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90高齡的黃賓虹閉目作畫

黃賓虹(1865-1955),原名懋質,名質,字樸存、樸人、亦作樸丞、劈琴,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幼喜繪畫,課餘之暇,兼習篆刻。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1887 年赴揚州,從鄭珊學山水,從陳崇光(若木)學花鳥。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作、手札

黃賓虹書法的早期,大致未能擺脫清末民初的碑學觀念,對於薄板金石的用功成為早年學書的初階;後來,他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以此為中點,再向上下兩方探究帖學的真諦。但是“自然美”的召喚終於使他在三代古文字的意趣上找到了自我的藝術感受:自然、古樸、沖淡、柔中含剛。為此,先生書藝進入晚年後日漸醇雅古樸、平和簡淨,不能不說這是他心儀三代古文字的結果。顏平原行稿書的朴茂雄渾、倪雲林行楷書的清動和雅,在三代古文氣息的粘合下,獨成一面貌,使其點畫成為古來也不多見的“如屋漏痕”、“如綿裹鐵”的高古之美。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與籬農手札,冊頁,十六開,紙本

賓虹先生書法的“淡化”點畫(線條),其結果不僅沒有減弱審美視覺的感受效果,卻增添了一種“強化”處理所難以取得的審美補償。李北海、黃山谷、楊維楨、王鐸、傅山、金農、吳昌碩等前代書家都是“強化”處理點畫(線條)的,所書重“實”處.墨氣濃郁,是陽剛同性的表現主義;楊凝式、米南宮、董其昌、八大山人、李叔同等少數書家是“淡化”處理點畫(線條)的,所書重“虛”處,白氣沖和,是陰柔屬性的自然主義。黃賓虹兼有兩式,卻傾向後者,所書大章法朴茂密麗(一如其畫),而局部處理虛淡清和。黃書的“書”是“還其本來”——字的本身結構美,點線的原始自然狀態。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作為一個造型藝術的大家,他不可能不諸熟於“造型”之理,但在書法中,他絕不追求結字、用筆的“新理異態”,不像一些時書那樣“矜毫使氣”、“狂禪呵罵”,而是自然而然地“書”我的意趣、我的氣質、我的神韻——實際上是外示“我”的自然美的觀念。是如“靈運詩風”,優美、清剛、陰柔、灑脫、自然而質樸,是高華古豔而不是濃豔績麗。給予者的審美餘地,是空靈,是模糊,是豐富。因此想到:藝術內涵的淺深.絕不在於手段表現上的繁簡多寡,有時萬語千言而不著頭腦,有時只吐一語而直搔癢處。黃賓虹書法的美學價值與現實意義或也在此。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繪畫用“加法”,正如吳昌碩畫作的“繁筆”,黃賓虹書法、用“減法”,正像八大山人的花鳥畫。本來“加減乘除”沒得關係,只要“數字”對就為書作畫,亦同此理。賞者只問審美創造的總效應是大是小、是深是淺、是泛常是獨到,方法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作手的小巧與大美的能力與表達水準。高明的拳家,不看你是不是套路多,而是驗證你的功技神,也許一指可以定乾坤,黃賓虹書法的線條韻味頗有些類似。這的確是需要錘鍊再錘鍊的,一激而就不可能臻至這種化境。沒有經過“爛漫”的階段,有的書家便期於“平淡”起來,固然能“平淡”也不失為一種風致,但那是不知五味的人只說白開水好喝一樣的飲者。“大味”要從苦辣甘鹹中返為“平淡”——其感染力、蛙力才會雋永綿長。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法主要是大篆和行書體,其文化涵是道家哲學思想的自然意識和生命意識的藝術顯現。藝術創造的反“有為”,不僅沒有使他的書法混滅個性和自我表現,相反卻益增藝術品格的文化信息與審美魁力,似乎這也可旁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正是如此?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法是古典型的商品位,其歷史價值正體現在它本身就是凝固而鮮活的歷史。它是用一種東方式的微笑瞻望著現代藝術表現的。 (佚名)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作、手札

黃賓虹傳略:

他繪畫的技法,早年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新安畫派疏淡清逸的畫風對黃賓虹的影響是終生的,六十歲以前是典型的“白賓虹”。

