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司馬光像

司馬光從小就可謂是“神童”。據《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接下來的一段話,更使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個故事在北宋當時的京城(今開封)、洛陽一帶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就有人把這件事畫成了《小兒擊甕圖》,使司馬光名傳天下,這個故事也流傳千古。

這就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為什麼說它是故事的“原型“呢?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都有人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故事的疑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缸是人們常見之物,缸的胎體較厚,而且較高,不僅七歲左右的孩子難以爬進去,而且單憑一個七歲孩子的力氣,很難將缸擊碎;

第二,根據考古研究,宋朝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燒製出如今這樣高大的可以淹死人的大缸。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司馬光像

司馬光從小就可謂是“神童”。據《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接下來的一段話,更使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個故事在北宋當時的京城(今開封)、洛陽一帶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就有人把這件事畫成了《小兒擊甕圖》,使司馬光名傳天下,這個故事也流傳千古。

這就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為什麼說它是故事的“原型“呢?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都有人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故事的疑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缸是人們常見之物,缸的胎體較厚,而且較高,不僅七歲左右的孩子難以爬進去,而且單憑一個七歲孩子的力氣,很難將缸擊碎;

第二,根據考古研究,宋朝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燒製出如今這樣高大的可以淹死人的大缸。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宋代單彩綠釉蓋缸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光砸缸,究竟是不是事實呢?

故事的出處,源自《宋史》,而《宋史》又是《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古人修史是非常嚴謹的,不僅人物事蹟、歷史線索經多方考證,而且遣詞造句等細節的把控也十分講究,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麼問題究竟在何處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宋史·司馬光傳》中並無一“缸”字而是“一兒登甕”,“光持石擊甕坡之”。

經過查證,我們發現,在清代以前所流傳的故事版本一直是“小兒擊甕”,直至清末《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第二冊,才改為“司馬光砸缸”。一字之易,竟差之千里!

甕與缸,到底有什麼區別?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司馬光像

司馬光從小就可謂是“神童”。據《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接下來的一段話,更使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個故事在北宋當時的京城(今開封)、洛陽一帶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就有人把這件事畫成了《小兒擊甕圖》,使司馬光名傳天下,這個故事也流傳千古。

這就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為什麼說它是故事的“原型“呢?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都有人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故事的疑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缸是人們常見之物,缸的胎體較厚,而且較高,不僅七歲左右的孩子難以爬進去,而且單憑一個七歲孩子的力氣,很難將缸擊碎;

第二,根據考古研究,宋朝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燒製出如今這樣高大的可以淹死人的大缸。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宋代單彩綠釉蓋缸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光砸缸,究竟是不是事實呢?

故事的出處,源自《宋史》,而《宋史》又是《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古人修史是非常嚴謹的,不僅人物事蹟、歷史線索經多方考證,而且遣詞造句等細節的把控也十分講究,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麼問題究竟在何處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宋史·司馬光傳》中並無一“缸”字而是“一兒登甕”,“光持石擊甕坡之”。

經過查證,我們發現,在清代以前所流傳的故事版本一直是“小兒擊甕”,直至清末《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第二冊,才改為“司馬光砸缸”。一字之易,竟差之千里!

甕與缸,到底有什麼區別?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故宮內的“太平缸”

△ 缸的器型較大,胎體較厚,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漸張開;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司馬光像

司馬光從小就可謂是“神童”。據《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接下來的一段話,更使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個故事在北宋當時的京城(今開封)、洛陽一帶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就有人把這件事畫成了《小兒擊甕圖》,使司馬光名傳天下,這個故事也流傳千古。

這就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為什麼說它是故事的“原型“呢?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都有人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故事的疑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缸是人們常見之物,缸的胎體較厚,而且較高,不僅七歲左右的孩子難以爬進去,而且單憑一個七歲孩子的力氣,很難將缸擊碎;

第二,根據考古研究,宋朝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燒製出如今這樣高大的可以淹死人的大缸。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宋代單彩綠釉蓋缸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光砸缸,究竟是不是事實呢?

