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400%後又大跌70%,科創板是否會出現這一幕?

首次公開募股 投資 申華控股 方正科技 曹中銘股市觀察 2019-06-23
暴漲400%後又大跌70%,科創板是否會出現這一幕?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金控(00875.HK)股價出現“過山車”走勢。17日尾盤,在短短5分鐘時間內,中國金控股價從1.23港元漲至5.80港元,漲幅超過400%,盤中最高上摸6港元。18日,其股價出現變臉,開盤不到10分鐘,跌幅即超過了70%,尾盤報收於1.70港元,跌幅達到70.69%。19日,中國金控以1.75港元收盤,漲幅2.94%,但相對於最高價6港元,跌幅仍然高達70.83%。

中國金控股價暴漲暴跌,讓其投資者空歡喜了一場。而對於那些高位追漲的投資者而言,結局或是悲劇性的。其實在港股市場,個股股價暴漲暴跌已成常態。比如中國再生醫學(08158.HK)這家上市公司,5月2日暴漲40.74%,5月3日即大跌21.05%。而在近期,除了中國金控,還在其他多家港股出現暴漲暴跌。

此次中國金控股價出現暴漲暴跌,個人以為並非沒有原因。中國金控的股票名稱雖然高大上,但卻是一家以農業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根據中國金控2018年報,其業務分為農業業務和放債業務兩塊。2018年度農業業務分部的營業額約1.18億港元,虧損約430萬港元;放債業務貸款利息收入為3910萬港元,商譽減值約3500萬港元。而且,該上市公司曾頻繁地更換大股東,且從2013年至2018年間,該股從未實現過盈利。該股基本面不佳,業績也乏善可陳。

另一方面,中國金控也被港股投資者質疑為老千股。在港股市場,頻繁地合股與配股,被視為老千股收割散戶的主要手段,中國金控在這方面不乏記錄。2011年至2016年間,該股曾8次配股,而2012年、2018年、2019年曾三次合股,合股比例分別為8股合併1股、10股合併1股、20股合併1股。而從歷史走勢看,中國金控也多次出現暴漲暴跌。如2017年4月11日上午10點左右開始,其股價開始急挫,在約半個小時內下跌超過80%,尾盤報跌57.48%。因此,此次中國金控暴漲暴跌與其本身的質地、頻繁合股與配股,以及自身的股性等方面是分不開的。

中國金控股價能夠上漲400%,也能下跌70%,這與我國香港市場不設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有關。這也是目前A股與港股市場的一大區別。其實,在A股誕生的初期,個股漲跌也是不設漲跌幅限制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延中實業(現方正科技,)、申華實業(現申華控股)、東北電(現*ST東北電)、夏海發(現紫光學大)等股票一日漲幅超過100%的情況,也有過如西南藥業(現*ST瑞德)等一日暴跌超過50%的情形。但市場的不成熟,導致個股暴漲暴跌現象增多,也無形中放大了整個市場的風險。基於此,自1996年12月16日開始,滬深交易所決定實行10%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並一直延用至今。

10%漲跌幅限制雖然有利於防止個股在單個交易日內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但其弊端同樣明顯。原因在於10%漲跌幅限制對於出現重大利好或利空的個股,容易產生助漲助跌的作用,而這種助漲助跌,又會進一步加劇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最終也會放大市場的風險。

也正因如此,市場上也不時會產生放開個股漲跌幅限制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曾在科創板出現過。個人以為,由於A股投機氛圍濃厚,出於保護中小投資者的需要,也出於防範市場風險方面的考量,A股放開漲跌幅限制的時機並不成熟,放開漲跌幅限制需謹慎對待。而至少在目前看來,A股短期內放開漲跌幅限制也並不現實。

中國金控的暴漲暴跌,客觀上也為科創板敲響了警鐘。根據規定,科創板新股掛牌前五個交易日是不設漲跌幅限制的,這也與港股交易制度相同。那麼,由於認知、市場投機等方面的原因,科創板新股就很有可能出現暴漲後暴跌,或暴跌後暴漲的一幕,且由於實行T+1交易制度,背後的風險不言而喻。因此,投資科創板新股,投資者須保持一份謹慎的心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