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九)拙形對和“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 “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

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

泉。

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以“泉”對“墨”,妙在對中有對,聯中有聯。羊角對、無情對是對而不聯,另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對聯,它們是“聯而不對”。既然不對,不應稱為對聯,但因其有意不對,故稱為不對之對。不對之對雖形式不對、表面不對,而本質、內容卻絕妙可對,令人拍案叫絕。不對之對有如下幾種類型。

(二十)少字對即故作字數不等。

如諷袁聯: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意謂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九)拙形對和“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 “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

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

泉。

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以“泉”對“墨”,妙在對中有對,聯中有聯。羊角對、無情對是對而不聯,另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對聯,它們是“聯而不對”。既然不對,不應稱為對聯,但因其有意不對,故稱為不對之對。不對之對雖形式不對、表面不對,而本質、內容卻絕妙可對,令人拍案叫絕。不對之對有如下幾種類型。

(二十)少字對即故作字數不等。

如諷袁聯: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意謂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一)同字對上下聯全部重字。

相傳清朝紀曉嵐曾送給一個鐵匠一副一言聯:

酉:

酉:

上聯是個“酉”字,下聯還是“酉”字,而且這“酉”字怎麼說也與打鐵無關。鐵匠自然不明所以。

紀曉嵐解釋道:“上聯正看,是你的打鐵砧;下聯橫過來看,是你的風箱”,鐵匠這才恍然大悟。

徐渭有一聯,見於清代李伯元《南亭四話》: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怎麼回事?上下聯 都一樣?確實,上下聯字字雷同,完全一樣,但上下聯又不一樣。

上聯說: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下聯說: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對聯意思很明白:年輕時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正是好好讀書的時候,卻不愛好讀書;到老了,想讀點書,卻耳聾眼花,體力不支,不能好好讀書了。

(二十二)缺字對:

《一夕話》載舊時一知府與一童子的對句:

童子六七人,毋如爾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x。

下聯童子故意留一個字不說,知府問是何字。童子云:“給我賞錢,則是'廉’字,不給則為'貪’字。”有的缺字故意用“?”代替。

算式聯: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去世,享年僅63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有人作了如下一副“算式聯”:

1 +2;

7×9。

上下聯均為算式。

上聯“1+2”,是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命題。這是陳景潤以畢生精力攻克的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這個“1+2”,早已成陳景潤先生的象徵。

下聯“7×9”,七九六十三,既表明他的享年,同時也是痛悼大師英年早逝。

(二十三)外文字母聯聯語中插入外文字母,以表達中文不能表達或不易表達的意義。尚沒有看到全部為外文字母的對聯。筆者所見,有一副半外文字母聯,說的是民國時期,某地一位數學教師因工作勞累過度病死,留下一家老小,狀況十分可憐。

同校一位英語教師,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為XYZ送了君命;

叫WFS依靠何人?

上聯的“XYZ”,是數學中常用的未知數符號。這裡借指數學。繼而借指數學教學工作。

下聯“WFS”分別是英語單詞“Wife(妻子)、father(父親)和son(兒子)”第一個字母。

(二十四)倒字對:據季世昌、朱淨之《中國楹聯學》等多本聯書載:1931年日軍大舉侵華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舉國憤慨。

有人憤而為死難烈士寫下一副僅兩字的奇特輓聯:

死;

生。

(倒寫)上聯是一“死”字,下聯則是一個倒寫的“生”字。

全聯意思是:

寧可站著死,

也不倒著生!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九)拙形對和“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 “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

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

泉。

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以“泉”對“墨”,妙在對中有對,聯中有聯。羊角對、無情對是對而不聯,另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對聯,它們是“聯而不對”。既然不對,不應稱為對聯,但因其有意不對,故稱為不對之對。不對之對雖形式不對、表面不對,而本質、內容卻絕妙可對,令人拍案叫絕。不對之對有如下幾種類型。

