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前後歷經296年(含國號為後金的20年)。若以清軍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計算,則為268年,是中國皇權集中的巔峰時代。

自鴉片戰爭後,清朝多次遭受列強入侵,領土和主權受到嚴重腐蝕,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因此開始了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先後展開並深入影響和塑造中國近代社會的。在經歷了一系列探索嘗試均遭失敗之後,1912年2月12日,清帝頒佈退位詔書,宣告了中華法統正是從大清帝國移交到中華民國的手中。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辛亥革命

然而,在隆裕太后和清帝頒佈《清帝退位詔書》之前,武昌起義之後的中國南方已經有十幾個省份宣告獨立,脫離了清王朝的管轄。這些省份主要圍繞在武昌起義之後,革命派在南京組建的臨時參議院麾下,以五族共和為旗幟,代表人民頒佈《臨時約法》,確立了共和的新法統。那麼《清帝退位詔書》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誰才是民國法統來源呢?

一切從洋務運動說起

鴉片戰爭之後,清廷上下開始了“睜眼看世界”的探索之路,並拉開了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序幕。在這場自強運動中,憑藉中央奕訢、地方上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大力推進,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對中國近代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清朝制度的種種弊端,洋務派官員存在識見不足、中飽私囊等諸多問題,再加之守舊派的橫加阻撓,使得洋務運動的成效地下,並未形成國家規模的體系化建設。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標誌著這場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宣告失敗了。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北洋艦隊

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這場30年改革卻為晚晴留下了大量新式軍隊。只是在北方的清朝新軍大多為北洋常備軍,由袁世凱經營掌管。後來憑藉徐世昌出任東三省總督之機,北洋軍的勢力更是擴展到東北一帶。北洋六鎮的新軍,強大卻被袁世凱一人把持,遭到清廷忌憚。因此朝廷下詔,要求各地效仿北洋新軍,軍餉自行籌措。一時間,南方各省份開始“自籌經費”的組建新軍,而與北洋新軍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南方新軍並未受到北洋軍那樣嚴密的思想控制,革命思想異常活躍,且南方新軍的知識分子比例很高。這就造成從一開始南方新軍的救亡自強思潮就極強。最終當革命派人士從國外歸來之後,與這些南方新軍合流,逐步滲透到清朝南部各個省份的軍隊中,最終引爆武昌起義。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武昌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武昌起義前後,革命黨的口號變化

辛亥革命爆發之前,革命派人士的口號主要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是清末民初大學者章太炎所鼓吹的思想,意指滿清非中華,中國需以接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人為準繩。按照章太炎的說法,中原漢地、朝鮮、越南和緬甸北部都應該歸屬民國,但西域、雪域和漠北草原則隨意。此種說辭被另一派學者楊度極力反對,在楊度看來清朝統治之下的所有人均屬於中國人民,並由此延伸出來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概念。甚至按照楊度本人的想法,是準備通過虛君權,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的。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五族共和旗幟

在革命啟動之時,章太炎所主張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渲染力度和動員效果極佳,成功挑起來南方諸省份發動起來。不過等到革命成果日益豐碩之後,革命派主要領導人們很快就意識到楊度的說法更有道理。保持清朝的領土完整,是確保革命成功的條件之一。正因如此,武昌起義之後革命派在南京建立的臨時參議院頒佈的《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五族共和。

武昌起義前後,北洋系的境遇變化

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由於清廷絕大多數財政都用來滋補北洋六鎮新軍了,因此清末的朝廷禁軍職能,實質上已經從落後的舊制八旗軍手中轉移到了北洋六鎮軍手中。然而禁軍的權力並不被滿清皇室掌握,全然被袁世凱一人把持。五代時期,歷屆禁軍頭目皆可篡權稱帝,趙匡胤更憑禁軍在趙普的策劃下陳橋兵變,滿清皇室對袁世凱的忌憚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慈禧駕崩時,袁世凱被載灃趕走了。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清末新軍

