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佈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佈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3 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傳播中,廣府語系更佔上風。加上毗鄰香港的因素,後來深圳建立地鐵的報站語言中,也只加入了粵語而沒有客家方言。

深圳早期粵語的代表性語言南頭話,目前使用人口已不足1萬,基本只在南頭城及周邊村落。而在漫長的客、粵交雜歷史上,深圳本土的粵語逐漸發展出了和一般廣府粵語不一樣的新特徵,被稱之為“深圳新粵語”

在很多老廣的心裡,檢驗粵語學得過不過關的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聽懂黃子華的棟篤笑。

前幾年,黃子華在深圳棟篤笑專場的時候就曾經擔心地問臺下的觀眾,“你們聽不聽得懂廣東話”。不僅是因為深圳人少說粵語,而且深圳通行的粵語和廣式粵語不太一樣。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佈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3 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傳播中,廣府語系更佔上風。加上毗鄰香港的因素,後來深圳建立地鐵的報站語言中,也只加入了粵語而沒有客家方言。

深圳早期粵語的代表性語言南頭話,目前使用人口已不足1萬,基本只在南頭城及周邊村落。而在漫長的客、粵交雜歷史上,深圳本土的粵語逐漸發展出了和一般廣府粵語不一樣的新特徵,被稱之為“深圳新粵語”

在很多老廣的心裡,檢驗粵語學得過不過關的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聽懂黃子華的棟篤笑。

前幾年,黃子華在深圳棟篤笑專場的時候就曾經擔心地問臺下的觀眾,“你們聽不聽得懂廣東話”。不僅是因為深圳人少說粵語,而且深圳通行的粵語和廣式粵語不太一樣。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新粵語在語法和詞彙上大量參考了普通話,但在語音系統上的複製則和香港粵語更加接近,聽多了廣式粵語再聽深圳粵語,有時常會給人一種發揮“不穩定”的感覺。真正的老深圳說起粵語來,老廣州可能也是聽不懂的。

都是廣東人,與其互相傷害,不如見面大家一起煲冬瓜。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佈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3 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傳播中,廣府語系更佔上風。加上毗鄰香港的因素,後來深圳建立地鐵的報站語言中,也只加入了粵語而沒有客家方言。

深圳早期粵語的代表性語言南頭話,目前使用人口已不足1萬,基本只在南頭城及周邊村落。而在漫長的客、粵交雜歷史上,深圳本土的粵語逐漸發展出了和一般廣府粵語不一樣的新特徵,被稱之為“深圳新粵語”

在很多老廣的心裡,檢驗粵語學得過不過關的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聽懂黃子華的棟篤笑。

前幾年,黃子華在深圳棟篤笑專場的時候就曾經擔心地問臺下的觀眾,“你們聽不聽得懂廣東話”。不僅是因為深圳人少說粵語,而且深圳通行的粵語和廣式粵語不太一樣。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新粵語在語法和詞彙上大量參考了普通話,但在語音系統上的複製則和香港粵語更加接近,聽多了廣式粵語再聽深圳粵語,有時常會給人一種發揮“不穩定”的感覺。真正的老深圳說起粵語來,老廣州可能也是聽不懂的。

都是廣東人,與其互相傷害,不如見面大家一起煲冬瓜。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現在能夠在深圳時常聽到粵語的環境,基本上都集中在珠江東緣的沿江一帶及南部與香港新界交界處。

事實上,如今“深圳二代”中能夠熟練使用粵語的比例仍然略高於上海對滬語的沿用。

但儘管如此,在失去了粵語日常使用空間和使用場景之下,深圳00一代大部分已經是“識聽不識講”,再往後推一代,不知道這僅剩的23.1%方言使用比例還能夠保有多少呢。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未生

昨天,深圳迎來了自己39歲的生日。不久前,深圳剛剛被宣佈要建設成為先行示範區,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

雖然這裡仍屬於廣東,但不得不說,深圳速度可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其中,最外在的表現之一大概就是語言多元

在廣州生活兩週,哪怕是一個俄羅斯人都能很輕車熟路地跟你說一句,唔該,藉藉。

然而就算在深圳生活兩年,你可能都聽不到幾句完整的粵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上流熱心觀眾

part.1 深圳人不說粵語


準確的說,是大部分深圳人都不說粵語。

不管是老深圳人,還是新深圳人。

這種差別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

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

廣州老三區的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賣著煲仔飯、燒臘、腸粉的小食店,不太會說普通話的收銀員永遠會用一成不變的粵語口音問你要“食咩”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重慶森林》

