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企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將超千億美元

十三五 金融 雲計算 基金 中國新聞網 2017-05-07

中新網5月5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近日對5個部門4月末印發的《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做出解讀。“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

2017年4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印發《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就《規劃》進行了解讀。

《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比重明顯提升。提高服務外包標準化程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

2020年中企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將超千億美元

資料圖:中國·揚州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大會舉行。中新社發 崔佳明 攝

負責人指出,為確保“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發展目標順利實現,《規劃》圍繞服務外包創新發展,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

一是推進創新驅動。加快推動服務外包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技術引領、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的發展新格局。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服務外包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擴大產業規模,突出優勢領域、關鍵領域和新興領域,提升勞動密集型業務競爭力,著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綜合性服務外包,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是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以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為主體,結構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加強各地區接發包企業、園區之間的對接聯繫,暢通產業轉移渠道,開展承接轉移促進活動。

四是優化國際市場佈局。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互利合作格局。

五是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培育一批影響力大、國際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一批規模顯著、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一批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中小型企業。

六是強化複合型人才培養。創新體制機制,大力培養技術能力和垂直領域管理經驗兼備的中高級複合型人才,構建完善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夯實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人才基礎。

七是提高標準化水平。建立健全服務外包標準體系、提高中國服務標準的國際化水平,參與制訂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增強全球標準話語權。

負責人指出,《規劃》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財稅政策。優化資金使用方向和支持方式,加強對企業自主研發、商務模式創新、企業境外併購等的扶持力度,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中設立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子基金。

二是創新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

三是提升便利化水平。對於開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研究推廣進口貨物保稅監管模式,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引導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為外籍中高端管理和技術人員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

四是發揮示範城市作用。支持示範城市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的高地,做好示範城市建設的階段性總結、經驗複製和政策推廣,出臺示範城市動態調整辦法。

五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造有利於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氛圍。建立服務外包企業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加強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等智庫建設。

六是強化組織實施。將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列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重要議題,著力破除制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負責人指出,《規劃》確定了數據分析服務、雲計算服務等12個領域作為“十三五”期間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旨在突出關鍵領域、優勢領域和潛力領域,引導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外包業務,促進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形成技術引領、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的新格局。2016年,12個重點領域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佔離岸總額的7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