(二十)少字對即故作字數不等。

如諷袁聯: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意謂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一)同字對上下聯全部重字。

相傳清朝紀曉嵐曾送給一個鐵匠一副一言聯:

酉:

酉:

上聯是個“酉”字,下聯還是“酉”字,而且這“酉”字怎麼說也與打鐵無關。鐵匠自然不明所以。

紀曉嵐解釋道:“上聯正看,是你的打鐵砧;下聯橫過來看,是你的風箱”,鐵匠這才恍然大悟。

徐渭有一聯,見於清代李伯元《南亭四話》: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怎麼回事?上下聯 都一樣?確實,上下聯字字雷同,完全一樣,但上下聯又不一樣。

上聯說: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下聯說: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對聯意思很明白:年輕時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正是好好讀書的時候,卻不愛好讀書;到老了,想讀點書,卻耳聾眼花,體力不支,不能好好讀書了。

(二十二)缺字對:

《一夕話》載舊時一知府與一童子的對句:

童子六七人,毋如爾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x。

下聯童子故意留一個字不說,知府問是何字。童子云:“給我賞錢,則是'廉’字,不給則為'貪’字。”有的缺字故意用“?”代替。

算式聯: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去世,享年僅63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有人作了如下一副“算式聯”:

1 +2;

7×9。

上下聯均為算式。

上聯“1+2”,是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命題。這是陳景潤以畢生精力攻克的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這個“1+2”,早已成陳景潤先生的象徵。

下聯“7×9”,七九六十三,既表明他的享年,同時也是痛悼大師英年早逝。

(二十三)外文字母聯聯語中插入外文字母,以表達中文不能表達或不易表達的意義。尚沒有看到全部為外文字母的對聯。筆者所見,有一副半外文字母聯,說的是民國時期,某地一位數學教師因工作勞累過度病死,留下一家老小,狀況十分可憐。

同校一位英語教師,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為XYZ送了君命;

叫WFS依靠何人?

上聯的“XYZ”,是數學中常用的未知數符號。這裡借指數學。繼而借指數學教學工作。

下聯“WFS”分別是英語單詞“Wife(妻子)、father(父親)和son(兒子)”第一個字母。

(二十四)倒字對:據季世昌、朱淨之《中國楹聯學》等多本聯書載:1931年日軍大舉侵華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舉國憤慨。

有人憤而為死難烈士寫下一副僅兩字的奇特輓聯:

死;

生。

(倒寫)上聯是一“死”字,下聯則是一個倒寫的“生”字。

全聯意思是:

寧可站著死,

也不倒著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五)無字對在民間,有一種奇特的“無字對”。它多用於春聯,只貼兩張紅張,紙上不寫一字,也沒有其它任何符號,取一年平安無事之意。

(二十六)啞對又叫無音聯。指用手勢演示事物的形象特徵來表達聯意,而不用語言文字說出或寫出,雙方意會而不言傳,心照不宣。歷史上最有趣的一副啞聯,是蘇東坡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合做。說的是蘇東坡謫貶黃州,一日與佛印泛舟長江。二人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從舟中走到舟邊,叫了一聲佛印,隨即用手往左一指,笑而不語,佛印循著所指方向望去,只見岸上有隻大黃狗正在啃骨頭。佛印心有所悟,呵呵一笑,隨即將自己手中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江中。原來他們二人的動作是一副精巧的啞聯。

用文字寫出就是:

狗啃河上骨;

