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王羲之(左)與王獻之

起初,在父親的7個兒子裡,年紀最小的他並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華橫溢的二哥凝之、瀟灑不羈的五哥徽之,在書法和性格上更肖“書聖”,王羲之在心裡早已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他們。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獻之正在練字,人到中年的父親聊發少年之狂,突然從背後抓住他的筆,這可能是很多父親並不好笑的惡作劇,常常會嚇孩子一跳,可是當王羲之抓住兒子的筆的那一刻,自己卻嚇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動這支筆。從此,他一改往日對這個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視,開始重點培養他練習書法。(宋人歐陽修在輯錄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許會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喪父的他只能拿蘆葦稈在沙地上練字。)

王獻之果然不負所望,他的字越寫越好,以致連大司馬桓溫都要請他去題寫扇面,他的淡定也讓世人刮目相看,就在這次給名震天下的桓溫寫扇面的時候,筆墨誤落扇上,圍觀眾人均大驚失色,王獻之卻不慌不忙地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鎮靜地呼喚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樣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書房裡,一群偷兒潛入房中,將室內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群偷兒驚慌而逃。侍中謝安在比較羲之諸子之後,也讚歎獻之“小者佳”。

在蘭亭集會上,在親眼目睹父親寫下最好的書法之後,他意識到父親的書體已達巔峰,自己難以超越,於是決定不僅要繼承家學,更要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獨創一體。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王羲之(左)與王獻之

起初,在父親的7個兒子裡,年紀最小的他並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華橫溢的二哥凝之、瀟灑不羈的五哥徽之,在書法和性格上更肖“書聖”,王羲之在心裡早已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他們。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獻之正在練字,人到中年的父親聊發少年之狂,突然從背後抓住他的筆,這可能是很多父親並不好笑的惡作劇,常常會嚇孩子一跳,可是當王羲之抓住兒子的筆的那一刻,自己卻嚇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動這支筆。從此,他一改往日對這個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視,開始重點培養他練習書法。(宋人歐陽修在輯錄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許會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喪父的他只能拿蘆葦稈在沙地上練字。)

王獻之果然不負所望,他的字越寫越好,以致連大司馬桓溫都要請他去題寫扇面,他的淡定也讓世人刮目相看,就在這次給名震天下的桓溫寫扇面的時候,筆墨誤落扇上,圍觀眾人均大驚失色,王獻之卻不慌不忙地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鎮靜地呼喚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樣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書房裡,一群偷兒潛入房中,將室內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群偷兒驚慌而逃。侍中謝安在比較羲之諸子之後,也讚歎獻之“小者佳”。

在蘭亭集會上,在親眼目睹父親寫下最好的書法之後,他意識到父親的書體已達巔峰,自己難以超越,於是決定不僅要繼承家學,更要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獨創一體。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蘭亭集序》

他開始學習東漢草書大師張芝等人的傳世之作,廣泛拜訪當時健在的書法大家,揣摩於一心。

很多年之後,一貫欣賞他的謝安認真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如何?”王獻之回答:“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裡知道?”

從形式上看,他的草書既有父親的風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獨創技法,比如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的“一筆書”,與其父的草書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親寫字時的拘謹情緒,更有充滿自信的張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氣,正如唐人的評價:“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嶽。”正是這種飛龍在天的變化,讓王獻之得以與其父並稱“二王”,在書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獨特印記。

然而,為人淡定、寫字飄逸的王獻之,在一箇中秋之夜,竟然也會黯然神傷,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滿紙傷感。

02

這封流傳下來的書信,已不知是寄給何人,僅存3行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秋帖》。

從字面上已經很難還原書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佳節,卻不能見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過,也無心歡慶,只好等待大軍歸來之日再一起慶祝吧。

月圓之夜,他思念遠在前線的親友,以致夜不能寐,起床索筆狂書。在戰亂頻仍的南朝歲月,書法家王獻之無比思念遠方。他不知道自己親友在軍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輝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鄉?

