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成立之時,這句Slogan一直沒有變過。只是,隨著互聯網形態的飛速發展,這句話踐行得越來越艱難。

“停更‘雙微一抖’”、“KOC”、“KOL”……這些種種現象的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日漸焦慮。公司機構們焦慮——10家MCN,8家虧損,剩下掙錢的兩家想逃離;個體們更加焦慮,當你入駐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競爭的不是其他個體,而是各大專業團隊和機構,“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壓縮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過是一句空話。

"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成立之時,這句Slogan一直沒有變過。只是,隨著互聯網形態的飛速發展,這句話踐行得越來越艱難。

“停更‘雙微一抖’”、“KOC”、“KOL”……這些種種現象的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日漸焦慮。公司機構們焦慮——10家MCN,8家虧損,剩下掙錢的兩家想逃離;個體們更加焦慮,當你入駐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競爭的不是其他個體,而是各大專業團隊和機構,“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壓縮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過是一句空話。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內容創業已進入下半場,如果說2015年—2017年是內容創業的黃金期,那麼到了2018年和2019年,則是洗牌和沉澱的階段。咪蒙的退場,同道大叔套現,張大奕上市,薇婭、李佳琦瘋狂賣貨,時尚博主黎貝卡越來越藝人化……這些頭部內容創業者有著各自不同發展方向,收割著金錢和流量。

不管怎麼說,內容創業的潮流依然會繼續,在當下環境之中,如何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後來者”如何脫穎而出,都是內容創業者需要不斷思考的。

10W+不一定是好內容,

“好內容”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靠運氣賺的錢,憑實力都賠掉了”,近日,由新榜主辦的“2019內容商業大會”活動上,進擊波財經創始人沈帥波的一番話,讓現場內容創業者們感同身受。

從目前的情形看,短視頻在爭奪著更多用戶注意力。根據中國電信截至2019年6月的統計數據看,短視頻在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佔比為11.5%;而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泛娛樂月人均使用時長中,短視頻是唯一實現增長的領域,從去年的20.5%增長到22.3%。

"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成立之時,這句Slogan一直沒有變過。只是,隨著互聯網形態的飛速發展,這句話踐行得越來越艱難。

“停更‘雙微一抖’”、“KOC”、“KOL”……這些種種現象的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日漸焦慮。公司機構們焦慮——10家MCN,8家虧損,剩下掙錢的兩家想逃離;個體們更加焦慮,當你入駐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競爭的不是其他個體,而是各大專業團隊和機構,“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壓縮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過是一句空話。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內容創業已進入下半場,如果說2015年—2017年是內容創業的黃金期,那麼到了2018年和2019年,則是洗牌和沉澱的階段。咪蒙的退場,同道大叔套現,張大奕上市,薇婭、李佳琦瘋狂賣貨,時尚博主黎貝卡越來越藝人化……這些頭部內容創業者有著各自不同發展方向,收割著金錢和流量。

不管怎麼說,內容創業的潮流依然會繼續,在當下環境之中,如何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後來者”如何脫穎而出,都是內容創業者需要不斷思考的。

10W+不一定是好內容,

“好內容”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靠運氣賺的錢,憑實力都賠掉了”,近日,由新榜主辦的“2019內容商業大會”活動上,進擊波財經創始人沈帥波的一番話,讓現場內容創業者們感同身受。

從目前的情形看,短視頻在爭奪著更多用戶注意力。根據中國電信截至2019年6月的統計數據看,短視頻在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佔比為11.5%;而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泛娛樂月人均使用時長中,短視頻是唯一實現增長的領域,從去年的20.5%增長到22.3%。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從以上數據可見,短視頻領域正處於繁榮時期,而其他領域卻呈現瓶頸甚至下滑態勢。還是那句話,內容為王,好的內容到了今天,依然是稀缺的。但是,關於好內容的定義,在悄然發生改變。

沈帥波提到,內容的本質不是流量,而是講故事,講差異化、感召人的故事,這兩者必須同時具備,“讓1000個人看完並記住你,比讓10萬人看完但記不住更重要。”