水流東坡詩。

河上骨,諧音“和尚骨”;東坡詩,諧音“東坡屍”。這當然是兩人諧謔打鬧之語。

(二十七)絕對:即未獲得足與匹配下聯的單對。絕對一般是相對而言的。一比單對,當時無人能對,是絕對,但過了若干年,有人對上了,便不復是絕對。

如清代某名士曾登四川望江樓作一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同韻反覆,音節諧美,允稱佳句,但他苦思不得下聯,抱撼而去。直到20世紀30年代,川人李潔玉,從薜濤井旁“古印月井”四字得到啟發,才對出了絕妙的下聯: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清代紀昀曾謂:“天下無不可對之對。”可事實上天下確有一些巧妙單對未有佳偶。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紀夫人所出,難倒一代天才紀曉嵐本人的一比上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200多年來,許多文人墨客為此聯絞盡腦汁,但一無所獲。此聯巧嵌諸葛亮的名與字,且聯內三處自對。即“個個”對“諸”,“明”對“亮”,“孔”對“葛”,而意境優美,音韻嘹亮,出語天然。要成功應對有極大難度。有人謂此絕對乃中國對聯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珠穆朗瑪峰”,信乎!

(二十八)五行對原創:

對聯大家對五行對的特點:按金,木,水,火,土出句,每句五個字;出句中五個字,每字各佔一行,而對句中的五個字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要與對句一致。要求上下聯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一致且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的對聯叫五行對聯。

例句:

鐵杵消灰堵,

銀槍瀉火城。

上聯是我看鍋爐工人燒鍋爐時得到的,工人用鐵杵把灰堵從爐堂里拉出,這個動作啟發了我。下聯是看消防隊員消防演習時得到的,隊員用水槍來滅火。水槍為白色。以上是正格五行對的例子。五行對也有變格。

請看由紀曉嵐的夫人做的第一齣句,紀曉嵐做的第一對句。

煙鎖池塘柳(小月)

炮鎮海城樓(紀曉嵐)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九)拙形對和“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 “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

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

泉。

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以“泉”對“墨”,妙在對中有對,聯中有聯。羊角對、無情對是對而不聯,另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對聯,它們是“聯而不對”。既然不對,不應稱為對聯,但因其有意不對,故稱為不對之對。不對之對雖形式不對、表面不對,而本質、內容卻絕妙可對,令人拍案叫絕。不對之對有如下幾種類型。

(二十)少字對即故作字數不等。

如諷袁聯: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意謂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一)同字對上下聯全部重字。

相傳清朝紀曉嵐曾送給一個鐵匠一副一言聯:

酉:

酉:

上聯是個“酉”字,下聯還是“酉”字,而且這“酉”字怎麼說也與打鐵無關。鐵匠自然不明所以。

紀曉嵐解釋道:“上聯正看,是你的打鐵砧;下聯橫過來看,是你的風箱”,鐵匠這才恍然大悟。

徐渭有一聯,見於清代李伯元《南亭四話》: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怎麼回事?上下聯 都一樣?確實,上下聯字字雷同,完全一樣,但上下聯又不一樣。

上聯說: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下聯說: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對聯意思很明白:年輕時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正是好好讀書的時候,卻不愛好讀書;到老了,想讀點書,卻耳聾眼花,體力不支,不能好好讀書了。

(二十二)缺字對:

《一夕話》載舊時一知府與一童子的對句:

童子六七人,毋如爾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x。

下聯童子故意留一個字不說,知府問是何字。童子云:“給我賞錢,則是'廉’字,不給則為'貪’字。”有的缺字故意用“?”代替。

算式聯: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去世,享年僅63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有人作了如下一副“算式聯”:

1 +2;

7×9。

上下聯均為算式。

上聯“1+2”,是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命題。這是陳景潤以畢生精力攻克的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這個“1+2”,早已成陳景潤先生的象徵。

下聯“7×9”,七九六十三,既表明他的享年,同時也是痛悼大師英年早逝。

(二十三)外文字母聯聯語中插入外文字母,以表達中文不能表達或不易表達的意義。尚沒有看到全部為外文字母的對聯。筆者所見,有一副半外文字母聯,說的是民國時期,某地一位數學教師因工作勞累過度病死,留下一家老小,狀況十分可憐。

同校一位英語教師,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為XYZ送了君命;

叫WFS依靠何人?

