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平:一輩子只畫君子竹、梅

書法 藝術 文同 石濤 墨軒臻品收藏 墨軒臻品收藏 2017-08-26

藝術引言

以畫竹聞名的畫壇名家屢見不鮮,但董壽平的風格迥異,匠心別具。素有文同之挺勁,顧安之謹嚴,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簡約,鄭板橋之清癯,石濤之質樸,雖然他們各自風格整體面貌不同,但仔細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尋,遺蹟可蹤。

董壽平:一輩子只畫君子竹、梅

董壽平 墨竹圖軸

古人把畫竹稱為 “寫竹”。一個 “寫” 字包含著兩種意義:一是畫竹的用筆形式與中國書法最為接近,沒有紮實的書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畫好。欣賞董壽平筆下的竹子,一個 “力” 字貫穿始終,充彌於整個畫面。無論是頂天立地的長竽還是畫中局部的末節枝梢,都充滿著力量,那種斬釘截鐵般的筆力,足見他在書法上的超然功力。這幅《墨竹圖》雖然屬於紈扇類小品,但每一筆都是那樣沉穩紮實,沒有絲毫的猶豫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勁健,英姿勃發。起筆行筆,儼然是在寫字。董壽平畫竹,是對趙孟頫說的 “寫竹還須八法通” 最好的詮釋。

董壽平:一輩子只畫君子竹、梅

董壽平墨竹

董壽平在青年時代從藝開始,便養成了半日讀書,半日作畫的習慣,他博覽群書,有淵博的學識,曾就讀於南開大學經濟系後研究東方哲學,善於將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藝術體系與現代表現技法相結合。所以,他的作品佈局章法富有哲理,蘊含著深邃的東方傳統哲學理念。他能夠將諸如干溼、疏密、長短、濃淡種種對立的矛盾有機地統一起來,和諧地表現 在一幅作品中,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畫竹的過程就是如何將具象美與抽象美和諧統一的過程,也就是畫家本身與所畫之竹融為一體的過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入畫竹、竹化人。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和美學理念成為董壽平作品鮮明的特徵。

董壽平:一輩子只畫君子竹、梅

春消息圖

董壽平先生的魅力,在於他高尚的人格。他淡泊名利、潔身自好、助人為樂,這是董壽平從小就養成的一種習慣。 1923年,董老在北京世界語學校求學時,本準備暑假回晉探親,因遇到一位燕京大學的同學的同學苦於沒有路費不能回四川老家探親,他便毅然決定放棄了自己回家探親的計劃。生前六十多年間,他參董壽平參觀畫展加各種義務展覽、筆會、慈善、賑災活動,捐獻字、畫數不勝數。最偉大的莫過於他的赤子愛國心。

董壽平:一輩子只畫君子竹、梅

董壽平紅梅

收藏推薦 | 藝術臻品 • 引領投資新向標

推廣中國當代藝術名家

打造專業藝術平臺

責編/鯤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