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攝影 高峰 單反 阮義忠 拍了個照 拍了個照 2017-09-06

10年時間,拍了4000多張照片,北漂攝影師張星海的照片裡還原了最真實的北京生活。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張星海

張星海出生在陝西壽縣,44歲的他現在是北京科技報社的一名攝影記者。初到北京時,他刷過碗、送過盒飯、賣過煤氣灶……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張星海

2006年,張星海買了人生第一臺單反。北京電影學院朱炯老師記錄西北地區普通人生活的專題攝影《西北望》打開了張星海攝影之路,張星海對陝西農村縣城特有的場景極有共鳴。“我突然明白,打動人心的攝影不是花花草草和漂亮的風景。而要關注人,關注當下普通人的存在。”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2011年9月6日,地鐵早高峰,八通線傳媒大學站,站臺的工作人員手腳並用,努力幫助乘客擠進車廂;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2012年8月30日,晚高峰的車廂裡,一位姑娘光著腳提著一隻鞋回家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2012年8月8日,一位遊客興奮地注視著列車線路圖。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2014年9月3日,地鐵呼家樓站。背景是早高峰人湧如潮,前景卻有妝容精緻的年輕女子,獨坐地上不住哭泣。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北京地鐵早高峰時的四惠站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早高峰擁擠異常的北京地鐵一號線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國貿站,車門馬上要關閉,這位揀塑料瓶的婦女努力地把自己“嵌”進去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早高峰的地鐵建國門站,一名乘客心臟病突發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北京地鐵十號線的東北出口,一名女子站在出口邊,窗戶正好照亮了她的半邊臉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地鐵2號線晚上22點左右,一名個頭高大的詩人在車廂裡兜售他的詩集。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地鐵9號線,一對情侶不捨分離。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每個人面對鏡頭的反應不一樣。有的會扭過頭、遮住臉;有的熟視無睹;有的很憤怒,有的很配合。他記著老師張乾琦的話:“攝影其實比的就是伸手和情懷。伸手要狠,情懷要大。”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他的原則是儘量不打擾被攝者,“我始終認為,拍攝是一件很光明正大的事,沒必要藏著掖著。在地鐵中,我也基本不使用手機,我堅持把相機舉到眼前進行拍攝。瑪格南的攝影師們不都是這麼大大方方的拍攝嗎?所以,在地鐵中,我基本不使用偷拍。”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現在對那種新聞性的照片(比如抓小偷)越來越不會太看重,而更喜歡那種有視覺隱喻性的、能挖出背後一些東西的照片。像有些照片就是一個人像,比如車窗裡的一個小夥子,他的神態、他當下的穿戴往往更能說明問題,一張照片就可以反應出他這個人當下或者一個階段的生存狀態。”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2016年,張星海用了56張照片製成了一部名為《北京,北京》的視頻,從3109位參賽者的投稿中選出,成為入圍首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評委點評他的作品時,如是說“我幾乎相信,通過照片,攝影師看到的就是自己——一個從北京闖蕩生活的外鄉人,好奇麻木無奈厭倦卻上癮般無法擺脫。厚重偏色的畫面,和千篇一律表情,畫面的重複就是作品最大的力量。它一點也不攝影,但恰恰是它打動人的所在。”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他花了10年,用56張照片還原了北京地鐵的真實模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