上聯的“XYZ”,是數學中常用的未知數符號。這裡借指數學。繼而借指數學教學工作。

下聯“WFS”分別是英語單詞“Wife(妻子)、father(父親)和son(兒子)”第一個字母。

(二十四)倒字對:據季世昌、朱淨之《中國楹聯學》等多本聯書載:1931年日軍大舉侵華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舉國憤慨。

有人憤而為死難烈士寫下一副僅兩字的奇特輓聯:

死;

生。

(倒寫)上聯是一“死”字,下聯則是一個倒寫的“生”字。

全聯意思是:

寧可站著死,

也不倒著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五)無字對在民間,有一種奇特的“無字對”。它多用於春聯,只貼兩張紅張,紙上不寫一字,也沒有其它任何符號,取一年平安無事之意。

(二十六)啞對又叫無音聯。指用手勢演示事物的形象特徵來表達聯意,而不用語言文字說出或寫出,雙方意會而不言傳,心照不宣。歷史上最有趣的一副啞聯,是蘇東坡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合做。說的是蘇東坡謫貶黃州,一日與佛印泛舟長江。二人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從舟中走到舟邊,叫了一聲佛印,隨即用手往左一指,笑而不語,佛印循著所指方向望去,只見岸上有隻大黃狗正在啃骨頭。佛印心有所悟,呵呵一笑,隨即將自己手中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江中。原來他們二人的動作是一副精巧的啞聯。

用文字寫出就是:

狗啃河上骨;

水流東坡詩。

河上骨,諧音“和尚骨”;東坡詩,諧音“東坡屍”。這當然是兩人諧謔打鬧之語。

(二十七)絕對:即未獲得足與匹配下聯的單對。絕對一般是相對而言的。一比單對,當時無人能對,是絕對,但過了若干年,有人對上了,便不復是絕對。

如清代某名士曾登四川望江樓作一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同韻反覆,音節諧美,允稱佳句,但他苦思不得下聯,抱撼而去。直到20世紀30年代,川人李潔玉,從薜濤井旁“古印月井”四字得到啟發,才對出了絕妙的下聯: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清代紀昀曾謂:“天下無不可對之對。”可事實上天下確有一些巧妙單對未有佳偶。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紀夫人所出,難倒一代天才紀曉嵐本人的一比上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200多年來,許多文人墨客為此聯絞盡腦汁,但一無所獲。此聯巧嵌諸葛亮的名與字,且聯內三處自對。即“個個”對“諸”,“明”對“亮”,“孔”對“葛”,而意境優美,音韻嘹亮,出語天然。要成功應對有極大難度。有人謂此絕對乃中國對聯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珠穆朗瑪峰”,信乎!

(二十八)五行對原創:

對聯大家對五行對的特點:按金,木,水,火,土出句,每句五個字;出句中五個字,每字各佔一行,而對句中的五個字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要與對句一致。要求上下聯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一致且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的對聯叫五行對聯。

例句:

鐵杵消灰堵,

銀槍瀉火城。

上聯是我看鍋爐工人燒鍋爐時得到的,工人用鐵杵把灰堵從爐堂里拉出,這個動作啟發了我。下聯是看消防隊員消防演習時得到的,隊員用水槍來滅火。水槍為白色。以上是正格五行對的例子。五行對也有變格。

請看由紀曉嵐的夫人做的第一齣句,紀曉嵐做的第一對句。

煙鎖池塘柳(小月)

炮鎮海城樓(紀曉嵐)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歡迎關注@微頭條 ,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採信息源!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必刪。

"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對仗,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徵。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有無虛與實,死活兼重輕”(《縹湘對類》)。今人則總結為“六要素說”。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清規戒律,在實際對聯創作中,其對仗卻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對仗”的核心原則總是貫串其中。否則,無以名之對聯。對聯有多少種對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種種模式;如“工對、寬對、借對、自對、蹉對”等等,大多已約定俗成。本文試從格律、聯意、內容、語體、句式等幾方面概括總結一下各種主要的對仗方式。格律論對每一種格律體文學(又謂韻文)皆有其嚴格格律。對聯的格律即為“對仗”,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根據對仗的寬嚴程度,可分為工對、寬對、失對三種。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一)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尤其是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三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於同一小類。在我國傳統的詩聯創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

