底交出去,要允許孩子犯錯。而退休放權後,創一代閒不住了,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可以再次創業。

“創一代”們從白手起家、披荊斬棘,到闖出一片天下,每個人都堪稱一部傳奇。但是傳奇如何續寫,天下如何傳承,對於“創一代”而言,必將是一項更艱鉅的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