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朝廷為什麼要招安呢?

水滸傳 宋江 方臘 源稚生 源稚生 2017-08-04

小說《水滸傳》裡後面的章回經常提到一個詞:招安。招安,顧名思義,就是用籠絡的手段勸說歸降,指一個國家的合法政權對不合法的地方或者地下民間組織的一種安置行為。之前的文章裡,筆者寫道宋江之所以走招安路線,其實就是因為他代表的大多數人利益就是為了招安。水滸傳裡朝廷為什麼要招安呢?

《水滸傳》裡有一回寫道:玄女娘娘給宋江三卷天書,說以後可以保宋江功成果滿,必為上卿。也就是說宋江日後提出的“替天行道”旗號,並非都是自己的意思,而是上意。其實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替天子行道。言下之意就是說一旦被招安,就可以封侯拜相,貴為上卿。所以宋江才會樂意拿眾兄弟的姓名,當自己升官的籌碼。

可是當時,朝廷有正規軍,為什麼要招安梁山呢?看似沒有必要,實際上,招安的成本最低,並且可利用的價值最高,而反之剿滅的成本太大,而且不僅損傷自己,還沒有可回收的價值可言。

書中第七十八回寫道:皇帝派出了自己的正規軍和自己心腹,高太尉,高俅率領十路節度使,各領所屬精兵一萬,前往濟州取梁山,聽候調用。這十路軍馬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這十路節度使不可小視。水滸傳裡朝廷為什麼要招安呢?

高太尉說到:前者有十節度使,多曾與國家建功,或徵鬼方國,或伐西夏,並大金,大遼各處,武藝精熟。就這樣他們為國建功,做到了“節度使”。可以說是晉升到了極致,那麼這十節度使是什麼出身呢?書中也寫道:本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非是一時建了不少功名。也就是說他們之前也是受了“招安”的綠林,後來招安後,成為了節度使。水滸傳裡朝廷為什麼要招安呢?

可見,朝廷這一招,用了很多次,至少有十次,而且成功率很高。由此可見,招安之計,並不是朝廷破例,而是早有先例,甚至是已經成了慣例。於是就有了後面宋江徵方臘,最後雙方兩敗俱傷。朝廷用宋江打方臘,其實跟十節度使打宋江基本上是同一性質的。

從這個角度看,也就知道了為何梁山是108好漢的原因了。因為梁山位置優越,水面寬闊,易守難攻,於是成為了天下好漢的嚮往之地,加之宋江熱情一力收留,人數不斷壯大,可是到了水滸七十一回後,梁山再也沒有發展一個新成員了。梁山頭領的數目被定格在了108個了,理論上說一個組織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源源不斷的吸收新勢力加入,可是梁山卻沒有,這就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了。水滸傳裡朝廷為什麼要招安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梁山的規模早就被規劃好了,圈定好了,梁山的編制,編額就是108個,這也是朝廷為了規避風險而設定的。所以人一到齊,梁山泊的大門就被關閉了。朝廷招安也是早晚的事,因為不論宋江,還是他身後的那幫人都會被招安,而且朝廷招安已成慣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