東晉建立之後,雖然由於實力懸殊,偏安江南已成定局,然而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復疆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屢屢有北伐之舉,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數次北伐。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王羲之(左)與王獻之

起初,在父親的7個兒子裡,年紀最小的他並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華橫溢的二哥凝之、瀟灑不羈的五哥徽之,在書法和性格上更肖“書聖”,王羲之在心裡早已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他們。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獻之正在練字,人到中年的父親聊發少年之狂,突然從背後抓住他的筆,這可能是很多父親並不好笑的惡作劇,常常會嚇孩子一跳,可是當王羲之抓住兒子的筆的那一刻,自己卻嚇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動這支筆。從此,他一改往日對這個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視,開始重點培養他練習書法。(宋人歐陽修在輯錄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許會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喪父的他只能拿蘆葦稈在沙地上練字。)

王獻之果然不負所望,他的字越寫越好,以致連大司馬桓溫都要請他去題寫扇面,他的淡定也讓世人刮目相看,就在這次給名震天下的桓溫寫扇面的時候,筆墨誤落扇上,圍觀眾人均大驚失色,王獻之卻不慌不忙地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鎮靜地呼喚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樣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書房裡,一群偷兒潛入房中,將室內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群偷兒驚慌而逃。侍中謝安在比較羲之諸子之後,也讚歎獻之“小者佳”。

在蘭亭集會上,在親眼目睹父親寫下最好的書法之後,他意識到父親的書體已達巔峰,自己難以超越,於是決定不僅要繼承家學,更要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獨創一體。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蘭亭集序》

他開始學習東漢草書大師張芝等人的傳世之作,廣泛拜訪當時健在的書法大家,揣摩於一心。

很多年之後,一貫欣賞他的謝安認真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如何?”王獻之回答:“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裡知道?”

從形式上看,他的草書既有父親的風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獨創技法,比如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的“一筆書”,與其父的草書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親寫字時的拘謹情緒,更有充滿自信的張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氣,正如唐人的評價:“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嶽。”正是這種飛龍在天的變化,讓王獻之得以與其父並稱“二王”,在書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獨特印記。

然而,為人淡定、寫字飄逸的王獻之,在一箇中秋之夜,竟然也會黯然神傷,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滿紙傷感。

02

這封流傳下來的書信,已不知是寄給何人,僅存3行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秋帖》。

從字面上已經很難還原書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佳節,卻不能見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過,也無心歡慶,只好等待大軍歸來之日再一起慶祝吧。

月圓之夜,他思念遠在前線的親友,以致夜不能寐,起床索筆狂書。在戰亂頻仍的南朝歲月,書法家王獻之無比思念遠方。他不知道自己親友在軍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輝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鄉?

東晉建立之後,雖然由於實力懸殊,偏安江南已成定局,然而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復疆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屢屢有北伐之舉,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數次北伐。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桓溫“北伐”示意圖

王獻之《中秋帖》裡的尚未歸來的大軍,從年代來看,應該指的是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的第三次北伐,這一年王獻之已經25歲,正在謝安幕府擔任長史,並未參與桓溫北伐,卻在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因為在這場戰爭事關國運,他的很多親朋好友都已投身於此。

桓溫,這個獻之孩提之時為其題寫扇面的豪傑,已然老去,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搏。他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衝一同出兵,其中郗愔駐京口的軍隊是東晉最精銳的士兵,也就是後來劉宋藉此威震天下的“北府兵”,郗愔之子郗超被桓溫的魅力感染,假作父親書信將徐兗二州刺史的職位讓給了桓溫,使之如虎添翼。桓溫的大軍渡過黃河,於黃墟大敗前燕所派慕容厲二萬鐵騎,前燕皇帝慕容暐甚至打算北逃遼東、避其鋒芒,消息傳回江南,一時東晉朝野歡騰。

這時正是中秋時節。然而王獻之似乎並沒有在吉光片羽的書信裡流露出太多的喜悅之情,他是個目光深遠的人,十萬大軍在黃河之北,天氣漸冷,衣食難繼,隨時有被切斷歸路的風險。他只希望大軍儘快歸來,他將帶著醇酒前往迎接。