但在深圳,哪怕是在粵菜館,可能也找不出幾個說粵語的服務員。只有去到一些老式的大排檔、茶餐廳和城中村區域,才能偶爾聽見幾句零碎的粵語。

上流君詢問了30個在深圳本地生活1到7年不等的人“上一次在深圳聽到身邊人說粵語是什麼時候”,最近的答案是上一週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2 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

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期間才開始遷入,廣府民系則更早幾百年,在北宋年間就陸續有遷入。

就數據而言,深圳原住民的主流其實應該是客家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客家人|來源:深圳市民俗攝影學會

1979年立市之前的寶安縣,使用客家話的戶籍人口(56%)比使用粵語的戶籍人口(44%)還要更多,其中廣府戶籍人口中還包括了9%的大鵬土著,實際的粵語使用者只有35%而已。

在1979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之前,深圳主要通行的語系其實是粵語莞寶方言客家語。改革開放以後,大量潮汕人遷入深圳,於是深圳形成了嶺南三大民系鼎力的局面,客家話、圍頭話和潮汕話各有特色。

故而,即使是“老深圳”也不是個個都會說粵語,因為粵語本就不算是深圳最主流的方言土語。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如今,粵語在深圳也並沒有太多傳播的土壤。


  • 沒有學習環境


深圳的80、90一代,小時候都是看著翡翠臺、亞洲臺長大的,粵語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保證。

但00年代的粵語學習僅僅來自於父母親族的單方面粵語輸入,卻沒有場景輸出,所以“識聽唔識講”也是深圳粵語使用狀況的一大特色。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 沒有使用需要


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後,第一批來深圳開荒的外地人多以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為主,來到深圳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白話融入環境,所以80年代粵語在深圳仍然處於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

1988年深圳展開了推普工作——深圳電臺頻道採用全普通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除專門的粵語時段均為全普通話廣播,同時也不再為電視廣告單獨加上粵語配音。除地鐵外,所有公交車粵語報站取消。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對於90年代之後的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最本土的語言。

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來源:微博


  • 沒有社交場景


在深圳外來人口分佈中,佔比超過5%的省份就有5個,在100個人裡遇見本地人的概率可能遠遠小於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同鄉。

年輕人的社交場合基本都是省份大亂燉,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龐大的移民城市裡,來自哪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2018年深圳市的《國民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在深圳生活半年以上)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

而1979年立市之後,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僅為31.41萬。

大部分新增的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來自於外省移民,尤以湖南人、廣西人和江西人最多。

甚至不誇張地說,在深圳,說湖南話的人可能都比說粵語的人更多。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part.3 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的文化傳播中,廣府語系更佔上風。加上毗鄰香港的因素,後來深圳建立地鐵的報站語言中,也只加入了粵語而沒有客家方言。

深圳早期粵語的代表性語言南頭話,目前使用人口已不足1萬,基本只在南頭城及周邊村落。而在漫長的客、粵交雜歷史上,深圳本土的粵語逐漸發展出了和一般廣府粵語不一樣的新特徵,被稱之為“深圳新粵語”

在很多老廣的心裡,檢驗粵語學得過不過關的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聽懂黃子華的棟篤笑。

前幾年,黃子華在深圳棟篤笑專場的時候就曾經擔心地問臺下的觀眾,“你們聽不聽得懂廣東話”。不僅是因為深圳人少說粵語,而且深圳通行的粵語和廣式粵語不太一樣。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深圳新粵語在語法和詞彙上大量參考了普通話,但在語音系統上的複製則和香港粵語更加接近,聽多了廣式粵語再聽深圳粵語,有時常會給人一種發揮“不穩定”的感覺。真正的老深圳說起粵語來,老廣州可能也是聽不懂的。

都是廣東人,與其互相傷害,不如見面大家一起煲冬瓜。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現在能夠在深圳時常聽到粵語的環境,基本上都集中在珠江東緣的沿江一帶及南部與香港新界交界處。

事實上,如今“深圳二代”中能夠熟練使用粵語的比例仍然略高於上海對滬語的沿用。

但儘管如此,在失去了粵語日常使用空間和使用場景之下,深圳00一代大部分已經是“識聽不識講”,再往後推一代,不知道這僅剩的23.1%方言使用比例還能夠保有多少呢。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你家鄉的方言被保留得如何呢?

歡迎在評論裡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