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船詩話|詩人心中的醉夢——酒

詩歌 唐朝 李白 航船詩話 航船詩話 2017-09-07

酒是自古以來詩歌中的代表意象,上至四書五經,下至口占打油詩,都不乏描寫,尤其是唐朝詩人多愛飲酒,將酒寫進自己的詩篇,詩歌的繁盛隱映著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可以說,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後興起而作。詩人借酒表現自己豐富而複雜的情感世界,不經意間也展現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過來促進詩歌的發展,正所謂詩酒相融成一家。

蘇軾有云:"詩酒趁年華",也是表明了,時光荏苒,詩和酒算是人之一生最值得賭興的事物了。

航船詩話|詩人心中的醉夢——酒

詩歌中酒的別稱豐富多樣,區分細緻。大抵分為這些: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谷四•酒》可知:酒之清者曰釀,濁者曰盎;厚曰醇,薄曰醨;重釀曰酎,宿曰醴;美曰醑,未榨曰醅;紅曰醍,綠曰醽,白曰醝。未過濾的酒可稱綠蟻、浮蟻、椒漿、燒酒、臘酒、壺漿、酒醅和醽醁等;而釀造材料不同,酒名也不同,葡萄酒、菊花酒、黃花酒、桂酒、竹葉春和梨花春等等,不勝枚舉。

與酒相適配的酒器也是五花八門,盛酒之器有缸、甕、尊、罍、瓶、缶與壺等,飲酒器具有杯、盅、壺、卮、盞、鍾、觴和碗等。

航船詩話|詩人心中的醉夢——酒

介紹完了酒,來說說唐詩中的酒吧,詩人的飲酒場合十分豐富。

  • 宴會敘事時飲酒。

李白有《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張繼《春夜皇甫冉宅歡宴》:“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時。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

偶然的久別重逢,喜上眉間,煮一壺清酒共飲暢敘。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將散盡,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之感溢於言表。唐代寫酒的詩歌中,宴會酒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 離別踐行飲酒。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好友將遠行,作為其摯友,為臨行客設餞行宴。此間共同回味兩人之間的美好友誼,為其送上最真誠的祝福,並表達自己的綿綿離愁,這是唐朝大多數文人會都有的餞行之舉。

航船詩話|詩人心中的醉夢——酒

  • 饗聚軍士飲酒。

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唐邊塞詩中,那些為國守邊的將士,他們心中既有報效祖國的豪情,又有背井離鄉,遠離親友的悲慼,於是藉助酒興,在荒涼大漠的襯托下,譜寫出無數悲壯的戰歌。“孤城倚大磧,海氣迎邊空。四月猶自寒,天山雪濛濛”展現自己從軍戍邊後險惡的生活環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視死如歸的悲壯和激昂令人欽佩。

  • 寂寞徘徊飲酒。

李商隱《風雨》:“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唐朝詩人們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懷才不遇,或悲嘆生命旅程的坎坷艱難,或發洩放蕩不羈的情懷,所有的感情最後都付諸於杯酒之中,以酒抒情,託物言志,詠成許多千古詩酒作。“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圍爐獨坐,新燒小酒,這麼不就是一人我飲酒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苦悶的內心可見一斑;“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的少俠之氣頗具感染力。

航船詩話|詩人心中的醉夢——酒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