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社會科學 經濟 馬克思主義 十三五 社會科學報 2017-06-08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熱點

文化的發展繁榮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盛的重要標誌。放眼世界,古今中外的強大國家,無一不是擁有突出的文化影響力。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大國,但同時也是一個經歷過深重苦難而涅槃重生的“後革命國家”。在近代以來的革命過程中,不僅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結構得以全盤改造,中國文化也受到巨大沖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文化的發展與繁榮顯得尤為重要。

原文:《文化發展: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

本報記者 華林

面向社會和服務國家不可偏廢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13億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沒有文化的繁榮發展,所謂全面小康是名不副實的。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教授對本報表示,《綱要》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工作的總體規劃。除序言外,共分為十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目標任務;第十三部分為組織實施。第二至第十二部分對11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部署,依次為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和落實文化經濟政策等,基本涵蓋了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

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記者注意到,此次《綱要》的一大特點是,通篇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我國文化發展的實際困難,從制度、平臺、項目、組織等各方面精準施策。《綱要》涉及的文化發展目標包括理論生產、文藝創作、輿論引導、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傳統文化、文化開放、文化體制改革等諸多方面。但總結起來,文化發展的根本目標一個是面向社會,一個是服務國家,前者側重於文化產品生產,而後者則可視為某種形式的國家能力建設。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顏曉峰教授表示,文化軟實力是綜合性的,一方面表明公民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社會有較強的文化生產能力和豐富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表明國家有強大的話語能力,二者是不可偏廢的,“文化軟實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制度軟實力,制度被賦予了文化的屬性、內涵和品格,而文化軟實力以制度軟實力為力量支持,中國製度實質上也是中國形象。”

文化話語權是精神生產力的核心

馬克思雖然曾旗幟鮮明地指出:“哲學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改造世界”,但他從來不曾忽視文化重要的作用。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兩種生產力:一種是物質生產力,一種是精神生產力,而這兩種生產力無疑共同反映著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總體能力。相比於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能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對於國家來說,精神生產力的核心就表現為文化話語權。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駱鬱廷教授表示,文化話語權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包括文化話語的創造權、表達權、傳播權,文化議題的設置權和文化發展的自主權等各個方面。其中,文化話語的創造權最為重要。在話語權生產方面,《綱要》提出要打造理論工作四大平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報刊網絡理論宣傳陣地建設;要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要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話語權傳播方面,《綱要》提出要推動網絡輿論陣地建設工程和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從網絡傳播體系建設、新興網絡媒體培育、網絡內容建設工程、重點媒體融合發展、主流媒體內容建設、新聞發佈制度建設、新聞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提升話語傳播力。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韓慶祥教授對本報表示,話語體系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巧實力的集中體現,蘊含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密碼、價值取向、核心理論,決定其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和國際話語權的強弱。關注西方的學術研究和理論著作,有助於我們提高研究水平,但如果因此而忽視了對當代中國發展的現實邏輯與現實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提不出自己的具有原創性、標識性的核心理論和思想,不僅無法滿足實踐對理論的要求,也無法建立文化和理論上的自信。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認為,一個文化上創造力較強的民族,更容易贏得其他民族在觀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親近、行動上的支持。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所有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都包含著一定的價值取向。我們要通過我們的文化產品更多地對外傳播我們的思想、觀點,而不是那些細枝末節、不痛不癢、博取西方人眼球的異國情調的裝飾品。其中,“和諧”和“發展”是我們對外展示的最好形象,是我們要對外傳播的核心內容。

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曾說:“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社會的素質。”文化發展不僅僅意味著國家能力增強,更意味著人民群眾文明素質提高,文化產品的豐富和高質量。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齊勇峰表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就是要順應市場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來更好地弘揚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對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心和踐行力。

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十三五”和“十二五”規劃綱要都明確提出,文化發展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為人民提供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李河研究員表示,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要堅持雙效統一,這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支柱性產業目標的前提和底線。文化產業具有社會和經濟雙重屬性的特殊性,要始終如一地堅持這個基本原則,防止在發展中“唯票房”等導向的出現。文化企業要堅持生產社會效益良好的文化產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精品,才能實現“以文化人”的目標。

近五年來,我國文化產業高速增長,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5%,文化發展成為新常態有力的經濟增長新動力、新空間。隨著互聯網逐漸滲入傳統文化產業領域,文化產業內部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文化產業+互聯網這種新業態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通過互聯網企業對文化企業的併購,大量資金注入文化行業;另一方面,互聯網對傳統文化產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前復星文化產業集團董事總經理錢中華表示,傳統文化企業不僅面臨產業鏈再造的問題,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在新的互聯網改造的新興產業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出發,“互聯網與文化產業正在深度融合,文化產業需要互聯網,互聯網也需要文化產業。”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拋棄低端、不合乎人民群眾口味的文化產品供給,加快文化產業提質轉型升級,提升文化消費品位。同時,必須牢固樹立“文化+”的戰略思維,推動文化產業和其他產業融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研究員指出,發達國家文化同產業的融合度通常在50%—60%,而我們國家目前尚不足20%,通過“文化+”,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不僅可以開拓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範周教授表示,如今,文化產業的邊界日趨模糊,“文化+”“互聯網+”不斷豐富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很難用一個固定的邊框去界定其範圍。

民族復興的精神生產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科學報

《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與製造、建築、設計、信息、旅遊、農業、體育、健康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文化產業的跨界聯姻、文化要素的跨界互動、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文化增添了產業動力,讓產業注入了文化因子。在此過程中,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服務要融合發展,兩條腿走路互相支撐;文化產業不同門類要融合發展,促進資源要素流通;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要融合發展,為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活力。

通過文化產業發展來實現社會效應,還應該注意“市場失靈”的情況。部分貧困落後地區缺乏文化市場的培育能力,政府必須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文化扶貧力度。2016年11月,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同新任縣委宣傳部長培訓班學員座談時指出,實現文化小康重點和難點在基層在農村。要精準推進文化扶貧,發揮文化對發展的促進帶動作用,補齊文化小康工作短板。陝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王勝利教授對本報表示,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脫貧攻堅,必須堅持“先扶志、必扶智”的戰略指導,以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素質和勞動者技術技能為重點,推進文化扶貧、教育強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貧困地區長期落後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匱乏的物質生活條件,都給文化扶貧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轉變扶貧思維、創新扶貧方式,成為文化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60期第1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歡迎轉載原創文章。如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社會科學報。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社會科學報

微信號:shehuikexuebao

社會科學報官網:http://www.shekebao.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