果然,中秋節之後,前燕開始反擊,慕容德率一萬兵駐屯石門,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斷絕桓溫糧道。桓溫見戰事不利,又因糧食將竭,更聽聞前秦援兵將至,於是在九月焚燬船隻,拋棄輜重,狼狽南逃。從此,東晉再也沒有恢復中原的希望。

沉默淡定的王獻之也有他深情的一面。這種深情也是魏晉時代士大夫精神的一個特質,馮友蘭先生論“魏晉風流”提出了四點:“必有玄心”“須有洞見”“須有妙賞”“必有深情”。“一往情深”這個成語便出自《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桓子野(桓伊)就是桓溫的兒子,他與王獻之的家庭也頗有淵源,《晉書·桓伊傳》記載,王獻之的哥哥徽之進京時,泊舟於清溪側,正值桓伊從岸上經過,二人素不相識,恰好船中有人認出他就是野王,王徽之即請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此時桓伊已是朝中顯貴人物,但仍然豁達大度,即刻下車,蹲在胡床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而兩人卻沒有交談過一句話,他所演奏的據說便是後世的“梅花三弄”。而桓伊的族侄桓玄,是“二王”書法的最有名的粉絲,他散盡家財蒐集王羲之、王獻之最精美的作品,各為一帙,常置左右,即使到了兵敗之際也不離身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難以割捨,只好一起跳入滾滾大江——這也成為王獻之作品傳世稀少的原因之一。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王羲之(左)與王獻之

起初,在父親的7個兒子裡,年紀最小的他並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華橫溢的二哥凝之、瀟灑不羈的五哥徽之,在書法和性格上更肖“書聖”,王羲之在心裡早已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他們。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獻之正在練字,人到中年的父親聊發少年之狂,突然從背後抓住他的筆,這可能是很多父親並不好笑的惡作劇,常常會嚇孩子一跳,可是當王羲之抓住兒子的筆的那一刻,自己卻嚇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動這支筆。從此,他一改往日對這個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視,開始重點培養他練習書法。(宋人歐陽修在輯錄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許會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喪父的他只能拿蘆葦稈在沙地上練字。)

王獻之果然不負所望,他的字越寫越好,以致連大司馬桓溫都要請他去題寫扇面,他的淡定也讓世人刮目相看,就在這次給名震天下的桓溫寫扇面的時候,筆墨誤落扇上,圍觀眾人均大驚失色,王獻之卻不慌不忙地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鎮靜地呼喚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樣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書房裡,一群偷兒潛入房中,將室內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群偷兒驚慌而逃。侍中謝安在比較羲之諸子之後,也讚歎獻之“小者佳”。

在蘭亭集會上,在親眼目睹父親寫下最好的書法之後,他意識到父親的書體已達巔峰,自己難以超越,於是決定不僅要繼承家學,更要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獨創一體。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蘭亭集序》

他開始學習東漢草書大師張芝等人的傳世之作,廣泛拜訪當時健在的書法大家,揣摩於一心。

很多年之後,一貫欣賞他的謝安認真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如何?”王獻之回答:“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裡知道?”

從形式上看,他的草書既有父親的風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獨創技法,比如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的“一筆書”,與其父的草書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親寫字時的拘謹情緒,更有充滿自信的張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氣,正如唐人的評價:“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嶽。”正是這種飛龍在天的變化,讓王獻之得以與其父並稱“二王”,在書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獨特印記。

然而,為人淡定、寫字飄逸的王獻之,在一箇中秋之夜,竟然也會黯然神傷,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滿紙傷感。

02

這封流傳下來的書信,已不知是寄給何人,僅存3行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秋帖》。

從字面上已經很難還原書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佳節,卻不能見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過,也無心歡慶,只好等待大軍歸來之日再一起慶祝吧。

月圓之夜,他思念遠在前線的親友,以致夜不能寐,起床索筆狂書。在戰亂頻仍的南朝歲月,書法家王獻之無比思念遠方。他不知道自己親友在軍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輝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鄉?

