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吳說小行草《閣中帖》、《下車帖》

書法 草書 宋高宗 宋朝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7-16

宋代吳說小行草《閣中帖》、《下車帖》

吳說《閣中帖》

吳說《閣中帖》,上海博物館藏。此帖是吳說在浙東括蒼寫給家人的信札,清逸無比。

宋代吳說小行草《閣中帖》、《下車帖》

宋代吳說小行草《閣中帖》、《下車帖》

吳說《下車帖》,資料不詳。

吳說,生卒年不詳。宋代書法家。字傅朋,號練塘,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之紫溪。人稱吳紫溪。宋詩紀事謂為王令(逢原)之外孫。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除尚書郎,官知信州,紹興間為尚書郎。其書楷、行、草及榜書均住,小楷有“宋時第一”之稱;榜書深穩端潤,行草圓美流麗,深入黃太史之室,而得其精髓,又時作魏鍾繇之體,頗有新致。其獨創的遊絲書頗負盛名。一筆一行,遊絲連綿。宋高宗趙構《翰墨志》稱:“紹興以來。雜書遊絲書,惟錢塘吳說。”

《洞天清錄》說其深入黃太史之室,亦時作鐘體。故其書作,往往流露出漢魏風骨,直可追侔“二王”。吳說傳世之簡札,多為信手而書,無拘無束,自由揮寫,不計工拙。自然而又合理地與抒情達意緊密結合。這些簡札最能表現書家的藝術個性,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其榜書沉穩端潤,行、草圓潤流麗。傳世書跡有《三詩帖》、《敘慰帖》、《門內帖》、《行藝詩帖》、《千字文》等。

《門內帖》,吳琚行書。紙本,行草書14行,縱25釐米,橫45.4釐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帖筆法清瘦勁利,剛中有柔,筆致有蘭亭雅態。佈勢如五代楊凝式《韭花帖》,可見吳說的功力不淺,刻意求新。清安岐《墨緣匯觀》雲:“行草書14行,用筆清健,兼有遊絲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