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書法 李陽冰 李白 千字文 聞是書畫 聞是書畫 2017-10-28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楊涵之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我們現代習慣於將筆畫纖細勻稱一致、結構工整的小篆稱為“鐵線篆”。李斯、李陽冰是此種書體的形象代言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嶧山碑》、《城隍廟碑》、《謙卦碑》,猶以《嶧山碑》更是深入人心。但此種書體另外的叫法就是“玉箸篆”或“玉筋箸”,似乎亦被談忘了,人們很少用此種稱謂。應該說“玉箸篆”或“玉筋篆”的稱呼比“鐵線篆”更傳統、更古雅、更能體現此種書體的氣質。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點擊閱讀:怎樣寫鐵線篆

“鐵線篆”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比較簡單的,狀如鐵絲,纖細勻稱,像鐵一樣的線,鐵給人感覺是冷峻的、有力量的,古時亦有“銀鉤鐵畫”之謂。但他只是鐵,不能有文人所能付之的高貴氣質。我翻看歷代書法論文集,古代書論中沒有“鐵線篆”的字眼,言必稱玉箸,看來“鐵線篆”的稱謂是近現代才有的,起緣於何時何人應另當考據,但何以“鐵線篆”的稱呼如此之深入人心,我亦不得而知。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玉箸篆”,狀如筷子,整齊劃一,更重要的他是玉質的,玉給人的感覺是透亮的,溫潤的,有高貴的氣質,是君子之所佩之物。古人論書常有“多骨豐筋”之謂,筋側重於人內在的血脈氣機的描述,而謂之玉筋則更能體現內在氣質的高貴。我想“玉箸篆”、“玉筋篆”的稱謂更能傳達給予我們對篆書高格調、高氣質的理解。

所以,寫小篆時,要寫出玉的特質,要寫出提按通暢的感覺,並非只是描畫出停勻畫一的線條,更要寫出有筋骨的生命氣象,此等篆書方能接古人之餘緒,以達傳承之使命。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補充:

玉箸篆志

吳立梅、單望陽點校

秦丞相斯變蒼頡籀文為玉箸篆,體尚太古,謂古若無人,當時議書者皆輸伏之,故拔乎能成一家法式。歷兩漢、三國至隋氏,更八姓,無有出其右者。嗚呼!天意謂篆之道不可以終絕,故受之以趙郡李氏子陽冰。陽冰生皇唐開元天子時,不聞外獎,躬入篆室,獨能隔一千年而與秦斯相見,可謂能不孤天意矣。當時得議書者亦皆輸伏之。且謂之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備,光大於秦斯有倍矣。此直見上天以字寶瑞吾唐矣。不然,何綿更姓氏而寂寞無人?

  某道不攻篆而識其點畫,常有意求秦丞相真跡。會秦丞相去久,聞其有八字刻在荊玉,有洪碑樹嶧山巔。今荊璧為璽,飛上天矣,固不可得而見也。洪碑留在人間,往往有好事者躋巔得見。某亦常問得去嶧山道路,異日將裹足觀之。未去,間行長安,會同裡客有得陽冰真跡遺在六幅素上者,遂請歸客堂張之。見蟲蝕鳥步痕跡,若屈鐵石陷入屋壁,霜晝照著,疑龍蛇駭解,鱗甲活動,皆欲飛去。齊目視之,分明睹文字之根,植吾堂中。然後知向之議者謂冰愈於斯,吾雖未登嶧山,觀此可以信其為深於篆者之言也。試以手拂拭,其煙顏塵容,侵暴日久,攝芻坼裂,玉箸欲折。予以褻慢讓其主,主曰:“此易致耳,豈當其如是愛耶?”予曰:“今世人所以重秦斯之跡,非能盡辨別之,以其秦古矣。斯邈矣,向使秦斯與子比肩,子能貴之乎?曩吾尚欲苦辛登嶧山之巔,縮在子掌握中。今且猶不為子貴,子不過生於唐,而得與冰同為唐人。吾知冰歿二三十年,其蹤跡流於人間固不甚少,得為子目數見,故易之。若此使冰生於秦時,子又安得使造次而見遺塵耶?是子賤目也。世人皆然。嗟吁!冰既即世,是字寶入地矣,後人思孜孜求之,今且遭不知者忽易。想生筆下日有新跡,固為門戶見睹之物矣。冰雖欲求沽售,不獨棄為糞土,必遭其詬怒也。”

主聞之,其愧色見於顏眉間,欲卷而退。知其退也,必因循而不信,強止留之,引筆書其志行下,以保明其為字寶也不謬。詞曰:

   斯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

後千年有人,誰能待之?後千年無人,篆止於斯。

嗚呼主人!為吾寶之。

唐·李陽冰《千字文》篆書作品欣賞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鐵線篆與玉箸篆之辯

李陽冰簡介:

李陽冰約生於開元九、十年(721—722)、卒於貞元初年(785—787),字少溫,原籍趙郡(今河北趙縣),後徒居雲陽(今陝西涇陽),遂為京兆人。李陽冰,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為李白祖叔。初為縉雲令、當塗令,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將為少監,祕書少監,世稱“李監”。小篆一道,成熟於秦,丞相李斯負盛名,此後小篆漸趨式微。至唐,李陽冰出,情況有了改觀,李陽冰不僅重振小篆書體,又因成就突出,後人將他與李斯並稱為“二李”。

大唐隱吏李陽冰仕途坎坷,因被奸人陷害而隱居浙江縉雲吏隱山共二十六年,《李公遺言》:“投縉雲之墟,沒就仙都之域。”(《仙都志》)他志在古篆,長埋古學。一生問世碑刻65通,其中在縉雲17通,另寫有《上李大夫論古篆書》,等著名於中唐,李白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當塗政成、縉雲飛聲”。後於大曆十年(公元775年)西上獻書,倍受代宗帝青睞。當年奉昭進京任京兆府法曹,步步升階,將作小監,逝於任上,終年六十四歲。

李陽冰隱居縉雲淡泊名利,以遁世為高,雖為唐大書法家古文字學家、石豪巨匠,而《新?舊唐書》無傳、《辭海》無生卒年間記載,湮沒於歷史。舒元輿著《玉箸篆志》雲:“斯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後千年有人,誰能持之;後千年無人,篆止於斯。嗚呼主人,為吾寶之。”

李陽冰,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字少溫,譙郡(今安徽亳州)人。祖籍趙郡(治今河北趙縣),李陽冰五世祖李善權為後魏譙郡太守,將家徙至譙郡(治今安徽亳州),於是在安徽亳州一帶有了趙郡李氏的後裔。唐朝文學家、書法家,李白族叔(但李白年紀較李陽冰大)。初任縉雲令,寶應元年(762年),為當塗令,李白往依之,病重不起,枕上授詩稿,十一月初十為李白的詩寫《草堂集序》,李白感激他,特作《當塗李宰君畫贊》,稱“縉雲飛聲,當塗政成”。歷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晚年為將作少監,韓愈稱之“李監”。

李陽冰擅長篆書,得法於秦《嶧山刻石》,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呂總《續書評》謂:“陽冰篆書,若古釵依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法書要錄》一書引《述書賦》曰:“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人稱“筆虎”,後人多效法其篆書筆法。

現存碑刻作品稀少,如《怡亭銘》、《三墳記》、《般若臺記》及《顏家廟碑額》等,《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般若臺題銘》於唐大曆七年(772年)刻於福州會城烏石山上。康有為《廣藝舟雙楫》雲:“篆書大者,惟有少溫《般若臺》,體近咫尺,骨氣遒正,精采衝融,允為楷法。”

(筆虎,見《金壺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