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時間管理:如何像每天擁有28小時一樣生活

身為二寶媽媽,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兒,圍著兩個寶寶、家務、瑣事,團團轉。本打算在兩個寶寶都酣酣入睡後,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兒,卻總是昏昏沉沉,精力不濟。

我想盡力做個好媽媽,也不想失去自我,想去追求心底小小的夢想,只是苦於事每天情多到做不完,時間卻總是不夠用。

如果每天能有28小時,如果能有用也用不完的精力,該多好!

可擁有每天28小時和無限的精力,就可以解決我的問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使每天多出4小時,我也無法保證,這4個小時完完全全屬於自己,而沒有任何干擾。

吉姆·蘭德爾在《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一書告訴我,時間永遠都是有限的,而寶貴的時間資源,分分秒秒都在減少。重要的不是擁有更多時間,而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好每天的24小時。

吉姆·蘭德爾將時間管理的祕籍濃縮成這本有趣有料的小圖冊,旨在讓讀者在一小時內掌握時間管理的精髓和心法。

那麼,該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看過此書,我將吉姆的解決之道歸結為三步:清醒的意識,合理的規劃,高效的行動。

(一)清醒的意識

清醒的意識,是理性決策和一切行動的前提。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當下是如何利用時間的。為了瞭解自己時間的利用情況,你可以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的72小時,把這72小時所做的事情分分類,並大致計算下使用的時間。

筆記‖時間管理:如何像每天擁有28小時一樣生活

接下來,你要做個時間日誌,記錄一下每天的時間使用情況。一週後,彙總一下,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究竟把時間花在了哪裡。當你看到自己在哪裡花費了太多時間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出調整了。

筆記‖時間管理:如何像每天擁有28小時一樣生活

誠如所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總會有的。

你時間海綿裡的水分都藏在哪了呢?你要去尋找,找到你的空隙時間,把它們利用起來。譬如,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把陪孩子玩耍的時間變成你的運動時間;在等車的時候聽聽新聞;上廁所的時間用手機記錄靈感……把非生產性時間變為生產性時間,這就是很多人利用碎片時間,完成讀書學習的高效之處。

有些時候,我們也可以創造時間:把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時間變為有效時間;在你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段攻克最困難、最重要的任務;合理飲食,規律作息,加強鍛鍊,充足睡眠,讓你擁有旺盛的精力,讓你的時間也跟著膨脹飽滿起來;杜絕浪費,快速去做決策,快速閱讀,提高記憶力,從而節約出更多時間。

開源節流,雙管齊下。你還必須時刻意識到,時間是珍貴的,而且它在不停流逝。

(二)合理的規劃

有了時間,如何利用?當然是要在行動前合理規劃。

第一步,你必須明確目標。你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達成什麼目標,才能知道為達成目標該做些什麼。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要害,才能更高效。

明確了目標,你就可以按照“目標-步驟-時間分析”的方法,規劃路線圖,幫你沿著最優路徑,快速抵達目標。

首先,你的目標要符合這四點要求:必須是具體的;必須有時間範圍;必須是現實的;對於目標制定者來說很重要。

比如,我確定了90天連續寫作,寫就10萬字的目標。時限是90 天,目標是每天都寫,90天寫夠10萬字。那我這90天,每天至少要寫1200字。按我現在的寫作速度,單純寫夠1200一字,1小時足夠了。

但寫文肯定還需要構思,查找資料,潤色和修改,完成這些步驟,我需要至少2小時時間。所以,每天寫作時間至少需要3小時。

只有輸出,沒有輸入,寫作變成無水之源,很快就會枯竭。所以,我還需要讀書,觀察生活,記錄感觸、感悟和靈感。鑑於時間有限,我給自己安排的每天讀書的硬時間是50分鐘,也就是兩個番茄鐘的時間。觀察生活隨時都在進行,但記錄需要佔用一部分時間,每天可能需要10~40分鐘不等。按照最長時限40分鐘計算,每天輸入時間大約需要1.5小時。

所以,為了實現目標,每天需要至少4.5小時,一週就需要31.5小時。

然後,我要計算下每天其他必須進行的活動需要多少時間。吃飯10.5小時,睡覺42小時,運動2.5小時,照顧孩子70小時,學習6小時,做家務2.5小時,購物2小時,娛樂2小時。

所有活動所需時間為176小時,但每週總共只有168小時。為了實現目標,我就有必要減少其他活動的時間,或者,將可以一起完成的活動,同時進行,比如,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在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做運動。

