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總站,被銘記的瀋陽鐵路傳奇

瀋陽 遼寧 建築 交通 張作霖 楊廷寶 日本 哈爾濱市 吃喝玩樂瀋陽城 2019-05-28

在瀋陽市和平區哈爾濱路南側,東起北三經街,西至南京北街,一條窄窄的馬路名叫總站路。這裡既沒有客運站,也沒有公交集散站,更沒有火車站,為何命名“總站路”呢?就在這條馬路北側,一座灰色建築精美的穹頂若隱若現,這便是路名的來源——曾經的遼寧總站。遼寧總站,就是瀋陽人心中熟知的老北站。


遼寧總站,被銘記的瀋陽鐵路傳奇


遼寧總站始建於1927年,1930年竣工,現為瀋陽鐵路分局機關辦公樓。遼寧總站平面對稱佈局:中間是候車大廳,兩側為辦公室和運輸業務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小木格窗,綠色鐵瓦頂,建築面積為8485平方米。遼寧總站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楊廷寶先生的傑作,建築造型宏大壯觀,設計手法受西方古典主義的影響,既有時代氣息又有中國傳統韻味,具有極高的設計水平和實用價值。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們為在中國更好的掠奪原料,劃分勢力範圍,在我國的大地上修築了數條鐵路線,中國的鐵路事業從一開始就帶上了殖民主義的色彩。在東北,日俄兩國為了各自的利益,修築了中東和南滿等鐵路,鐵路沿線修築了許多站點。如今仍在使用的瀋陽站,就是日本人在南滿鐵路上修建的重要車站,其建築風格與日本東京火車站一致。

1907年,我國自主修築貫穿北京與瀋陽的“京奉鐵路”開通。然而受“南滿鐵路”的阻礙,當時的“京奉鐵路”只能修到皇姑屯,直到1911年“京奉鐵路”才通到市區,車站設在當年的“西星寺”附近,取名“奉天新站”,1913年更名為“奉天城站”。

隨著奉系軍閥在東北的崛起,民族主義的復興,奉海、吉海等鐵路線的修建,打破了日本南滿鐵路對遼寧的運輸壟斷。1927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為了發展中國鐵路運輸事業與由日本人經營的奉天驛進行抗衡,決定於京奉鐵路終點處修建奉天城站。

奉天城站於1927年開始施工,設計者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建築師、“南楊北樑”中的“南楊”楊廷寶先生。修建一座現代化的火車站,在上個世紀初是個大工程,但這座火車站對於整個北中國的運輸至關重要,這裡是京奉鐵路的終點,又是奉吉鐵路的起點,不僅張作霖出重資,又聯合了幾位商人的資本,終於使奉天城站得以如期完工。1931年3月19日,竣工通車的奉天城站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並正式更名遼寧總站。

遼寧總站,不僅建築本身極富近現代風格,也是京奉鐵路上最大最好的車站建築,在20世紀30年代初,是瀋陽最宏偉的城市建築之一。車站總面積8485平方米,主體建築是旅客候車大廳,兩側為三層建築的售票處和辦公室,站前為長方形廣場。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小木格窗,木屋架,綠色鐵瓦頂。候車大廳屋頂為半圓形鋼筋混凝土筒拱,拱腳下為搗制混凝土樑柱支承。拱頂最高處距離地面18米,拱跨度16米,拱筒長30米。候車大廳頂端採用大面積玻璃木窗,大廳下部兩端為四扇對開拱形木門。

在此之前,奉天驛(今瀋陽站)是瀋陽城內最大的火車站,遼瀋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但中國旅客很少能在那裡乘車,即便乘車也會遭受日本人的白眼和不平等的待遇。遼寧總站的建成,無異於一劑強心劑,為中國人爭了光,成為了中國人的鐵路交通樞紐。遼寧總站貨場、行李房、餐廳、車站廣場等設施一應齊備,並且將原港灣式月臺改為可通過式站臺,建築規模大大超過了奉天驛。高峰時期上下車的旅客多達幾萬人,有力拉動了瀋陽經濟的發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將遼寧總站更名為奉天總站。但是,北寧鐵路局拒不承認這一站名,在其列車時刻表上,仍注以遼寧總站。1934年,遼寧總站被迫更名北奉天驛。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遼寧總站正式定名為瀋陽北站。隨著歷史的發展,遼寧總站一直髮揮著營運的作用,直到1991年新瀋陽北站建成,才完成了其作為火車站的歷史使命。遼寧總站是東北地區中國人修築鐵路事業的歷史見證,對於研究東北地區的鐵路發展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03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