即:

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試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聯:

桑柘幾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邊城。

“桑柘”、“芙蓉”同屬植物類;

“幾”與“十”同屬數詞類;

“湖”與“水”同屬“地理類”;

“上”與“邊”同屬方位類;

“社”與“城”同屬宮室類,誠工對也。

小類相對中,數目、體形、顏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

見下:

數目對: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聯)

體形對: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聯)

顏色對:

莫到街頭尋白雪;

應知室內有紅顏。(作者自撰聯)

方位對: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相對仗的詞是相鄰的小類,也認為屬工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把用於工對的相鄰小類分為二十種。分別是:“天文對地理、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宮室對器物、器物對衣飾、器物對文具、衣飾對飲食、文具對文學、植物對動物、形體對人事、人倫對代名、疑問代詞對副詞、方位對數目、數目對顏色、人名對地名、同義字對反義字、同義字對連綿字、副詞對連介詞、連介詞對助詞。”

茲舉岳陽樓一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範公憂樂古人心。

此聯中,“乾坤”對“憂樂”系同義字類對反義字類,也覺工穩。

此外,工對還有幾種權變方式:一是自對,一是借對,三是蹉對;於第二部分“變格論對”中敘述。對聯盡力求工,但求工太過,走上反面,形成同義反復,則是作聯之大忌。詩聯學中稱之為“合掌對”。

如下一聯:

長空展翅;

廣宇翔雲。

長空,即廣宇也。展翅,亦翔雲也。

八個字中,四個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聯對!

(二)寬對相對於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

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

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

如北京古藤書屋一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

十畝藤花落古香。

“芳”為形容詞,“藤”則為名詞。但同是修飾後面的形容詞,對亦可也。

三是寬對情況之上下聯語法結構有異。

如董必武挽謝覺哉聯:

長征老戰士;

文革病詩人。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

四是同字對仗的情況為。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五是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與前面是重複的。

(三)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並不罕見。

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餘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變格論對任何格律都不是鐵板一塊,否則就會束縛實際創作。對聯的對仗也存在一些權變,可稱之為變格對仗。“變格”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對聯的對仗技巧。變格對仗主要有借對、自對和蹉對等。

(四)借對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

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音對:

曾經滄海千重浪;

又上黃河一道橋。

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

昆明五華書院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縵兮”對仗。

借聲對:

某地孔廟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借通假字對:

方爾謙賀女兒婚聯:

兩小無猜,兩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泉”通“錢”。這裡不用“錢”而用“泉”,無疑是借其通假字與“酒”對仗。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五)自對:亦稱“當句對”、“就句對”、“邊對”,即“於一句中自行對偶。”這種對法起源於唐代的詩文創作,後在對聯中逐漸使用開來。

從對仗的字數上看,有單字自對與非單字自對。

前者如:

正邪自古同冰炭;

譭譽如今辨偽真。

此為杭洲西湖嶽墓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單字自對。

非單字自對:

如:

橫空出世;

繼往開來。

上聯為偏正結構,下聯則為動賓結構(使詩人病),但字面對仗還是工整,並無失對之嫌。情況之四為同字對仗。

工對忌重字,寬對則不避。

最典型的莫過於岳陽樓一聯: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

“天下”二字完全重複。但用在這裡似乎並不使人感覺重複。而且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氣勢。

局部情況下不對。

如集毛澤東、周恩來詩(詞)句一聯:

