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福:走出持續創新綠色發展新路

水汙染 農資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農業 精選熱點資訊 2018-12-01

初冬時節,在福泉市的甕福化工公司磷酸生產車間內,十多個工作人員正忙著將生產好的工業級磷酸裝桶;另一個車間,自動化皮帶在不斷輸送磷肥。

“這瓶是肥料級磷酸,只能用於生產傳統磷肥,附加值較低;這瓶則是工業級磷酸,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較好。”甕福化工公司經理李紅林拿著兩瓶磷酸產品說。

兩瓶截然不同的磷酸產品,正是甕福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從創建初期只能生產普通磷肥,到向精細化磷化工領域延伸,從買技術到賣技術、賣產品到賣標準,從整個磷化工行業的“粗放式”生產到發展與生態保護兩手抓……20多年來,甕福走出了一條持續創新發展的綠色化新路。

變革:兩次轉型升級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高濃度磷肥完全依靠進口。“為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當時國家決定花300億元在全國建五個高濃度磷肥基地,甕福礦肥基地是其中之一。”甕福化工公司黨委書記陳強回憶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甕福依靠從國外引進技術、工藝等,在艱難中建成規模80萬噸的重鈣生產裝置。但重鈣是單一元素的化肥,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內外對肥料多樣性的需求,生產高濃度磷肥成為市場趨勢。

2000年,甕福開始對生產重鈣的裝置進行改造。“建設初期我們就預判到重鈣肥並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在建設重鈣裝置時預留了兩個位置,既能生產重鈣又能生產磷銨等高濃度磷肥。”陳強說,初期的“留一手”為之後的裝置改造升級提供了便利,甕福成為全國第一家開始改造重鈣裝置的肥料基地。

裝置改造後,生產規模從10萬噸增長到120萬噸,甕福的生產車間越來越大,磷化工生產裝置種類越來越多。然而,隨著國內的高濃度磷肥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高濃度磷肥開始過剩。2004年,甕福通過自我創新和引進國外技術,生產工業級和食品級磷酸,向精細化磷化工領域升級轉型。

這一變,變出了新氣象。2017年,甕福磷化工產品營收和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傳統化肥產品;今年1至10月,磷化工毛利佔比達59.59%,而傳統化肥僅為31.13%。

開放:擁抱“一帶一路”

2007年,憑藉自主創新的選礦專利技術,甕福擊敗17家歐美企業,中標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磷肥工業項目——沙特阿拉伯國家礦業公司磷酸鹽工程1200萬噸/年選礦工程總承包項目,合同累計金額約5.6億美元。

憑藉沙特項目積累的經驗,2013年以來,甕福積極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磷礦採選、磷複肥及磷化工項目上開展合作,突尼斯、南非、埃及等國陸續啟動了與甕福的意向性合作洽談,使甕福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

從買技術到賣技術,從賣產品到賣標準,甕福依託自有核心技術實現在世界磷化工行業的角色轉換。目前,甕福已形成磷酸淨化技術、磷礦伴氟碘資源回收技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五大核心技術,成為業界首家大型成套溼法淨化磷酸工藝技術擁有者及行業最大產品供應商,全球唯一一家掌握從磷化工生產過程中回收氟、碘技術並進行深加工的企業。比照甕福磷石膏堆存經驗編制的《磷石膏庫安全技術規程》已上升為國家標準,填補了磷化工行業廢渣庫建設標準的空白。

“近五年,我們申請專利700件,授權專利495件,較之前翻了一番。”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亮說。

生態:推動綠色化發展

甕福馬場坪工業園區發財洞水處理裝置,汙水處理系統高速運轉,將高濃度含磷水抽出後,經過中和、沉降等工序進行處理,直至達標,旁邊的浪壩河干淨、清澈,與山腰上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字樣相映成趣。

“以前發財洞的河水渾濁,周邊的草木是灰黃的,空氣中還有股刺鼻味,河水兩岸種的苞谷都不大個。”馬場坪辦事處三堡村村民姜恩元說,他見證了浪壩河從被汙染到經治理變乾淨的過程。

馬場坪因磷礦開採加工而興旺,繁華時有20多個磷化工企業匯聚,甕福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甕福監測發現,企業磷石膏堆場內的磷通過地下水滲漏進入了浪壩河,進而對福泉市多條河流造成環境汙染。

2014年,甕福建成投用發財洞第一期汙水處理設施,之後又追加兩期,加上運行費用共投入1.2億元。除了在末端兜底,甕福還穩步推進源頭管控、中端分流。

磷石膏是磷礦生產磷肥時留下來的廢渣,主要成分是石膏,由於技術所限,按照國際慣例,都進行堆存處理,很容易對水體產生汙染。“遠處的黑色膜,是一種進口的防滲材料HPDE膜,可防磷石膏水渣滲漏而汙染地下水。”磷石膏運行部經理肖波說。

“環保投入是一筆長遠賬,綠色化發展,甕福一直在路上。”何光亮說。(劉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