但生活就是生活,要有張有弛,不要為了目標,讓忙碌侵佔了你所有的時間。必要的放鬆和娛樂,可以讓你充滿活力。

有了目標的指引,你還要每天都規劃一下,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睡前10分鐘或早起10分鐘就足夠了。在這10分鐘裡,想一想這一天要做什麼,每項活動要花多少時間,這些事情的邏輯順序,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有哪些活動可以分批處理,同時完成等等。

你的規劃要有一個實物體現,即“任務清單”。不需要每天都製作新的,把昨天的清單複製過來,根據具體情況修改一下即可。

有了任務清單,該按怎樣的順序去完成呢?是先易後難,還是先難後易?是憑感覺走,還是理性決策?該如何理性決策呢?

你的困惑,斯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拿一張紙,畫一個四象限圖,就像下面這個一樣。把每項任務放在不同的象限中,按照1-3-2-4的順序去完成。實際生活中,變化是永恆的。所以,面對不斷變化的工作和生活,在進行每一項活動前,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進行的活動是不是真的是最重要的。所以,清單只是一個參考,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保證優先完成重要而緊急的,或是緊急到你必須要立即完成的任務,然後再去做其他事情。

筆記‖時間管理:如何像每天擁有28小時一樣生活
“每一個小時的計劃抵得上五個小時的執行。”“充分準備可以讓你減少你所要付出的汗水。”

但切記,不要過度計劃,該行動的時候,就立即行動起來。

(三)高效的行動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過剩、物質過剩的時代,過多的信息和物質,讓我們的思維和生活雜亂不堪。而雜亂勢必引起情緒緊張,導致無所作為,從而降低效率。我們必須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和存儲機制,消除頭腦和生活中的雜波。

關於如何消除雜波,作者提出10條建議:①使你的工作區域更具吸引力,並配備你工作所需要的一切;②創建一個檔案系統,把所有有關某一特定主題的材料放在同一個地方(文件夾內);③創建一個清單,把你所需關注的一切事情書寫或打印上去;④及時處理每一項任務;⑤在以下三個選項中給每一項工作選擇一項⑴立即採取行動⑵撇開或放棄⑶將其納入以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清單;⑥將想法轉變為行動步驟,在清單上寫下具體行動步驟,而不是分析一下或考慮一下;⑦一旦決定了行動步驟,如果可能的話,要馬上採取行動;⑧保持良好的“提醒”系統;⑨每週對你的儲存和生產率系統進行檢查;⑩至少每個月一次對你的長期目標進行重溫。

此外,克服拖延,也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門。正如作者所說,拖延“傷害的只有自己,沒有人真的在乎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為了自己,要想辦法克服拖延。你可以寫個卡片,放在口袋裡,或是把手機屏保設置成寫有目標的圖片,時刻提醒自己。當面臨龐大的項目,不知如何著手時,嘗試將它分解,然後一一解決。當然,你要教會自己,時刻察覺頭腦裡冒出來的懶惰或是拖延的跡象,行動起來。

當你克服想要保持不動的衝動時,你就會成為慣性的受益者,你的行動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

最後,你還要掌握提高效率最強大的心法:集中精力。畢竟,時間是有限的,在單位時間內效率更高,就能有更多產出。而提高單位時間產出的方法,不是多做,而是少做。

集中精力,專注於一個目標,一次只做一件事。

根據二八定律,你80%的成就來源於你20%的行為。所以,“每次富有成效都會戰勝忙忙碌碌”。

要做到專注,請記住這八字箴言:減少分心,排除干擾。

怎樣減少分心?遠離互聯網,關掉手機、電視機、電子郵件等提醒,把一切電子產品移出工作區域。

怎樣排除干擾?如果有可能,請關上房門,用一切可能的當時告訴別人你正在專注工作,不希望被打擾。適當的拒絕別人的請求,如果他們干擾到你的話。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困難的,因為,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是你人生的拐點。你需要想清楚,是選擇被時間的洪流裹挾,隨波逐流,還是清醒的做自己,充實過好每一天。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是努力就能實現夢想。當通過做出正確選擇,保持努力成功的姿態,可以獲得更大機會。”“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成功人士也不喜歡做。儘管如此,成功人士還是去做了。”

時間管理並不是要你畢其功於一役,去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讓你在快速變換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重點和節奏,完成你必須要做的事情,實現你心底一個一個小小的夢想。

學會時間管理,充分利用好每天的24小時,讓每一天都可以充實快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