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詩歌 文學 藝術 趙麗宏 文匯網 2017-06-19
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新詩百年,詩意佘山”啟動儀式現場 顧偉強/攝

好的詩歌,能讓渺小的個體在世塵勞頓中得到瞬間的自由,恰似人類第一次從天文望遠鏡裡看見星空。

昨天(17日)上午,“新詩百年,詩意佘山”啟動儀式在松江舉辦。趙麗宏、林莽、商震、褚水敖、張燁、榮榮、楊斌華、何言宏、谷禾、藍野等著名詩人、評論家、作家雲集佘山,共答詩問: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一首好詩就是一座名山,一座名山會誕生許多好詩”,中國作協《詩刊》常務副主編商震說。

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佘山之巔 資料圖

松江作為“上海之根”,山明水靜,藏龍臥虎。陸機在小崑山以禿筆寫下《平復帖》,成就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名家法帖。楊維禎授徒之餘,宴飲唱和。陶宗儀日出而作,積葉成書。陳繼儒隱居佘山,寫下《小窗幽記》。董其昌數筆畫下煙雲流轉,閒居人家。崇禎二年(1629),夏允彝、彭賓、周立勳、陳子龍、徐孚遠、杜麟徵等六人創立文學社團“幾社”,以文會友,切磋詩賦,幾社六子後成為雲間詩派的最初成員。詩人吟道:“願從北斗挹酒漿,九天無事觴霄客。”

中國新詩發展至今已一百年,新詩參與並見證了歷經風雨的中國百年現代化進程。商震說:“百年淘洗,歷經曲折,詩仍顯出強大生命力,證明人的靈魂需要詩,否則詩不會活到現在。今天我們用‘百年’一詞,不為敘述輝煌,是為詩本身的伸張。”

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松江文脈密集,今天的聚會,也是歷史的一種延續。”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趙麗宏說,“詩的精神仍在,松江這塊土地有詩意,有詩人。”

9年前誕生於松江的“華亭詩社”在上海國際詩歌節上被評為唯一的“最佳詩社”,詩社成員們活躍在各個詩刊,因詩歌群落的整體創作成績而備受關注。他們擁有不同的社會角色,但仍在世網之餘,隔三差五相聚,坐享開懷,回到他們共同熱愛的“詩人”身份。

詩人林莽說,中國新詩雖遇種種質疑,但在他眼裡,新詩擁有一雙翅膀。“其一是中國古老的詩詞底蘊,其二是近百年我們對世界先進文化的學習。”

“新詩百年,詩意佘山”啟動儀式既是上海市民文化節和人文松江系列活動之一,也是第十一屆上海朗誦藝術節前期的重要內容。啟動儀式上,林莽和張燁為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松江創作基地掛牌。隨後,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啟動了《上海詩選》的編選工作。詩人們紛紛寫下寄語,贈言佘山。

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林莽和張燁為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松江創作基地掛牌 顧偉強/攝

名家共話“新詩百年”:如何寫好一座山?

趙麗宏撰寫寄語 李思文/攝

詩人們說,今日松江依舊是一方難得的雅淨之地。人文松江需要好作品,中國詩歌界需要好詩人。上海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松江管委會、上海市松江區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聯合啟動《大美佘山:好詩100首》全國徵稿活動,目前已收到廣東、上海、安徽、江蘇、山東、湖南、重慶、福建、內蒙古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近兩百首來稿。未來,這些好詩將被搬上舞臺,由朗誦名家演繹。

下午,詩人們登上佘山,目之所及,清妍蓊鬱。山頂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天文臺。百年前,古人在此仰望星空,觀天地萬物。如今,山頂勝蹟仍吸引人們拾級而上。

趙麗宏說,仰望星空,人跳出狹隘而渺小的自我,心靈得以解綁,寫詩也是如此。“五湖四海的詩人們本著追求美和詩意的精神內核聚到一起,他們思索生命,讚美生命,從中得到心靈的自由。或許方式各異,然而總令讀者產生共鳴,因為那是有意味、有真情的表達。”

網絡時代,寫詩的人越來越多。詩歌更加開放,也形成眾多自給自足的圈子。寧波市作家協會主席、《文學港》主編榮榮認為,詩歌回到了它本來的狀態。“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獨特性,把自己的心揉進去。”

“有的詩曲高和寡,有的道近易從。”榮榮說,“如何寫好一座山?不同的人看山,山不同。但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多元文化,在尊重的底色上,讓詩歌更豐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