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一瓜

“從中興到華為,再搞到大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就沒搞出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辦!”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繼華為遭遇一系列來自全球市場的壓力之後,以研究無人機享譽國際的大疆和研發製造監控設備的海康威視,據傳也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身處輿論中心的深圳企業,背後深圳這座城市也被推到聚光燈下。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深圳,亦稱“鵬城”,這座在1979年由一個漁村被政府破格提拔的城市,時隔40年已經發展成為如今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大都市,世界一線城市,極具競爭力,並吸引著大批人才走進這裡,安家立業,發光發熱。

近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畢業季,選擇北上?還是南下?亦成為了應屆畢業生糾結的選題。而深圳作為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無疑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那麼,聚焦到影視產業這一細分領域,相較於產業發展更為繁榮的北京、上海甚至是浙江、青島,深圳又有何吸引影視人才、企業入駐的政策和佈局呢?選擇在這裡發展的影視公司又遇到了哪些困境,發展的優勢又有哪些?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對此採訪了多家在深圳註冊並具有影視代表作品的影視公司的負責人,為大家展現深圳影視發展的現狀,使大家對其有一個更為直觀的瞭解與認知,同時也為踟躕於是否要去深圳發展的影視人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資料依據。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 東部華僑城:深圳著名外景基地



現狀:深圳7000+影視註冊公司,離不開北京的供氧

2017年末,據天眼查顯示,在深圳註冊的影視公司有1000多家,而截至目前,深圳的影視公司數量已經達到7000家以上。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雖然在數量上,深圳的影視企業有了很大的增量,但是從公司的體量以及參與的影視項目的市場影響力來看,深圳整體的影視企業規模仍難以與北京、上海這樣頭部影視公司集聚的城市相提並論。

同時,根據資料顯示,深圳上市影視公司同樣不多。其中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深圳上市影視企業,業務也主要以經營動畫製作為主,譬如出品了《熊出沒》系列電影的華強方特和製作了《巧手魯班》等動畫片的深圳崇德動漫。而在真人電影方面,這些影視公司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除此之外,拍sir梳理了在深圳註冊的影視公司發現,絕大多數企業參與的影視項目並不具有拓展至全國的影響力,且項目的本身質量也參差不齊。而且,這些企業他們大多在項目運作的後期以聯合出品方的身份進入,而不是作為主控方來對項目進行操盤。換句話說,深圳影視公司對於作品的話語權有限。

在進入影視行業之前,這些企業的運營者也並沒有影視行業從業經驗,大多是門外漢,因為看到影視行業的紅利才選擇入場,如今行業正值蕭條,因此他們在跟風投了一兩部作品之後便沒有了下文,成了行業第一批選擇退出的機會主義者。回看這些公司的發展戰略,發現並無規律可循。

再將目光轉向發展較好的小部分深圳影視企業,它們雖然有代表作品傍身,但將其置於全國影視企業進行比較,其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並不大,本身的企業體量也較為有限。不過,這些企業發展路線相對清晰,也更為專注影視項目的經營、有長遠規劃,不是簡單玩票性質。如果去深究其參與的影視項目和成立時間以及背後股東信息,會發現其能夠發展至如今這般規模不無原因,內有乾坤。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且先看這些影視公司成立的時間,它們大多較為年輕,很多都是在2012年影視行業迅猛發展之後入局,有10年曆史的影視公司已經算得上深圳“老牌”影視企業。恰是因為進入時間較短,深圳的影視產業起步也因此相對滯後,參與的影視項目需要其它城市的影視公司帶動才得以發展,對外依賴性很大,這些公司需要強有力的後盾予以支持。

