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皓:熱炒區塊鏈的這麼多,為何真實落地的項目就這幾個?

這幾年,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受到廣泛關注,作為數字貨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也成為金融領域的熱門話題。各國科技公司、銀行、金融交易所等機構紛紛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探索並實驗自身的區塊鏈技術,其中互聯網巨頭們更是競相發力,力圖搶佔技術高地。

錢皓:熱炒區塊鏈的這麼多,為何真實落地的項目就這幾個?

行業巨頭爭相搶佔區塊鏈技術高地

儘管當前區塊鏈已成為全球科技行業炙手可熱的概念技術之一,然而多數項目還停留在探索階段,實際落地案例尚屬寥寥。

作為科技領域巨頭的IBM較早開始對區塊鏈進行探索,2015年開始籌備的Open Blockchain項目於2016年完成整體框架,隨後IBM將所有源代碼提供給了Hyperladger項目,也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超級賬本。

之後,IBM對區塊鏈技術不斷投入研發,不斷實現技術迭代,於今年7月成功競標DTC(七大歐洲銀行核減的區塊鏈貿易融資系統)系統,是區塊鏈技術首次在銀行系統中投入大規模實用的經典案例。

錢皓:熱炒區塊鏈的這麼多,為何真實落地的項目就這幾個?

老牌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去年開始試運行自身的區塊鏈項目,嘗試將區塊鏈與實際業務相結合,以提升跨境轉賬效率。摩根大通企業和投資銀行部亞太區銀行科技主管Abhijit Gupta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摩根目前關注的是改進技術的性能,尤其是速度方面。 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裡,我們系統的處理時間提高了10倍,但事實上我們需要達到的是1000倍。”

國內方面,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於2016年9月投入了一套實驗性的區塊鏈應用系統,用於與華瑞銀行聯合貸款的結算、清算業務。通過區塊鏈技術,兩家銀行可以進行數據交換驗證,完成實時清算,大幅提高放貸效率。截止目前,上海華瑞銀行、洛陽銀行、長沙銀行3家銀行機構接入了騰訊的區塊鏈技術。

作為科技新銳的京東金融,則於不久前與建元資本宣佈合作發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汽車融資租賃ABS項目,項目規模為4億元。作為國內首單能夠實現放、還款現金流實時登記於區塊鏈的ABS項目,其在後續資產風險甄別、資產存續期監督管理等環節的有據可依,同時印證了資產真實性,提高了投資機構對資產的把控能力。

同時,京東金融還與銀聯合作打通底層區塊鏈技術,構建聯盟鏈,基於這一成果,京東金融將與銀聯一同挖掘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保理、電子票據等領域的應用,為破解行業互信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錢皓:熱炒區塊鏈的這麼多,為何真實落地的項目就這幾個?

IBM作為專注於提供企業級服務的科技公司,其業務模式決定了IBM將更加重視研發低門檻、可快速部署、穩定的企業級區塊鏈產品。作為投資銀行的摩根大通,則更傾向於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京東金融作為一家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科技公司,能在近年發力成為科技新銳,基於區塊鏈這一前沿技術,成功發行4億元規模的ABS項目並與銀聯達成合作,正是其堅持“重視技術“與”“賦能行業”理念的回報。

區塊鏈助力金融監管

從巨頭們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難發現,目前除京東金融將區塊鏈技術落地至核心業務,以區塊鏈優勢服務中小企業,以保障風控和提升信任為目的加速資金流通,盤活行業經濟,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難問題,也間接帶動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從整個行業的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技術更多的還處於研究實驗階段,尚不成熟。外加比特幣的熱炒,一些企業也可能趁機盲目發展區塊鏈或借概念熱炒,這種情況下,監管機構對區塊鏈也越發關注。

近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正式發佈《合規區塊鏈指引》指出,在技術上,區塊鏈存在基礎架構、可擴展性和性能瓶頸還有待突破,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及安全防護考慮不足,可推廣的應用難落地,偽區塊鏈應用廣泛存在等問題。

在業務方面,目前行業缺乏自律,違規操作多,業務不公開不透明情況廣泛存在,為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區塊鏈技術將或將在監管下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反過來,區塊鏈技術也可運用到金融監管,促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以京東金融的汽車融資租賃ABS項目為例,該項目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真實的資產交易場景,實現了前沿科技服務於實體經濟。

藉助於區塊鏈技術,從原始權益人、中介機構、資產服務機構到投資者各參與方;從底層資產形成、交易、存續期管理、現金流歸集等全流程環節均實現了資產真實、信息實時、各方同時的監督效果,且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監管層的穿透式審查,防範各級金融風險。

由此可見,監管與區塊鏈技術是互相補足,一方面區塊鏈本身需要監管,另一方面監管也可運用區塊鏈有效監控。相信隨著監管完善、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會加入到區塊鏈技術的“角鬥”中,區塊鏈也將迎來穩定發展階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