打造了祝曉晗、老丈人說車等爆款賬號的新動傳媒MCN創始人慕容繼承也認為,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建立認同感,用戶最終記住的是人設和標籤。

說到底,一切爆款方法論只是手段,通過內容才能找到觀眾,而好的內容則能得到大眾。

但是,好的內容只是前提,要想得到大眾,還需要運營思維。同屬於新媒體領域,但內容和運營可以說是兩個不同行業。

專門搞流量的人拿到粉絲的成本就會比較低,而專門搞內容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內容是不是好。所以,專注和篤信,才能在一個產業裡面做到極致,也是在後流量時代,內容創業者需要堅持的道路。

私域流量、KOL、KOC……

新名詞的背後是內容更精細化運營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把我當成你的私域流量”,2019年,“私域流量”這個詞非常火。

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地理解,對於微信來說,11.33億用戶是它的私域流量,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的用戶,同樣是它們各自的私域流量,但同時,這些屬於各平臺的私域流量,也是想獲取私域流量的個體的公域流量。

對於內容創業來說,本質上是流量的生意。但是,流量越高,賬號就越值錢嗎?很多時候並不是如此。我們看到,很多賬號都有10W+的曝光量,但它們並賣不上高價。

"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成立之時,這句Slogan一直沒有變過。只是,隨著互聯網形態的飛速發展,這句話踐行得越來越艱難。

“停更‘雙微一抖’”、“KOC”、“KOL”……這些種種現象的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日漸焦慮。公司機構們焦慮——10家MCN,8家虧損,剩下掙錢的兩家想逃離;個體們更加焦慮,當你入駐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競爭的不是其他個體,而是各大專業團隊和機構,“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壓縮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過是一句空話。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內容創業已進入下半場,如果說2015年—2017年是內容創業的黃金期,那麼到了2018年和2019年,則是洗牌和沉澱的階段。咪蒙的退場,同道大叔套現,張大奕上市,薇婭、李佳琦瘋狂賣貨,時尚博主黎貝卡越來越藝人化……這些頭部內容創業者有著各自不同發展方向,收割著金錢和流量。

不管怎麼說,內容創業的潮流依然會繼續,在當下環境之中,如何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後來者”如何脫穎而出,都是內容創業者需要不斷思考的。

10W+不一定是好內容,

“好內容”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靠運氣賺的錢,憑實力都賠掉了”,近日,由新榜主辦的“2019內容商業大會”活動上,進擊波財經創始人沈帥波的一番話,讓現場內容創業者們感同身受。

從目前的情形看,短視頻在爭奪著更多用戶注意力。根據中國電信截至2019年6月的統計數據看,短視頻在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佔比為11.5%;而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泛娛樂月人均使用時長中,短視頻是唯一實現增長的領域,從去年的20.5%增長到22.3%。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從以上數據可見,短視頻領域正處於繁榮時期,而其他領域卻呈現瓶頸甚至下滑態勢。還是那句話,內容為王,好的內容到了今天,依然是稀缺的。但是,關於好內容的定義,在悄然發生改變。

沈帥波提到,內容的本質不是流量,而是講故事,講差異化、感召人的故事,這兩者必須同時具備,“讓1000個人看完並記住你,比讓10萬人看完但記不住更重要。”

打造了祝曉晗、老丈人說車等爆款賬號的新動傳媒MCN創始人慕容繼承也認為,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建立認同感,用戶最終記住的是人設和標籤。

說到底,一切爆款方法論只是手段,通過內容才能找到觀眾,而好的內容則能得到大眾。

但是,好的內容只是前提,要想得到大眾,還需要運營思維。同屬於新媒體領域,但內容和運營可以說是兩個不同行業。

專門搞流量的人拿到粉絲的成本就會比較低,而專門搞內容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內容是不是好。所以,專注和篤信,才能在一個產業裡面做到極致,也是在後流量時代,內容創業者需要堅持的道路。

私域流量、KOL、KOC……

新名詞的背後是內容更精細化運營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把我當成你的私域流量”,2019年,“私域流量”這個詞非常火。

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地理解,對於微信來說,11.33億用戶是它的私域流量,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的用戶,同樣是它們各自的私域流量,但同時,這些屬於各平臺的私域流量,也是想獲取私域流量的個體的公域流量。

