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導讀

石濤工詩文,善書畫。其畫擅山水,兼工蘭竹。其山水不侷限於師承某家某派,而廣泛師法歷代畫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尤長於點苔,密密麻麻,劈頭蓋面,豐富多彩;用墨濃淡乾溼,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或全景式場面宏闊,或局部特寫,景物突出,變幻無窮。畫風新穎奇異、蒼勁恣肆、縱橫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鳥、蘭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極富個性。石濤的繪畫,在當時即名重於世,由於他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鬱恣肆的獨特風格。石濤善用墨法,枯溼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溼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在技巧上他運筆靈活。或細筆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線勾斫,皴點並用。有時運筆酣暢流利,有時又多方拙之筆,方圓結合,秀拙相生。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石濤(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從傳世作品看,石濤在畫史上不僅稱得上是一個有創新才能的畫家,同時也是創作題材廣泛的多產作者。石濤的表現手法富於變化,又能獨特、和諧地統一為自己的風格特色。他的繪畫風格變化同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他一生遊歷過廣西、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和北京等地,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賦予他深厚的繪畫素養和基礎,他在自然的真實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對前人技法長處的融會,因而他對繪畫創作強調「師法自然」,把繪畫創作和審美體系構成為「借筆墨以寫天地而陶泳乎我也」。石濤是一個僧人,他從禪門轉入畫道,因而他的畫風似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花卉、走獸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當然,「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繪畫藝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有人稱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人物之一,從他的繪畫技藝和理論等方面看確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藝術主張和繪畫實踐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中國畫向近、現代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作凡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無不精擅且富有新意,尤以山水畫及其論著《畫語錄》名重天下,把他看成清代以來300年間第一人的說法,看來並不過分。 清初,繪畫在董其昌等人倡導的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南北宗”學說影響下,摹古之風日熾。這時,才華橫溢的石濤異軍突起,對這種風氣毫不理會,他強調“我自用我法”並清楚地指出:“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鬚眉不能安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腸。”“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他甚至豪邁地說:“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總之他要改變古人的面目而自創新法,自標新格,這種呼聲是對傳統觀念的一種挑戰。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其實,從山水畫方面看,歷經唐、宋、元、明千年的遞進,至清早已形成了巨大的傳統重負。從明代起就有不少畫家試圖走出傳統習慣的範疇,革新畫壇,如陳淳、徐渭等人開創的寫意畫即足以證明了他們的變革勇氣。明代晚期,董其昌以佛教禪宗的“頓悟”來啟導繪畫,揚南仰北,他借“南宗”強調線條形式美的“渡河寶筏”在尋覓人生和藝術的理想彼岸,以“南宗”蘊藉、含蓄的筆墨創出“北宗”簡潔、明快的畫風,實已開啟了現代繪畫的先聲。而石濤睥睨陳法,法古而不泥古,汪洋恣肆,隨心所欲,更向現代繪畫突進了一步。他們兩人所處時代相距不遠,但藝術主張卻不完全一致,儘管如此,殊途而同歸,兩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卻十分相近,都為中國畫向現代畫發展作了準備。石濤的主張和實踐使畫家重又面向生活,師法自然,為開創新的歷史奠定了基礎。五代、兩宋各種皴法的出現,是當時諸大家面向生活,師法自然的創造性產物。實現了筆墨的昇華,也形成了傳統的負荷,所以有明一代也依然取法傳統。清代的山水畫要有所成就,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進行新的改革,因此,創立新法,是山水畫發展至此的必然。