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文:破輪居士(讀史專欄作者)

在大賢良師孔老夫子的帶頭讚美下,在傳統的儒家系統理論中,“堯天舜日”成為了一個美好時代的代名詞,比後來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都讓人心馳神往。

所謂的“堯天舜日”,指的是上古黃帝王朝時期的兩位聖明君主“帝堯”與“帝舜”治下的時期,孔老夫子將其稱之為“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比西周人人遵守禮樂制度的小康社會,還要高級的幸福社會。

可我們知道,孔子並不生活在堯舜統治的時期,所以他對堯舜的描述,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與數量稀少的史料記載,再通過自己的想象而來的。很顯然,這就難免會產生偏頗。

那麼,被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學派極盡推崇的堯舜二君,與其治理下的“堯天舜日”時代,真有那麼美好,那麼令人心馳神往嗎?

只能說,想象是美好的,事實是殘酷的。故事還得從我們本文的第一位男主人公,伊放勳先生,也就是帝堯先生說起。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一、帝堯伊放勳

帝堯,伊放勳,位列五帝之一,黃帝姬軒轅直系子孫。至於為何沒跟老祖宗一樣姓姬,就不在此過多討論了,畢竟“姓”和“氏”直到秦漢以後才合二為一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但可以肯定的是,帝堯是黃帝的直系子孫,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嚳,乃黃帝的曾孫。帝嚳去世後,繼位的是其長子帝摯,也就是帝堯的親大哥。

嗯,看出來了吧。到這個時候,帝位繼承還是父子相傳,且傳於長的。

帝摯在位的時候出了點岔子,他還沒死,就從帝位上給擼了下來,傳位於弟弟帝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帝摯先生主動讓位給“以賢能稱”的弟弟伊放勳先生;一種是說帝摯先生因為“德微才疏”,被部落的百姓們放逐,隨後,百姓們擁立了伊放勳先生。

另有一種說法:帝摯死,堯即位。

但甭管怎麼說,部落酋長的寶座是落在伊放勳先生屁股下面了,從此,華夏部落就開始進入被孔子大舉稱讚的“堯天舜日”中的“堯天”階段。

我們來看“理智全失”的孔子先生是怎麼評價偶像伊放勳的。《孔子家語》曰:“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能降。”

看起來孔先生不但是一位思想家,還是一位真鐵的粉絲和文采斐然的詩人呢。但是真實的帝堯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二、堯天之大旱與大水

《淮南子》記載,在帝堯統治時期,當時全國(基本就河南靠近黃河的一小片地區啦)不但不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盛世景象,相反,當時出現了許多災難,其中最為可怕的是“大旱”與“大水”兩場災難。

先說大旱。相傳帝堯當政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晒得大家民不聊生。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帝堯委託一位叫“羿”的同志,張弓搭箭,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大地才漸漸恢復生氣。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羿不是后羿。

大旱之外,還有大水。世界範圍中的神話傳說中,都普遍有記載大洪災的事情,在西方有“諾亞方舟”的故事,而在我國,“大禹治水”的故事廣為流傳。

那麼客官們要問了,禹是堯舜禹三位賢君中的最後一位,治水的既然是大禹,那關他前任的前任伊放勳什麼事?

這個問題就問的很有水準了,雖然是我自己問的。咳咳,言歸正傳,這場大洪災持續時間之長,震古爍今,而它就發生於帝堯當政時期。《通鑑外紀》曰: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江淮通流。四海溟涬,無有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民上丘陵,赴樹木。

用《中國人史綱》作者柏楊先生的話說,伊放勳在位的一百年期間,發生了空前可怕的大災難,公元前2297年起,天就不停地落雨,河流泛濫,山洪爆發,房屋家畜和田畝都被淹沒。大地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大批餓死溺死,殘存下來的人逃到高山上嗷嗷待哺,這是中國第一次的大悲慘時代。

帝堯的繼任者帝舜當政之前,也就是帝堯還在位時,這場大洪水已經蔓延開來,民眾“廣受其害”,直到帝舜當政之後,才由大禹姒文命繼承其父姒鯀的遺志,歷時十三載,才終於治水成功。

嗯,也就是說,這場大水災發生在帝堯時期,直到帝舜時期才被大禹治理成功。

帝堯執政時期,小小的中國(當時真的是彈丸之地)可謂是大旱之後又有大水,大旱是解決了,大水卻終其一任也沒能解決,成為了“歷史遺留問題”。

按孔子的說法,大禹正是憑藉著治水成功所獲得的威望,得到民眾廣泛的擁戴,帝舜遂效仿當年帝堯,在年老時,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這樣說倒是合情合理,皆大歡喜,堯舜禹之間傳賢不傳子的傳統也因此成為一樁美談,世世代代被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們大書特書,大讚其贊。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要知道,舜和禹可是有殺父之仇的啊。舜與禹的心真這麼寬廣?舜不怕禹記恨殺父之仇,禹對父之死真毫不記恨?