對於內容創業來說,本質上是流量的生意。但是,流量越高,賬號就越值錢嗎?很多時候並不是如此。我們看到,很多賬號都有10W+的曝光量,但它們並賣不上高價。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過去的經驗認為,廣告對內容是一種傷害。但現在,我們同樣可以擁有好的品牌內容,在內容和商業之間找到平衡點。

獨立品牌策略人楊不壞認為,內容創作者最大的機會就是拋棄貼片廣告,“在內容營銷行業,大家都以為自己做的是內容營銷,但其實這個行業絕大部分人做的是貼片廣告。未來品牌方會越來越多地意識到貼片廣告是不值錢的,只有好的品牌內容才會更值錢。”

因此,內容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會走向一個共創時代,“品牌和內容創作者要去共創品牌內容,而不是品牌購買內容創作者的貼片廣告。”楊不壞提出這樣的觀點。

新榜COO李建偉提出了內容與商業結合的路徑:KOL+KOC+Feeds+私域+電商。

這五個內容行業近一兩年火起來的詞,很多人質疑它們是炒作概念,是新瓶裝舊酒,但其實說到底,是內容的更加精細化運營。過去我們的內容創業,也許專注產出好的內容,便能收穫用戶,而如今,除了好的內容,還需要在內容產業上中下游每個環節都標準化,在細節上下功夫。

2019年內容行業沒有風口?

一塊磚掉下來,能砸到三個網紅。“網紅”在今天,已經有種氾濫的感覺。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網紅界依然不斷誕生著商業奇蹟。

18秒賣掉1000瓶防晒霜,5個半小時帶貨353萬,推銷口紅以100:1的優勢碾壓馬雲,一句“Oh my god”就能讓產品脫銷,李佳琦的帶貨能力讓人驚歎。

比李佳琦更“瘋狂”的是薇婭,被稱作“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創下無數記錄,2小時帶貨2.67億,2秒鐘售罄1.3噸雲南咖啡,1秒賣貨88萬……

"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成立之時,這句Slogan一直沒有變過。只是,隨著互聯網形態的飛速發展,這句話踐行得越來越艱難。

“停更‘雙微一抖’”、“KOC”、“KOL”……這些種種現象的背後,是內容創業者的日漸焦慮。公司機構們焦慮——10家MCN,8家虧損,剩下掙錢的兩家想逃離;個體們更加焦慮,當你入駐平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要競爭的不是其他個體,而是各大專業團隊和機構,“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壓縮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過是一句空話。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內容創業已進入下半場,如果說2015年—2017年是內容創業的黃金期,那麼到了2018年和2019年,則是洗牌和沉澱的階段。咪蒙的退場,同道大叔套現,張大奕上市,薇婭、李佳琦瘋狂賣貨,時尚博主黎貝卡越來越藝人化……這些頭部內容創業者有著各自不同發展方向,收割著金錢和流量。

不管怎麼說,內容創業的潮流依然會繼續,在當下環境之中,如何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後來者”如何脫穎而出,都是內容創業者需要不斷思考的。

10W+不一定是好內容,

“好內容”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靠運氣賺的錢,憑實力都賠掉了”,近日,由新榜主辦的“2019內容商業大會”活動上,進擊波財經創始人沈帥波的一番話,讓現場內容創業者們感同身受。

從目前的情形看,短視頻在爭奪著更多用戶注意力。根據中國電信截至2019年6月的統計數據看,短視頻在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佔比為11.5%;而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泛娛樂月人均使用時長中,短視頻是唯一實現增長的領域,從去年的20.5%增長到22.3%。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從以上數據可見,短視頻領域正處於繁榮時期,而其他領域卻呈現瓶頸甚至下滑態勢。還是那句話,內容為王,好的內容到了今天,依然是稀缺的。但是,關於好內容的定義,在悄然發生改變。

沈帥波提到,內容的本質不是流量,而是講故事,講差異化、感召人的故事,這兩者必須同時具備,“讓1000個人看完並記住你,比讓10萬人看完但記不住更重要。”