東晉建立之後,雖然由於實力懸殊,偏安江南已成定局,然而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復疆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屢屢有北伐之舉,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數次北伐。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桓溫“北伐”示意圖

王獻之《中秋帖》裡的尚未歸來的大軍,從年代來看,應該指的是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的第三次北伐,這一年王獻之已經25歲,正在謝安幕府擔任長史,並未參與桓溫北伐,卻在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因為在這場戰爭事關國運,他的很多親朋好友都已投身於此。

桓溫,這個獻之孩提之時為其題寫扇面的豪傑,已然老去,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搏。他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衝一同出兵,其中郗愔駐京口的軍隊是東晉最精銳的士兵,也就是後來劉宋藉此威震天下的“北府兵”,郗愔之子郗超被桓溫的魅力感染,假作父親書信將徐兗二州刺史的職位讓給了桓溫,使之如虎添翼。桓溫的大軍渡過黃河,於黃墟大敗前燕所派慕容厲二萬鐵騎,前燕皇帝慕容暐甚至打算北逃遼東、避其鋒芒,消息傳回江南,一時東晉朝野歡騰。

這時正是中秋時節。然而王獻之似乎並沒有在吉光片羽的書信裡流露出太多的喜悅之情,他是個目光深遠的人,十萬大軍在黃河之北,天氣漸冷,衣食難繼,隨時有被切斷歸路的風險。他只希望大軍儘快歸來,他將帶著醇酒前往迎接。

果然,中秋節之後,前燕開始反擊,慕容德率一萬兵駐屯石門,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斷絕桓溫糧道。桓溫見戰事不利,又因糧食將竭,更聽聞前秦援兵將至,於是在九月焚燬船隻,拋棄輜重,狼狽南逃。從此,東晉再也沒有恢復中原的希望。

沉默淡定的王獻之也有他深情的一面。這種深情也是魏晉時代士大夫精神的一個特質,馮友蘭先生論“魏晉風流”提出了四點:“必有玄心”“須有洞見”“須有妙賞”“必有深情”。“一往情深”這個成語便出自《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桓子野(桓伊)就是桓溫的兒子,他與王獻之的家庭也頗有淵源,《晉書·桓伊傳》記載,王獻之的哥哥徽之進京時,泊舟於清溪側,正值桓伊從岸上經過,二人素不相識,恰好船中有人認出他就是野王,王徽之即請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此時桓伊已是朝中顯貴人物,但仍然豁達大度,即刻下車,蹲在胡床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而兩人卻沒有交談過一句話,他所演奏的據說便是後世的“梅花三弄”。而桓伊的族侄桓玄,是“二王”書法的最有名的粉絲,他散盡家財蒐集王羲之、王獻之最精美的作品,各為一帙,常置左右,即使到了兵敗之際也不離身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難以割捨,只好一起跳入滾滾大江——這也成為王獻之作品傳世稀少的原因之一。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郗道茂

王獻之的深情,除了給了親友家國,還給了他心愛的女子——郗道茂,是他的妻子和表姐,那位被桓溫奪去兵權的郗愔便是她的伯父。他在17歲的時候與之結婚,二人十分恩愛,父親王羲之也很喜歡她,在去世的前一年為她寫了《郗新婦帖》。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東晉簡文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為了保全家族,王獻之只能忍痛與郗道茂離婚。郗道茂父親郗曇已死,離婚後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淒涼,鬱鬱而終。

王獻之曾寫信給她,說“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惟當絕氣耳!”他寫了很多詩給她,其中最有名的是《桃葉詩》,他站在建康城河水的渡口唱這首詩:“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那個秦淮河畔的渡口,因此有了一個“桃葉渡”的美麗名字。

在王獻之生命的最後一刻,別人問他此生有何錯事和遺憾,他只說了一句:“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這句話也被記錄在《世說新語》裡,成為這位深情書家的最後身影。

他的哥哥王徽之當時也病得很重,獻之先去世,一天王徽之猷問侍候的人說:“為什麼一點也沒有聽到官奴的音訊?這是已經去世了!”於是就乘車去奔喪,一點也沒有哭。王獻之平時喜歡彈琴,王徽之便一直進去坐在靈座上,拿過王獻之的琴來彈,琴絃怎麼也調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說:“官奴官奴,人琴俱亡!”說完就悲痛得昏了過去,很久才醒過來,隨後也去世了。

魏晉風度,若無深情,終究是紙上涼薄。深情,是魏晉風度的溫度,也是書法的內在精神,“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誠哉斯言!

