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本期故事:

公元前21世紀的某一天,在帝堯駕崩三年之後,大舜終於在群后的擁戴下即位,成為自黃帝之後第五位華夏聯盟的君主。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舜帝召開了一次宮廷大會,參加者有四嶽,十二牧以及帝堯時期的一些重臣。治水的大禹等人在列。

後世有研究者說,大舜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最擅長政務的君主。他在攝政期間,就先後任用了八元和八凱,擴大了官員隊伍。奠定了十二州,強化了政權管理。那麼,帝舜即位後的第一次宮廷會議,有哪些人蔘加,又說了些什麼,對後世有何種影響呢?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舜帝

大舜的位置來之不易

史料記載,大舜姓姚,名為重華,本為帝顓頊的後人。

自帝嚳繼位以後,有虞氏舜這一支七世都為庶人。到了虞舜的父親這一輩,雖說是王室貴胄,卻被人輕蔑的稱呼為瞽叟。瞽叟就是瞎老頭子的意思。後人考證說,帝舜是帝堯的侄孫輩。

大舜30歲尚未娶妻,耕於歷山,也就是在山西省歷山一帶做農夫。以孝聞名天下,而被四嶽舉薦。帝堯於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並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考驗。

帝堯選拔大舜為百揆的時候在位已經70年了。《尚書 堯典》曰:“帝曰:“諮!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

帝堯當時已經是86歲的耄耋老翁,按道理應該活不久了,可是選了大舜攝政之後,帝堯據說又活了30年才死(一說28年)。帝堯死後,大舜為他守孝三年。

也就是說,在輔佐帝堯30年後,又過了3年,虞舜才得到了帝的位置。期間的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舜帝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開宮廷會議。這場會議的目的,就是人事安排,任命官員。那麼,帝堯都任命了誰來管理政務,又都是些什麼職務呢?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夏朝的建立者夏啟之父禹

第一個任命的,當然是最重要的職務。《尚書 舜典》“舜曰:“諮!四嶽,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採惠疇?”僉曰:“伯禹作司空。”

四嶽,是帝堯時期任命的四方之長。分別駐守在冀方(今山西汾河盆地運城盆地一代)東南西北的四個方向。帝舜繼位,四嶽都回到冀都述職並參加了御前會議。帝舜和帝堯一樣,首先要徵求四嶽的意見。

“四嶽,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採惠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四位大長官,你們說說看誰能把堯帝的美德發揚光大,坐這個百揆的位置?

百揆,司馬遷翻譯成相,意思是百官之首。

結果大家都說,伯禹作司空。這句話倒裝了,應該是司空伯禹作百揆。也就是司空伯禹可以做百揆。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這裡的伯禹,就是後世所說的夏禹,俗稱大禹,也就是治水的大禹。

他的父親是崇伯鯀,帝堯時代繼共工而治水不力,被大舜殛死於羽山。大舜殺了崇伯鯀,又向堯帝舉薦禹為崇伯,繼續治水。伯禹被帝堯任命為司空,又稱司空禹。

《後漢書·志·百官》曰:“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也就是工部,治水就是司空的職責。

結果,大舜說,“伯禹你就做百揆吧。”

禹拜稽首,說:"我資歷不夠,這個位置還是讓后稷棄,契或者皐陶來做吧。"舜帝說,"你不要謙讓了,你治水有大功,就做百揆吧。"

百揆是堯帝時期大舜的最高職位,舜帝讓大禹為百揆,讓大禹做繼承人的意思很明顯,此時的舜帝也已經63歲了。

舜帝駕崩後,依堯帝故事,大禹為舜帝守孝三年,三年喪畢,諸侯歸於大禹聽政,所以後來禹繼位為帝。

夏禹死後,其子夏啟破壞了堯舜以來的禪讓制而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就是後話了。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后稷

周朝的建立者武王姬發之先祖棄

我們看到,在面對大舜任命的百揆之位的時候,大禹謙讓於三人,分別是棄,契和皐陶那麼,處於第一位的棄又是誰呢?