六十歲以後,曾兩次自上海至安徽貴池,遊覽烏渡湖、秋浦、齊山。江上風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貴池之遊在黃賓虹畫風上的影響,便是從新安畫派的疏淡清逸,轉開學習吳鎮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以此為轉機,黃賓虹開始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虹”過渡。1928年黃賓虹首遊桂、粵,畫了大量寫生作品。自此以後,黃賓虹基本上從古人粉本中脫跳出來,而以真山水為範本,參以過去多年“鉤古畫法”的經驗,創作了大量的寫生山水,在章法上前無古人。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作、手札

69歲-70歲,黃賓虹有巴蜀之遊。這是他繪畫上產生飛躍的契機。其最大的收穫,是從真山水中證悟了他晚年變法之“理”。證悟發生在兩次浪漫的遊歷途中:“青城坐雨”和“瞿塘夜遊”。

“青城坐雨”是在1933年的早春,黃賓虹去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溼透,索性坐於雨中細賞山色變幻,從此大悟。第二天,他連續畫了《青城煙雨冊》十餘幅:焦墨、潑墨、幹皴加宿墨。在這些筆墨試驗中,他要找到“雨淋牆頭”的感覺。雨從牆頭淋下來,任意縱橫氤氳,有些地方特別溼而濃重,有些地方可能留下幹處而發白,而順牆流下的條條水道都是“屋漏痕”。當我們把這種感覺拿來對照《青城山中》,多麼酷肖“雨淋牆頭”啊!完全是北宋全景山水的章法,一樣的筆墨攢簇,層層深厚,卻是水墨淋漓,雲煙幻滅,雨意滂沱,積墨、破墨、漬墨、鋪水,無所不用其極!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瞿塘夜遊”是發生在遊青城後的五月,回滬途中的奉節。一天晚上,黃賓虹想去看看杜甫當年在此所見到的“石上藤蘿月”。他沿江邊朝白帝城方向走去。月色下的夜山深深地吸引著他,於是在月光下摸索著畫了一個多小時的速寫。翌晨,黃賓虹看著速寫稿大聲叫道:“月移壁,月移壁!實中虛,虛中實。妙,妙,妙極了!”至此,黃賓虹的雨山、夜山是其最擅長、最經常的繪畫主題,合渾厚與華滋而成美學上自覺之追求。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七十歲後,所畫作品,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逐漸形成的顯著特色。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曾說過學習傳統應遵循的步驟:“先摹元畫,以其用筆用墨佳;次摹明畫,以其結構平穩,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學能追古;最後臨摹宋畫,以其法備變化多。”黃賓虹所說的宋畫,除了北宋的大家外,往往合五代荊浩、關仝、董源、巨然諸家在內。“宋畫多晦冥,荊關燦一燈;夜行山盡處,開朗最高層。”(1940年題畫山水)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國畫在北平的十一年,黃賓虹完成“黑賓虹”的轉變後,又進行“水墨丹青合體”的試驗。用點染法將石色的硃砂、石青、石綠厚厚地點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丹青隱墨,墨隱丹青”,這是受西方印象派啟發,思以將中國山水畫兩大體系(水墨與青綠)進行融合的一大創舉。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作

南歸杭州後,看到良渚出土的夏玉而悟墨法,將金石的鏗鏘與夏玉的斑駁融為一體,畫面的朦朧融洽更接近江南山水的韻致,筆與墨一片化機。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黃賓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畫家。其畫風與豐富多變的筆墨中,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幾十年來,黃賓虹的繪畫一直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逐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影響著當今中國畫壇。

黃賓虹: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深刻領會了行草書意

黃賓虹書作

黃賓虹的繪畫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效應已顯示出來,而其藝術價值的顯現,又是全方位的。除其山水畫外,花鳥畫也境界不凡,書法成就更不能等閒視之;他還有著自己的畫學理論建構;其金石篆刻、文字學、考古學也頗有建樹。黃賓虹的確是一位“不能僅以畫史目之”的學者型藝術家。由於黃賓虹在美術史上的突出貢獻,在他90 歲壽辰的時候,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榮譽稱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