03

王獻之的《中秋帖》,一筆而成,恣意揮灑,氣勢如龍,連綿飛舞,是東晉草書的巔峰之作,歷來為世所重。梁武帝蕭衍稱之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唐太宗李世民讚歎“自晉唐以來從大令問津以迄於成者,代不乏人”。卷前有宋高宗趙構籤題“晉王獻之中秋帖”,卷後有明代董其昌跋稱:“大令此帖米老以為天下第一。”董其昌借米芾之口,盛讚《中秋帖》為天下書帖之首。他還興致勃勃地考證,《中秋帖》與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淳化閣帖》中王獻之《慶至帖》原為一帖,後被割裂。董將《中秋》《慶至》二帖合為一帖,刻入《戲鴻堂帖》,自稱是“千古快事”。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文 | 徐佳

01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場偶然被記錄下來的聚會上,賓主40餘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聚會的主角,自然是時任右將軍的王羲之,剛過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鬆自然,不禁多喝了幾杯,大家看他興致頗高,也就嚷著讓他給這次聚會的詩集寫篇序文。王羲之乘著醉意,走筆如飛,無意間寫下他一生之中最偉大的書法作品。

也是在這場聚會上,有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來而被罰酒三鬥,其中一個就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

那一年,他只有10歲,這個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對作詩沒有太大興趣,喝完了罰酒,在眾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時候,他只是安靜而細緻地看著父親,觀察父親寫字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甚至表情,以及紙上的一撇一捺、一點一畫。

他練習書法已經5年。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王羲之(左)與王獻之

起初,在父親的7個兒子裡,年紀最小的他並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華橫溢的二哥凝之、瀟灑不羈的五哥徽之,在書法和性格上更肖“書聖”,王羲之在心裡早已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他們。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獻之正在練字,人到中年的父親聊發少年之狂,突然從背後抓住他的筆,這可能是很多父親並不好笑的惡作劇,常常會嚇孩子一跳,可是當王羲之抓住兒子的筆的那一刻,自己卻嚇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動這支筆。從此,他一改往日對這個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視,開始重點培養他練習書法。(宋人歐陽修在輯錄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許會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喪父的他只能拿蘆葦稈在沙地上練字。)

王獻之果然不負所望,他的字越寫越好,以致連大司馬桓溫都要請他去題寫扇面,他的淡定也讓世人刮目相看,就在這次給名震天下的桓溫寫扇面的時候,筆墨誤落扇上,圍觀眾人均大驚失色,王獻之卻不慌不忙地將墨跡改畫成黑馬母牛,畫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鎮靜地呼喚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樣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書房裡,一群偷兒潛入房中,將室內東西偷得精光。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青氈是我家祖輩的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氈子。”群偷兒驚慌而逃。侍中謝安在比較羲之諸子之後,也讚歎獻之“小者佳”。

在蘭亭集會上,在親眼目睹父親寫下最好的書法之後,他意識到父親的書體已達巔峰,自己難以超越,於是決定不僅要繼承家學,更要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獨創一體。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蘭亭集序》

他開始學習東漢草書大師張芝等人的傳世之作,廣泛拜訪當時健在的書法大家,揣摩於一心。

很多年之後,一貫欣賞他的謝安認真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如何?”王獻之回答:“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裡知道?”