不到長城非好漢;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聯僅有“長”與“蹈”不對,作為一副集聯,也算難能可貴的了。自對中,有的是既聯內自對,又上下聯彼此相對。如上面兩副例聯。有的則僅僅是聯內自對,上、下聯之間卻並不對仗。這種情況不能認為是“失對”。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如果上聯句中自對,則下聯也只須句中自對,上聯與下聯之間不必求工。”又說:“甚至上聯和下聯之間完全不像對仗,只要句中自對是一種自對,全聯也可以認為是工對了。”

如下一副集《蘭亭序》聯,就是這樣一副自對聯:

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自對格式十分複雜,有人羅列出數十數類型。

這裡另介紹三種特殊的自對句型:

蝦鬚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前兩句自對。舉例略。

燕尾對:上下聯各有三句。後兩句自對。舉例略。

鼎足對:上下聯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對。

如某人自題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聽鍾,後聽笛,裡聽書。

(六)蹉對《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

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

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里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叉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聯意論對一副對聯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從上、下聯聯意的相互關係看,存在著並立、對立、順連三種方式。人們習慣稱之為正對、反對、串對。

(七)正對上下兩聯,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

如畢沅題岳陽樓聯: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璧我重來。

上聯寫兩位傳說中的神仙美眷,下聯則寫兩位詩哲文豪。互相映襯。

(八)反對上下兩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

最著名的反對聯應是清代徐氏女題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上聯之褒,榮於華袞;下聯之貶,嚴於斧鉞。對比尖銳,愛憎分明,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較長聯中使用反對的如:

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

這是汨羅屈子祠一聯,寫的也是奸賢兩種人的對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馬遷則高度推崇屈原,《史記》謂之“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九)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複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複合關係。

格言聯如: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集杜甫詩聯:

讀書破萬卷;

落筆超群英。

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關於正對、反對、串對,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長期被奉為金科玉律,實則是片面之論。內容論對:從對聯的內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實,二是觀點情感。古人謂之言對與事對。

(十)言對:是指建言立論的對聯作品。類別包括言志聯、題贈聯、說理聯等,側重於用抽象的思想與言辭,表達某種情感和見解。

如清方子云自題聯:

目中自謂空千古;

海外誰知更九州。

俞樾集《紀太山銘集》雲:“觀五嶽而知眾山小;凡百川鹹於大海歸。”

(十一)事對選取重要的材料和準確的史實作聯,以事對事。

夏鼎商彝,秦碑漢瓦;

劉略班藝,賈策揚經。

這是一副概述我國古代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聯,是典型的事對。有的事對在其敘事描述中暗含某種情感志向。

如左宗棠自題聯:

文章西漢兩司馬;

經濟南陽一臥龍。

句式論對聯分上、下(聯),貼於楹柱則謂之左、右。上、下聯的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每邊一句者,謂單句對。每邊二句者,謂雙句對。二句以上則謂多句對。

(十二)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

如杭州飛來峰聯:

飛峰一動不如一靜;

唸佛求人不如求己。

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單句對極為罕見。

九字聯如: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十字聯如

李謫仙欲以千金裘換酒;

陶彭澤不為五斗米折腰。

十三字聯如: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西湖嶽王墳聯)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三)雙句對可分為兩種。

整齊雙句對最常見的是“四、四”句式。

如漢陽俞伯牙琴臺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

如: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惠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此為郭沫若題汨羅屈子祠聯。

“六、六”句式。與整齊雙句對相反的參差雙句對。句式繁多,最常見的“四、七”句式與“七、四”句式。舉例從略。

在雙句對中,若非自對,便必是“一、三句”對仗與“二、四句”對仗,即隔句對仗。這種對仗俗稱“扇對”、“開門對”。

(十四)多句對以三句對居多,還有四句對、五句對、六句對、七句對,乃至更多。餘德泉教授《對聯格律對聯譜》對此進入了深入研究。他例舉的最高多句對為每邊二十五句者,即蔡千軍擬題月亮島望江樓聯。對聯的語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韻文體,一是散文體。從語體看對仗,可分為韻文對與散文對。

