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考試少出錯的小技巧,期中用得上

數學 教育 北京中高考 北京中高考 2017-11-04

讓孩子考試少出錯的小技巧,期中用得上

最近,有媽媽留言,孩子平時數學作業做得正確率很高,可一到考試,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試,平時根本不會錯的題,卻得不到分,錯得很莫名其妙,這樣要比難題不會做更加讓人惋惜。

如果想少產生一點這樣的遺憾,就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檢查一份試卷。其實,掌握檢查的方法很重要。

下面,小欣老師從四個方面給孩子們說說,考試檢查試卷的小技巧,減少以後不必要的失分。

1.概念題檢查要點

概念題分填空、選擇、判斷三種題型。對於概念要知道、理解、應用。

在平時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記住是什麼,並應用這些概念去填空、選擇、判斷。填空、選擇時最好在草稿紙上寫出思考的過程,需要計算的地方要反覆計算。

判斷題你認為是對的要寫出理論的根據是什麼,如果你認為它是錯的舉上一個反例來說明它錯就可以了。

如下面的兩道判斷題:

⑴小數都比0大,比1小( ).

⑵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

可寫分析如下:

⑴是錯的,舉一個反例來說明它錯。1.1是小數,它比1大.

⑵題是對的,要說出理論的根據.自然數中除了能被2整除的數,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數。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所以,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選擇題可以用排除法、代入計算法,選擇時要把所有選項看完後,再做下一題,注意多選的情況,檢查時要把所選的答案可以代入題中計算或者判斷是否正確。

2.計算題的答題檢查技巧

計算題,分直接寫得數,簡算,脫式計算和列式計算四種題型。總體來說計算題要做到四認真,即:認真抄題、認真做題、認真列豎式、認真檢驗。簡算題的基礎是運算定律和性質。

如:計算2.6×37+63×2.6時,

可考慮如下:

這個題是兩邊乘中間加,並且有相同的數字2.6,所以可以採用乘法的分配律,兩邊乘中間加,相同的數字往外拉,使計算簡便.

即:2.6×37+63×2.6= 2.6×(37+63)= 2.6×100 =2.6。

檢查時要重新反覆計算3到5遍,先查數字和符號是否抄對了沒有,再查運算順序、最後查計算是否正確。

3.解決問題的答題檢查技巧

做題可以採用分析法分析,用綜合法列式解答。考試做題時要採取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做自己比較熟悉有把握的題目,再做中等難度的題目,在遇到題目難度較大的題目時,如長時間思考不出,可以轉換別的方法去進行思考,實在想不出來可以先放一放,也許在你思考別的題目的時候產生靈感。

檢查時要學會將所求問題當成已知條件,通過計算看是否能推算出題中的一個條件。

解答和檢查圖形題時要特別注意單位名稱是否統一,是否需要換算。同樣應用題檢查也要反覆多檢查題中數字是否抄寫正確?計算是否正確?

4.操作題的答題檢查技巧

操作題可能是讓你畫一個圖形,或者量出圖形的部分長度,做一些求面積或周長的計算,也可能讓你做一個設計等,這些題目一般都是對我們的教材的原型作一些整合,不會太難,所以對這類題目一定要在認真分析,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再下手去做。

注意畫圖先用鉛筆,確定沒有問題後再用中性筆描畫。(帶齊畫圖工具:圓規、直尺、三角板)

5.考前準備充分是基礎

√、考前要回歸課本

考前要回歸課本,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試的根本。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考查的內容分類整理,理清脈絡,使考查的知識在心中形成網絡系統,並在此基礎上明確每一個考點的內涵與外延。在建立知識系統的同時,同學們還要根據考綱要求,掌握試卷結構,明確考查內容、考查的重難點及題型特點、分值分配,使知識結構與試卷結構組合成一個結構體系,並據此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複習結構,使複習效果事半功倍。

√、查漏補缺是重點

數學的學習一定要加強對以往錯題的研究,找錯誤的原因,對易錯知識點進行列舉、易誤用的方法進行歸納。找準了錯誤的原因,就能對症下藥,使犯過的錯誤不再發生,會做的題目不再做錯。同學們還可兩人一組互提互問,在爭論和研討中矯正,效果更好。

√、看題與做題要合理分配時間

好多同學都覺得幾天不做數學題後再考試,審題就會遲疑緩慢,入手不順,運算不暢且易出錯。所以每天必須堅持做適量的練習,特別是重點和熱點題型,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保持思維的靈活和流暢。特別是停課複習期間,更要掌握好看和做的時間分配。

√、規範作答爭取少扣分

一些同學考試時題題被扣分,大多是答題不規範,抓不住得分要點。如立體幾何證明的次要條件要交待,分類討論問題最後有綜上可得,應用題最後要回答題目的設問,函數應用題要有定義域等。

√、歸納考試竅門

熟練掌握數學方法,以不變應萬變。一般同一份試卷,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現多次;同時,數學的主要方法在一份試卷上基本都能用得上。因此遇到思路一下不能突破的難題,要好好想想以前遇到的類似的問題是如何處理的,在已經作答好的題目中用過了哪些方法,常用的方法還有哪些沒用得上,能否用來解決這個難題,只要平時多加分析,是不難發現解題思路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