從形式上看,他的草書既有父親的風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獨創技法,比如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的“一筆書”,與其父的草書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親寫字時的拘謹情緒,更有充滿自信的張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氣,正如唐人的評價:“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嶽。”正是這種飛龍在天的變化,讓王獻之得以與其父並稱“二王”,在書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獨特印記。

然而,為人淡定、寫字飄逸的王獻之,在一箇中秋之夜,竟然也會黯然神傷,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滿紙傷感。

02

這封流傳下來的書信,已不知是寄給何人,僅存3行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秋帖》。

從字面上已經很難還原書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佳節,卻不能見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過,也無心歡慶,只好等待大軍歸來之日再一起慶祝吧。

月圓之夜,他思念遠在前線的親友,以致夜不能寐,起床索筆狂書。在戰亂頻仍的南朝歲月,書法家王獻之無比思念遠方。他不知道自己親友在軍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輝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鄉?

東晉建立之後,雖然由於實力懸殊,偏安江南已成定局,然而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復疆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屢屢有北伐之舉,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數次北伐。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桓溫“北伐”示意圖

王獻之《中秋帖》裡的尚未歸來的大軍,從年代來看,應該指的是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的第三次北伐,這一年王獻之已經25歲,正在謝安幕府擔任長史,並未參與桓溫北伐,卻在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因為在這場戰爭事關國運,他的很多親朋好友都已投身於此。

桓溫,這個獻之孩提之時為其題寫扇面的豪傑,已然老去,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搏。他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衝一同出兵,其中郗愔駐京口的軍隊是東晉最精銳的士兵,也就是後來劉宋藉此威震天下的“北府兵”,郗愔之子郗超被桓溫的魅力感染,假作父親書信將徐兗二州刺史的職位讓給了桓溫,使之如虎添翼。桓溫的大軍渡過黃河,於黃墟大敗前燕所派慕容厲二萬鐵騎,前燕皇帝慕容暐甚至打算北逃遼東、避其鋒芒,消息傳回江南,一時東晉朝野歡騰。

這時正是中秋時節。然而王獻之似乎並沒有在吉光片羽的書信裡流露出太多的喜悅之情,他是個目光深遠的人,十萬大軍在黃河之北,天氣漸冷,衣食難繼,隨時有被切斷歸路的風險。他只希望大軍儘快歸來,他將帶著醇酒前往迎接。

果然,中秋節之後,前燕開始反擊,慕容德率一萬兵駐屯石門,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斷絕桓溫糧道。桓溫見戰事不利,又因糧食將竭,更聽聞前秦援兵將至,於是在九月焚燬船隻,拋棄輜重,狼狽南逃。從此,東晉再也沒有恢復中原的希望。

沉默淡定的王獻之也有他深情的一面。這種深情也是魏晉時代士大夫精神的一個特質,馮友蘭先生論“魏晉風流”提出了四點:“必有玄心”“須有洞見”“須有妙賞”“必有深情”。“一往情深”這個成語便出自《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桓子野(桓伊)就是桓溫的兒子,他與王獻之的家庭也頗有淵源,《晉書·桓伊傳》記載,王獻之的哥哥徽之進京時,泊舟於清溪側,正值桓伊從岸上經過,二人素不相識,恰好船中有人認出他就是野王,王徽之即請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此時桓伊已是朝中顯貴人物,但仍然豁達大度,即刻下車,蹲在胡床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而兩人卻沒有交談過一句話,他所演奏的據說便是後世的“梅花三弄”。而桓伊的族侄桓玄,是“二王”書法的最有名的粉絲,他散盡家財蒐集王羲之、王獻之最精美的作品,各為一帙,常置左右,即使到了兵敗之際也不離身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難以割捨,只好一起跳入滾滾大江——這也成為王獻之作品傳世稀少的原因之一。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郗道茂

王獻之的深情,除了給了親友家國,還給了他心愛的女子——郗道茂,是他的妻子和表姐,那位被桓溫奪去兵權的郗愔便是她的伯父。他在17歲的時候與之結婚,二人十分恩愛,父親王羲之也很喜歡她,在去世的前一年為她寫了《郗新婦帖》。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東晉簡文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為了保全家族,王獻之只能忍痛與郗道茂離婚。郗道茂父親郗曇已死,離婚後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淒涼,鬱鬱而終。