(十五)韻文對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佔主要的比重。

韻文入對主要又有如下幾種情況:

律句型:

五、七言工對幾乎都是律句型。

遼海吞邊月;

長城鎖亂雲。(居庸關聯)

悲歡聚散一杯酒;

南北東西萬里程。(敦煌陽關聯)

這些對聯既是聯又象格律詩。

律句型還包括由五、七言律句複合成的較長聯。

“五、七”句式的如:

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此為湖北蒲坼鳳雛庵聯。

“五、五”句式如杭州適園一聯:

似入萬重山,不離三畝地;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桃花園一聯: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駢律混合句型:

最典型的“七、四”句式與“四、七”句式。這兩種駢律混合句型在聯語中舉不勝舉。

前者如解縉對人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

後者可舉解縉的另一副詠蘆竹名作: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十六)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俞聯如: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餘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浩浩落落,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七)羊角對,詩鐘之謂也。亦稱“十四字詩”、“雕玉雙聯”、“折枝詩”等。

詩鐘乃命題作對。

一曰分詠:上下聯分別吟詠兩種事物,往往是絕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二曰嵌字:隨意取兩字,分嵌上、下聯中。

詩鐘:尤其是分詠體詩鐘,不能認為是正格的對聯。就象“無情對”一樣,對而不聯。

如:

難憑隻手擎南宋;

能使雙眸復大明。

上聯詠文天祥,下聯詠眼鏡,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對。

又舉一副諷刺李鴻章的詩鐘:

舉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過來人。

上聯是說李氏,下聯則謂“女?”。令人噴飯。

(十八)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一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以清代“張之洞”入對的無情對也極富趣味:

張之洞;

陶然亭。

“無情對”多屬文字遊戲,也有包含深刻內容的創作。

如諷李鴻章聯:

楊三已死無京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十九)拙形對和“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 “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

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

泉。

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以“泉”對“墨”,妙在對中有對,聯中有聯。羊角對、無情對是對而不聯,另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對聯,它們是“聯而不對”。既然不對,不應稱為對聯,但因其有意不對,故稱為不對之對。不對之對雖形式不對、表面不對,而本質、內容卻絕妙可對,令人拍案叫絕。不對之對有如下幾種類型。

(二十)少字對即故作字數不等。

如諷袁聯: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意謂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一)同字對上下聯全部重字。

相傳清朝紀曉嵐曾送給一個鐵匠一副一言聯:

酉:

酉:

上聯是個“酉”字,下聯還是“酉”字,而且這“酉”字怎麼說也與打鐵無關。鐵匠自然不明所以。

紀曉嵐解釋道:“上聯正看,是你的打鐵砧;下聯橫過來看,是你的風箱”,鐵匠這才恍然大悟。

徐渭有一聯,見於清代李伯元《南亭四話》: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怎麼回事?上下聯 都一樣?確實,上下聯字字雷同,完全一樣,但上下聯又不一樣。

上聯說: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下聯說:好(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對聯意思很明白:年輕時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正是好好讀書的時候,卻不愛好讀書;到老了,想讀點書,卻耳聾眼花,體力不支,不能好好讀書了。

(二十二)缺字對:

《一夕話》載舊時一知府與一童子的對句:

童子六七人,毋如爾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x。

下聯童子故意留一個字不說,知府問是何字。童子云:“給我賞錢,則是'廉’字,不給則為'貪’字。”有的缺字故意用“?”代替。

算式聯: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去世,享年僅63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有人作了如下一副“算式聯”:

1 +2;

7×9。

上下聯均為算式。

上聯“1+2”,是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命題。這是陳景潤以畢生精力攻克的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這個“1+2”,早已成陳景潤先生的象徵。

下聯“7×9”,七九六十三,既表明他的享年,同時也是痛悼大師英年早逝。

(二十三)外文字母聯聯語中插入外文字母,以表達中文不能表達或不易表達的意義。尚沒有看到全部為外文字母的對聯。筆者所見,有一副半外文字母聯,說的是民國時期,某地一位數學教師因工作勞累過度病死,留下一家老小,狀況十分可憐。

同校一位英語教師,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為XYZ送了君命;

叫WFS依靠何人?