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敢於越過傳統的歷史氛圍,高標獨樹是石濤的過人之處,也是他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與他同時稱為清初四高僧中的朱耷,髡殘、弘仁以及龔賢、梅清諸人均各有建樹,但在表現生活的深度方面石濤似比之更勝一籌。在當時,行家就對他的作為讚許稱道,如王原祁就把他譽為“大江以南第一”。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石濤是明朝宗室,原本應是過富貴生活的,但由於國亡家破,因而他所走的道路十分曲折,早年的石濤面臨著家庭的不幸,削髮為僧,遁入空門,從此登山臨水,雲遊四方,漂泊或居留於異鄉客地,足跡達半個中國。自然景觀的長期薰陶,身世不定的感念,從各方面作用著他的藝術觀和人生觀。世界上的事物瞬息萬變,薄薄的雲霧可以遮掩巍巍高山,地位顯赫的王孫公子轉眼間就成了苦行頭陀,千古不變的祖宗成法是沒有的,山高海深,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自然體,但在石濤看來,“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坐禪入定,超凡脫俗,以意念創造一個新的宇宙,這是石濤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他的身世和佛、道思想作用於繪畫的必然結果。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在中國繪畫史上,名傳青史的畫家頗多,但是像石濤這樣具有傑出藝術才華,併為今人大力推崇的卻不多,石濤之所以在300年後得此殊榮,其主要的原因是他主張對繪畫技法的變革和創新,他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但不受傳統精神束縛,反對墨守成規,敢於破陳法,因而他的畫藝不僅高出於同時代許多畫家之上,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出類拔萃、屈指可數的。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石濤不僅畫藝高超,還有高深的美術理論,一部《畫語錄》深刻地總結了這位畫壇奇才的繪畫藝術觀和美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石濤所走過的藝術道路,與他坎坷的生活境遇密切相關,他從顯赫的皇族後裔淪為貧民,從而遁入空門,浪跡天涯數十載,飽嘗人世間的艱辛,這些都對他的藝術道路帶來很大的影響。 石濤是明皇族後裔,生於明朝即將滅亡之時,俗姓朱,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孫朱守謙的11世孫。據《明史》第118卷所載可知,朱守謙是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死後,子朱贊儀襲封其位,“贊儀恭慎好學”頗得朝廷信任,曾奉命到各地視察晉、燕、周、楚等13個藩王事務,所以在石濤作品上,常蓋有“靖江後人”白文方印,或“贊之十世孫阿長”朱文長方印,這即是畫家對自己身世的表白,又是畫家對十世祖朱贊儀的深情遙念。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又據明史記載,當洪武3年朱守謙和其它9個皇子受封之時,曾得欽賜“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20個字為名字的世系。所以石濤的本名叫若極也是有道理的,可知他確是靖江王贊儀的10世孫,靖江王之位從朱守謙傳到第9代,即是石濤的父親朱亨嘉,這和欽賜20字的世系完全符合,當李自成攻陷京師以後,亨嘉便自監國於廣西,並召廣西巡撫瞿式耜,式耜拒而不去,並與兩廣總制丁魁楚、思恩、參將陳邦傅以及中軍官焦璉等串通一氣,突然發兵,一舉擒獲朱亨嘉,並迅將其械送福州,廢為庶人,幽死。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幼小的石濤,靠著內官的庇護保全了性命。據石濤早年材料推測,這個內官,可能就是同他長時期生活在一起的“喝濤”和尚,也正是他把幼年的石濤送入禪門以免繒繳之禍的。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北京之行是石濤人生的轉折點,在繪畫藝術上,他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他並未能達到報效朝廷的願望。原先石濤是抱著欲向“皇家問賞心”的願望北上的,他曾以為康熙帝也禮佛,能像順治帝禮待旅庵本月那樣禮待他;原先以為京城的權貴也禮賢,能像伯樂薦舉千里馬那樣薦舉他,然而他的這些願望最終徹底落空。在京期間,他受人之邀,頻頻出入王公貴族的高第深宅,吃喝之餘,須投挑報李,得寫畫回敬主人,賦詩美言主人。雖然結交的達官貴人不少,但真正能體察他心思的屈指可數,他終於明白自己在京城社會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絲苦笑中吟出了如下悽楚哀婉的詩章:“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無趨小乘。五十孤行成獨往,一身禪病冷於冰。”詩中道明他在京城的社交舞臺上,充其量只是個“乞食”者而已!上層人物只把他當作畫匠,這使他思想上感到很失望。康熙31年秋,51歲的石濤買舟南下,與他相交頗深的博爾都等至碼頭送行,至冬日石濤回到揚州,從此定居當地,直至康熙46年後病故。自回到揚州後,石濤一心投身於藝術創作,其繪畫風格由中年較繁富、清逸轉向沉雄、樸實,藝術創作上進入最為純熟、最為旺盛的時期。

畫僧石濤——借筆墨以寫天地

清 石濤 十六羅漢應真圖


北京墨軒臻品藝術 | 出品

嚴禁圖片運營商業

版權歸作者所有

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