不過隨著南方局勢驟變,清廷旋即重新啟用了袁世凱,意圖用他的北洋軍去對付南方的革命派新軍起義。可笑的是這些南方新軍,原本正是清廷處於牽制北洋系的目的而下詔推行的。袁世凱在皇族組建內閣時期,險些喪命,自然不會忠心於清廷,反而憑藉手中重兵和清朝皇室、南方革命派兩面周旋,並建議清廷與革命派談判,史稱“南北議和”。

革命黨的窘境和法統缺失

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孫中山等革命領導人本來是雄心壯志,意圖一舉北伐,直抵北京,消滅清王朝。奈何卻出現了清廷後期相似的問題,沒錢。在南京的國民臨時政府的國庫裡,最為困難的時候只有十塊大洋。財政危機導致軍餉難以準時發放,自然也就無法有效組織軍隊北伐了。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臨時參議院舊址

沒有充足的武力作為保證,就只能依託法統的正當性號令全國。但《臨時約法》存在一個嚴重的缺陷,不足以令天下信服。由於臨時參議院的議員是作為各省民意代表參加會議並出臺約法的,但參議院本身並未召集到來自全國的代表。在一些邊遠地區,許多人只認清朝皇帝,並未派遣議員前往南京參加會議。如此,臨時參議院的權威就難以保證,《臨時約法》的效力也就出現了地域侷限。

南北議和之後,民國法統性補全

雖然許多地方並不認可南京的臨時參議院,但卻依舊認同清廷。這就使得北方袁世凱手中的《清帝退位詔書》影響極大。為了保證各國在華利益,列強們紛紛施壓,希望清廷與革命派和談,避免戰爭。另外他們大多支持袁世凱促使清帝退位,接受南方的條件實行共和制。當時清朝國庫還有98萬多兩白銀,但袁世凱忽悠隆裕太后說國庫空虛,只有20多萬兩白銀,不足以應付作戰需要,且列強拒絕借款,因此唯有議和一途。迫於無奈,隆裕太后決定退位,代替溥儀發佈退位詔書。退位之後的清朝皇室接受了優越的待遇,因此清帝退位也被部分學界人士稱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清帝退位

《清帝退位詔書》明確指出天下民心向往共和,同意由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同時明確記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一句話奠定了中華民國延續清朝法統的基石。也就是說,在一些邊遠地區,並未認可南京臨時參議院的省份中,如果堅持效忠清朝皇帝的話,就勢必要服從皇帝詔命,聽命於中華民國政府。如此,《清帝退位詔書》的天命所歸,加上《臨時約法》的民心所向,共同成為民國法統的來源。

袁世凱擔任大總統

當中華民國的正統性得以完美解決之後,由誰來出任首任民國大總統成為革命的首要問題。而這個人在當時的時局背景之下,只能是袁世凱。在清廷這一方面,自身無力鎮壓南方革命,只能依靠袁世凱訓練出來的軍隊,軍權在手如同君權在手。所以在《清帝退位詔書》中有一句明確表述,委託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

清帝退位後,為何是袁世凱主持中華民國政府事務?南北議和結果!

孫中山代表南方革命派共和勢力

而在革命黨這一邊,之所以需要與北方議和,正是因為財政嚴重匱乏。這造成南方的官僚體制處於動盪不安的形勢之下,沒辦法迅速恢復秩序。沒錢就只能徵稅或者貸款,但因為官僚體制沒錢維繫,難以徵稅,所以只能向洋人借貸。可是在當時,英國為首的列強做了一個風險評估,認定南方風雨飄搖的臨時政府和北方行將就木清廷都不靠譜,反而認定成為雙方紐帶的袁世凱最為靠譜,因此最終砸錢給了袁世凱。就這樣,袁世凱憑藉全國一半的軍權、一半的法統和近乎全部的財政收入,成為了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

綜上所述,中華民國從清朝手中接替了全國的政權法統,是通過臨時參議院的《臨時約法》和清廷退位詔書兩個方向獲得的。然而“天命所歸”和“民心所向”之間,存在君權神授和人民共和之間的潛在矛盾,成為民國初年北洋系和革命派之間反覆拉鋸動盪的根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