故事的出處,源自《宋史》,而《宋史》又是《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古人修史是非常嚴謹的,不僅人物事蹟、歷史線索經多方考證,而且遣詞造句等細節的把控也十分講究,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麼問題究竟在何處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宋史·司馬光傳》中並無一“缸”字而是“一兒登甕”,“光持石擊甕坡之”。

經過查證,我們發現,在清代以前所流傳的故事版本一直是“小兒擊甕”,直至清末《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第二冊,才改為“司馬光砸缸”。一字之易,竟差之千里!

甕與缸,到底有什麼區別?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故宮內的“太平缸”

△ 缸的器型較大,胎體較厚,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漸張開;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 甕的器型則有大有小,胎體較薄,口小底深肚大,甕壁呈一定弧度。

至於宋代能不能燒製出足夠大的“甕”,那就更無需質疑了,早在唐代就有“請君入甕”的成語!

跌入收口的甕內,確實比跌入敞口的缸內更危險。倘若是缸,司馬光只要踩在石頭或者板凳上,即可將手伸進缸內救小夥伴;但大肚的“甕”卻全然不同:即使腳踩石頭、板凳等輔助物,有“大肚”的阻礙,七歲的孩子也難以將手伸進甕窄口內救人。所以,砸甕救人,的確是最正確、最迅速的做法!由此可見司馬光機智過人。

其實我們從課本中的插圖,也可看出貓膩:插圖中的“缸”,並非敞口,而有一定的收口效果(但是口依然稍大一些),較為接近於史實中的甕。

"

寫在前面:

中國古代文學成果燦爛,於是我有了創建文化小欄目“越讀古文”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中國古典詩文的精髓,以及歷史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的不同見解。希望給大家以新的啟示。


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司馬光可謂是家喻戶曉。

說起司馬光,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追溯記憶深處,也許還有人記得他主持編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至於司馬光的其他生平細節,或許就需要查閱史料了。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司馬光像

司馬光從小就可謂是“神童”。據《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接下來的一段話,更使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個故事在北宋當時的京城(今開封)、洛陽一帶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就有人把這件事畫成了《小兒擊甕圖》,使司馬光名傳天下,這個故事也流傳千古。

這就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為什麼說它是故事的“原型“呢?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都有人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故事的疑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缸是人們常見之物,缸的胎體較厚,而且較高,不僅七歲左右的孩子難以爬進去,而且單憑一個七歲孩子的力氣,很難將缸擊碎;

第二,根據考古研究,宋朝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燒製出如今這樣高大的可以淹死人的大缸。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宋代單彩綠釉蓋缸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光砸缸,究竟是不是事實呢?

故事的出處,源自《宋史》,而《宋史》又是《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古人修史是非常嚴謹的,不僅人物事蹟、歷史線索經多方考證,而且遣詞造句等細節的把控也十分講究,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麼問題究竟在何處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宋史·司馬光傳》中並無一“缸”字而是“一兒登甕”,“光持石擊甕坡之”。

經過查證,我們發現,在清代以前所流傳的故事版本一直是“小兒擊甕”,直至清末《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第二冊,才改為“司馬光砸缸”。一字之易,竟差之千里!

甕與缸,到底有什麼區別?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故宮內的“太平缸”

△ 缸的器型較大,胎體較厚,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漸張開;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 甕的器型則有大有小,胎體較薄,口小底深肚大,甕壁呈一定弧度。

至於宋代能不能燒製出足夠大的“甕”,那就更無需質疑了,早在唐代就有“請君入甕”的成語!

跌入收口的甕內,確實比跌入敞口的缸內更危險。倘若是缸,司馬光只要踩在石頭或者板凳上,即可將手伸進缸內救小夥伴;但大肚的“甕”卻全然不同:即使腳踩石頭、板凳等輔助物,有“大肚”的阻礙,七歲的孩子也難以將手伸進甕窄口內救人。所以,砸甕救人,的確是最正確、最迅速的做法!由此可見司馬光機智過人。

其實我們從課本中的插圖,也可看出貓膩:插圖中的“缸”,並非敞口,而有一定的收口效果(但是口依然稍大一些),較為接近於史實中的甕。

《宋史》大揭祕:歷史上真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那麼,課文為何將“甕”改為“缸”呢?

或許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缸”(在作用上)取而代之。時代在演進,歷史在退卻。但我們不能因時代的更迭,而丟失了歷史,更不能讓歷史去附和時代。

“司馬光砸缸”是否應改為“司馬光擊甕”?這是我們的期待。


越讀時間: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