王獻之曾寫信給她,說“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惟當絕氣耳!”他寫了很多詩給她,其中最有名的是《桃葉詩》,他站在建康城河水的渡口唱這首詩:“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那個秦淮河畔的渡口,因此有了一個“桃葉渡”的美麗名字。

在王獻之生命的最後一刻,別人問他此生有何錯事和遺憾,他只說了一句:“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這句話也被記錄在《世說新語》裡,成為這位深情書家的最後身影。

他的哥哥王徽之當時也病得很重,獻之先去世,一天王徽之猷問侍候的人說:“為什麼一點也沒有聽到官奴的音訊?這是已經去世了!”於是就乘車去奔喪,一點也沒有哭。王獻之平時喜歡彈琴,王徽之便一直進去坐在靈座上,拿過王獻之的琴來彈,琴絃怎麼也調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說:“官奴官奴,人琴俱亡!”說完就悲痛得昏了過去,很久才醒過來,隨後也去世了。

魏晉風度,若無深情,終究是紙上涼薄。深情,是魏晉風度的溫度,也是書法的內在精神,“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誠哉斯言!

03

王獻之的《中秋帖》,一筆而成,恣意揮灑,氣勢如龍,連綿飛舞,是東晉草書的巔峰之作,歷來為世所重。梁武帝蕭衍稱之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唐太宗李世民讚歎“自晉唐以來從大令問津以迄於成者,代不乏人”。卷前有宋高宗趙構籤題“晉王獻之中秋帖”,卷後有明代董其昌跋稱:“大令此帖米老以為天下第一。”董其昌借米芾之口,盛讚《中秋帖》為天下書帖之首。他還興致勃勃地考證,《中秋帖》與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淳化閣帖》中王獻之《慶至帖》原為一帖,後被割裂。董將《中秋》《慶至》二帖合為一帖,刻入《戲鴻堂帖》,自稱是“千古快事”。

首發 | 中秋節漫話“中秋帖”

《中秋帖》

後來,有的學者考證,這很可能是米芾給董其昌開了一個跨越幾百年的大玩笑。《中秋帖》的紙張是竹料紙,這種紙東晉時還未出現,屬於北宋才有的紙張。從行筆的姿態可以推測,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東晉王羲之、王獻之所用的筆還是有心硬筆。因此此帖並非獻之原物,而臨寫者便是米芾。其中一個證據,便是米芾自己在著作《書史》裡承認的,米芾說自己曾經臨摹過王獻之的字帖一卷,後來在常州一個士大夫家裡做客,客人們都爭相拿出自己收藏的書畫,請米芾把關,輪到沈括——就是那個寫《夢溪筆談》的科學家,沈小心翼翼拿出自己的寶物——王獻之的字帖,米芾一看就說是贗品,沈括吃驚地說,這是我收藏多年的了,怎麼可能是假的,米芾笑著說這是我自己寫的。當然,米芾並沒有明確說自己臨摹的便是《中秋帖》,這個證據是否充分,有待研究。

乾隆皇帝將《中秋帖》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並稱“三希”,還於引首題“至寶”兩個大字。清朝滅亡之後,此帖流落民間,從此開始了它顛沛流離的歲月,屢屢有流失海外的風險,直到1950年才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從香港輾轉回到北京。

即使《中秋帖》可能並非獻之原貌,也是最接近晉代風物的國之重寶,讓我們在千年之後依然可以感受到王獻之的風度與深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月光之下臨摹《中秋帖》,酣暢淋漓,一往情深。

主編:叢子鈺 |編輯:袁浩

END

熱門閱讀文章

★ 本號姓“副” 歡迎來“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鋼:忍別二月河

★ 家住百萬莊

★ 1979年的那個春節

★ 靜靜的九如巷

★ 有一種鄉愁叫小名

★ 大師筆下的中國母親

★ 觀舊照,憶文西

★ 收藏在茶中的記憶和友情

★ 難忘老師的笑容——深切緬懷徐中玉先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