棄,就是舜帝時代的后稷。

《史記 周本紀》如是說:“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棄其實是堯帝的親兄弟。

和所有的開國先祖都有一個傳奇身世一樣,棄的出生也帶有傳奇色彩。

傳說他的母親名為姜原,出去春遊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姜原非常好奇,就踩了一下這個腳印,結果懷孕了。後來生下了一個男孩,姜原以為很不吉利,所以把孩子扔了。棄,就是拋棄的意思。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後來棄怎麼長大的,我們就不說了。說說姜原。

我們知道炎帝姓姜,而帝嚳的元妃也就是元配乃姜原,意味著姜原極有可能來自炎帝姜姓部落。也就是說黃帝的子孫帝嚳娶炎帝的子孫姜原為正妻,後來生下了周的先祖棄。

周人發源於陝西寶雞一代,寶雞也是傳說中炎帝的出生地,所以,後世周人多祭祀炎帝陵而不是黃帝陵,或許和棄的母親本就是炎帝族有莫大的關係。

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到了棄的後人古公亶父那一代,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那一代,遷居到了寶雞岐山周原,後來奠定了西伯周的版圖,最後由重孫周武王姬發攻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商湯

商朝的建立者商湯之先祖契

居於第二位的契,也是大名鼎鼎。他就是後來商朝的建立者商湯的先祖。

《尚書 舜典》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舜帝命契做司徒的官職。

五品就是五教,又稱五典,也就是古人說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司徒掌教化民眾,官職始置於唐虞之際,傳到周代,被列為尊貴的六卿之一,掌理邦教。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並列為"三公",自古以來,司徒就是極為顯赫的官位。

《史記 殷本紀》上這麼說:“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也就是說,契和棄一樣,都是帝嚳的兒子,帝堯的兄弟。不過,契的母親是帝嚳的次妃而不是元妃。棄是母親履大人跡懷孕的,而契則是母親吞吃了玄鳥蛋懷孕的。這兩位都沒有明說父親是帝嚳,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帝嚳駕崩後,堯繼位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麼樣,名義上,契和棄都是堯的兄弟。帝堯時代,契被啟用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

《詩經 商頌》上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說的就是契的母親吞吃玄鳥蛋懷孕的故事。但也有另外的說法,帝嚳乃少昊玄囂之孫,少昊玄囂為黃帝之子,以鳥紀官。也就是說少昊氏的官職都是以鳥命名的。所以天命玄鳥,說的是契的父親是玄囂之子帝嚳。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秦代彩色兵馬俑

秦朝的建立者嬴政之先祖伯益

皐陶我們就先跳過,說一下另一位後世的大國之祖,伯益。

《史記 秦本紀》上這麼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這裡比較繞,我來解釋一下。柏翳,就是伯益,他的身世如何呢?

黃帝之孫帝顓頊有個女兒叫女脩,也是在織布的時候吞吃了玄鳥蛋生下了大業。大業也就是帝顓頊的外孫,娶了少典氏的女兒女華為妻生下了大費。大費就是伯益。舜帝賜姓嬴。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史料記載,少典氏為炎黃二帝之父族,則少典氏應當為炎帝神農氏一脈。由此看來,黃帝戰勝炎帝之後,黃帝族娶炎帝族之女為妻是一種傳統(帝嚳的元妃姜原也屬於炎帝族)。

而帝舜以姚姓女嫁給伯益為妻,則這個姚姓玉女就是舜帝一族的女兒,雖然不一定是舜帝的親生女,舜帝屬意於伯益是可想而知的。

大禹治水,伯益居功甚偉。後來舜帝命大禹討伐三苗,打了一個月也沒什麼成效,伯益給大禹出主意說要學習舜帝德化三苗,大禹聽信伯益的建言,退兵修德,持干鏚舞。結果。七旬,有苗自己馴服了。後世的馬謖勸諫諸葛亮德化孟獲,也是如此。伯益可見是很聰明的一個人。

那麼,伯益做了舜帝的什麼官職呢?《尚書》:“帝曰:“俞,諮!益,汝作朕虞。”虞就是負責山林狩獵的官員。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伯益在大禹去世的時候,被指定為繼承人。結果,三年喪畢,天下歸啟。伯益沒有辦法,被封為費侯,出就國。沒有幾年鬱鬱而終。

到了商湯伐夏之時,伯益的子孫費伯昌看準時機,反戈一擊,在關鍵的時候站到了商湯那一邊,做了商湯的車右,也就是副統帥。費伯昌和商湯聯手,共同滅了夏桀。《史記 秦本紀》“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

到了周武王滅商之時,費伯昌一脈屬於商的死黨,所以伯益的子孫坐了冷板凳。

直到西周孝王時期,因為替孝王養馬有功,周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這就是秦國建國的來歷了。

舜帝的一場御前會議,除了四嶽十二牧以外,任命了六人,其中四人的後代最終開創了夏商周秦四個王朝,這場會議堪稱史上最豪,當無異議吧?

《尚書 舜典》解讀,原來夏商周秦的先人互相都認識|真知堂說史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