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南宋末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因為在宋末元初的這一段時間,不管是歷史的傳統,還是文化的傳統,都感受到了明顯的一次動盪,甚至可以說是斷層。

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我們之前熟悉宋詞的人都應該有所瞭解,相比唐詩的華美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宋詞太過於婉約太過於婉轉。雖然說這份情致是詩詞當中所表達的一個重要特點,但總給人的感覺是整個宋朝陽氣不足。

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態,但並不能改變陰盛陽衰的整體格局。不過到了南宋末年的時候,這些詞人們開始把詩詞放置到家國情懷之中,賦予詩詞更悲壯的內容表達,使得這些詩詞比起婉約詞的離愁別恨、相思之苦,有更為豐富的內容,有更深的情感。

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採芳人杳,頓覺遊情少。客裡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這首著名的宋詞就是南宋末年張炎的《清平樂·採芳人杳》。詩詞的風格依然是婉約詞。但是很明顯有幾分南宋末年的騷雅氣派。詩詞的雅緻是詩詞重要的審美特徵之一,再加上其內容當中的家國情懷,賦予了詩詞無與倫比的審美意蘊。

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這首宋詞所表達的內容只有四個字,物是人非。張炎當年在宋朝都城生活,後來京城淪落,他逃亡在外。多年後回到故鄉,在這大好的春日當中,看到燕子依然是似曾相識,而他自己卻無家可歸。

採芳人杳,頓覺遊情少”,春天如此美好的季節裡,又少不了採花踏青的姑娘,但是展現的詞人眼前的卻是一片荒涼。雖然重回舊地,但沒有了遊山玩水的心情,流落異鄉“總被詩愁分了”。

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看前邊的燕子,“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去年這些燕子已經飛到了遙遠的南方,今年的燕子回來之後。不知又會在誰家的房簷下生活。它們依然一如既往地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可惜詞人卻家破人亡。舊地重遊,卻無家可歸。

詞人最後寫“三月休聽夜雨”,為什麼春天不能聽著春雨淅瀝。一方面是因為春雨變成了吹落春花的辣手,而不是滋潤萬物的成長;更何況此時更表達的是詞人自己淚如雨下。

一“雨”雙關,一首宋詞寫物是人非,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一“雨”雙關,一首詞極盡悲涼,字字透出家國身世之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