因此,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些影視公司的背後大股東,無論是出品了《暴雪將至》《鎧甲勇士捕王》的深圳市蘇打優選商貿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市賣座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還是出品了《嫌疑人X的獻身》《快把我哥帶走》《少年的你》《愛國者》《將軍在上》等影視劇的深圳市中匯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抑或是出品了《岡仁波齊》《喜馬拉雅天梯》《皮繩上的魂》等作品的深圳馬燈電影有限公司等,其背後都站著一個甚至數個支撐它們參與這些影視項目的資本或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影視企業。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 圖為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文化創意產業園

其中,深圳市蘇打優選商貿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深圳市華宇訊科技有限公司,而華誼兄弟(天津)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華宇訊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份,可以說華誼兄弟是站在深圳市蘇打優選商貿有限公司背後的大boss;同樣,深圳市中匯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孫莉莉,侯小強是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在他所投資的另一家影視公司中聖春秋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中,著名作家、編劇侶海巖先生身處股東行列,而《將軍在上》這一項目便同時具有兩家企業的影子;像深圳市金鼠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其股東及團隊資源則是出自於北京二十一世紀威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以看到,發展較好且能夠接觸到頭部影視作品的深圳影視公司,和北京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本身的發展缺乏獨立性。雖然深圳影視公司在數量迅速增加,但真正距離發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頭部影視公司,現如今來看並不容易。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困局:技術型人才集聚,創作型人才稀缺

造成深圳影視公司嚴重依賴北京等影視創作中心的原因很多,主要為兩方面,一方面在於深圳創作型人才的稀缺,另一方面則是深圳在影視全產業鏈佈局方面的不完善。

“深圳其實並不缺執行和製作層面的影視從業人員,像後期、特效這些屬於技術型的影視製作工業環節,在深圳完全可以找到負責這些業務的公司,而且他們做的很好。深圳真正缺少的是影視創作型人才。不過話說回來,優秀的創作型人才,全國都是稀缺的。”一位深圳影視公司負責人告訴拍sir。

之所以北京的影視發展最為繁榮,取決於全國優秀的編劇、導演以及專業演員在北京的集聚,再加上週邊設施的配套,如懷柔影視基地的建立,和中央戲劇學院以及北京電影學院等專業影視院校對人才源源不斷地培養與輸送,為影視行業不斷造血,才使得北京成為影視行業的創作中心。深圳在這一層面,顯得毫無競爭力。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雖然說深圳也有影視孵化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就有好幾十個,政府給的優惠政策也不差,對影視企業的扶持力度還很大,但影視企業在產業園的入住率其實並不高,這主要還是在於深圳沒有形成完整的具有協同性發展的影視產業鏈,周圍配套設施也不完善,資源整合不夠,而且和北京、橫店以及上海等地相比,深圳影視發展起步太晚,形成規模還需要時間。”一位在北京、深圳以及其它地方都設立了影視公司的老闆向拍sir反映到。

2009年,深圳啟動了“影視工程”項目;2016年深圳成立了粵港澳(深圳)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並相繼打造了坪山“文化創意走廊”以及影視製作、動漫等產業示範基地,深圳政府在文化產業基礎建設上投入並不少。但從效果來看,深圳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深圳影視企業不差錢,缺的是創作者、演員。如果深圳能夠把配套設施建設好,其實深圳非常具有影視發展優勢,香港那邊的人才完全可以不用北上,在深圳謀求發展就可以。”苦於在深圳和其他城市奔波的某深圳影視負責人,十分期待深圳的影視配套設施能夠早日發展完備。