上聯的“XYZ”,是數學中常用的未知數符號。這裡借指數學。繼而借指數學教學工作。

下聯“WFS”分別是英語單詞“Wife(妻子)、father(父親)和son(兒子)”第一個字母。

(二十四)倒字對:據季世昌、朱淨之《中國楹聯學》等多本聯書載:1931年日軍大舉侵華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舉國憤慨。

有人憤而為死難烈士寫下一副僅兩字的奇特輓聯:

死;

生。

(倒寫)上聯是一“死”字,下聯則是一個倒寫的“生”字。

全聯意思是:

寧可站著死,

也不倒著生!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二十五)無字對在民間,有一種奇特的“無字對”。它多用於春聯,只貼兩張紅張,紙上不寫一字,也沒有其它任何符號,取一年平安無事之意。

(二十六)啞對又叫無音聯。指用手勢演示事物的形象特徵來表達聯意,而不用語言文字說出或寫出,雙方意會而不言傳,心照不宣。歷史上最有趣的一副啞聯,是蘇東坡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合做。說的是蘇東坡謫貶黃州,一日與佛印泛舟長江。二人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從舟中走到舟邊,叫了一聲佛印,隨即用手往左一指,笑而不語,佛印循著所指方向望去,只見岸上有隻大黃狗正在啃骨頭。佛印心有所悟,呵呵一笑,隨即將自己手中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江中。原來他們二人的動作是一副精巧的啞聯。

用文字寫出就是:

狗啃河上骨;

水流東坡詩。

河上骨,諧音“和尚骨”;東坡詩,諧音“東坡屍”。這當然是兩人諧謔打鬧之語。

(二十七)絕對:即未獲得足與匹配下聯的單對。絕對一般是相對而言的。一比單對,當時無人能對,是絕對,但過了若干年,有人對上了,便不復是絕對。

如清代某名士曾登四川望江樓作一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同韻反覆,音節諧美,允稱佳句,但他苦思不得下聯,抱撼而去。直到20世紀30年代,川人李潔玉,從薜濤井旁“古印月井”四字得到啟發,才對出了絕妙的下聯: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清代紀昀曾謂:“天下無不可對之對。”可事實上天下確有一些巧妙單對未有佳偶。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紀夫人所出,難倒一代天才紀曉嵐本人的一比上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200多年來,許多文人墨客為此聯絞盡腦汁,但一無所獲。此聯巧嵌諸葛亮的名與字,且聯內三處自對。即“個個”對“諸”,“明”對“亮”,“孔”對“葛”,而意境優美,音韻嘹亮,出語天然。要成功應對有極大難度。有人謂此絕對乃中國對聯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珠穆朗瑪峰”,信乎!

(二十八)五行對原創:

對聯大家對五行對的特點:按金,木,水,火,土出句,每句五個字;出句中五個字,每字各佔一行,而對句中的五個字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要與對句一致。要求上下聯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一致且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的對聯叫五行對聯。

例句:

鐵杵消灰堵,

銀槍瀉火城。

上聯是我看鍋爐工人燒鍋爐時得到的,工人用鐵杵把灰堵從爐堂里拉出,這個動作啟發了我。下聯是看消防隊員消防演習時得到的,隊員用水槍來滅火。水槍為白色。以上是正格五行對的例子。五行對也有變格。

請看由紀曉嵐的夫人做的第一齣句,紀曉嵐做的第一對句。

煙鎖池塘柳(小月)

炮鎮海城樓(紀曉嵐)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歡迎關注@微頭條 ,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採信息源!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必刪。

寫作詩詞的二十八種對仗方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