打造了祝曉晗、老丈人說車等爆款賬號的新動傳媒MCN創始人慕容繼承也認為,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建立認同感,用戶最終記住的是人設和標籤。

說到底,一切爆款方法論只是手段,通過內容才能找到觀眾,而好的內容則能得到大眾。

但是,好的內容只是前提,要想得到大眾,還需要運營思維。同屬於新媒體領域,但內容和運營可以說是兩個不同行業。

專門搞流量的人拿到粉絲的成本就會比較低,而專門搞內容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內容是不是好。所以,專注和篤信,才能在一個產業裡面做到極致,也是在後流量時代,內容創業者需要堅持的道路。

私域流量、KOL、KOC……

新名詞的背後是內容更精細化運營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把我當成你的私域流量”,2019年,“私域流量”這個詞非常火。

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地理解,對於微信來說,11.33億用戶是它的私域流量,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的用戶,同樣是它們各自的私域流量,但同時,這些屬於各平臺的私域流量,也是想獲取私域流量的個體的公域流量。

對於內容創業來說,本質上是流量的生意。但是,流量越高,賬號就越值錢嗎?很多時候並不是如此。我們看到,很多賬號都有10W+的曝光量,但它們並賣不上高價。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過去的經驗認為,廣告對內容是一種傷害。但現在,我們同樣可以擁有好的品牌內容,在內容和商業之間找到平衡點。

獨立品牌策略人楊不壞認為,內容創作者最大的機會就是拋棄貼片廣告,“在內容營銷行業,大家都以為自己做的是內容營銷,但其實這個行業絕大部分人做的是貼片廣告。未來品牌方會越來越多地意識到貼片廣告是不值錢的,只有好的品牌內容才會更值錢。”

因此,內容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會走向一個共創時代,“品牌和內容創作者要去共創品牌內容,而不是品牌購買內容創作者的貼片廣告。”楊不壞提出這樣的觀點。

新榜COO李建偉提出了內容與商業結合的路徑:KOL+KOC+Feeds+私域+電商。

這五個內容行業近一兩年火起來的詞,很多人質疑它們是炒作概念,是新瓶裝舊酒,但其實說到底,是內容的更加精細化運營。過去我們的內容創業,也許專注產出好的內容,便能收穫用戶,而如今,除了好的內容,還需要在內容產業上中下游每個環節都標準化,在細節上下功夫。

2019年內容行業沒有風口?

一塊磚掉下來,能砸到三個網紅。“網紅”在今天,已經有種氾濫的感覺。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網紅界依然不斷誕生著商業奇蹟。

18秒賣掉1000瓶防晒霜,5個半小時帶貨353萬,推銷口紅以100:1的優勢碾壓馬雲,一句“Oh my god”就能讓產品脫銷,李佳琦的帶貨能力讓人驚歎。

比李佳琦更“瘋狂”的是薇婭,被稱作“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創下無數記錄,2小時帶貨2.67億,2秒鐘售罄1.3噸雲南咖啡,1秒賣貨88萬……

「Mirror頭條」後流量時代,內容和商業的共創思維

很多人認為,在圖文內容、短視頻內容賽道都人滿為患的現狀下,2019年不會再有風口。但其實,在內容電商領域,風口依然存在,而直播便是離商業最近的形式之一。

七尚網絡董事長七天說,“所有好產品,在直播間都賣得出去。”

近兩年我們也發現,電商成為越來越多內容創業者的商業途徑,內容行業缺少電商基因,電商行業缺少內容基因,這兩者的結合,形成非常好的互補。

從傳統電商到內容電商的轉變,背後的商業邏輯是完全相反的。傳統電商以產品運營為核心,通過渠道和營銷觸達消費者;而內容電商則是通過內容聚集用戶,追求的是用戶的持續互動和後續轉化,核心是用戶運營。

一個是研究產品,一個是研究用戶,而七天認為不久的將來,電商平臺會直播化,直播平臺會電商化。

2019年過半,內容行業更加風起雲湧,機會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取決於創業者本身。正如網易傳媒文創事業不總監文處萄所說的,像養孩子一樣做帳號,像做產品一樣做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