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由余帖》中兩個“亂”字繁簡併用,為什麼中國書協不讓用?

新書友,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書法理想

歐陽詢《由余帖》中兩個“亂”字繁簡併用,為什麼中國書協不讓用?歐陽詢《由余帖》中兩個“亂”字繁簡併用,為什麼中國書協不讓用?

歐陽詢的《由余帖》中有兩個亂字“繁簡”並用

為何古人寫“簡體字”就對,我們今人就不對呢?

這要說到一個概念

“俗字”

俗字指的就是通俗流行,但不是官方規定的文字,是民間文字。

我們今天的簡體字,有很多一部分是從俗字演化而來的。

舉個例子:

歐陽詢《由余帖》中兩個“亂”字繁簡併用,為什麼中國書協不讓用?

在歷代書法家中,很多人都寫俗字,因為文字學功底沒那麼好,包括米芾蘇軾等大家,作品中都有俗字。

俗字,一是民間用字,寫起來順手,而是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多被官方承認。

如上圖這個:正俗字表。

左邊是正字,也就是官方字,右邊是俗字,也就是民間流通的字。

你看古代大家,幾乎都是混用的。

即便連古文字學大師顏真卿,黃道周,王鐸等人,也只是保持部分正字書協,有少數也要用俗字代替。

比如“精”,原本只細長的秸稈,就是那種“青”色的“米”稈。可以是麥子稈,玉米杆,稻子稈等等。這個字其實就是俗字,正字是“艹+延”。

亂,亂就是這個意思。亂是俗字,民間的簡化字,所以別人用很正常。米芾也寫過“亂”。

之所以說繁簡體不能共用,指的是容易出錯的人。

把影后寫成影後,那該不該分繁簡體呢?

不改變本意的字,是可以用的,而且都有明確的出處,即便書協主席說你不對,你也可以拿出證據打他臉。

所以現在比賽都要求寫出生僻字的“出處”。

不是他們文化不夠,而是他們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繁簡體變化,甚至連顏真卿都做不到。

繁簡互用,還想讓別人承認,靠一句“我樂意”時候行不通的。

你得肚子裡有貨。

若果你肚子裡有貨,誰給你挑錯,你解釋通了之後,在別人眼裡,誰就不如你。

這才叫“以德服人”。

擴展閱讀:這是歐陽詢80歲寫的小楷?!

本期責任編輯:cjr97783701(←長按複製)

歐陽詢《由余帖》中兩個“亂”字繁簡併用,為什麼中國書協不讓用?

戳“閱讀原文”,進入微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