說到這裡,就要說帝舜了。關於他的記載,更是破綻百出了。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三、帝舜姚重華

帝舜,名字叫姚重華,帝堯的女婿,而且帝堯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正是從他起,開啟了堯舜禹三代禪讓的傳統,先是身受帝堯之禪讓,然後自己沒有貪戀權力,還活著的時候,就將帝位禪讓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姒文命。

關於姚重華,除了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外,我們知道最多的,就是關於他的孝順故事了。但是,在我們看來,他的孝達到了愚的地步。他的父親瞽叟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姚象,數次想將姚重華置於死地。姚重華數次幸而不死,但仍舊孝順自己的父親,善待自己的弟弟。

這就是儒家學說中典型的“仁義禮智”,“好人有好報”的故事。先不說他的為政才能如何,姚重華看起來真是一個很棒的人,才怪!

中國的史料,春秋筆法太多,或多或少的會帶上史官自己的主觀臆斷,也就是所謂的“私貨”。作為一個有自己獨立判斷力的成年人,我希望在座的諸君能有自己的判斷,我自己也只是闡述自己所認可的觀點與可能,史實究竟如何誰也不能言之鑿鑿,所以有賴諸君自行判斷。

姚重華的很大一個疑點,就出現在他自己賴以成名的“孝”上。我前面說了,他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

首先他們家庭就很不正常,所謂虎毒不食子,他的親生父親瞽叟居然幫著繼母和姚象,一次次欲置舜於死地。這兒子是充話費送的嗎?

其次,舜這個人也不正常。任何一個心智健康,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在其他人三番五次向自己下死手之後,竟然還一如既往地孝順,這不可思議,而且到了什麼地步?《孟子》記載:“萬章曰:‘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與?’對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孟子說:“舜當然知道象想要殺他。但他太過重手足之情了,以致於姚象憂的時候也跟著憂,姚象喜的時候也跟著喜。”

這可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姚象想要姚重華早點去死,這樣他就可以霸佔兩位嫂嫂,姚重華竟然不去死,那你還說什麼“象憂亦憂,象喜亦喜”呢?

再次,瞽叟和姚象謀殺舜的辦法實在太過小兒科。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一是趁著姚重華上茅草屋修屋頂的時候把梯子撤了,然後在下面放火,結果姚重華撲騰著斗笠“飛”了下來;二是騙姚重華下水井找東西時把井口封死,結果姚重華挖了個地道返回了地面。你說弄那麼麻煩,完全不如直接捅一刀啊,反正他都這麼孝順,絕對不會躲的。你說,這兩件事是不是非常不合情理?

總之,姚重華這位老兄,疑點重重,歷代儒家學者卻對他歌功頌德,不得不讓人沉思。

最搞笑的是,帝舜最後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大禹卻沒有效仿先人,而是將帝位傳給了兒子姒啟,從而斬斷了黃帝王朝,開啟全新的大夏王朝。

這難道要說禹不賢嗎?既然他不賢,那麼為什麼帝舜要禪讓給大禹,既然帝舜是賢的,那麼他肯定也是找了個賢的人禪讓的,那麼大禹也是賢的,那麼他為什麼不傳賢,而要傳子呢?

所以有時候,儒家學派的理論經不起分析。唯物史觀告訴我們,只要撥開層層迷霧,真相終究會離我們越來越近,讓我們繼續來揭開儒家學者們給帝舜先生穿上的一層層面紗。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四、舜日之畸形的禪讓

要理解禪讓制的真正原因,得從帝舜的上位開始說起,那就是一個遙遠的故事了,我們篇幅有限,長話短說,先來說說姚重華的主要政績,也就是誅滅了四凶四罪。

什麼是四凶四罪呢,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我這邊取一種我認為最可靠的,也是最契合本文主旨的一種說法:

姒鯀——檮杌(罪狀:治水無功)

共工——窮奇(罪狀:淫亂舞闢)

三苗——饕餮(罪狀:好逸惡勞)

驩兜——渾沌(罪狀:不尊王命)

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個熟人?沒錯,他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大禹的父親姒鯀,其在帝堯時期受命治水,採用“堵”的方式,最終失敗。

治水失敗被殺應該算說得通。後來舜又任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才最終成功。殺了人,還用人家的兒子繼續給自己打工幹活,這裡也可以說通,那是因為當時只有鯀和禹所在的夏部落掌握著治水核心技術,只能交給他們幹。禹接受任務繼續幹也情有可原,畢竟不幹,或者幹不好也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有一點就說不通了,在大禹治水成功,威望如日中天,甚至最終受帝舜禪讓,榮登帝位之後,諸位看官,如果你是那時候的大禹,會不會對自己的殺父仇人——姚重華先生,反攻清算?

如果是我,我肯定會的,當初敢怒不敢言只是因為我力量弱小,如今風水輪流轉,憑什麼還要我對你感恩戴德?

但是,孔子告訴我們,大禹沒有任何想清算帝舜的舉動。他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殺父仇人?那他還算的上孝嗎?傳位給子啟,終結了禪讓制,他還算得上賢嗎?

