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學不好?是你沒找對方法

喜歡看《最強大腦》的人應該都知道何猷君和胡宇軒這兩個人。何猷君的數學能力一級棒,在節目中拿到了兩個項目的第一;13歲的胡宇軒更是在《最強大腦》的數獨比賽中,在關鍵時刻逆襲,從此一戰成名。很多家長不禁要問,他們都是天才麼?數學怎麼會學得這麼好?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提到“數學”兩個字都發怵!看著孩子抱怨“數學好難啊!”很多家長還不相信,可無論是家長親自上陣輔導,還是報課外輔導班,孩子的數學成績就是上不去。難道真的是遺傳原因嗎?

數學學不好,是沒有“數感”

既然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那總得有些原因啊。有人就覺得數學本身就是抽象的,所以對孩子來說,學不會也是正常的。但北大教授、《最強大腦》的“科學判官”魏坤琳卻並不這麼認為,作為兩個孩子父親的他,通過自己與孩子的日常交流和腦科學的研究,為我們找到了一些方法和經驗。魏坤琳認為,提到孩子的數學學習,就要談到“數感”這個概念。什麼是“數感”呢?數感就是一種數學直覺,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不需要通過任何特殊的數學學習,他天生對數量就有一種粗略的估計能力。既然孩子已經擁有了這樣的數學能力,家長們也不要整天擔憂孩子的數學能力了,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幫助孩子利用自己的“數感”,讓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孩子數學學不好?是你沒找對方法

怎麼培養孩子的“數感”?

“教育孩子比造火箭還難”這句話,想必各位家長已經深有體會了。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們要有耐心,要細緻,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作為家長,能做到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其實呢 ,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裡都包含著數學,不拘泥於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將數學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比如,每天上學的路上,和孩子一起數一數遇到了多少個紅綠燈?去逛超市的時候,買了多少玩具?再比如,還可以玩一些數字遊戲。這些都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數感”。在生活中學習,孩子的負擔和心理壓力就不會那麼大,反倒是會幫助孩子喜歡上數學這個枯燥、抽象的學科。

孩子數學學不好?是你沒找對方法

看完叨叨魏的分享,你知道孩子數學學不好的原因了嗎?你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嗎?如果還有不清楚和不明白的地方,不妨來看看Dr. 魏的50堂科學育兒課,讓北大教授魏坤琳告訴你更多育兒的捷徑。

孩子數學學不好?是你沒找對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