深圳的知名影視公司金鼠影業在去年寶安區電影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就曾提出發展建議:“第一,儘快出臺影視產業資金扶持政策;第二,政府提供相應服務,對影視拍攝給予相關的支持和協助;第三,為深圳的影視從業人員提供廉租房政策;第四,為影視名人提供落戶政策,對有突出貢獻的影視人給予獎勵政策;第五,簡化電影公司落戶程序,推進影視名人落戶;第六,建立影視產業基礎設施,打造影視工作人員餐廳等,給劇組、群演等提供良好的創業生活環境。”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從演員的類型細分到劇組的住宿、拍攝器械的租賃等一系列影視配套服務,細節不斷完善,拍攝基地不斷修建,橫店為此走了30多年。而定位為“世界東方,電影之都”的青島,在大力發展影視產業下,同樣面臨因為發展時間較短,處於不斷完善的階段。可見,打造影視全產業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作為全國重要的票倉城市,深圳在2018年以貢獻22.5億元、佔比全年總票房3.7%,居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收入第三名,僅次於上海和北京,且相較於2017年的票房收入,深圳2018年的票房增速達到5%,深圳的電影市場充滿活力。以年輕著稱的深圳,如果將影視創作等短板補上之後,未來發展十分可期。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求變:內容創作轉向本土化,向網絡製作端發力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深圳是一個務實的城市,更是一個善於看到商機並抓住機會創造機會的城市。

在我國影視產業迅猛發展的那幾年,深圳影視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他們依靠著自己的人脈、充裕的資金,參與到影視項目中。如今,在影視產業調整階段,一部分深圳影視公司又及時改變航道,開闢了新的業務。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現在大家不都在說影視寒冬嘛,影視公司當前確實都不容易,還在堅持經營的影視公司比的不是項目是否賺錢,而是看誰活得更長,堅持得更久。”

為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減少成本開支,深圳市視界浪潮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輝告訴拍sir,他們公司的發展中心開始發生轉移,從影視內容製作向網絡平臺端遷移。據張輝介紹,視界浪潮傳媒之前曾聯合出品了電視劇《深圳合租記》《緣來幸福》以及電影《閨蜜1-2》等,目前則主要投資製作網絡影視作品,其中三部《飛鴻笑傳》系列影片在騰訊視頻獨家播放,點擊率總計達到8000萬,按照騰訊視頻分賬標準來算,收益十分可觀。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轉向網絡端,同時也是深圳政府的一向支持舉措。在《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中,其表示“籌拍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深圳四十年》和電視連續劇《面朝大海》,力爭在央視播出。做強影視產業,推動製作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票房超億元的電影······製作一檔收視率躋身全國五強的綜藝類電視欄目,生產一至兩部精品電視劇。推動成立“深圳網絡作家協會”,扶持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政府表示大力扶持網絡內容創作,一定程度上調動了當地影視公司向這一方向的發展。

除此之外,曾參與《天生不對》《脫單告急》等影視項目的深圳頌德影視公司負責人陳俞霏告訴拍sir,“我更想做代表深圳成長的作品。包括這座城市和在這裡生活的人們。”

嘗試本土化內容創作,亦是當下很多深圳影視公司新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

去年8月,由深圳市多家影視企業聯合出品、我國第一部使用潮汕方言的電影《爸,我一定行的》上映,引起圈內的關注,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貓眼評分一度達到9.6分,作為地方小成本電影,最終獲得了4706.6萬元的票房回報,是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其中深圳市就貢獻了1359萬元票房,佔據總票房的30%。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本土化的內容創作,對於具有消費能力和消費熱情的城市來說,本地的觀眾的就足以對其進行消化。所以,有時候影片精準的地域宣傳定位遠比廣泛撒網,謀求全國市場取得的效果更靠譜、更超乎想象。

其實,部分深圳影視公司當前不僅在內容和創作平臺上尋求突圍、求變,有的還藉助深圳的國際化發展特點,以及獨特的地域優勢,搖身一變成為連通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比如促進國際的文化版權交易,將國外優秀的作品引進來,並幫助國內的影視作品走出去,為影視文化產業提供深度服務,從而打造自己的發展優勢。


城市文娛地理調查 | 不差錢的深圳影視市場,差什麼?



隨著技術的革新,和5G時代的到來,影視行業的發展已然進入了下半場,而深圳的影視企業能否彎道超車,在新的市場規則下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打造出更多具有影響力的深圳品牌影視企業,當前正在謀求突圍的深圳影視公司給我們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