這,就是疑點。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細看,就會發現其實禪讓制本來就是畸形的,“父傳子,兄傳弟”的嫡長子繼承製,才是權力正常和平接替的最合適的手段——在帝堯之前是這樣,黃帝傳子帝少昊,帝少昊傳孫帝嚳,帝嚳傳子帝摯,即便帝摯因不賢被趕下臺(姑且不採信他死後傳位於堯),上位的也是他親弟弟帝堯;在帝舜之後,直至大清滅亡,只要沒改朝換代,亦一直是這樣。

那麼,到了堯這裡,為何就不傳子丹朱,而禪讓給帝舜了呢?我們可以從《韓非子》裡找到答案: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不詳哉,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舉兵誅殺鯀於羽山之郊。共工又諫曰:“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又舉兵而誅共工於幽州之都。於是天下莫敢言。

鯀與共工同位於我們前面說的四凶之列,韓非子卻告訴了我們二人完全不同的歷史形象,在這裡,他們成為了忠義進言、敢於直言上諫的諫臣形象,反倒是帝堯顯得老邁昏聵,不聽忠言,最終在帝舜的攛掇下,自翦羽翼,將敢於直言上諫的兩位忠臣枉殺了。

那我們前面所列的四凶四罪的罪名,就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在《中國人史綱》裡,柏楊先生就把帝舜描繪成一個陰謀家的形象,說他趁著帝堯老邁昏聵,將敢於直言上諫的四位忠臣流放並誅殺,還將他們批倒批臭,扣上“四凶”的鐵帽子,在帝堯幡然醒悟的時候,舜的勢力已經遍佈天下,所以帝堯沒有辦法,只得將帝位“禪讓”給舜。

《竹書記年》裡記載了千古賢君帝堯最後的下場:“昔堯德衰,舜囚堯,復堰塞丹朱,不與父相見也。”

這裡的德衰,不是指帝堯德行衰敗了,而是說他政治權力衰落了(舜代為攝政二十年,總攬大權);這裡的丹朱,指的是帝堯的兒子,帝舜不讓他與(被囚禁的父親)帝堯相見,從而篡奪了帝位,而名義上卻說是帝堯禪讓給舜的。


“堯天舜日”考偽:帝舜,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陰謀家?


五、大禹的清算

這麼一來就說得通很多東西了:父親被殺後,身懷治水技術的大禹隱忍負重,一邊治理大水,一邊趁著治水的機會,四處聯絡反抗姚重華的勢力,“是故帝舜得國不正,四方民多不服。”

通過13年的時間,大禹治好了洪水,既獲得了無上的民望與威望,也團結了一大批足以抗衡帝舜的力量。等帝舜察覺到時,已經晚了,一如當年帝堯那樣,無奈之下,只得主動交出權柄,將帝位禪讓給大禹。

我們可以想象的到,當八十歲的帝舜顫顫巍巍地交出最高權杖之時,對大禹的懇求:“請饒恕我吧,我把所擁有的一切都給你。”

而對於這位不但誅殺了自己父親姒鯀,而且還把父親批倒搞臭的大仇人,姒文命顯然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政治家的素質,他只需要冷冷的回答一句:“你忘了當初是怎麼對待伊放勳的了嗎?”

姚重華沉默了。是的,當年年歲已高的帝堯被他放逐到了堯城,一說囚禁至死,一說死於流放的路上,那麼,如今大禹也將依樣畫葫蘆,把80歲的帝舜流放到了更遠的蒼梧,同樣美其名曰“舜帝南巡”。

親們,用我們的大腦想一想,蒼梧是哪裡啊?是湖南的一個不毛之地,這個地方就算在兩千年後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個蛇蟲叢生的不毛之地,何況當時,80歲的姚重華會閒得無聊到那裡南巡?

或許,這才是所謂的堯舜禹三代人禪讓制的畸形真相,或者說是我更傾向的一種說法。

帝堯伊放勳,史書上說的天花亂墜,但其實,他並沒有太多擺的上臺面的政績,他的真實形象更像是一個敦厚老實,但智商一般的痴頑老人。他沒有太多過錯,也沒有太多政績。

帝舜姚重華,柏楊先生說他是中國早期歷史上最成功的謀略家、陰謀家,他利用堯的信任,逐步發展自己的勢力,從而剪除堯的羽翼,篡取最高權杖,並且利用政治手段,打擊政敵,美化自己,但顯得不倫不類,破綻百出。

《韓非子》有云:瞽叟為舜父,而舜放之(充軍)。象為舜弟,而舜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堯)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謂義。仁義無有,不可謂明。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信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君其臣,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

懷有治水技術的帝禹姒文命,為報父仇,忍氣吞聲,一戰而功成,同時順便治理了大水,成為民族英雄,另外也順道幫帝堯報了仇。但可惜的是,因種種緣故,他父親姒鯀的“四凶”罪名還是流傳下來。

總之,大禹結束了畸形的禪讓制,使得國家最高權杖的交替回到了正常的“父傳子,兄傳弟”階段,他也成為了夏王朝的開創者。

不得不說,大禹不但是民族英雄,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以上僅為小子個人觀點,所有引用均已註明出處,若有不同觀點,歡迎與小子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